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優(yōu)化匹配與仿真研究

來源:論文學術網
時間:2024-08-18 16:51:35
熱度:

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優(yōu)化匹配與仿真研究【摘要】: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的傳動系統(tǒng)是以回流式無級變速器作為傳動裝置的新型車輛傳動方式,利用其傳動比變化范圍大的特點,可以實現輕度混合動力汽車

【摘要】: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的傳動系統(tǒng)是以回流式無級變速器作為傳動裝置的新型車輛傳動方式,利用其傳動比變化范圍大的特點,可以實現輕度混合動力汽車所不具有的純電動工況的功能。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的燃油經濟性能和排放性能能夠得到改善,與已有的輕度混合動力傳動系統(tǒng)相比,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 本文以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為研究對象,以提高整車的燃油經濟性和平順性為目的,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研究工作: ①在全面闡述了回流式無級變速傳動系統(tǒng)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基礎上,建立了傳動系統(tǒng)的速比和機械效率模型。綜合考慮了回流式無級變速傳動系統(tǒng)機械效率和發(fā)動機熱效率對循環(huán)工況任意時刻油耗量(稱為瞬時油耗)的影響,可以分析出瞬時油耗與瞬時系統(tǒng)效率(傳動系統(tǒng)機械效率與發(fā)動機熱效率的乘積)的關系。 分別討論了回流式無級變速傳動系統(tǒng)的速比范圍k和行星排結構參數α對系統(tǒng)效率的影響,并將k和α作為優(yōu)化設計的變量,利用基于系統(tǒng)效率最大化控制策略的回流式無級變速傳動系統(tǒng)參數優(yōu)化設計方法,得到了燃油消耗量最低時參數k和α所對應的優(yōu)化數值?;贛atlab/Simulink平臺,對優(yōu)化前、后參數設計的汽車進行了經濟性仿真研究的比較。 ②利用回流式無級變速傳動系統(tǒng)大速比的特點,選用小功率電機作為輔助動力源,滿足整車動力性能的基礎上,對關鍵性部件進行了參數匹配。分析了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工作原理,將其工作模式劃分為起步工作模式、驅動工作模式和倒車工作模式。針對起步工況不同的運行模式,制定了起步工況模式的判別條件,對于每一種起步工況模式制動了相應的控制策略,并分別進行了仿真試驗研究。針對驅動工況模式,分別闡述了該工況下的四種運行模式,并采用了邏輯門限控制策略,對整車進行了ECE+EUDC循環(huán)工況仿真研究。 ③分析了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低速擋(回流工況)、高速擋(純無級工況)、過渡擋(回流-無級工況、無級-回流工況)轉換的判別條件,針對回流-無級和無級-回流切換過程的控制方法作了進一步地討論,得出了在切換過程中離合器L_1和L_3的接合或分離控制的重要性。因此,分別建立了離合器L_1分離過程和離合器L_3接合過程的動力學模型,并以滿足整車沖擊度要求為條件,計算得出了離合器L_1和離合器L_3轉矩變化率的范圍。分析了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驅動工況模式切換類型,制定了純電動驅動工況切換到發(fā)動機工況的控制策略,建立了切換過程的動力學模型和整車仿真模型。 ④在獲取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關鍵部件效率試驗模型的基礎上,建立了不同驅動模式下的系統(tǒng)效率計算模型,以系統(tǒng)效率值最大為優(yōu)化目標,得到了任意驅動工況模式下的目標速比和系統(tǒng)效率優(yōu)化模型,并將任意驅動工況模式下的系統(tǒng)效率模型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得到混合動力汽車不同驅動模式的優(yōu)化工作區(qū)域。以優(yōu)化的工作區(qū)域作為驅動工況模式劃分判別條件,建立了整車仿真模型,并進行了ECE+EUDC循環(huán)工況仿真研究。 【關鍵詞】:混合動力汽車 無級自動變速器 優(yōu)化匹配 優(yōu)化設計 切換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U469.7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0
  • 1 緒論10-26
  • 1.1 課題的來源與意義10-11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11-23
  • 1.2.1 大速比變化范圍傳動系統(tǒng)研究現狀11-14
  • 1.2.2 輕/微度混合動力汽車發(fā)展現狀14-17
  • 1.2.3 大速比變化范圍傳動系統(tǒng)混合動力汽車研究現狀17-19
  • 1.2.4 混合動力汽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現狀19-23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23-26
  • 1.3.1 本文研究目的23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23-26
  • 2 回流式無級變速器參數優(yōu)化設計26-46
  • 2.1 引言26
  • 2.2 傳動系統(tǒng)結構和工作原理26-33
  • 2.2.1 傳動系統(tǒng)結構26-27
  • 2.2.2 傳動系統(tǒng)工作原理27-28
  • 2.2.3 傳動系統(tǒng)調速特性28-31
  • 2.2.4 傳動系統(tǒng)參數設計31-33
  • 2.3 發(fā)動機和傳動系統(tǒng)模型33-35
  • 2.3.1 發(fā)動機數值模型33-34
  • 2.3.2 傳動系統(tǒng)效率模型34-35
  • 2.4 系統(tǒng)效率最大化控制策略35-38
  • 2.4.1 瞬時油耗與系統(tǒng)效率關系35-36
  • 2.4.2 控制策略優(yōu)化模型36
  • 2.4.3 計算過程36-38
  • 2.5 傳動系統(tǒng)參數優(yōu)化設計38-44
  • 2.5.1 優(yōu)化設計參數對系統(tǒng)效率的影響38-40
  • 2.5.2 優(yōu)化設計方法提出40
  • 2.5.3 優(yōu)化設計模型40-42
  • 2.5.4 優(yōu)化計算結果42-43
  • 2.5.5 優(yōu)化前后仿真分析43-44
  • 2.6 本章小結44-46
  • 3 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參數匹配與整車仿真研究46-68
  • 3.1 引言46
  • 3.2 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結構和工作模式確定46-48
  • 3.3 參數設計48-50
  • 3.3.1 電動機參數設計48-49
  • 3.3.2 電池參數設計49-50
  • 3.4 起步工況控制研究50-60
  • 3.4.1 傳統(tǒng)起步控制研究50-56
  • 3.4.2 怠速起停起步控制研究56-57
  • 3.4.3 爬行起步控制研究57-58
  • 3.4.4 倒車起步控制研究58-60
  • 3.5 基于邏輯門限控制策略整車性能仿真研究60-65
  • 3.5.1 驅動工況工作模式60-61
  • 3.5.2 邏輯門限控制策略61-62
  • 3.5.3 傳動系統(tǒng)速比控制62-63
  • 3.5.4 整車仿真結果與分析63-65
  • 3.6 本章小結65-68
  • 4 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傳動系統(tǒng)動力連續(xù)轉換研究68-82
  • 4.1 引言68
  • 4.2 動力連續(xù)轉換的控制策略68-71
  • 4.2.1 同步轉換點68-69
  • 4.2.2 工況轉換控制策略69-70
  • 4.2.3 回流-無級轉換控制策略70-71
  • 4.2.4 無級-回流轉換控制策略71
  • 4.3 轉換過程動力學模型和離合器控制71-75
  • 4.3.1 離合器L_3 接合過程動力學模型72-73
  • 4.3.2 離合器L_1 分離過程動力學模型73-74
  • 4.3.3 離合器L_3 接合控制74-75
  • 4.3.4 離合器L_1 分離控制75
  • 4.4 仿真結果75-77
  • 4.5 驅動工況模式切換控制77-80
  • 4.5.1 模式切換類型77-78
  • 4.5.2 電動機單獨驅動到發(fā)動機驅動控制策略78
  • 4.5.3 純電動切換發(fā)動機驅動動力學模型78-79
  • 4.5.4 純電動切換發(fā)動機驅動仿真結果79-80
  • 4.6 本章小結80-82
  • 5 基于系統(tǒng)效率優(yōu)化的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性能仿真研究82-100
  • 5.1 引言82
  • 5.2 關鍵部件的效率試驗模型82-85
  • 5.2.1 發(fā)動機效率模型82-83
  • 5.2.2 電動機效率模型83
  • 5.2.3 蓄電池充放電效率模型83-85
  • 5.2.4 變速器效率模型85
  • 5.3 四種工作模式系統(tǒng)效率優(yōu)化85-96
  • 5.3.1 發(fā)動機單獨行駛工況系統(tǒng)效率優(yōu)化85-88
  • 5.3.2 純電動行駛工況效率優(yōu)化88-90
  • 5.3.3 發(fā)動機行車充電工況系統(tǒng)效率優(yōu)化90-93
  • 5.3.4 再生制動工況系統(tǒng)效率優(yōu)化93-96
  • 5.4 工作模式區(qū)域劃分96-97
  • 5.5 仿真結果97-99
  • 5.6 本章小結99-100
  • 6 全文總結100-102
  • 6.1 論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結論100-101
  • 6.2 論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和繼續(xù)研究的方向101-102
  • 6.2.1 創(chuàng)新點101
  • 6.2.2 繼續(xù)研究方向101-102
  • 致謝102-104
  • 參考文獻104-112
  • 附錄112-113
  • A 作者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112-113
  • B 作者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參加的科研項目11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潛艇魚雷發(fā)射開關無級變速調整研究    薛水池,羅永達

齒輪無級變速傳動及運動分析    劉金環(huán),田悅祥

封閉差動無級變速傳動的研究    郗向儒,薛隆泉,崔亞輝

材料操作的定位    趙玲

RX型無級變速器的優(yōu)化設計    周杰,周少華

膠帶輸送機載荷分析及無級變速    董志峰,周有強,張以都,劉榮華

組合式無級變速傳動的結構參數分析    崔松竹

對貨車空重車自動調整裝置及選型的幾點認識    鄧之明

金屬帶式無級變速器速比控制的試驗研究    王立公,王紅巖,秦大同,張伯英,裘熙定

電瓶叉車無級調速裝置故障現象及維修實例    王愛雙,邵書杰

地下建筑專用全新風無級調載除濕機研制    林來豫;龐憲卿;趙永順;連九勇;

公路隧道LED燈無級調光控制    王少飛;鄧欣;

重慶大型軌道移動無級調距地震模擬試驗臺陣技術論證    張力;許曉鋒;唐光武;賀學鋒;

無級變排量搖板式壓縮機汽車空調制冷系統(tǒng)節(jié)流元件的配置    田長青;竇春鵬;常東來;李先庭;彥啟森;

新型多功能無級調速絞車簡介    武建珍;錢偉平;

大空間對開門冰箱節(jié)電技術    

液壓齊頭機的研制    孫會杰;劉衛(wèi)洪;

日立變頻中央空調新產品技術介紹    

新型高速分條整經機的工藝設計與計算    徐國平;

新氫壓縮機投用Hydro COM系統(tǒng)的節(jié)能效果    田同虎;

變速箱進入無級時代    丁文飛

研祥心得之無級別的扁平化管理    梁煦

自制電熱毯無級調溫器    河北 王春明

無級壓載碎輥式雙面機    張志剛

無級壓載碎輥式雙面機和縱切壓痕機    杜宏來

升技 ST6-RAID主板支持FC-PGA2    

形成產業(yè)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宋金聲

江麓加速民品產業(yè)化步伐    唐愛平

溫柔的“藍海戰(zhàn)略”    羅嘯天

無級縣新城村百畝麥地起火8畝絕收    記者 劉巍 銘賢 俊琴

超輕度混合動力汽車優(yōu)化匹配與仿真研究    尹燕莉

汽車無級變速傳動系統(tǒng)建模、仿真及其匹配控制策略研究    胡建軍

金屬帶式無級變速傳動動態(tài)特性的理論及實驗研究    楊為

基于“人—車—路”閉環(huán)的無級自動變速系統(tǒng)硬件在環(huán)仿真研究    鄧濤

全液壓獨立無級調頻調能液壓沖擊器的研究    楊國平

無級變速混合動力汽車動力耦合及速比控制研究    鄒乃威

金屬帶無級自動變速傳動的關鍵問題研究    楊亞聯

功率分流式無級變速器關鍵技術研究    張?zhí)m春

金屬帶式無級變速傳動器智能控制技術研究    付鐵軍

基于Fuzzy-PID的CVT綜合控制策略研究    夏晶晶

汽車無級變速傳動系統(tǒng)建模信綜合控制特性的仿真研究    王巍巍

派力奧轎車無級變速器速比匹配與控制研究    陳學軍

基于模糊免疫PID的金屬帶式無級變速器速比控制研究    賀成明

新型無級調感技術在消弧線圈裝置中的應用    寧廣忠

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無級變速傳動車輛巡航控制及仿真    李明國

基于總線的無級變速器控制策略研究    王丹丹

液壓機械無級變速器的段內控制策略研究    田翠云

空重車自動調整裝置研究與設計    李川

金屬帶式機械無級變速器的動力學特性及響應仿真    趙雪劍

汽車無級變速傳動系統(tǒng)起步控制研究及仿真    曹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