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印發(fā)《2024—2025年節(jié)能降碳行動方案》的通知
今夏動力煤走勢新特征及其對秋冬季節(jié)價格的影響
今夏動力煤走勢新特征及其對秋冬季節(jié)價格的影響一、淡季不淡、旺季不旺今年夏天或者說從4月底、5月初開始,動力煤價格的走勢與過去兩年的強季節(jié)周期不同,呈現出許多新特征,其中關注度最高的
一、淡季不淡、旺季不旺
今年夏天或者說從4月底、5月初開始,動力煤價格的走勢與過去兩年的強季節(jié)周期不同,呈現出許多新特征,其中關注度最高的當屬“淡季不淡、旺季不旺”。
“淡季不淡、旺季不旺”這樣的提法乍看是自相矛盾的,旺季高日耗憑什么價格漲勢要弱于淡季,貌似說不通,但細細琢磨就能找到緣由。今年煤價是從四月底開始上漲的,固然當時有限制進口煤的政策出臺,疊加1805的天量交割對市場參與者心理因素的影響,但回頭看核心依舊還是供需。回顧重點電廠的庫存數據,低點恰好在限制進口前一周,絕對值6036萬噸。從4月底開始,庫存持續(xù)增加,5月底6642萬噸,6月底7298萬噸,7月9日7553萬噸,比去年同期高出1400萬噸。不難看出,今年補庫較往年要早一些,這可能是造成淡季不淡的主要因素。因為入夏前庫存已經累到比較高的水平,旺季并不需要增量采購,通過庫存消耗即能度夏,于是出現了旺季不旺。此外,不得不承認今年5月火電的高增長及今夏南方的幾場臺風對日耗影響較大,也是造成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推手。
二、采購預期的變化
對動力煤產業(yè)有了解的產業(yè)客戶都明白,目前行業(yè)是一個緊平衡的供需關系,導致過去兩年價格波動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季節(jié)周期。面對這樣的變化,理性的選擇是淡季加大采購,旺季平穩(wěn)采購,用庫存補缺口,發(fā)揮庫存對價格的調節(jié)作用。較往年下跌時降低采購、上漲時增加采購的做法(并不絕對)這種采購策略的變化直接影響著煤價的變化,由于數據的滯后性,可能會導致日耗下降與煤價上漲同時出現,與一般常識相悖,使得動力煤價格走勢變得更加詭異。此外,這種變化對煤價的影響本身并沒有明確的方向,最終價格走勢仍將取決于供給和采購的再平衡,這種平衡從微觀層面是比較難判斷的,當結果明朗的時候,交易機會可能已經錯過了。對比4月底、5月初的那一波上漲,表現的再清楚不過。
三、數據的“迷惑性”
從2018年初開始,作為最重要的行業(yè)分析參考數據——全國原煤產量數據的統計口徑發(fā)生了變化,統計局實際公布的產量數據較去年同期減少,但增速確是增加的,解釋的話只能是統計口徑變了。如果從增速看,那么出來一個新的問題,即煤炭產量增速小于發(fā)電量增速,而且?guī)齑嫱仍黾印?-7月煤炭產量增速3.5%,考慮進口增速后供給增速接近4.6%,但火電累計增速7.3%且僅重點電廠庫存就增加1400萬噸,占供給的0.6%。供給增速小于需求增速的情況下庫存大幅增加,這是不是有點內在矛盾呢?這個問題困擾了我一段時間,從邏輯和外部信息去推斷,可能是庫存搬家了。兩方面原因,一是今年發(fā)哥保供,加大運力,在產量未明顯增加的情況下加大發(fā)運量,只能是把產業(yè)鏈庫存向終端集中;二是環(huán)保對煤場的高要求,迫使中轉煤場不得不降低庫存,逐步完善存煤條件。希望了解產地和中轉地的朋友能夠一起探討交流,進而佐證這種分析的合理性。
四、動力煤價格分析需關注的新變量
在之前的分析框架里,我基本上主要關注產量、日耗、庫存、重點電廠的日采購量、運費、產地及港口價格等數據變化及之間的關聯性,卻忽略了一個對拐點有重要預判意義的數據——港口與產地價差,換句話說就是發(fā)運利潤。從對過去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出,貿易環(huán)節(jié)價格波動往往比生產環(huán)節(jié)幅度要大,對價格預判具有很高的價值。當發(fā)運利潤高,但坑口不跟漲時,說明坑口需求在弱化且貿易商有降價空間,此時貿易商發(fā)貨積極,港口價格大概率會出現下跌;反之,當發(fā)運利潤倒掛時,坑口挺價,港口價格持續(xù)下行,此時貿易商發(fā)貨意愿差,且降價空間小,挺價意愿強,港口價格大概率會企穩(wěn)或修正這種持續(xù)倒掛。在后續(xù)的分析中,這點也得重點關注。
五、2018年秋冬季動力煤價格走勢分析
1、供給變化
回顧去年產量數據,受重要會議影響,10月份產量明顯低于正常月份,在冬儲的關鍵時點,對價格的推動作用不言而喻。今年在無重要外界因素影響的情況下,供給將明顯好于去年。有一個變量因素是進口煤政策,近期有文章說發(fā)哥擬收緊進口煤,這勢必利好煤價上漲。
2、需求方面
關于需求,我想說的是實際的采購需求,即用戶進煤量的變化?;谇笆龇治?,用戶很可能會像前半年那樣提前冬儲,避免冬季去采購高價煤。那么是否會重新上演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結果呢?
3、走勢預判
從歷史數據看,留給冬儲的時間還是很長的,接下來的9月、10月都是淡季,而且11月份用煤量也不是很高,真正的旺季是12月、1月。有幾點可以肯定,一是用戶會提前冬儲,好比現在的六大電,庫存1500多萬噸,比往年同期高太多了;二是供給肯定增加的。有一點肯定是不確定的,補庫是會在漲價中完成還是在下跌中完成呢?我覺得都有可能,而且很可能是在一個窄幅波動的區(qū)間內完成,這點和往年的走勢截然不同,但和8月W型價格走勢極其相似。因為在庫存相對較高的情況下,用戶沒必要基于買高價煤,而在補庫背景下,供需關系也并不失衡,很難造成價格的大幅下跌,還需持續(xù)關注影響供需的幾個重要因素的變化。可能有人會說,為什么不做具體的測算去佐證,想做兩點解釋,一是數據質量確實不好,二是數據雖然比較好取,但是測算結果可能和價格走勢相悖,就好像前面提到的庫存增長與供需缺口的情況,用這樣的預測去指導交易無異于自尋死路。
4、潛在機會
前面分析提到,從邏輯推演看今年產業(yè)鏈上的庫存可能向終端集中了,這將加大價格的需求彈性,可能會促成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機會,一旦今冬出現供需缺口,依靠運力來轉移庫存的手段將很難平抑價格,價格可能出現大幅度跳漲。這只是可能,但不能忽略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