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能源汽車

充電平臺之戰(zhàn)烽煙又起!

來源:新能源汽車網
時間:2021-03-02 10:11:04
熱度:

充電平臺之戰(zhàn)烽煙又起!“億萬補貼,免服務費……”2020年底,一家有錢任性的企業(yè)開始了強力的電動汽車充電平臺推廣。說的當然是恒大。2020年12月,恒大旗下“星絡充電通”APP上線

“億萬補貼,免服務費……”

2020年底,一家有錢任性的企業(yè)開始了強力的電動汽車充電平臺推廣。

說的當然是恒大。2020年12月,恒大旗下“星絡充電通”APP上線,從深圳開始,目前已陸續(xù)開通了50個城市。同時恒大也進行了一波“億萬補貼”的線上和線下的推廣活動,從春節(jié)前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2月初,據(jù)恒大透露,日充電量已經突破350萬度。

恒大自2019年開始布局充電領域。“星絡充電通”隸屬的恒大充電通科技有限公司,則是2020年8月20日成立的新公司。僅用了4個月,APP上線,并接入了南方電網、星星充電、特來電、云快充、萬馬等數(shù)十家充電運營商,充電站超過2萬座,覆蓋超20萬個充電樁,恒大速度可見一斑。

“星絡充電通”是干什么的呢?為什么恒大愿意這樣砸錢?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充電的查詢交易平臺,一頭與全國眾多的充電運營商將數(shù)據(jù)和接口打通,為車主提供統(tǒng)一的查詢、導航、充值、充電等服務。車主通過一個APP可以在不同品牌的充電樁上進行充電,屬于典型的B2B2C模式。

類似的全國充電平臺并非恒大首創(chuàng),有不少人且不乏巨頭在做,從早期的充電網、充電樁APP到現(xiàn)在的滴滴、高德、支付寶等,充電平臺究竟有何吸引力?

截至2020年,全國累計的電動汽車銷量已經突破500萬輛,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年汽車銷量的5.4%。根據(jù)《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35)》中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20%,因此電動汽車不斷侵蝕燃油車市場,成為主流是大勢所趨。

電動汽車和燃油車最大的區(qū)別之一就是從加油變成充電,充電自然也成為電動汽車最大的后市場服務之一,既能吃存量用戶,又能吃增量用戶,將來必然會成為百億、千億交易的市場。

而只要能把充電平臺入口占領住,將所有的用戶和充電交易聚集到平臺中,那每天的交易額都是巨大的,因此充電平臺有可能會像“攜程”、“美團”一樣,通過線下整合,線上補貼引流的互聯(lián)網模式形成單一品類的流量寡頭。

而中國那些成功的互聯(lián)網前輩們仿佛已經驗證了這條路行得通,那么實際的情況如何?已經到什么階段?今天來為大家簡單梳理一下:

1、全國統(tǒng)一的充電平臺需求存在嗎?

2、都有誰在做?現(xiàn)狀如何?

3、為什么現(xiàn)在沒人做成,最終會被統(tǒng)一嗎?

1、全國統(tǒng)一的充電平臺需求存在嗎?

先回顧一下中國的充電基礎設施發(fā)展脈絡。

在2014年以前,中國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主要以國家電網、普天新能源為首的央企為主。轉機就在2014年5月28日,國家電網宣布全面放開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自此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迎來爆發(fā),民營資本大舉進入,現(xiàn)在的巨頭特來電、星星充電等都成立于那一年。

最早中國的充電樁,基本都屬于國家電網

現(xiàn)在全國大大小小的充電運營商,少說大幾百家,多則上千家,具體數(shù)量無從考證,因為有些并沒有聯(lián)網。

這就導致一個問題,不同運營商建設的數(shù)量有多有少,覆蓋范圍有大有小,充電速度有快有慢,充電體驗有好有壞,有的使用APP掃碼充電,有的使用微信公眾號,有的是小程序……在信息分散割裂的情況下,一個普通車主,根本無從得知自己所在城市,乃至身邊,到底有多少充電樁,都在那里。

想象一下,當一個電動車主需要充電的時候,找到一個離自己最近的充電站,得打開一堆軟件,而且前提是還得知道且安裝了這些軟件,找到之后要進行注冊、充值、掃碼等一系列操作才能充電,如果不是常駐地還得想著申請退款。

對于充電運營商來說,也不知道周邊有多少電動車主,自己建的站能不能賺錢,同時又缺乏吸引用戶的曝光渠道和流量入口,尤其對于一些新建成或剛起步的運營商,只能守“樁”待兔。

隨著電動汽車銷量激增,當千萬個類似需求出現(xiàn)時,做一個全國性的充電平臺似乎是一件美好且性感的事情。

而政府層面近幾年在各種政策文件、論壇活動中,也在積極倡導基礎設施實現(xiàn)互聯(lián)互通,數(shù)據(jù)共享。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35)》中是如此描述的:要“引導企業(yè)聯(lián)合建立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平臺,實現(xiàn)互聯(lián)互通、信息共享與統(tǒng)一結算”。

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為,電動汽車充電也是一個非常本地化的服務。如同燃油車,車主往往就去固定的一兩個加油站,并不需要全國統(tǒng)一平臺。

2、都有誰在做?現(xiàn)狀如何?

充電平臺細數(shù)下來有這么幾類勢力在做:

1、互聯(lián)網公司:滴滴的小桔充電、能鏈集團的快電、高德地圖、百度地圖、支付寶等,要么推出獨立的APP或小程序,如:快電有獨立APP,小桔充電有獨立小程序;要么在現(xiàn)有產品中植入一個充電功能入口,如:高德地圖、百度地圖、支付寶中的螞蟻充電。

2、主機廠:像蔚來、小鵬、北汽、廣汽、寶馬等,通過整合后在自有車主APP中植入充電功能入口,其核心目的還是為車主們提供充電便利。有的僅對自己的車主開放充電服務,有的則對所有車主都開放。恒大因為造車暫且將“星絡充電通”歸為此類。

3、充電運營商:像國網、星星、特來電、萬城萬充、勁樁等,彼此互相打通充電數(shù)據(jù),實現(xiàn)在自有APP中用戶可以跨運營商充電結算。

充電平臺普遍采用的方式是,通過線下與充電運營商進行商務談判,以大客戶采購、預充值、用戶導流、資源互換等形式簽訂合作協(xié)議,盈利方式主要賺取差價,從運營商端以8折或9折服務費價格結算,再以高于這個價格給到用戶。

在技術實現(xiàn)方式上,主要通過中電聯(lián)發(fā)布的T/CEC《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信息交換》標準進行平臺層的互聯(lián)互通,或是直接與充電設備進行直連的方式,或是通過聯(lián)行科技這樣類似“銀聯(lián)”的平臺間接互聯(lián)互通。

不論是發(fā)展速度還是平臺影響力,現(xiàn)階段還當屬互聯(lián)網公司,其中又以滴滴的小桔充電,能鏈集團的快電最兇。兩家公司在市場上頗有些當年摩拜與ofo互相競爭的感覺,各自背靠資本與平臺,在線上和線下大殺四方。

對于線下的充電站來說,尤其是公共快充站,主要客戶是運營車輛。運營車輛的充電是高頻剛需且對價格敏感,為的是用最少的錢和時間多賺一點。這些車至少都是一天一充,基數(shù)雖小但交易量大,因此像小桔充電、快電等平臺都瞄準了此類用戶。另外,這些典型的互聯(lián)網公司,需要做大用戶規(guī)?;蚪灰滓?guī)模,才能講故事融資。拿到這些高頻用戶之后,再去搶私人用戶。私人用戶公共充電頻次低,但用戶價值更大,到最后平臺做大,贏者通吃。

因此,運營商與運營商,平臺與平臺之間,經常打價格戰(zhàn),搶奪用戶,競爭激烈。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一個城市內電動汽車不會一下子爆發(fā)。后進入者想要獲取用戶,總得做點運營活動??傆脩舯P子就那么大,不是你的就是我的,所以當有人開第一槍后,其他人被迫加入戰(zhàn)局。

以前是運營商之間互相競爭,戰(zhàn)場是局部的。平臺公司介入之后戰(zhàn)況升級,戰(zhàn)場變得更大,投入資源更多。

不過,由于充電運營還未普遍盈利,燒錢搶客戶的打法,充電運營商只能偶爾為之。平臺商也一般是在早期大力推廣,待用戶穩(wěn)定之后,補貼就會褪去,基本恢復市場定價。

據(jù)上海某運營商負責人介紹,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加上之前的價格戰(zhàn)已經打到無利可圖,目前除了在個別城市還有一些低價競爭,價格戰(zhàn)基本已經暫時停息。

但平臺公司與運營商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緊張微妙,運營商害怕流量被平臺吸走,將來沒有話語權。為避免任人宰割,運營商開始在自有平臺上做活動,補貼價格并不分享給平臺,試圖將用戶留住。平臺公司由于自己并不持有資產,也害怕被運營商聯(lián)合斷掉數(shù)據(jù)來源,因此也在想盡各種辦法綁定運營商。

典型的一次平臺與運營商沖突,是在2019年4月1日。特來電、星星充電、萬馬新能源就聯(lián)合宣布關閉和小桔充電的數(shù)據(jù)接口,終止了與小桔充電的合作,迄今也未再次合作。

對于主機廠而言,充電是其增殖服務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作為營銷噱頭、用戶權益和服務,因而在平臺競爭中并沒有大手大腳加入其中。而運營商之間彼此互聯(lián)互通,如像廣州地方性充電運營商的勁樁、萬城萬充、捷電通等互相打通,更多的則是為了抱團取暖,抵御像小桔充電、快電等平臺的侵蝕,為自己留個后手。

在這不斷競爭中,市場的熱度被炒起來,也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好處,不論是各家線上APP產品,還是線下的充電體驗也在不斷提高。比如南方很多場站有免費的停車充電時間,配備了司機休息室、洗車房、衛(wèi)生間、販賣機,甚至還提供盒飯,代充電等新業(yè)務。大家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吸引力,將用戶留在自己的場站里。

3、為什么現(xiàn)在沒人做成,最終會被統(tǒng)一嗎?

目前充電平臺之中,影響力最大是小桔充電與快電,但距離行業(yè)巨頭都還比較遠。原因有以下幾點:

1、電動汽車保有量還是太低,充電交易量不大,雖然BAT都已經介入,但是還處在早期探索階段,還沒有哪家有動力投入巨量資本去搶份額。

2、對線上平臺的依賴還未形成。一方面,充電生意未必要依賴平臺,自成體系也能維持運營。另一方面,很多運營商都有自有平臺。充電運營商不是小商小販,有的甚至是巨無霸,平臺對運營商反倒有一定的依賴性。

3、充電是本地化服務,部分還是專屬服務,同時電無法存儲,平臺無法突破地理和時間的限制。

廣州某運營商負責人則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現(xiàn)在的平臺公司是在跟運營商們搶生意,靠的還是燒錢補貼或威逼利誘那一套,并沒有帶來更多增量客戶,也沒有為運營商賦能。而一旦當平臺擁有流量控制權之后,給誰流量不給誰流量就要看平臺的臉色。在此之前已經發(fā)生過由于某些運營商不和某平臺合作,平臺就圍著其充電站進行補貼活動,殺雞儆猴,逼迫與其合作。

線上與線下的矛盾由此而生,運營商不愿意看到平臺統(tǒng)一,反而希望平臺公司越多越好。

不過,線下的充電業(yè)務和線上的充電平臺幾乎同時起步,不像過去衣食住行等領域,先有龐大成熟的市場之后,互聯(lián)網公司再去切入。在大眾普遍被互聯(lián)網平臺教育引導之后,充電平臺的接受程度和增長速度非常快。

那么全國會有一個統(tǒng)一的充電平臺嗎?最終會是誰呢?

杭州某運營商負責人表示,充電服務是基于位置的生活服務,有明顯的物理空間限制。每個車主90%的用車都在本城市內,偶爾才有跨城市出行,因此不會出現(xiàn)全國統(tǒng)一平臺,最多是本地城市級平臺即可。即使有全國平臺,也應該由國家主導。

而深圳某運營商負責人觀點則更為極端,認為充換電站作為基礎設施,投資大,回收周期太長,根本不適合民營企業(yè)投資,應當由央企,國企牽頭建設。其中最為典型代表就是電網企業(yè),不過既然口子已經放了,再壟斷回來不太合理。但只要電網企業(yè)宣布取消充電服務費,只收基本電費,無利可圖的情況下,眼下所有充電運營商將面臨滅頂之災,要么死掉要么被電網收編掉,到了這一天,只剩2家寡頭,充電平臺也就沒有存在意義了。

不過,積極擴張的快電不這么認為。該公司一位高層表示,充電行業(yè)出現(xiàn)1-2個平臺級公司是肯定會發(fā)生的事情。國內那些O2O平臺已經證明了聚合平臺是趨勢,而且現(xiàn)在還不斷有新的平臺玩家進入,至少還需要3-5年才能見分曉。

就在本文成稿時,恒大“星絡充電通”與特來電雙方停止合作。“星絡充電通”全面下線特來電充電場站,雙方合作僅2個多月。而此前認為可能是競爭對手的小桔充電已經與“星絡充電通”完成互聯(lián)互通并上線。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充電平臺之戰(zhàn)還在繼續(xù),還會有更多精彩故事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