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能源汽車

華為汽車概念股向上,華為要做中國“博世”!

來源:新能源汽車網
時間:2021-05-22 11:04:09
熱度:

華為汽車概念股向上,華為要做中國“博世”!隨著華為汽車概念股小康股份、北汽藍谷、長安汽車等股價的不斷走高,不僅讓長城內外的股民看到了華為的實力,也讓吃瓜群眾看到了華為“奶”它人的潛

隨著華為汽車概念股小康股份、北汽藍谷、長安汽車等股價的不斷走高,不僅讓長城內外的股民看到了華為的實力,也讓吃瓜群眾看到了華為“奶”它人的潛力。自此,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想要搭上華為這條船,畢竟誰能和華為扯上關系,那就等于它飛升有了著落。

一個非上市公司,讓一群上市公司著迷,這就是一心搞技術加持自身后所帶來的魅力。

中國的“博世”

眾所周知,華為在全球范圍內的業(yè)務以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而著名,但它在汽車領域已經進行了長達8年的探索,目前在智能駕駛、智能電動、智能網聯(lián)、智能車云等方面有著領先的成績,并且與許多車企有著廣泛的合作。

不僅如此,此前分管消費者業(yè)務的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特斯拉現(xiàn)在能做的,我們都能做到?!笨梢?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實力已到了行業(yè)頂尖水平,這也是為什么小康股份和北汽藍谷股價能夠持續(xù)上漲的重要原因所在。

可以知道的是,華為正在用自己多年累積下來的技術與實力,還有其背后所凝聚的情懷與信念,讓“華為汽車概念股”不斷向上。此外,華為之所以受到中國消費者的追捧,除了它讓中國“智造”這個名片走向世界外,還有就是它的不貪心。

對比一下現(xiàn)在各行各業(yè)巨頭都下場造車,帶給汽車領域的混亂局面,早在去年11月底,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先生義正辭嚴地表示:“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 ICT 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lián)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p>

華為有造整車的實力,但是卻不參與造車,只是利用自身優(yōu)勢,為合作伙伴賦能。這看似華為丟了一塊香餑餑,實則是聰明之舉。畢竟造車是成規(guī)模效益的,只有達到一定的體量,才能夠賺錢。即便以華為2020年646億元的凈利潤來算,對于造車所要燒的錢來說也是遠遠不夠。一旦造車,企業(yè)的力量勢必將會被分散,加之整車路線不知何時能夠走上正軌,這對于華為來說并不是最好的決定。

另外,華為不造車還有可能是學習了博世的做法。畢竟說起造車,博世比華為更有發(fā)言權,但博世至今都沒踏入整車造車領域,卻成為了車企不可或缺的零部件供應商。

業(yè)內有這么一句話:“整車廠在給發(fā)動機廠打工,而發(fā)動機廠在給博世打工”。還有媒體曾這么描述:“世界上一半汽車的燃料導入系統(tǒng)和剎車系統(tǒng)是博世提供的?!弊鳛槠嚠a業(yè)鏈最上游的技術型企業(yè),博世不僅掌握著主動權,而且手握高額利潤。

雖然博世在汽車領域的名氣遠不及奔馳、寶馬,但它的產品和技術卻是這些德國戰(zhàn)車馳騁天下最重要的保障。可以說,沒有博世,就沒有德國卓越的汽車工業(yè)。更為難得的是,作為一家擁有百年輝煌歷史的企業(yè),它可以在朝代變革的競技場上和硅谷的新創(chuàng)企業(yè)一樣快捷有效。這就是“術業(yè)有專攻”為其帶來的戰(zhàn)斗力。

華為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成為中國的“博世”。中信證券曾在研報中指出,華為汽車電子銷售額有望在未來十來年的時間內達到500億美元量級。這同樣也將利好國產智能汽車的產業(yè)鏈。隨著華為的深度入局,在一些核心環(huán)節(jié),例如芯片研究、人工智能設計等方向,“國產”要素將進一步助力中國品牌與諸如特斯拉等國際品牌進行競爭。

3      首頁   下一頁   上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