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草甘膦副產(chǎn)氯甲烷回收工藝的開發(fā)

來源:論文學術網(wǎng)
時間:2024-08-18 21:20:30
熱度:

草甘膦副產(chǎn)氯甲烷回收工藝的開發(fā)【摘要】:本論文通過研究草甘膦合成工藝的優(yōu)化,開發(fā)了草甘膦副產(chǎn)氯甲烷回收工藝。草甘膦合成方法很多,我國主要采用亞磷酸烷基酯法合成,該路線產(chǎn)生大量的尾氣

【摘要】: 本論文通過研究草甘膦合成工藝的優(yōu)化,開發(fā)了草甘膦副產(chǎn)氯甲烷回收工藝。 草甘膦合成方法很多,我國主要采用亞磷酸烷基酯法合成,該路線產(chǎn)生大量的尾氣,通過小試研究、中試回收,成功分離出具有工業(yè)化應用前景的氯甲烷,進而設計了一套先進的回收工藝流程,工業(yè)化實施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小試研究主要確定了尾氣的組成,除了60-70%的氣體為氯甲烷以外,空氣含有25%左右,甲醇含量為1.5%,甲縮醛含量為2-8%,氯化氫含量在4%,其余還含有微量的水份和甲醚、氯乙烷、二氧化碳等。 中試研究主要是針對甲醇、甲縮醛、氯化氫、水份等雜質的分離。分離后得到純度為99.5%以上的氯甲烷,每噸草甘膦可以回收副產(chǎn)氯甲烷610kg,為工業(yè)化回收提供了必要的設計依據(jù)。 回收工藝設計為三級水洗、堿洗、干燥,并通過啟動補氣來穩(wěn)定氣源和保證草甘膦合成條件不改變。 這套回收工藝流程在3萬噸/年草甘膦合成裝置上改造后,回收得到的氯甲烷純度大于99.5%,水份小于50PPM,回收率達到了95%,將回收氯甲烷用于甲基氯硅烷單體的合成,符合其質量要求,同時也使傳統(tǒng)的草甘膦實現(xiàn)了清潔生產(chǎn)。 【關鍵詞】:草甘膦 氯甲烷 反應機理 回收工藝 設計 甲基氯硅烷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TQ222
【目錄】: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第一章 引言9-14
  • 1.1 草甘膦及其發(fā)展歷史9-10
  • 1.2 有機硅單體發(fā)展概述10-12
  • 1.3 研究內(nèi)容及意義12-14
  • 1.3.1 研究內(nèi)容13
  • 1.3.2 研究意義13-14
  • 第二章 文獻綜述14-29
  • 2.1 草甘膦的合成方法14-17
  • 2.1.1 氯甲基磷酸法(壓力法)14
  • 2.1.2 亞氨基二乙酸法(常壓下,又稱IDA法)14-15
  • 2.1.3 亞氨基二乙腈法15
  • 2.1.4 氯乙酸法15-16
  • 2.1.5 亞磷酸三烷基酯法16
  • 2.1.6 亞磷酸二烷基酯法(俗稱甘氨酸法)16-17
  • 2.1.7 其它合成方法17
  • 2.2 草甘膦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方法17-21
  • 2.2.1 亞氨基二乙酸法17-19
  • 2.2.1.1 氫氰酸法17-18
  • 2.2.1.2 二乙醇胺法18-19
  • 2.2.2 烷基酯法19-21
  • 2.3 亞磷酸二烷基酯法的研究進展21-25
  • 2.3.1 草甘膦合成的反應機理21-24
  • 2.3.1.1 合成反應21-23
  • 2.3.1.2 水解反應23
  • 2.3.1.3 副反應23-24
  • 2.3.2 合成條件優(yōu)化24
  • 2.3.3 工藝手段的優(yōu)化24-25
  • 2.3.4 副產(chǎn)物氯甲烷存在的推斷25
  • 2.4 氯甲烷概況25-28
  • 2.4.1 氯甲烷的性質和用途25
  • 2.4.2 氯甲烷的合成方法25-26
  • 2.4.3 國內(nèi)外氯甲烷工業(yè)發(fā)展評述26-28
  • 2.4.4 氯甲烷回收工藝現(xiàn)狀28
  • 2.5 小結28-29
  • 第三章 氯甲烷回收小試實驗29-39
  • 3.1 實驗裝置與流程29-30
  • 3.1.1 實驗設備29
  • 3.1.2 實驗流程設計29-30
  • 3.1.3 實驗方法30
  • 3.2 氯甲烷的分析測定30-33
  • 3.2.1 定量分析32-33
  • 3.2.1.1 碘化鈉法32
  • 3.2.1.2 氯元素平衡法32-33
  • 3.3 工業(yè)裝置上的體積法定量測定33-37
  • 3.3.1 氯甲烷的產(chǎn)生量36-37
  • 3.4 氯甲烷的生成機理探討37
  • 3.5 回收氯甲烷的利用前景37-39
  • 第四章 氯甲烷回收系統(tǒng)的工藝設計39-104
  • 4.1 回收過程分析39-49
  • 4.1.1 回收方法39-42
  • 4.1.2 采用措施42-43
  • 4.1.3 流程選擇43-44
  • 4.1.4 塔的選擇44
  • 4.1.5 回收工藝流程44-49
  • 4.2 物料衡算49-69
  • 4.2.1 氣體處理量49-50
  • 4.2.2 水洗系統(tǒng)的物料衡算50-58
  • 4.2.3 堿洗系統(tǒng)的物料衡算58-59
  • 4.2.4 酸洗(干燥)系統(tǒng)的物料衡算59-66
  • 4.2.5 壓縮液化系統(tǒng)的物料衡算66-69
  • 4.3 塔設備的設計計算69-88
  • 4.3.1 第一水洗塔的設計69-72
  • 4.3.2 第二洗塔的設計72-75
  • 4.3.3 第三洗塔的設計75-78
  • 4.3.4 堿洗塔的設計計算78-80
  • 4.3.5 第一酸洗塔的設計80-82
  • 4.3.6 第二酸洗塔的設計82-85
  • 4.3.7 第二酸洗塔的設計85-88
  • 4.4 熱量衡算及換熱器面積88-100
  • 4.4.1 水洗系統(tǒng)的熱量衡算及換熱面積88-91
  • 4.4.2 堿洗系統(tǒng)的熱量衡算及換熱面積91-92
  • 4.4.3 酸洗系統(tǒng)的熱量衡算及換熱面積92-95
  • 4.4.4 壓縮液化系統(tǒng)的熱量衡算及換熱面積95-100
  • 4.5 其它設備100-103
  • 4.5.1 氣液分離器100-101
  • 4.5.2 泵的選型101-102
  • 4.5.3 流量計102-103
  • 4.6 小結103-104
  • 第五章 裝置運行評價104-105
  • 5.1 氯甲烷回收質量數(shù)據(jù)104
  • 5.2 安全問題104-105
  • 第六章 結論105-106
  • 6.1 主要結論105
  • 6.2 下步工作展望105-106
  • 參考文獻106-109
  • 致謝109-110
  • 作者在職期間發(fā)表的論文11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

甘氨酸-亞磷酸二甲酯法合成草甘膦的研究    高立蕊;胡景煥;李福祥;

有機硅改性聚氨酯在皮革中的應用現(xiàn)狀及研究進展    王少強;邱化玉;

水性聚氨酯改性研究新進展及其應用    馬兆國;丁志文;龐曉燕;許艷琳;

有機硅琥珀酸酯類表面活性劑的研究進展    王學川;雒香;強濤濤;

我國羊毛脂的化學改性    王國偉,單志華

有機硅改性不飽和聚酯的合成與性能表征    張波;陳靜;

有機硅材料甲基(γ-氯丙基)二氯硅烷研究進展    黃忠,李鳳儀

氟硅唑殺菌劑合成方法改進    李德良;段先志;吳贛章;

倒車雷達用雙組分縮合型有機硅膠的研制    鄧偉偉;鐘漢榮;薛紀東;

噴咀形狀對小型船用海水淡化器的海水淡化影響    范軍領;姜暉瓊;

γ-環(huán)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合成    于菲;渠源;田來進;

耐低溫超疏水性硅橡膠的研制    方少明;唐佳友;周立明;高麗君;李慧斌;

淺析黃河水質對水機的磨蝕及防護技術    武現(xiàn)治;

未來先進航空渦輪發(fā)動機的氟硅潤滑油    張旭;姜克娟;

牡蠣開殼脫肉方法試驗研究    陳木榮;劉翠琴;王美貴;

制備條件對Cu—ZrO_2催化劑在二乙醇胺脫氫反應中催化性能的影響    陳冬梅;金杏妹;蒯蔚;

C級無溶劑有機硅浸漬漆的結構與性能研究    衷敬和;姜其斌;黎勇;陳紅生;蔡彬芬;

長鏈烷基硅油的制備    周軍昌;任玉娟;王緒榮;

巰基與氨基共改性硅油的合成與應用    劉瑞云;

淺談織物用氨基硅油柔軟劑    李青;史晨曦;鮑利紅;

高分子材料在假肢矯形器制作領域的應用    徐晴巖;陸銘;

亞氨基二乙腈生產(chǎn)現(xiàn)狀與市場前景    汪家銘;

甘氨酸的生產(chǎn)應用概況    楊華

除草劑草甘膦的性質及環(huán)境行為綜述    盧信,趙炳梓,張佳寶,鄧建才,李立平,信秀麗

草甘膦合成工藝研究    陸陽;陶京朝;周志蓮;

草甘膦合成工藝研究    陸陽;陶京朝;周志蓮;

草甘膦副產(chǎn)氯甲烷反應探究    鄧青松;程晨杰;周錦楓;

新安化工打官司直指侵權泛濫    翁國娟;

烷基酯法草甘膦尾氣的連續(xù)回收工藝    胡躍華,周海揚,周曙光,陳曉祥

草甘膦生產(chǎn)中三乙胺回收工藝改進    胡躍華,周衛(wèi)星,陳曉祥

鎮(zhèn)江江南化工草甘膦產(chǎn)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從草甘膦供過于求看中國農(nóng)藥出口的加速轉型    秦維彩;

將名牌進行到底    王偉;

草甘膦生產(chǎn)的技術進展    戴寶江;張海濱;

論除草劑草甘膦和助劑(摘要)    華乃震;冷陽;

亞磷酸二甲酯—草甘膦聯(lián)產(chǎn)尾氣的連續(xù)回收    黃建軍;張博;朱建民;鄭紅朝;陳曉祥;

草甘膦除草劑對水稻根際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李鑫鑫;李曉暉;林敏;陸偉;

三葉草高抗草甘膦    蔡娟;趙宗林;謝長營;姜道威;

氯甲烷源匯分布、自然生產(chǎn)與生態(tài)調(diào)節(jié):研究概述    王進欣;

三例急性草甘膦中毒的護理    張紅;

耐草甘膦菜豆DNA導入大豆及其分子檢測    陶波;欒鳳俠;沈曉峰;關榮霞;邱麗娟;

草甘膦防治果園雜草的效果    唐梁楠;楊秀瑗;李雅琴;未行楷;王懷振;羅運捷;

不同品種小麥愈傷對草甘膦的抗性研究    楊麗榮;鹿莉;劉浩英;全鑫;薛保國;

滅草凈、草甘膦等防除棉田雜草效果比較試驗    曹春田;王俊香;劉新峰;臧學斌;朱柳松;梅紅;劉慧梅;閃新華;

新安化工打官司直指侵權泛濫    翁國娟

江南化工成為世界草甘膦“巨人”    祁山洪

市場面支撐草甘膦價格持續(xù)堅挺    王云立

一萬噸草甘膦:循環(huán)出效益    本報記者 閆佳

福華集團:草甘滕項目試生產(chǎn)    鐘繼華 特約通訊員 袁葛強

新安化工打官司直指侵權泛濫    翁國娟

草甘膦企業(yè)瀕危有機硅企業(yè)叫苦    本報記者 羅阿華

盲目擴張自食跌價苦果 草甘膦企業(yè)今年盈利堪憂    記者 陳其玨 實習生 張俊杰 編輯 李小兵

草甘膦今年掙錢不容易    呂詠梅

草甘膦市場前景看好     魯信

有機磷農(nóng)藥曲霉生物降解特性及其動力學的研究    石成春

鹽生杜氏藻EPSP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功能鑒定及其結構的光譜學性質分析    易弋

草甘膦誘導高表達基因及啟動子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尉萬聰

高錳脅迫下空心蓮子草的生理生化特性和草甘膦耐性研究    朱金文

山梨酸、乳酸和草甘膦插層水滑石的組裝及其超分子結構與性能研究    孟錦宏

分子篩催化轉化氯甲烷制取低碳烯烴及其反應機理的研究    張大治

銅—農(nóng)藥污染的土壤生態(tài)化學脫毒行為研究    于穎

核盤菌生物除草劑特性及其相關基因的克隆表達    于寒穎

UV脅迫下苦蕎類黃酮代謝及其防御機制研究    董新純

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對草甘膦耐藥性機理研究    張猛

草甘膦副產(chǎn)氯甲烷回收工藝的開發(fā)    翁路平

草甘膦及副產(chǎn)氯甲烷回收新工藝研究    任不凡

亞硝基草甘膦的定性﹑定量分析與質量控制研究    蔡黎克

大豆田主要雜草對草甘膦的敏感性檢測方法研究    陳景超

草甘膦合成過程控制系統(tǒng)研究    周猛飛

氣—固相法合成氯甲烷技術研究    唐雨東

草甘膦生產(chǎn)工藝的改進    范軍花

草甘膦除草劑對高寒地區(qū)轉基因大豆田間雜草群落的影響    冷建田

草甘膦及其銨鹽制備新工藝    徐曉輝

氯甲烷尾氣深度回收方法的比較與優(yōu)化    康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