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門關(guān)于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xiāng)活動的通知
吉利與沃爾沃的第三次裂縫
吉利與沃爾沃的第三次裂縫吉利顧此失彼,給了沃爾沃“奪權(quán)”時機。沃爾沃突然奪權(quán),吉利出手叫停。吉利收購沃爾沃的13年,一向以“互利合作&rdquo
吉利顧此失彼,給了沃爾沃“奪權(quán)”時機。
沃爾沃突然奪權(quán),吉利出手叫停。
吉利收購沃爾沃的13年,一向以“互利合作”形象出現(xiàn),也算是第一次將矛盾以不算體面的方式搬上了臺面。其實,這個局面發(fā)生得并不突然,早在兩三年前就已經(jīng)像埋線的草蛇一樣,藏了一些端倪。
還記得,在吉利收購沃爾沃的十周年之時,吉利曾被問過一個問題,未來十年究竟會怎樣?當年,“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現(xiàn)在,“吉利+沃爾沃必須大于3”,成為必然的考題,掌門人李書福有足夠的鐵腕掌握這一切嗎?
此次,沃爾沃大中華區(qū)銷售公司總裁欽培吉被迫“下課”,也能夠看出來吉利對沃爾沃的掌控已經(jīng)有些“有心無力”,或者也可以說沃爾沃的不滿“不想再藏著掖著”。
雖然,以我個人的理解來看,欽培吉下課,由沃爾沃日本總經(jīng)理潘鶴松接任,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奪權(quán)”。因為,李書福收購沃爾沃的時候,就許下一個承諾,“沃人治沃”,現(xiàn)在也并未到吉利全面掌控沃爾沃的時候。
之所以矛盾激化,承載沃爾沃電氣化戰(zhàn)略的重要車型EX90,因為軟件問題量產(chǎn)被迫延后,或許是一個導火索。電氣化的戰(zhàn)場,又主要集中在中國市場,原本應(yīng)該大力協(xié)作的吉利,重心在哪?在極氪。
所有人都清楚,十年前吉利需要沃爾沃,十年后沃爾沃需要吉利,如今一心撲在極氪身上的吉利,并不能兼顧沃爾沃的電氣化戰(zhàn)略。
轉(zhuǎn)型電動化不順,讓沃爾沃心急如焚。吉利顧此失彼,給了沃爾沃“奪權(quán)”時機。
放虎歸山,埋下伏筆
沃爾沃從不希望由吉利來掌控,即便李書福拿出了27億美元從福特手上買下沃爾沃。
李書福“沃人治沃”的態(tài)度一直是明確的,在“奪權(quán)”發(fā)生后,外界認為這一態(tài)度給了沃爾沃“欲去吉利化”的空間。很多人建議李書福,對待沃爾沃別再“放縱”,但對于吉利而言,當時不能完全掌控,現(xiàn)在也不能。
這個被稱之為“蛇吞象”的收購故事,是在“吉利沒酒,也沒故事”的時候就開始籌備的。彼時,吉利剛造車沒多久,李書福憂心忡忡,“沒有核心技術(shù)”。
李書福一門心思希望吉利攻占歐洲市場,搶占北美市場,但是吉利還沒有完成這個“野心”的能力,于是盯上了正欲被福特自救售賣的沃爾沃。為了說服福特,李書福力排眾議,組建了一個200多人的談判團,關(guān)鍵時刻親自上陣,應(yīng)答工會拋出的難題。
2010年8月,李書福與福特汽車公司首席財務(wù)官萊維斯·布思在收購文件上簽完字,兩人握手擁抱,畫面定格,吉利正式完成對沃爾沃的全部股權(quán)收購。
難纏的工會之所以答應(yīng)李書福,還得益于他提出的“三點自由”,第一個便是那句有名的“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第二個瑞典人極為看中的,“充分給管理層自由,讓沃爾沃自由行駛”,第三個是沃爾沃迫切希望的,“鞏固歐美傳統(tǒng)市場,重點開拓中國等新興市場”。
三點自由策略之下,李書福希望吉利與沃爾沃成為“好兄弟”的誠意,最終打動了福特的高管和工會。不過,吉利是否有能力讓沃爾沃起死回生的質(zhì)疑聲并未停。
雖然,當時的李書福,被外媒稱之為“中國亨利·福特式的人物”,認可他的開拓精神。不過,在當時還未走上世界舞臺的吉利,雖然有著跑遍全世界的夢想”,但是并沒有運營跨國車企的經(jīng)驗,當時的吉利沒有“掌控”沃爾沃的能力。
收購之后,吉利境況何以為繼?2010年的吉利營收不過200億元,銷量僅為33.5萬輛,凈利潤剛超過10億。“中國版本”的沃爾沃又將怎樣布局?這些擔憂,并不是空穴來風,連福特對沃爾沃都有些無能為力,一清二白的吉利又拿什么來盤活?
李書福說,“我很愿意做牛,因為??偸怯腥藥椭鸂恐亲樱粫咤e方向。”他承認,對西方的那套東西研究得不多,如果要去自作聰明去掌控,整個沃爾沃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
于是,所有公開場合,李書福都不厭其煩,一遍一遍地重申吉利與沃爾沃相對獨立的關(guān)系,“是兄弟,不是父子”。李書福說,自己重要的事情,是把握方向。
“沃爾沃全球管理層和沃爾沃中國管理層,這些人的水平比我高多了,讓我具體去干活,我工作搞不了。”他不介意會損失他的權(quán)威,他說,不懂裝懂就更沒權(quán)威了。
在當時,李書福對沃爾沃的策略,被稱之為“放虎歸山”?;谶@一策略,讓吉利與沃爾沃各取所需的十年里,也埋下了“奪權(quán)”的伏筆。
3 首頁 下一頁 上一頁 尾頁上一篇:極石汽車,不及時
-
吉利汽車:終于有希望 “熬出頭” 了?2023-08-23
-
李彥宏終于圓夢,“集度”更名“極越”,終究還是傍上了吉利大腿2023-08-16
-
吉利再推新品牌——極越,接盤百度,替它“生娃”?2023-08-15
-
極越問世:百度與吉利的一次“關(guān)系進化”2023-08-15
-
比亞迪、吉利、長安、長城、奇瑞,自主5強銷量盤點,誰拖了后腿?2023-08-07
-
7月新能源市場:真心換銷量,訂單不缺席2023-08-04
-
斥資100億美元,吉利落子馬來西亞2023-07-21
-
吉利雷諾動力合資公司落地,“破題”燃油動力新發(fā)展2023-07-12
-
官宣!6月汽車廠商銷量排行:吉利同比大漲,南北大眾承壓2023-07-11
-
國產(chǎn)六大品牌上半年銷量出爐:比亞迪狂賣125萬輛,吉利排名第四2023-07-07
-
當吉利哈弗的新能源SUV單店銷量破百,合資還有多少機會?2023-06-12
-
買阿斯頓·馬丁,不就圖個“吉利”嗎?2023-06-09
-
“BAT”取代蔚小理,新能源市場分化加劇2023-06-09
-
頭部中國汽車品牌5月銷量簡評:比亞迪再創(chuàng)紀錄,奇瑞反超吉利2023-06-07
-
5月比亞迪、長城、吉利、奇瑞集團銷量盤點,奇瑞超長城和吉利202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