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說

求一篇生物方面的中英文對照論文

來源:新能源網(wǎng)
時間:2024-08-17 12:02:05
熱度:

求一篇生物方面的中英文對照論文【專家解說】:算你運氣好,我還有一篇文章翻譯過的,追加分哈! 你在CNKI里面去搜一下這篇文章,原文我沒有留,譯文留了 里面的圖表自己補 Gas c

【專家解說】:算你運氣好,我還有一篇文章翻譯過的,追加分哈!

你在CNKI里面去搜一下這篇文章,原文我沒有留,譯文留了
里面的圖表自己補
Gas chromatographic-mass spectrometric characterization of some fatty acids from white 和 interior spruce(云杉種子脂肪酸的GC-MS分析)
譯文出處:D.-J. Carrier et al./J. Chromatogr. A715 (1995)317-324

外文譯文正文:
摘要:本文主要是研究測定云杉種子中脂肪酸的成分。一是通過氣相色譜分析種子油中獲得的脂肪酸甲酯化衍生物。云杉脂肪酸甲酯化衍生物的洗脫時間不受有效標樣類別的影響。二是將提取物二乙氨化,并通過氣相色譜-質譜進行分析。由所得圖譜分析確定樣品中含有cis-ll-18:
l,cis-5,cis-9-18:2和 和 cis-5,cis-9,cis-12-18:3等脂肪酸。
1 引言
內陸云杉(Picea glauca engelmannii Complex)是白云杉(Picea glauca) 和恩格爾曼(Picea engelrnannii) 在它們重疊地帶的自然雜交品種。它是一種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在英國的哥倫比亞每年有8千萬株的種植量。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過胚離體培養(yǎng)的克隆繁殖系統(tǒng)來改進優(yōu)化云杉的生產。人工種子的生產是研究目的之一,涉及到人工胚乳(幼苗發(fā)芽儲存物質)的形成。本文的研究旨在為發(fā)展人工胚乳,更好的了解云杉幼苗發(fā)育的營養(yǎng)需要提供有用的基礎數(shù)據(jù)。云杉種子中含有約30%的脂類物質[1]。和其它裸子植物一樣,高脂質含量表明脂類代謝是幼苗獲得自養(yǎng)能力前的重要營養(yǎng)供給 [2]。本文測定內陸云杉種子的脂類及其組成。據(jù)調查,目前還沒有關于云杉種子脂肪酸研究的報道。在前期研究中,用氣相色譜法(GC)分析內陸云杉種子脂肪酸的甲酯化產物,但是其中豐度第二的脂肪酸甲酯化產物很難由現(xiàn)有的標準圖譜進行確定。這些洗脫峰存在于cis-9,cis-12-18:2和cis-9,cis-12,cis-15-18:3的脂肪酸甲酯衍生物之間。初始GC-MS測定顯示分子離子峰與18:3甲酯衍生物相匹配。前人有關白云杉脂肪酸含量的研究中,豐度第二的成分是5,9-18:2。為明確和完善云杉種子脂肪酸成分研究,本文對內陸白云杉種子大量脂肪酸進行測定。通過GC-MS測定不飽和脂肪族的許多方法是可行的。與丙酮、硼酸反應后,接著與臨位二元醇作用是確定不飽和雙鍵的常用方法,硅烷基化及甲酯化也是慣常方法[3]。質譜數(shù)據(jù)結果能提供豐富的資料,但是鋨的四氧化物反應過程中存在著潛在危險。研究發(fā)現(xiàn),氫化作用后進行環(huán)氧化也能
確定不飽和雙鍵的位置[3],雖然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兩步衍化十分耗時。另一種確定雙鍵位置的方法是在羧基端加入一穩(wěn)定基團,例如摻入形成酰胺基[4],雙鍵數(shù)可能會在形成質譜圖譜時減少。吡咯烷一般作為質譜洗脫脂肪酸識別酰胺的物質[3]。然而,對于未知脂肪酸成分是否含有羥基、環(huán)氧基及其他保守基團,二乙胺化是有效的方法[4]。該方法優(yōu)點是較其他方法容易獲得衍生物及進行質譜分析,現(xiàn)已成功應用于對歐洲云杉脂肪酸雙鍵位置的確定[5]。本文報道內陸白云杉種子的總脂類中脂肪酸的含量及種類。脂類提取然后一部分甲酯化,再進行GC分析;另一部分則二乙胺化,并進一步進行GC-MS測定。
2 實驗部分
2 1 化學藥品
化學藥品均達到試劑級別。氯化氫甲醇購買于Supelco Canada Oakville, (Ont., Canada),二乙胺及冰醋酸分別購于Aldrich(Milwaukee, WI, USA)和Fisher Scientific(Nepean, Ont., Canada)。白云杉和及青岡云杉種子分別由Prairie Farm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Indian Head, Sask., Canada)和British Columbia Research (Vancouver,BC,Canada)提供。十七碳脂肪酸及其他脂肪酸甲酯化物標品購于Nu-Chek-Prep (Elysian, MN,USA)。
2.2 方法
初始甲酯化研究
根據(jù)成熟的方案[6-8]提取內陸云杉種子并進行甲醇反應。十七碳脂肪酸作為內參標品。如前所述對脂肪酸甲酯進行分析[8]。
GC-MS
GC-MS分析均用Fison 8000型GC-MS儀(Fisons Instruments,Manchester, UK),具60m×0.32mm ID.DB-23 熔融石英毛細管柱(J&W Scientific, Folsom, CA, USA)和與Fison Tri2000質譜四極桿相接的接口。所有樣品以逐一注入的模式注入。最初柱溫70℃,然后以20℃/min升至180℃,接著以每秒4℃/min升至240℃。GC接口及物料保持在250℃。每1.1s以70eV的電子能量從50-510的質量范圍重復檢測。
總脂類提取和二乙氨衍生化作用
100mg種子提取中加入1.5ml異丙醇,用TP型勻漿器(Janke & Kunkel, Germany)以最大速度均質3min;密封并沸水浴5min;冷卻后加入0.75ml CH2Cl2,室溫放置30min,間斷漩渦振蕩;再加入1ml水及2mlCH2Cl2 。渦旋振蕩并830g離心。保留有機相,用2mlCH2Cl2再次抽提水相。合并獲得的有機相,蒸發(fā)溶劑獲得總脂。根據(jù)Ref.[5]設計的方案獲得二乙氨衍生物??傊D移至1ml穿刺反應瓶中,反應瓶中含0.8ml二乙氨和0.1ml冰醋酸,然后在氮氣保護下凈化,再密封置于穿刺反應儀(Rockford, IL, USA)中,105℃下反應75min。而后反應混合物轉移至帶有瓶塞的玻璃試管中。在氮氣流中蒸發(fā)掉二乙氨,然后加入1ml水及3mlCH2Cl2,渦旋震蕩并830g離心。最后蒸發(fā)至得到干物質并回收二乙氨衍生物的有機相。
3 結果及討論
3.1甲酯化
每毫克鮮重的種子直接甲酯化[6]能產生150µg的總脂肪酸。但種方法并不能總是能定量的測定從植物組織中提取出來的脂肪酸。它能夠像最初一樣很好地測定植物葉片中的脂肪酸,對其他植物組織就未必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內陸云杉種子。按Hara等人提出的總脂肪酸提取方案,然后再用甲酯化氣相色譜分析法,可以測出每毫克鮮重種子300µg范圍內的總脂肪酸。上文均用Holbrooketal提出的提取方案和轉甲基化方法。
內陸云杉種子總脂肪酸的氣相色譜-質譜分析結果如圖1,通過與標樣的保留時間和圖譜比較可以得知1、2、3、6的峰值分別代表16:0, 18:0, 9-18:1和9,12-18:2脂肪酸甲酯。根據(jù)現(xiàn)有的色譜條件trans-9-18:l和trans-9,trans-12-18:2脂肪酸甲酯的洗脫時間比相應的順式異構體cis-9-18:1和cis-9,cis-12-18:2脂肪酸甲酯要早0.5min。結合植物油脂多為順式異構體這一事實,可以推知在這次測定中所得的同樣應該是順式異構體。所以在圖1.中的峰值3和6可以確定為cis-9-18:1和cis-9,cis-12-18:2脂肪酸甲酯。在圖1.(標注為7)的質譜數(shù)據(jù)圖譜中的豐度第二的組分顯示的離子峰為292,這和18:3脂肪酸甲酯相匹配,但是它的保留時間與現(xiàn)有的任一標樣都不符。同樣地,組分5的離子峰為294,顯示為一種不明雙鍵位置的18:2二烯酸甲酯。白杉種子總脂肪酸提取物的GC-MS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從中可以觀察到兩個物種的脂肪酸甲酯的結構是相似的。離子峰D和E分別是296和294,表明它們分別為18:1和18:2脂肪酸甲酯。圖1.中的峰5、7和圖2.中的峰D和E對應的物質的結構闡述將在下文介紹。
3.2 二乙氨衍生物
二乙氨衍生物提供一分子電荷穩(wěn)定基團給分析物,使其在斷片發(fā)生之前重新電荷分布產生峰值[3]。以cis-9,cis-12,cis-15-18:3(a-亞麻酸)作為參考物質對這種方法進行了首次評定,依照Ref.[5]介紹的規(guī)律解釋質譜結果顯示:每隔14u出現(xiàn)一個飽和鍵,而片段在Cn和Cn+1之間被12u所分隔則表示在Cn+1和Cn+2存在一個不飽和雙鍵??梢杂眠@一結論解釋二乙氨衍生物質譜分析中的cb-9,cis-12,cis-15-18:3的雙鍵位置。質譜分析結果基本符合Ref.[5]介紹的規(guī)律。電子轟擊后的二乙氨衍生物的質譜圖譜顯示于圖3的A和B,對應的峰分別是第6和7。

圖3A顯示離子峰為335u,對應的二乙氨衍生物為18:2。片段m/z 198-210和 m/z 238-250的差別表示在C9-C10和C12- C13各存在一個雙鍵,就如Ref.[5]敘述的,經(jīng)測定該化合物為cis-9,cis-12-
18:2。豐度為第二的脂肪酸的二乙氨衍生物被顯示于圖3B,其離子峰顯示為333u,測定對應的物質為18:3的二乙氨衍生物,在m/z 142-154, 196-208 和236-248間存在12u的差異說明在5、9、12三處各有一個雙鍵。而在云杉屬中,9,12-18:2表示cis構象,故可以確定該化合物為cis-5,
cis-9,cis-12-18:3。電子轟擊后,二乙氨衍生物的質譜圖譜(圖1中對應峰5)不能有效說明雙鍵的所在位置,但白云杉脂肪酸二乙氨衍生物的圖譜(圖2對應峰E)能有效地說明,如圖4A所示:離子峰為335確定為18:2二乙氨衍生物,雙鍵位置分別在碳5、9位,測定為cis-5,cis-9-18:
2。圖4B中顯示的二乙氨衍生物的圖譜,在圖2中對應著峰D。離子峰337u對應18:1二乙氨衍生物,盡管不是很清晰,但該圖譜仍顯示在226-238質量單位間存在12u,說明雙鍵位置在碳11、12間,化合物確定為cis-11-18:1。
通過比較兩種云杉種子的脂肪酸甲酯的保留時間可以推測圖1.中的峰值5和圖2中的峰值是相同的(即兩者都是cis-5,cis-9-18:2)同樣的,圖2.中的峰值D和圖1.中的峰值4也有相似的保留時間。因此初步鑒定它們?yōu)閏is-11-18:1。
圖2.中的峰值A、B、C、D、E、F和G被確定為16:0,18:0,cis-9-18:l,cis-i1-18:1,cis-5,
cis-9-18:2,cis-9,cis-12-18:2 和cis-5,cis-9,cis-12-18:3。這些脂肪酸在白杉和內陸云杉種子中的分布如表1.所示。白杉和內陸云杉種子的油脂含量分別是鮮重的49±5%和41±1%。
相對于其它族的脂肪鏈來說cis-5,cis-9-18:2和cis-5,cis-9,cis-12-18:3的三乙氨衍生物的圖譜在m/z182處均顯示出強烈的離子效應。這種強的離子效應可能是由在形成烯丙基片段時兩個亞甲基將雙鍵分隔而引起。這一假設是從圖3B.和圖4A.中的脂肪酸衍生物圖譜分析中提出來的。在圖3A.和圖4B.中的圖譜并沒有顯示出在m/z182強烈的離子效應。脂肪酸cis-5,cis
-9,cis-12-18:3 在對P.abies[5,9,11] 和 P.engelmannii, mariana, obovata, orientalis和sitchensis [10]的研究中都有檢測到。我們在P. glauca 和 P. glauca engelmannii Complex的研究中也檢測到了這些物質。其他文章[1,12]報道P. glauca中豐度第二的脂肪酸為cis-5,cis-9-18:2,我們實驗室所得的P. glauca種子提取物的確含有這些脂肪酸,但卻是次要組分,結果見表1.。


參考文獻
[1] S.M. Attree, M.K. Pomeroy 和 L.C. Fowke, Planta, 187 (1992) 395.
[2] T.M. Ching, in T.T. Kozlowski (Editor), Seed Biology, Vol. II,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72, p. 103.
[3] L. Hogge 和 J. Millar, in J.C. Giddings et al. (Editors), Advances in Chromatography, Vol. 27, Marcel Dekker, New York, 1987, p. 299.
[4] B.A. 和ersson, W.H. Heimermann 和 R.T. Holman, Lipids, 9 (1974) 443.
[5] R. Nilsson 和 C. Liljenberg, Phytochem. Anal., 2(1991) 253.
[6] J. Browse, P.J. McCourt 和 C.R. Somerville, Anal. Biochem., 152 (1986) 141.
[7] A. Hara 和 N.S. Radin, Anal. Biochem., 90 (1978) 420.
[8] L.A. Holbrook, J.R. Magus 和 D.C. Taylor, PlantSci., 84 (1992) 99.
[9] R. Ekman, Phytochemistry, 19 (1980) 147.
[10] G.R. Jamieson 和 E.H Reid, Phytochemistry, 11(1972) 269.
[11] M. Olsson, R. Nilsson, P. Norberg, S. von Arnold 和 C. Liljenberg, Plant Physiol. Biochem., 32 (1994) 225.
[12] S.M. Attree, M.K. Pomeroy 和 L.C. Fowke, Plant Cell Rep., 13 (1994) 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