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說

綜采工作面端頭加強支護措施怎么寫

來源:新能源網
時間:2024-08-17 09:15:04
熱度:

綜采工作面端頭加強支護措施怎么寫【專家解說】:4.2 機頭、機尾及進、回風巷超前支護布置情況:進、回風巷均超前20米加強支護,超前50米維護。上、下安全出口的高度不低于1.8米,

【專家解說】:4.2 機頭、機尾及進、回風巷超前支護布置情況: 進、回風巷均超前20米加強支護,超前50米維護。上、下安全出口的高度不低于1.8米,寬度不小于0.7米。 4.2.1 機頭、機尾支護形式 4.2.1.1 機頭:機頭布置兩架ZZ16000-16/30型端頭支架,操作方式為本架手動操作,交錯邁步向前移動,移動步距為0.6米。端頭支架與煤柱間的柱在端頭1#架后柱處回取,可超前0.6米回柱。當端頭支架與煤柱間距大于500毫米時要在切頂線打點柱擋矸,點柱間距不大于300毫米。 拉端頭架、推轉載機和移工溜機頭及拉工作面1#、2#架的順序:先拉端頭1#架再拉端頭2#架,然后移轉載機再移工溜機頭,最后及時拉工作面1#、2#架,工作面1#、2#架拉過后滯后工作面其它支架300毫米。 4.2.1.2 機尾:機尾117、118#架拉過架后滯后工作面其它支架300毫米。拉架及移機尾的順序為:先移機尾后拉架。 機尾老塘側的支護形式:最后一個架至煤柱側的頂板采用DZ—25、DZ—28或DZ—31.5型單體柱進行頂板管理,其分別支設在巷道每排錨桿下,排距1.2米,柱距0.3—0.8米。當最后一個架距煤柱側的距離在0.8—1.5米以內時,巷道每排錨桿下保證一排一柱,當距離在1.5米以上時,要保證一排兩柱支護,所支柱必須支成一條直線,嚴格執(zhí)行先支后回的原則,老塘側最后一排支柱與最后一架的切頂線基本齊,可超前0.6米放頂。 4.2.2 進風超前支護方式 進風巷采用DZ—25、DZ—28或DZ—31.5型單體柱帶帽點柱進行超前支護管理,從煤壁線向外不少于20米范圍巷道中的每排錨桿下支設單體點柱。具體支設位置:兩排單體點柱分別支設在轉載機靠煤柱側且距轉載機最突出部分0.1米處,排距1.8米。若受到工溜上竄下滑影響,造成破碎機護罩靠煤幫側人行道寬度不足0.7米或支護不達上述要求時,需將破碎機護罩處向里的點柱改至轉載機達要求為止。所有支柱必須成排、成行為一直線,寬巷、巷道壓力較大及巷道片幫較大時視具體情況進行增支點柱進行支護,所有柱必須有防倒措施,進、回風巷所有支柱均用連鎖棚勾固定。 4.2.3  回風巷超前支護形式: 回風巷采用DZ—25、DZ—28或DZ—31.5型單體柱帶帽點柱進行超前支護管理,具體方法為:從煤壁線向外不少于20米范圍巷道中的每排錨桿下支設單體點柱。具體支設位置:從工作面煤壁線向外20米范圍內在巷道中心支設雙排單體液壓點柱,單體點柱應支設在巷道的每排錨桿下,所支點柱應成排成行。雙排單體柱距巷幫1.5米,排距為1.8米。 4.2.4 若因工作面溜子上竄、下滑或其它原因造成端頭2#架與工作面1#架、工作面1#架與工作面2#架,工作面其它架間、機尾最后一架與倒數(shù)第二架之間的空隙≥200毫米時,必須及時進行支護。支護方式為:及時在架間架垂直于工作面的棚,棚梁長度視空隙大小可選用Φ200×2800/3200毫米的紅松半圓木架棚,所架棚必須保證一梁三柱,其中一根柱打在距溜子電機或擋煤板0.1米處,另一根打在老塘側梁末端處,最后在兩柱中間打好中柱。所架棚在拉架前移動。移棚時,先將中間單體柱回掉,再將老塘側單體柱回掉,兩人扶梁,待另一人將煤幫側單體柱回掉后,再將棚梁向前移動0.6米。架棚時,要三人配合作業(yè),兩人抬梁將其放在單體柱柱頭上,且將其扶好,另一人扶柱升柱,最后及時補夠一梁三柱,為防止架間漏矸,所架棚梁要背緊背實。也可在架間距超過200毫米的相鄰兩個支架上架平行于工作面的板梁每隔一米架一架,板梁規(guī)格根據(jù)現(xiàn)場而定搭接不小于500毫米。架間距大于500毫米時,要在切頂線處打密集柱擋矸,密集柱間距300毫米。 4.2.5 機組割煤距進、回風巷煤幫側15—35米時,機頭、尾進行回柱放頂。當機組距煤幫側距離小于15米時必須停機放頂。 4.2.6 回風巷超前支護方法仍執(zhí)行《綜采各生產工種操作規(guī)程》中《超前支護工操作規(guī)程》的中相關規(guī)定。 4.2.7特殊情況下的支設要求 由于本工作面部分地段頂板構造發(fā)育,工作面生產過程中可視超前支護范圍內頂板條件及壓力情況加強支護加強支護時采用單體柱配合板梁支護,棚距保持1m,“一梁兩柱”形式支護,單體柱距板梁兩頭200mm處支設。板梁視現(xiàn)場條件選用Φ200×4000mm、Φ200×3000mm等規(guī)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