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門關于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xiāng)活動的通知
別瞎蹦迪了,請嚴肅點造車
別瞎蹦迪了,請嚴肅點造車潮水本身和黎明前的窄門。站在2023年的尾端,回望這一年的求索與急進,低谷與抉擇,從蛛絲馬跡中能發(fā)現(xiàn),那些借時代大潮的人,已經成為潮水本身。還未能借勢成功的
潮水本身和黎明前的窄門。
站在2023年的尾端,回望這一年的求索與急進,低谷與抉擇,從蛛絲馬跡中能發(fā)現(xiàn),那些借時代大潮的人,已經成為潮水本身。還未能借勢成功的,仍舊踩著鋼索顫顫悠悠地往前沖。
都知道時間不等人,但都有野望未完成。
12月8日,乘聯(lián)會公布了11月車市銷量之后,市場的聲音在一片“遙遙領先”和“節(jié)節(jié)潰敗”中出現(xiàn)了焦灼,如今的這個市場,對比亞迪、理想來說已經是“潮水本身”,對合資品牌是“黎明前的窄門”。
11月份市場零售達到208萬輛,同比增長26%,比亞迪、吉利分別以26萬輛和17萬輛的銷量成績,把以前排在第一位的一汽-大眾這位傳統(tǒng)市場的尖子生擠到了第三位,以16.7萬輛的銷量為傳統(tǒng)合資車企保留住了所剩不多的體面。
過去很多年,從未丟失過銷量前二寶座的大眾,開始有些力不從心,上汽大眾以11萬輛的成績,勉強守住了第五的位置。說到這,有些江湖夜雨,已成陳年舊事。
但是,舊勢仍有機會煥新而來,那些“造勢”的新人,還未能成為“潮水本身”。所以,很多人表態(tài),2023年的任務是調整走向正軌,2024年的底線是“活著”,“2024年不要利潤,也要多賣車,把市場占了,活下去。”
可見,已經得勢的仍舊不能掉以輕心。
12月1日起,接近20家車企的密集降價,僅有理想一家完成年度銷量,已經將市場的焦灼展現(xiàn)得一覽無遺。多位車企高管曾表示,價格戰(zhàn)仍然是2024年車市的主旋律,“價格戰(zhàn)更像是不可逆轉的大勢。”
好吧,又將是一個躺不平、擺不爛、卷到死的一年。到時候,會有多少人會告別呢?
從年頭打到年尾的價格戰(zhàn)
沒有人想打價格戰(zhàn),但是2023年的365天,“不打價格戰(zhàn)”的日子掰著手指頭也很難數出來有幾天。
年初的那一場,由特斯拉打響。
面對特斯拉的降價壓力,多家新勢力車企心慌慌地紛紛跟進降價,這場價格戰(zhàn)的影響擴大至燃油車領域。3月份,湖北省聯(lián)合多家車企推出了政企購車補貼,其中以東風系品牌為主,補貼額度非??捎^。
此后,戰(zhàn)火蔓延全國。據不完全統(tǒng)計,前后有不下40個汽車品牌參與。嘴硬的,如蔚來的李斌,理想的李想,在第一階段的價格戰(zhàn)里表示“堅決不降價”。
這場價格戰(zhàn)一直燒到了年中,打了6個月之后,太多參與者表示“疲憊不堪,且銷量起色不明顯”,此起彼伏的價格戰(zhàn),使得車市價格體系失衡。乘聯(lián)會數據顯示,1-6月國內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為952.8萬輛,2022年為926.1萬輛,同比僅增長3%。
價格戰(zhàn)未能換來銷量,無奈之下,在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的組織下,包括特斯拉、比亞迪、長城汽車、一汽、東風、上汽、長安、北汽、廣汽、中國重汽、奇瑞、江淮、吉利、蔚來、理想、小鵬等16家車企,簽署了停戰(zhàn)協(xié)議,握手言和。
停戰(zhàn)協(xié)議出來的當天,業(yè)內的猜測落點,大多在那16家車企簽署承諾書后,接下來汽車行業(yè)的未來會如何走向?但是,松一口氣的功夫還沒有到,停戰(zhàn)協(xié)議被“撤銷”了,從車企們的集體反應來看,這個《承諾書》相當于承諾了個寂寞。
好吧,看起來是想要改變什么,其實一切都沒有改變。7月剛到,價格戰(zhàn)再次被拉響,嘴硬的蔚來都無法繼續(xù)保持所謂的體面,畢竟銷量的漩渦實在難以讓李斌獨善其身。
6月份的時候,李斌還信誓旦旦表示“下半年平均月銷超過2萬輛是我們的目標,非常有信心完成。”這個信心就沒有撐過7月,“降價3萬,蔚來急了”的標題刷屏網絡,那天凌晨3點,李斌都還未入睡,對他和蔚來來說,這都是一個急迫的決定。
全系降價3萬元之后,短暫地刺激了銷量,又再次逐步下行。以價換量讓已身處巨虧之中的蔚來,業(yè)績壓力變得更大。即便是理想,也不得不直面價格鏖戰(zhàn),被卷入價格戰(zhàn)的信號已經暗藏在三季度財報中,一個細節(jié)是,理想的車輛均價在不斷下降。
特斯拉年初打響的“價格戰(zhàn)”副作用正在逐步顯現(xiàn)。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凈利潤為18.53億美元,大降44%,年初馬斯克的說法,愿意犧牲毛利率換取銷量增長,收效甚微。華爾街狠批馬斯克,說他發(fā)起了一場特斯拉無法獲勝的價格戰(zhàn)。
“高端的商戰(zhàn)往往采取最樸素的方式”,放在2023年的車市,再也沒有比“降價”更樸素的方式了。但是,就像華爾街警告的那樣,價格戰(zhàn)是不可能贏的,這是一場逐底競爭,只會扼殺整個行業(yè)的盈利能力。
“價格戰(zhàn)不只今年有,只是今年尤為激烈,往后只要玩家足夠多,這個行業(yè)就會足夠卷,卷到玩家逐漸減少。” 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林金文表示,野蠻增長的熱度過后,不會有贏家。
但是,奈何11月銷量成績出爐之后,所有人都知道新一輪的價格戰(zhàn)已經擺上了臺面,不得不打了。因為大多數車企都沒有完成自己的目標,離得近的想博一把,離得遠的不想被淘汰,就只能多用銷量站站位,“如果賣不好,那就是降幅不夠”,怪嚇人的論調。
距離完成年度目標不到10%的比亞迪來說,12月份的降價必然是主力軍,目前已有零跑汽車、比亞迪、上汽大眾、一汽豐田等近20家車企密集發(fā)布降價信息。不過,年初帶頭降價的特斯拉,卻突然在年尾開始了瘋狂漲價,果然是謎一樣的馬斯克。
從年頭打到年尾,在這個生死存亡時刻,拼的就是誰的家底更厚,誰就更有希望站到最后。
口水戰(zhàn)打多了,自己都信了
價格戰(zhàn)打多了,銷量還不如預期,脾氣都要變得暴躁了。
所以,2023年的另一個關鍵詞,口水戰(zhàn)。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李想和余承東吵完,何小鵬又和余承東隔空懟,今年已經略顯沉默的李斌沒有和人吵架,但是蔚來與理想之間的摩擦也撕掉了最后的體面。
起因是一博主發(fā)了微博,“新能源車企銷售費用占比對比圖”,指出理想的該指標從2023年開始已經接近行業(yè)龍頭特斯拉的水平,并稱“是最好的變化”。
李想轉發(fā)這一微博,自稱“理想是中國所有汽車品牌里營銷和傳播費用率最低的”。次日遭到了蔚來品牌與傳播助理副總裁馬麟的嗆聲,透露理想今年3款車抖音內容投放在9000萬左右。
咋說呢?只能說明這個圈子的生態(tài),很明顯被“卷到煩躁”,一點就炸,一點小事就能吵幾天,除了有熱鬧可看之外,其實也讓行業(yè)的焦灼情緒變得更重。
前幾天,比亞迪品牌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在微博上表示,今年汽車行業(yè)卷技術、卷產品、卷價格、卷營銷,甚至都要卷下限了。在很多場景下,比亞迪的技術和產品經常被花樣百出的針對。雖并未直接點名,但有些指向了長城汽車,顯然是結怨已久。
今年最大的一場口水戰(zhàn),把這個“榮譽”必須頒給到長城和比亞迪。對比這倆家的口水戰(zhàn)來說,無論是何小鵬和余承東之間因為AEB的爭吵,還是蔚來與理想因為營銷費用的隔空互懟,都不如長城和比亞迪之間來得更為針鋒相對。
先是長城汽車公開舉報比亞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fā)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后有在掌舵人王傳福公開呼吁中國汽車在一起之際,獲得了何小鵬、李斌、李想等人的點贊。
長城汽車沒有重歸于好的想法,高管還在微博上稱,“如果只是口頭上強調在一起,那一定是嘴上蜜糖內心砒霜,還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吧。”
反正,和好應該是不太可能了。畢竟長城魏老板的脾氣,說一不二,和好就等于讓他低頭。“相逢一見泯恩仇”的事,不知道會不會在長城變革走上正軌之后發(fā)生。
除了習以為常的口水戰(zhàn),還有各種喊話和口號,占據了2023年,都把消費者搞迷糊了,到底誰是500萬元以內最好的車,誰是1000萬元以內最好的車。
口水戰(zhàn)打多了,自己都信了。各路網友都想勸勸這些高管們,“能不能把戰(zhàn)場還給造車”。
不過,年末的喊話,還是比年初動輒幾百萬內最好的車顯得謙虛了一些。當被問到,用智界S7去打BBA,有什么優(yōu)勢?余承東回應說,“智界S7對比BBA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
理想商業(yè)副總裁劉杰也信誓旦旦地表示,理想在2024年的目標不僅是留在牌桌上,而是沖擊豪華車市場銷量第一。BBA內心OS:懟著我們打,憑什么。
當然,也有不懟著BBA打的。一是價格和市場區(qū)間對不上,二是品牌咖位不夠,比如起亞就只能宣稱,“起亞EV5完全吊打競品,15萬級別,沒有競爭對手。”深藍CEO鄧承浩表示,“混動的天花板,是深藍超級增程”。
都很有自信,對比下來,好像就剩李斌一個“最慘的人”?在廣州車展上,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秦力洪最出圈的話,是蔚來不會也不可能倒閉。這時候,何小鵬還在跟余承東叫板AEB,理想反復在微博上教人怎么做企業(yè)。
在秦力洪千叮嚀萬囑咐說蔚來不可能倒閉之后,蔚來的確迎來了好消息。江淮汽車轉讓蔚來代工廠的事,靴子落地。獲得造車資質的未來正式接手相關生產線。
距離ICU不遠的蔚來,在裁員10%之后,迎來兩個好消息,蔚來和長安官宣換電協(xié)議,蔚來拿到資質獨立造車,“告別江淮,獨立制造成本會下降10%”,李斌表示。
不過,蔚來擺脫了江淮,沒擺脫虧損,李斌仍陷多事之秋。
“華為嫡子之爭”
被蔚來丟下的江淮,去了哪?
投奔華為去了,這是另一個造車故事了。
11月28日,華為與奇瑞合作的品牌,智界首款車型S7上市,就是那款被余承東認為“優(yōu)勢碾壓BBA”的車型,是鴻蒙智行首款轎車,說是首發(fā)了很多黑科技。
發(fā)布會上,余承東再次介紹了華為的三種合作模式,汽車零部件模式,提供標準化模塊;解決方案模式,提供全棧集成解決方案,和長安合作的阿維塔是代表。智選車模式,更名為鴻蒙智行,并強調“幫助車企造好車,幫助車廠賣好車,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方向”。
華為今年的動作,明顯比之前更為著急。這是因為,除了問界以外,被華為賦能的北汽極狐、阿維塔等品牌銷量并未實現(xiàn)大漲,作為銷量支撐的問界,就被外界稱為華為的“親兒子”。
不過,顯然問界還不足以支撐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宏圖壯志。畢竟,華為車BU成為華為業(yè)績上的唯一拖累,是唯一虧損的業(yè)務板塊。這個唯一,挺不給余承東面子的。
按照余承東規(guī)劃,華為車BU業(yè)務要在2025年實現(xiàn)盈利,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前提是,智選車和HI模式下累計銷量達到100萬輛。顯然,問界這個單一品牌無力支撐。
華為只能擴充陣容。
不過,此前因為“靈魂論”的話題,讓華為的陣容擴充步伐十分緩慢,“最能打”的問界,今年累計銷量在11月份剛突破10萬輛。而且,根據賽力斯產銷快報,公司前三季度每賣出一輛車虧損額達到1.68萬元。賣得越多,虧損就越大。
不過,余承東并不太想直接改變“賣得多,虧損大”的情況,所以在智界S7的定價上,依舊采用了同樣的定價策略。據余承東透露,“公司內部為這款車型的定價吵得不可開交,目前四個版本的售價都是虧損的。”
其實,從問界到智界車型的定價上來看,華為想要做的事情是,“用銷量先進入主流市場”。此前守著問界這一畝三分地,未能成功進入主流市場參與競爭,一直是余承東和華為的心病。
所以,有網友調侃過,余承東為什么愛和車企的人吵架,因為在你來我往的吵架中,無形中將華為和車企的捆綁“程度”會越來越高,造成所謂“同咖位”的對等合作關系,而不是整車廠和供應商的上下鏈條關系。
不得不說,連李想都承認吵不過的余承東,確實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讓這種捆綁印象加深了許多。不過,進入主流消費市場,還是要靠銷量和品牌說話。問界起起伏伏的銷量和車型的市場定位,很難滿足華為的野心。
想要終止唯一虧損的板塊,華為必須盡快擴充朋友圈。因為奇瑞在電動化和智能化上業(yè)績匱乏,急需要打開布局的心情和華為不謀而和,所以才有了這樣一場互相借勢。
在智界的發(fā)布會上,余承東透露,北汽和江淮的產品都在路上,“還有兩個’界’,就是北汽和江淮的產品,已經在開發(fā)的過程中了,很快會陸續(xù)推出,合作產品越來越高端。”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正在滲透越來越多的車企,“親兒子陣容”瞬間擴大了許多。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誰的含華量高”,又成為市場爭辯不休的話題。
比如,智界的所有賣點,幾乎都圍繞在華為賦能的“黑科技”。所以,問界是“長子”,智界是“嫡子”的討論,讓賽力斯的股價一度受到劇烈波動,剛剛和華為宣布組建合資公司的長安汽車的股價一字漲停。
長安和賽力斯的截然相反的情況說明,把靈魂交給了華為,可能最終會身不由己。
“華為目前已向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發(fā)出股權開放邀請,并希望中國一汽集團加入。”橄欖枝已經拋下,愿者上鉤。華為希望鴻蒙智行產品系列能夠打出抱團優(yōu)勢,讓華為在“造車圈”站穩(wěn)。
“夢想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勿CUE,正忙著賣工廠”
說了半天,熱鬧都是別人的。那邊的熱鬧,好像并未吹拂得動合資品牌。
“勿CUE,正忙著賣工廠”。
“黎明前的黑暗”,很難跨過。這是叱咤中國市場近40年,合資品牌第一次如此刻骨銘心地感受到自己的“水土不服”。銷量榜單上,合資品牌的坐席正逐步被自主品牌替代。
承壓之下,銷量下滑,產能利用率萎縮了很多。
按照今年上半年的數據,合資企業(yè)的平均產能利用率僅為41.9%。產能利用率超過50%的僅有5家。這一情況,下半年也并未好轉。
隨著敗在中國市場的情況頻發(fā),各找活路,成為合資品牌一年的主旋律。有的就選擇“壯志斷腕”,離開中國市場,比如三菱。有的就另謀出路,比如“關停并轉”、“返銷全球”。
上汽大眾一工廠已經暫停生產這些小型車,而第二工廠已經將生產輪班兩班合為一班,第三工廠今年下半年啟動合班模式。
無獨有偶,一汽豐田關停天津工廠部分產線,并且至少連續(xù)三個月減產,廣汽本田裁員900人左右,要知道豐田在中國市場,是除了大眾以外,一直是銷量非常強勢的品牌了。
如今連大眾和豐田品牌都出現(xiàn)了銷量縮減引發(fā)的產能閑置,其他弱勢品牌更不用說了。那么問題來了,如今合資車企們空蕩蕩的生產線該何去何從?
賣掉,成為一個及時止損的選擇。當然,工廠關停的太多,不好賣啊。去年北京現(xiàn)代年銷量為25萬輛,只有巔峰銷量的22%,今年情況未見好轉,現(xiàn)代集團CEO表示,只打算留下兩座中國工廠,其余的都要關停售出。
但是,即便已經沒有什么銷量,像現(xiàn)代起亞一樣的品牌,也不愿意離開中國市場。因為一旦離開,再進來就沒有那么容易了。所以,為了守住市場和利潤,有車企就想出“中國質造,銷往全球”的策略。
減產過半的福特表示,將中國作為“出口中心”,東風本田宣布將新能源汽車正式出口歐洲,上汽通用一直都是這樣操作的。特斯拉的上海工廠供貨全球,給了很多人啟發(fā)。
將產業(yè)鏈成熟,成本優(yōu)勢明顯的中國工廠作為全球市場的出口來源,確實是一個解決閑置產能、提升銷量好辦法。不過,說到底,這些只能緩解燃眉之急,治標不治本。
跳出舒適圈,找到轉型的正確步伐,才是根本。于是,為了彌補和快速拉進技術上的差距,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了和中國品牌進行戰(zhàn)略合作。
大眾除了自己仍舊保持ALL in的狀態(tài)進行轉型之外,還選擇了用5億美元換取小鵬的整體解決方案,為制造可以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新能源產品。東風本田直接以中方技術為主導,成立全新的新能源品牌靈悉。
所以,有人說,“大人,時代變了”。
不過,變化的時代,可能暫時屬于你,也可能未來屬于他,不能掉以輕心。就像上汽大眾公開喊話的那樣,“‘剩者為王’從來不是悲觀的解讀,要在這樣的競爭環(huán)境下,穩(wěn)住銷量、守住規(guī)模,既能打勝仗,也能在賽場上拼到最后。”
沒有拼到最后,一切都無法下最后的定論。但是誰能拼到最后?有錢的能,有市場的能。合資品牌雖然轉型不行,但是血包夠厚,耗得起。
所以2024年,很多造車新勢力的目標是“哪怕虧,也要搶市場。”
因為沒市場,更沒有賺錢的機會,也就丟掉了活下去的機會。
注: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原文標題 : 別瞎蹦迪了,請嚴肅點造車
-
開放超充但自砸招牌,特斯拉入局補能,是超充之戰(zhàn)的開始?2023-12-11
-
日系車涼涼了?豐田:不好意思,我營收、利潤、銷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2023-12-10
-
一場價格戰(zhàn),誰被騎臉,誰在狂歡?2023-12-08
-
11月造車新勢力銷量點評:理想和蔚來之間差了個小鵬2023-12-08
-
新車來襲!特斯拉上海三期工廠將要“復活”?2023-12-08
-
七大國產品牌11月銷量榜:比亞迪、奇瑞爆發(fā),吉利反超長安?2023-12-07
-
銷量“滑坡”虧損難止,哪吒汽車加速“出海闖關”2023-12-07
-
特斯拉首款電動皮卡將給其帶來哪些影響?2023-12-07
-
高合汽車轉型壓力:大幅調價的雙面性利弊,新車型銷量不及預期2023-12-06
-
連續(xù)6個月銷量破3千輛,創(chuàng)維汽車就能高枕無憂了?2023-12-06
-
特斯拉,還不降價?2023-12-06
-
國產十大新能源11月銷量:比亞迪再破30萬,吉利、長城后來居上?2023-12-05
-
11月新勢力銷量沖刺:增幅普遍遇瓶頸,問界扭轉勢頭2023-12-05
-
華為奪嫡之爭開啟,比亞迪特斯拉岌岌可危?2023-12-05
-
中國汽車品牌11月銷量發(fā)布,比亞迪繼續(xù)領跑,奇瑞再創(chuàng)佳績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