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說

如何評價小學生的藝術(shù)素養(yǎng)

來源:新能源網(wǎng)
時間:2024-08-17 09:49:01
熱度:

如何評價小學生的藝術(shù)素養(yǎng)【專家解說】:  科學課的語言藝術(shù)浙江省平湖市藝術(shù)小學蔣明科學課力求體現(xiàn)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成為科學學習的主體,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磨練學生的科學思維,促進學

【專家解說】:  科學課的語言藝術(shù)   浙江省平湖市藝術(shù)小學蔣明   科學課力求體現(xiàn)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成為科學學習的主體,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磨練學生的科學思維,促進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體驗??茖W課要上成科學樣,既要有科學課的結(jié)構(gòu)、科學課的層次、科學課的活動設(shè)計,更要有科學課的語言。即科學課的語言也要體現(xiàn)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導入的語言藝術(shù)   采用創(chuàng)設(shè)情景來導入課題,學生立刻被課堂內(nèi)容所吸引,從而很快地進入課堂角色。例《了解空氣》一課的導入:   師:(用神秘的語氣說)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   生專注細聽,繼而爭先恐后地說是風聲。   師:(用舒緩的語氣朗誦)有一首詩這樣描寫風:誰見過風?你沒見過,我也沒見過。當樹枝搖曳時,風正從我身邊走過。誰見過風?你沒見過,我也沒見過。當樹葉飄落時,風正與我擦肩而過。   學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師:風是怎樣形成的?   生:空氣流動形成風。   師:空氣看不見,摸不著,我們今天把這個客人請到教室來,好不好?   生:好呀!   師:那你有什么辦法,把這個客人請來?   優(yōu)美的文字描述,讓學生欣賞和體會文字的韻律美,再加上老師要把這個客人請進來,使學生一下子對研究空氣產(chǎn)生了興趣。   二、教學的語言藝術(shù)   1、“你知道哪些事?還有什么問題?”   當今,學生置身的是一個信息社會,通過電影、電視、書刊、特別是網(wǎng)絡(luò)等信息渠道,使他們已經(jīng)獲取了大量的知識,一些課文的部分內(nèi)容學生已經(jīng)了解,或許比老師了解的還要多,還要深。   因此,教師在新授前必須了解學生既有的認知水平,“你知道哪些事?還有什么問題?”了解學生現(xiàn)有知識的情況,了解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改變原有的教學設(shè)計,不牽著學生的鼻子,讓學生亦步亦趨地跟著教師走,真正達到重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目的。   2、“你想研究什么?你打算怎樣研究?需要什么器材?”   在課堂上,教師應(yīng)該讓學生自己思考怎么做和做什么,而不是讓學生接受教師思考好的現(xiàn)成結(jié)論。如《紙的研究》一課,教師只出示各種各樣的紙,“你想研究什么?你打算怎樣研究?需要什么器材?”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選擇,讓學生自己提出研究問題、自己確定研究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   相反,傳統(tǒng)的教學觀無視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教師按教材規(guī)定的內(nèi)容和順序教,手把手地演示實驗,得出結(jié)論,再由學生按老師做的也做一遍,再次驗證了結(jié)論,一節(jié)課也就ok了。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為需要。傳統(tǒng)的教學的結(jié)果可能是學生基礎(chǔ)知識扎實,而創(chuàng)新意識不夠。   科學課創(chuàng)導的是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的是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如《淀粉的觀察》一課中,發(fā)給學生兩包淀粉,“你們打算看樣做呢?還需要什么?”又如《比較水的多少》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出示兩個大小一樣而形狀迥異的物體,一般是這樣提問的:“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它們哪個大一點?哪個小一點?”“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實際上,教師可提一個簡單、模糊的一個問題:“看了這兩個杯子,你能告訴同學們什么嗎?”不給學生一個框子,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由想象的空間,為學生思維發(fā)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   3、“這些問題,你們說說先研究哪個?”   “好,大家想法差不多,那我們就朝這個方向先來研究吧!”   在科學課中要注意找準“聚焦”,聚焦就是學生都對這一個問題感興趣,只要一提出,都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他們就有了探究的興趣。因此,對于教學內(nèi)容,不能照本宣科,泛泛然“講教材”。 “這些問題,你們說說先研究哪個?”“那我們就朝這個方向先來研究吧!”這樣的提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選擇。   學生去研究自己選擇的問題,興趣更大,也顯得更輕松、愉快!當然,課堂教學中來不及解決的問題,應(yīng)鼓勵學生在課外用學到的方法自己去研究。   4、“誰還有什么好的發(fā)現(xiàn)(意見、建議、方法)?”   筆者在教學《了解空氣》一課時,就紙的奇遇作了一個延伸實驗。怎樣讓紙濕?目的也為下一個“換空氣”實驗作鋪墊。   師:誰有什么好辦法讓紙濕?   生爭先恐后地、用手比劃著搶著說斜過來,斜過來……   師:誰還有什么好方法?   一個學生舉手說:還可以用針在杯子底上扎個洞。   用針在杯子底上扎個洞,不可以嗎?當然可以。然而如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一步一問,牽著學生的鼻子,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趕緊“啟發(fā)”,一聽到正確答案就“萬事大吉”,繼續(xù)進行下一步的教學,“用針扎個洞”這個答案也許早就封殺了。   在科學課中,特別要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即使有個別學生學對了,教師仍然要“磨”他們說出理由;即使大部分都同意了,教師還是要問“有沒有不同意見”,鼓勵他們創(chuàng)新。   5、“你能對自己和小組的同學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作一個評價嗎?”   “你怎樣評價我們今天做的這個活動?”   《科學課標準》指出,要關(guān)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guān)注學生在學習中的團體合作精神,在評價上要體現(xiàn)多元化,強調(diào)評價的促進功能。一節(jié)課結(jié)束了,讓學生自我評價學習過程,將他們在探究中那種妙不可言的感受和靈光突顯的感觸表達出來,既是對自我的肯定,又是對他人的促進。   三、疑問的語言藝術(shù)   教師往往習慣于把提問的問題講完,然后再由學生思考。這樣,固然課堂上顯得有序,但缺少了一種生動、熱烈的場面,缺少了一種科學課的活力。事實上,學生在平時生活、學習中已積累了許多課本上的知識,有些內(nèi)容不必安排讓學生思考的時間,在提問中把問題說一半,學生也會領(lǐng)悟教師的意思。   如筆者在教學在《淀粉的觀察》一課中,學生通過學習已知道了有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提問學生:   師:土豆里面含有淀粉,所以我們在切土豆的時候……   生(搶說):刀上有淀粉,白白的。   生(舉手說):我媽媽在燒湯的時候,加入一些泡土豆的水,湯就變的稠稠的……   又如在教學《了解空氣》一課中的紙的奇遇時,我把杯子一邊倒扣入水,一邊說:“老師把杯子倒過來,直立著扣入水中……”,學生馬上在位子上搶著說:“紙不會濕,紙不會濕”,也有學生表現(xiàn)出疑問:“不會吧,濕的!……”   教師不需要問學生紙會不會濕,學生馬上理解教師的意圖,隨之帶來的效果是整個課堂活躍起來了。   四、平等的語言藝術(shù)   《科學課標準》中倡導的是師生平等的關(guān)系,整個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互學的過程。教師絕不能顯得高高在上,從而形成教師主導、操控,學生依賴、等待的局面。教師要傾聽、關(guān)注孩子,并以十分真誠、愉悅的態(tài)度與孩子交往,要有善于用語言拉近學生,使學生感到一種平等的感覺,學生才會主動想、積極問、敢于問,創(chuàng)造欲望激活了。如這樣的提問:   師: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沒有。   師:同學們都沒問題了,老師有個問題,大家?guī)臀医鉀Q,好不好?   簡單一句話“大家?guī)臀医鉀Q”,把教師和學生列在同一位子上,讓學生覺得教師和自己是平等的。   又如當教師漏了什么,學生提醒了老師,教師馬上可說一句:“這位同學聽的很仔細,老師忘了,他能提醒,老師謝謝你!”當學生說出了連教師也不知道的課外知識,教師也不妨說一句:“有很多同學的知識很廣,可以當老師的老師了,老師向你學習!”   五、激勵的語言藝術(shù)   一位成功的家長在介紹他成功的經(jīng)驗時說:“我每天努力使自己做到表揚我的孩子三次以上!”可以設(shè)想一下,每天在“笨蛋”、“蠢豬”“傻瓜”聲中長大的孩子有多大的自信!   因此,對學生特別是對一些后進生,教師更要善用激勵的語言,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常用的激勵語言有:   “真聰明!”、“真了不起”、“值得大家學習”   “**你真棒!”、“你真行!”   “很好!”、“不錯!”   “老師把***獎勵給今天表現(xiàn)最棒的同學(小組)”   “這個問題提的真好!”   “再仔細想一想”、“誰幫他一下”、“相信你一定能答對”   “猜一猜,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