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拖累供應鏈 國內海上風電“望洋興嘆”
“壓力是從上游慢慢傳遞下來的。”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繆駿這樣概括風電產業(yè)面臨的供應鏈壓力。在5月1
“壓力是從上游慢慢傳遞下來的。”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繆駿這樣概括風電產業(yè)面臨的供應鏈壓力。
在5月19日舉辦的疫情下海上風電產業(yè)鏈的全球協(xié)同發(fā)展線上會議上,中國華能、明陽智能、遠景能源等公司高管均認為,在全球疫情的情況下,風電行業(yè)今年在上游產業(yè)鏈中將面臨較大的供應困難,尤其是依賴國外進口的葉片、軸承等核心零部件,將制約風機廠商的出貨能力。
“至暗時刻”還未到來
“受到疫情影響,公司整體工期和原計劃相比,延后了2-3個月。”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yè)部副主任張曉朝說道,海外疫情加重后,例如葉片、軸承等海外進口的原材料,都或多或少影響到主機廠商的進度。
繆駿也反應了相似的情況,他指出,歐洲疫情的爆發(fā)也就在一個多月前,歐洲工廠或是停工,或是產能減半,這個影響目前還沒有完全傳遞到國內的主機廠,因為生產是有周期的,這一類影響傳遞到國內產業(yè)鏈,大概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大概在6月下旬和7月的時候國內企業(yè)會感受到,關鍵部件會有一些缺口。
那么,下半年情況會轉好嗎?答案是并不會,與之相反,供應問題可能會更加顯著。
“下半年,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的完善和提升,客戶無論是從陸上還是海上,提貨速度都快速提升。一方面是提貨速度提升了,另一方面是上游的影響還沒完全傳遞過來,這里面就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剪刀差影響,接下來剪刀差可能還會進一步放大。”繆駿分析道。
但更為長遠、也更為嚴峻的影響,還在于目前工期的延遲,可能直接導致大批項目無法趕在補貼取消的最后期限之前并網(wǎng)。張曉朝直言,整個行業(yè)在明年的壓力會比較大,今年海上風電目前的供貨狀況很不樂觀,大訂單受影響比較多,因此,海上風電在明年這個窗口期前,能不能將既有項目全部都安裝完,華能已經(jīng)做了考評。“有些我們認為確實來不及的項目,以及拿不到的海域,我們有可能會放棄。”張曉朝說道。
核心零部件“卡脖子”
而影響工期的重要因素,則是核心零部件的供應,尤其是依靠海外廠商的零部件,明陽智能執(zhí)行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張啟應和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都表示,目前供應最緊張、最可能成為產能瓶頸的零部件是軸承。
田慶軍認為,主機的集成能力不是問題,現(xiàn)在主要問題還是核心部件,一個是葉片,一個是主軸承。“現(xiàn)在只有少數(shù)幾家國外廠商可以生產比較大型的主軸承,例如舍弗勒(AFG)、斯凱孚(SKF),他們今年的總產量大概就是600套左右,這600套要在全球海上風電市場進行分配,那么分配到中國的肯定是小于600套。”
而與會的各家大風機生產廠商,都在接下來1-2年安排了較高的產量計劃。因此,田慶軍直言,風電行業(yè)現(xiàn)在不缺勇氣和自信,而缺乏實事求是的理性,可能到2021年上半年,很多問題和矛盾就會凸顯出來。
田慶軍指出,中國現(xiàn)在大量風電項目,如果前期投入進去而沒有如期并網(wǎng),將會是投資的災難;對整機廠家來說,也面臨著巨大的違約風險,還可能有巨額罰金,“據(jù)我所知,現(xiàn)在行業(yè)里已經(jīng)有這個苗頭了。”
那么,主軸承的產能究竟如何?以全球主要軸承供應商舍弗勒為例,目前齒輪箱軸承受損主要來自南京,大軸承受損主要來自歐洲工廠。
舍弗勒的齒輪箱的主要工廠在中國南京,今年2月份受疫情影響嚴重,損失了約一個月的產能時間;而大主軸軸承的工廠主要在歐洲,歐洲疫情爆發(fā)之后,歐洲工廠一些原材料的供應商來自意大利,因此大主軸軸承的原材料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目前國內工廠一直在搶2月份丟掉的產能,信仔齒輪箱產能的缺口比主軸承的缺口還要大一些。”舍弗勒大中華區(qū)工業(yè)事業(yè)部銷售及業(yè)務單元高級副總裁李照東透露稱。
早在2019年初,舍弗勒就在中國投資超過1億歐元新建產能,然而針對于海上風電的大型主軸承產能,最早也將是在明年一季度末和四月初釋放出來。而且,李照東還明確指出,即便是在投資產能釋放出來之后,依然還會有很大的供應缺口,現(xiàn)在舍弗勒正在考慮進一步追加海上風電主軸軸承的投資。
背水一戰(zhàn)后的搶裝
海上風電搶裝面臨的另一個難題,則是海上風電安裝船的安裝能力有限。田慶軍說道,根據(jù)其掌握的資料,中國海上風電的施工船,現(xiàn)在全年下來的安裝極限量在600萬兆瓦左右。然而金風、上海電氣等公司紛紛提出了2GW以上的供應量,巨大的供應量和有限的安裝能力之間,必然出現(xiàn)矛盾。
對此,張啟應則認為,安裝船確實是一個瓶頸,但是中國安裝船體現(xiàn)出了一個學習的曲線。他舉例稱,去年安裝一臺海上風機可能需要7-8天,現(xiàn)在只需要2天時間,熟能生巧,這為搶裝提供了一絲曙光。
然而,安裝船的效率問題或許可以解決,海上風電的行業(yè)性大問題則還擺在眼前:搶裝完成、補貼取消之后的海上風電,2022-2023年將走向何處?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CTO)翟恩地表達了他的憂慮,并呼吁整個行業(yè)共同努力,防止2022年補貼取消之后,海上風電的訂單斷崖式掉落變成零。“出現(xiàn)產能過剩,那這個行業(yè)就整個死掉了。”
他認為,海上風電需要通過技術提升和商業(yè)改革,有序地度過2022、2023低谷期,在十四五規(guī)模期末,真正能實現(xiàn)平價。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指出,在中央財政部取消對海上風電補貼之后的低谷期,希望地方政府能看到海上風電對當?shù)氐慕?jīng)濟拉動,對能源安全以及完成能源轉型任務的利好,進而出臺地方的補貼政策。秦海巖表示,目前廣東和江蘇都在探討如何接替國家補貼,希望這兩個風電大省能夠帶動其他省份,出臺政策扶持海上風電。
“再給我們五年時間,給大家一個實現(xiàn)平價的產業(yè)。”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