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huán)保節(jié)能

大V質疑鄭州“海綿城市”建設失效 專家:不能應對特大暴雨

來源:環(huán)保節(jié)能網
時間:2021-07-22 11:00:51
熱度:

大V質疑鄭州“海綿城市”建設失效 專家:不能應對特大暴雨海綿城市建設 城市排水系統(tǒng) 內澇防治水處理網訊:一場極端的特大暴雨,讓處于黃河中下游交界地的鄭州成為全社會的焦點,也引起人們

海綿城市建設 城市排水系統(tǒng) 內澇防治

水處理網訊:一場極端的特大暴雨,讓處于黃河中下游交界地的鄭州成為全社會的焦點,也引起人們對于海綿城市建設的關注。

從7月20日起,社交平臺上陸續(xù)有大V提出質疑,鄭州內澇嚴重,是否與城市排水系統(tǒng)失靈有關,或投入500多億建設的海綿城市失效?甚至,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也發(fā)布文章,“陰陽怪氣”鄭州的海綿城市建設。

但是,不少專家指出,類似的觀點有失偏頗。此次河南遭遇的大雨災害非常罕見,一天降了去年全年1/3的雨量,已經超出了海綿城市所能應對的能力,與是否建設海綿城市沒有關系。鄭州城區(qū)的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和城市規(guī)模相匹配,若真按照此次極端情況設計,將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

還有網友表示:“鄭州雨停后水位退得很快,海綿城市是有效果的?!?/p>

面對短時強降雨,構建更完善的排澇系統(tǒng)、充分發(fā)揮原始地形下墊面本底植被和土壤等對雨水的滲透、嚴禁侵占填埋河道等,也是應對強降雨下內澇災情的方法。

7月20日,南水北調鄭州管城區(qū)境內的搶險人員對干渠堤壩進行加固,防止雨水灌入南水北調主干渠,確保水質安全 東方IC圖

海綿城市“失效”了?

近期,河南省遭遇極端強降雨。河南省水利廳表示,18日8時至20日15時30分,河南鄭州滎陽、鞏義7個雨量站降雨量超600mm,重現期均大于500年一遇,最大點雨量718.5mm。而鄭州氣象局表示,這3天鄭州下了以往一年的雨量。

包括鄭州在內,河南多地出現嚴重城市內澇,不少群眾被困,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大災無情,人間有情。面對這罕見的暴雨災害,國家防總河南工作組已緊急趕赴現場協助開展抗洪搶險工作,子弟兵們也已出發(fā)參與緊急搶險救援。災害之中,也出現不少人們守望相助,踴躍捐款的感人場景。

駐豫火箭軍某部近200人攜帶皮劃艇、救生衣、鍬、鎬等必要救生器材完成集結,奔赴鄭州搶險救災 央視新聞客戶端

但是在社交媒體上,卻傳來不少不和諧的聲音。微博大V“何光偉v”轉發(fā)了一條河南建設“海綿城市”的新聞,并質疑:“這534億都咋花的?要不要我?guī)湍銈儾椴椋俊?/p>

目前,“何光偉v”已經被微博禁言。

還有用戶問:“很遺憾去年交付的這項工程,不知道為什么一點作用也沒有派上?”

21日,BBC中文網在推特上發(fā)布關于鄭州暴雨的新聞,卻特意點出“鄭州曾投入逾500億元人民幣建設海綿城市”,并“陰陽怪氣”地說:“一場暴雨似乎打破了這個神話?!?/p>

什么是“海綿城市”?

但是,這些質疑聲真的合理嗎?這先要從“海綿城市”是什么開始說起。

根據“鄭州發(fā)布”今年5月的解釋,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稱“水彈性城市”。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海綿城市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指的是通過下沉式綠地、透水鋪裝、雨水花園等設施減少外排雨水量,因地制宜規(guī)劃蓄水池或雨水桶等雨水收集設施,把整座城市變成一塊下雨時“吸水”干旱時“出水”的海綿,既能有效減輕城市“內澇”,又能實現水資源的節(jié)約利用。

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fā)建設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利用。

2018年1月公示的《鄭州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7-2030年)》顯示,到2020年鄭州將投入534.8億元建設海綿城市項目,包括在主城區(qū)規(guī)劃191條澇水行泄通道,建設和改造海綿公園,在河流兩岸打造生態(tài)濱河緩沖帶……《規(guī)劃》預計,到2020年鄭州主城區(qū)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面積約占建成區(qū)總面積的22.5%。

“鄭州發(fā)布”舉例說,如今在四環(huán)線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地面道路——鄭州南四環(huán)萍湖路段,緊鄰機動車道路邊的側石每間隔約10米,就設有一塊預留排水口的側石,人行道一側的綠化帶內還有溢流收水井等。

綠化景觀將“海綿城市-低影響雨水系統(tǒng)”設計理念融入施工中,充分利用雨水資源,減少路面積水,又能控制降雨徑流量,緩解城市雨水管網系統(tǒng)壓力。

不僅收集雨水,四環(huán)線工程在地面道路建設時引入了再生水工程,待工程全部完成后,凈化后的污水也可接入管道循環(huán)使用。

基于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結合城市更新項目,目前鄭州已經實施了一批項目,帶動效果明顯。統(tǒng)計顯示,通過項目累計建成排水管網5162公里。去年再生水利用量達到3.8億噸,再生水利用率為50%。

作為河南省“海綿城市”的試點城市,鄭州已經建設近五年,成效如何呢?

“雨天不蹚水,路上沒積水,這些變化我深有體會?!?/strong>提起下雨天的出行,住在未來路與順河路交叉口附近的李先生今年5月說。

鄭州市城建局表示,自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工作以來,截至今年5月29日,鄭州全市共計消除易澇點125處,消除率77%。

此外,鄭州通過對賈魯河、金水河等實施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tài)修復、活水保質,市區(qū)黑臭水體全部消除,地下水下降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并在道路更新改造增加城市“小海綿”,解決雨天容易積水等問題,城市人居環(huán)境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