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yè)資訊

光伏首富沉浮錄

來源:新能源網(wǎng)
時間:2019-03-14 19:07:48
熱度:

光伏首富沉浮錄從華爾街募集大量資金后,中國光伏公司開足馬力,大肆擴張,陷入最后的瘋狂。當苗連生、靳保芳、彭小峰、朱共山享受資本盛宴時,美國華爾街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正在醞釀。20

  從華爾街募集大量資金后,中國光伏公司開足馬力,大肆擴張,陷入最后的瘋狂。

  當苗連生、靳保芳、彭小峰、朱共山享受資本盛宴時,美國華爾街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正在醞釀。

  2007年8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fā),率先重創(chuàng)歐、美、日等發(fā)達國家的金融市場,歐美光伏市場亦很快受到波及。

  對中國光伏公司最大的打擊來自于歐盟市場。

  受金融危機影響,歐盟不得不降低政策扶持力度,光伏市場快速萎縮。當年,在排名前列光伏巨頭的市場版圖中,歐盟市場普遍占據(jù)60%以上份額。

  在這之前,從華爾街募集大量資金后,中國光伏公司開足馬力,大肆擴張,陷入最后的瘋狂。

  除了李河君,多晶硅價格的暴漲讓其他六位首富均將賭注壓上。

  但擴張后遺癥很快凸顯,暴風雨將至。

  盛宴余溫

  時間回到2007年。

  僅這一年,晶澳太陽能、英利綠色能源、賽維LDK相繼上市,將中國光伏產(chǎn)業(yè)的輝煌推向巔峰。

  數(shù)據(jù)顯示,2007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片產(chǎn)量為3436兆瓦,同比增長56%。其中,日系廠商的市場份額下降至26%,中國廠商的市場份額提升至35%。

  彼時,中國光伏公司是美國資本市場的香餑餑,苗連生在華爾街敲鐘時的舉動足以佐證。

  這位光伏大佬僅僅因為“不習慣”,成為紐交所成立170年來唯一一位在啟動儀式上穿西裝卻不打領(lǐng)帶的企業(yè)家。

  在英利登陸紐交所一年前,施正榮被紐交所聘為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成為30位顧問中唯一來自中國內(nèi)地的顧問。

  但澎湃的浪潮底下同樣暗流涌動。

  當年,中國光伏產(chǎn)業(yè)仍然面臨“兩頭在外”的局面。所謂“兩頭”,指的是上游原材料和終端應(yīng)用市場。

  在中國光伏公司的助推下,被外資巨頭壟斷的多晶硅原材料價格瘋狂飆漲。

  2007年初,多晶硅價格黑市價格每公斤高達300美元;到這年底,價格被炒到每公斤400美元。

  但在危機真正來臨前,資本盛宴的余溫仍然熾熱。

  上市后,手握大把資金的光伏巨頭們開始瘋狂擴張,它們的目標正是上游原材料多晶硅料。

  上市3個月后,苗連生將采購部的11個手下召集到一間會議室內(nèi),宣布組建“籌糧處”,布局上游硅料產(chǎn)業(yè)。

  這項隱秘戰(zhàn)略被捂得嚴實,籌糧處是當年英利最大的秘密。

  時隔兩年后,當甘肅敦煌一個10兆瓦的光伏電站特許權(quán)項目招標時,英利與國投報出0.69元/千瓦時的超低價,遠低于當年行業(yè)內(nèi)2-3元/千瓦時的平均發(fā)電成本。

  這個報價惹怒同行,苗連生由此有了“價格殺手”的稱號。

  此時,外界方知,這位“殺手”低調(diào)籌糧兩年后,一家名叫六九硅業(yè)的子公司給了他足夠底氣。

  “即便在這個價格下,英利仍有盈利空間。”苗連生事后說。

  施正榮則“雙管齊下”,以應(yīng)對高企的原料成本。

  這位海歸博士一邊打造另一個只屬于自己的“私人帝國”,另一邊則與外資巨頭簽訂長單鎖定價格。

  早在2006年,尚德與美國多晶硅巨頭MEMC簽訂50-60億美元多晶硅合同,合同期為十年。

  一年后,尚德再次簽下大單,與另一美國巨頭Hoku簽訂6.87億美元的供貨合同。

  當尚德與MEMC斥巨資簽訂長單時,一家名叫亞洲硅業(yè)的公司在青海低調(diào)布局多晶硅,該公司的幕后大佬正是施正榮。

  亞洲硅業(yè)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污點。

  在成立不到一個月,這家新公司便獲得來自尚德的一份大單——一張長達16年的15億美元無條件支付合約。

  但事實上,直到2008年12月31日,亞洲硅業(yè)的第一爐多晶硅才正式出爐。

  此外,尚德還向這家公司提供無息貸款。

  在施正榮的主導(dǎo)下,尚德不斷向亞洲硅業(yè)輸血。經(jīng)過一系列左手倒右手的資本運作,當尚德崩塌,這位光伏教父帶著億萬身家“黯然”離場。

  從美國市場募集4.69億美元資金后,年僅32歲的彭小峰頭頂?shù)拿餍枪猸h(huán)從未如此耀眼。

  新首富躊躇滿志,決定在江西新余一個叫馬洪村的地方砸下120億元,建設(shè)一條萬噸級硅料生產(chǎn)線。

  一個世界級公司等待橫空出世。

  這筆巨資讓這座地處贛中偏西的小城躁動起來。在撤縣建市59年的歷史上,新余市從未像此時,在海內(nèi)外擁有如此大的知名度。

  相比之下,同樣是豪賭多晶硅,朱共山的步子邁得更快。在賽維上市前,江蘇中能第一條產(chǎn)能為1500噸的多晶硅生產(chǎn)線開工建設(shè)。

  當彭小峰籌劃馬洪項目時,江蘇中能位于徐州的工廠早已生產(chǎn)出第一批多晶硅。

  每公斤高達300多美元的售價,讓這家新崛起的“中國硅王”賺得盆滿缽滿。

  從納斯達克上市后,靳保芳掌舵的晶澳相對沉寂。這位最年長的首富此時或許從同行的瘋狂中嗅到危機。

  在別人瘋狂時按兵不動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此時,李河君的大部分精力仍在金安橋水電站。

  盡管已下定決心殺入這個朝陽產(chǎn)業(yè),但選擇晶硅路線還是薄膜路線,在漢能內(nèi)部仍有爭議。

  不久后,當一場前所未有的暴風雨降臨晶硅光伏時,這位薄膜之王將會慶幸當初做出明智的選擇。

  暴風雨來臨

  暴風雨始于美國。

  當中國光伏巨頭涌入華爾街時,一場即將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在美國的次貸市場發(fā)酵。

  在南方考察時,靳保芳得出一個結(jié)論:中國的光伏產(chǎn)業(yè)發(fā)展過熱,市場風險加劇,行業(yè)洗牌隨時可能來臨。

  他的判斷依據(jù)來自于親眼所見。

  在某些東部沿海地區(qū),當?shù)氐姆b私企紛紛進入光伏行業(yè)。一些家庭作坊甚至買上兩三臺切割機,再買幾根硅棒,切成片便能賺錢。

  2008年8月,剛回大本營寧晉縣,靳保芳立刻決定甩貨,將所有原材料和產(chǎn)品處理,不留庫存。

  這個決策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僅僅一個月后,邢臺首富的決定被證實是正確的。光伏市場從9月開始下行,短短兩個月內(nèi),單晶硅片從每片50元一路跌到30元。

  這次操作讓晶龍凈賺1億元。

  在2008年達到頂峰后,多晶硅價格又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大跌。僅僅一年內(nèi),硅料價格從每公斤400美元,跌至每公斤40美元,跌去90%。

  按照彭小峰原本計劃,硅料投產(chǎn)一年后,投資即可收回成本,但該計劃隨著硅料價格暴跌成為泡影。

  不過,這位江西首富當時或許仍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繼續(xù)擴張。如果此時他急踩剎車,賽維或許不至于滑落深淵無法自拔。

  在馬洪硅料項目后,2011年11月,賽維又宣布將在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興建世界上單體規(guī)模最大的高純硅料生產(chǎn)基地,建成后年生產(chǎn)規(guī)模達6萬噸,一期項目計劃2013年下旬建成投產(chǎn)。

  金融危機對英利同樣造成巨大沖擊。英利綠色能源的股價從最高時的41美元,跌破發(fā)行價10.08美元,后又跌至2.37美元。

  這個價格被英利的高管戲稱為從“地板價”到“地窖價”再到“地獄價”的過程,隨便有人拿兩三億美元就可將英利收入囊中。

  盡管已預(yù)見冬天來臨,但現(xiàn)實的嚴峻超出想象。

  此時,苗連生想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的策略,于是寫了一副對聯(lián):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

  此后,這位光伏圈內(nèi)著名的戰(zhàn)略家向全公司宣布應(yīng)對金融危機“三大戰(zhàn)役”:針對海外銷售的阻擊戰(zhàn),針對資本融資的進攻戰(zhàn),進一步確保市場占有率的攻堅戰(zhàn)。

  為了鼓舞士氣,2008年11月6日,苗連生親自帶高管去井岡山誓師,之后開始第一個阻擊戰(zhàn)。

  阻擊戰(zhàn)的第一步是降價。

  井岡山誓師后,英利隨即宣布將電池組件從4.1美元/瓦降至2.98美元/瓦,由此點燃中國太陽能光伏企業(yè)在歐洲市場價格戰(zhàn)導(dǎo)火索。

  價格戰(zhàn)讓同行憤怒,進而擔心光伏會變成第二個彩電業(yè)。

  在多個場合,施正榮更是直言不諱地說:“我們的本事就是降價,中國企業(yè)自相殘殺。”矛頭直指苗連生。

  尚德的處境也不容樂觀。

  通過與MEMC、Hoku等多晶硅廠商簽訂長單協(xié)議,尚德將硅料價格鎖定在每公斤100美元以下。在金融危機發(fā)生前,這個決定折射出施正榮的遠見。

  但當多晶硅價格暴跌,這些長單成為尚德的催命符。僅2008年,尚德庫存的多晶硅高達2.32億美元,由此累及業(yè)績大大滑坡。

  盡管施正榮承認自己購買多晶硅的價格“可能不恰當”,但始終不肯承認戰(zhàn)略失誤。

  拋售硅片后,靳保芳反而在危機中看到機會。

  每次做決定前,他都會選擇花時間實地調(diào)研,沒有跟隨冒進。

  但金融危機發(fā)生后,這位低調(diào)富豪反而決定“冒進”。2008年10月,靳保芳果斷拍板,要求加快晶龍邢臺園區(qū)、寧晉園區(qū)的建設(shè)進度。

  他的理由是,鋼材價格大幅下滑,建材、用工等成本也相對下降,將為晶澳節(jié)省下一筆不菲的成本。

  事實證明,靳保芳再次賭對。

  經(jīng)過核算,當年下半年,針對兩個項目的招標與上半年相比,成本下降25%,1億元的投資預(yù)算,節(jié)省出2500萬元。

  唯一一位在金融危機期間大肆擴張多晶硅而未陷入危機的首富是朱共山。

  2018年12月,江蘇中能三期投產(chǎn),產(chǎn)能達到1.8萬噸,供貨量占全國一半。

  在多晶硅價格暴跌前夜,那些馳騁在徐州市協(xié)鑫大道上的大貨車,為朱共山帶來源源不斷的豐厚利潤,前期投資或許早已回收。

  這位“世界硅王”的另一項應(yīng)對之策是,決定用多晶硅供不應(yīng)求的機會,與下游客戶簽訂利潤相對要少得多的八年長期戰(zhàn)略供應(yīng)合同。

  當寒冬來臨,協(xié)鑫有了足夠厚的棉衣御冬。

  無需御冬的或許是李河君。當晶硅光伏公司集體陷入困局時,這位民營水電大王正在籌劃金安橋水電站的發(fā)電儀式。

  這座水電站位于云南省麗江市境內(nèi),是金沙江中游“一庫八級”水電開發(fā)方案中的第五級電站,也是該梯級開發(fā)中第一個啟動的項目。

  2011年3月27日,在金沙江岸邊的盤山路上,數(shù)十輛大巴車首尾相接,慢慢駛向金安橋水電站。

  從這天開始,這座總裝機達240萬千瓦的民營大型水電站將正式發(fā)電。

  此后,這臺橫跨在金沙江上的印鈔機成為漢能在薄膜領(lǐng)域大肆擴張的最好背書。

  每至歲末年初,李河君都會漢能大會上提及兩個“傳奇”。

  一個是從2002年開始,花了八年時間建成金安橋水電站;另一個是從2009年開始,布局薄膜太陽能行業(yè)。

  第一個傳奇已然實現(xiàn),但第二個“傳奇”飽受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