首頁 > 新能源汽車

華為天才少年躬身造車再創(chuàng)業(yè)

來源:新能源汽車網
時間:2021-12-08 17:09:30
熱度:

華為天才少年躬身造車再創(chuàng)業(yè)“天才少年”、“華為叛將”眾多標簽加身的李一男最后還是走向了造車。2015年6月1日,李一男騎著一輛小牛N1電動車出現在牛電科技首場發(fā)布會上。35歲的李一

“天才少年”、“華為叛將”眾多標簽加身的李一男最后還是走向了造車。

2015年6月1日,李一男騎著一輛小牛N1電動車出現在牛電科技首場發(fā)布會上。35歲的李一男曾在發(fā)布會現場感慨陳詞:“30歲想創(chuàng)業(yè),我中間犯了許多錯誤,也摔過很多跟頭……只要有足夠的任性與執(zhí)著,即便是到了我這樣的年紀,依然有無限的可能。”

他說這是他最后一次創(chuàng)業(yè)。

15歲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少年班,22歲入職華為,27歲晉升至華為副總裁,任正非也在眾多場合稱李一男是自己的“干兒子”。幾經出走,又幾經易主,蹲班房、納斯達克敲鐘……在一系列的傳奇履歷之下,李一男顯然對自己的“最后一次”低估了許多。

“天才少年”、“華為叛將”眾多標簽加身的李一男最后還是走向了造車,這也不得不印證了那句笑談,工業(yè)的盡頭是造車。

從兩輪到四輪

在這個月的15號,牛創(chuàng)新能源將正式發(fā)布。值得注意的是,在股權結構上牛創(chuàng)新能源與之前的小牛電動除了一個“?!弊种鉀]有任何關系,這也強調了這個汽車品牌的獨立性。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牛創(chuàng)新能源的企業(yè)性質是臺港澳法人獨資的外資企業(yè)。

關于小牛造車,實際上早在2018年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立項。據了解,小牛造車團隊目前有近1000人,均來自國內外主流的汽車主機廠。平均工作年限10年以上。

這一次的發(fā)布也是歷經了三年的韜光養(yǎng)晦,在獵聘網的招募信息看,最近幾天,牛創(chuàng)新能源更新了大量的崗位。光是設計整車制造的基礎崗位就有400多個,工作地點包括常州、北京上海。從職位上也能看出,未來牛創(chuàng)的品牌總部位于北京,研發(fā)中心在上海,制造基地則位于江蘇常州。

還有小道消息稱,小鵬P7設計團隊已經被小牛挖了墻角。更為可靠的消息時,前藍鯨財經汽車頻道主編,資深汽車媒體人王亞菲已正式加盟牛創(chuàng)新能源科技,出任公關總監(jiān)。

在牛創(chuàng)的愿景里,造車的本質依舊俗套——用新的視角理解美好出行的未來。從2014年開始,汽車行業(yè)就已然被PPT淫浸多年,各式各樣的“新”都出現在了新造車企業(yè)的話術之中,以小牛之名,汽車又將會是什么新模樣?

有分析人士認為,有著互聯網背景的牛創(chuàng)新能源,極有可能將智能化作為其一大亮點,從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輔助兩個方面進行發(fā)力,或許將帶來新能源領域新的驚喜。

在今年早些時候,網上曾經流出過名為NIU 4 Fun的小牛電動車圖片。從圖片上看,其應該是定位于四座A00級純電動車型。據資料顯示其軸距將為2010mm,續(xù)航可以達到400公里,預計售價會在7-8萬元之間。

這樣的定位與當下最火的新能源汽車單品五菱宏光MINI如出一轍。

在去年的上海CES上,小牛電動車發(fā)布了全球首款自動駕駛三輪電動摩托車TQi、首款跨騎電動摩托車RQi和“自動駕駛電摩+loT+FLEET”模式方案,前者都具備支持5G通訊,后者是該品牌對未來十年發(fā)展“個人自動駕駛城市出行解決方案”的基礎。

其中,小牛三輪電動摩托車TQi搭載了攝像頭、傳感器、雷達以及360度監(jiān)控等配置,其通過這些設備可以實現L2級別的輔助駕駛能力;同時該車還具備ACC自適應巡航、預碰撞系統(tǒng)、自動泊車和SRS安全氣囊等系統(tǒng)功能。

在車聯網方面也有所創(chuàng)新 ,小牛旗下車型可以車輛智能化、云端數據整合、移動服務創(chuàng)新,構建起NIU IoT,從而實現人車互聯;同時NIU IoT可以通過智能傳感器,實時感應車輛信息,并匯聚云端計算分析,實現人、車、云實時互聯。

這樣的技術在電動車和電動自行車上的區(qū)別只不過是多了幾個輪子?;蛟S從2018牛創(chuàng)成立之初,小牛的目標就是造車,這一系列的技術路徑都在為造車做準備。

李一男的最后一次

2015年,在李一男成立牛電科技之初,就有記者問道,“為何功成名就,還要出來做前景渺茫的折騰?”

他當時這樣回答道,一流的人生,就是看著別人犯錯誤,自己不犯錯誤,吸取經驗教訓,二流的人生,是自己犯錯誤,自己吸取教訓,三流的人生,是自己犯錯誤,自己還不吸取教訓。在李一男看來,牛電科技的誕生就是自己吸取教訓的第一步。

但從兩輪車市場走進造車大軍能否會成為李一男的又一次錯誤?在造車的路上,無數原本風光無兩的企業(yè)家們都栽了跟頭,倒下的企業(yè)更是不計其數。相比之下,身價只有10億美元左右的李一男都顯得有點星光暗淡.

2021年4月份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李一男個人身價為10億美元左右,這個數字對于普通人而言是天文數字,但用于動輒200億門檻的造車卻是杯水車薪。

11月22日,小牛電動美股盤前發(fā)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小牛Q3實現營業(yè)收入12.264億元,同比增長37.1%;實現凈利潤9170萬元,同比增長14.6%,低于此前市場預期,財報發(fā)布后,小牛電動應聲大跌。

從整體上看,小牛電動的總市值也不過15億美元左右,這樣的體量和銷售規(guī)模,即便是大量融資,也很難撐得起電動汽車的巨大花銷。

分析人士指出,受益于銷售渠道的持續(xù)拓展,小牛Q3全球總銷量達397,079輛,同比大增58.3%,但相較于銷量的增幅,由于其單輛車收入同比減少13.4%,導致小牛Q3總營收增幅僅為37.1%;此外,由于規(guī)模擴張帶來了成本費用開支增加,小牛Q3凈利潤率僅7.5%,較去年同期下滑1.4個百分點,凈利潤同比增長僅14.6%。

不得不承認,資金將成為擺在牛創(chuàng)新能源眼前的一道關卡。在技術層面,之前CES上發(fā)布的輔助駕駛以及智能化系統(tǒng)在電動自行車上的確亮眼,但放在汽車身上,特別是眼下連激光雷達個數都開始內卷的造車氛圍里,實在沒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目前,關于牛創(chuàng)的產品除了曝光的幾張渲染圖外,再沒有更多的消息,具體的詳細情況還要等到15號的發(fā)布會上才有更多的披露。對于李一男的這一次創(chuàng)業(yè),外界或許對于他自身遠比其汽車品牌關注的要更多一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