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shù)論文

南海東沙東北部甲烷缺氧氧化作用的生物標志化合物及其碳同位素組成

來源:論文學術(shù)網(wǎng)
時間:2024-08-18 17:19:00
熱度:

南海東沙東北部甲烷缺氧氧化作用的生物標志化合物及其碳同位素組成【摘要】:南海東沙東北部碳酸鹽巖和泥質(zhì)沉積物中的生物標志化合物組合及其碳同位素組成分析表明,研究區(qū)內(nèi)甲烷缺氧氧化作用(

【摘要】:南海東沙東北部碳酸鹽巖和泥質(zhì)沉積物中的生物標志化合物組合及其碳同位素組成分析表明,研究區(qū)內(nèi)甲烷缺氧氧化作用(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AOM)發(fā)育。研究區(qū)內(nèi)碳酸鹽巖中含豐富的AOM標志化合物,2,6,11,15-四甲基十六烷(Crocetane-Cr.)、2,6,10,15,19-五甲基番茄烷(Pentamethylicosane-PMI)和2,6,10,15,19,23-六甲基二十四烷(Squalane-Sq角鯊烷)的13C虧損強烈(δ13C值介于-74.2‰~-119.0‰PDB之間),表明碳酸鹽巖形成于AOM,同時反映該研究區(qū)曾發(fā)生過強烈、持續(xù)的富CH4流體釋放活動。柱狀泥質(zhì)沉積物中,AOM生物標志化合物在硫酸巖-甲烷過渡帶(SMI—Sulfate-Methane Interface)邊界附近相對豐度高,SMI之上樣品中含量低,或未檢出,表明現(xiàn)代環(huán)境在SMI附近有大量嗜甲烷微生物生長,使得深部上升的甲烷被大量消耗,很少有甲烷逸出海底。AOM生物標志化合物可用來指示SMI邊界。不同站位、不同巖性AOM生物標志化合物組成(包括碳同位素組成)的差異反映了嗜甲烷古細菌組成的不同。 【作者單位】: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青島海洋地質(zhì)研究所 Leibniz-Institute
【關(guān)鍵詞】甲烷缺氧氧化作用 天然氣水合物 生物標志化合物 碳同位素組成 冷泉碳酸鹽巖
【基金】:南海東沙海域貧/缺氧甲烷氧化作用的分子化石與氮同位素特征及成因機制研究項目(40576059) 冷泉碳酸鹽巖記錄:甲烷的源與匯及其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研究項目(40476050) 國家重點基礎(chǔ)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項目(2007CB411704)
【分類號】:P736.44
【正文快照】: 1引言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邊緣海之一,陸坡寬廣,新生代沉積物厚度大,有機質(zhì)豐富,油氣藏分布廣泛,有適宜的構(gòu)造地貌和溫壓條件,可為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提供豐富的物質(zhì)來源和良好成礦環(huán)境。近年來,南海的綜合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了多處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證據(jù)和地質(zhì)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shù)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

海洋沉積物甲烷厭氧氧化及其影響因子研究進展    王維奇;王寶霞;張文娟;王天鵝;

Glycerol ether biomarkers and their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a cold seep carbonate chimney from the Shenhu area,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冷泉碳酸鹽煙囪的甘油醚類生物標志化合物及其碳同位素組成    葛璐;蔣少涌;楊濤;楊競紅;吳能友;張光學;劉堅;

南海北部冷泉碳酸鹽巖的礦物、巖石及地球化學研究進展    佟宏鵬;馮東;陳多福;

海底冷泉系統(tǒng)中的鈣同位素示蹤研究進展    王淑紅;顏文;陳忠;

東沙海域沉積物有機碳、氮含量及其同位素分布特征對富甲烷環(huán)境指示意義    曹超;雷懷彥;官寶聰;柳浩然;吳麗芳;

南海北部陸坡區(qū)新近系沉積體系特征與天然氣水合物分布的關(guān)系    于興河,張志杰

西沙海槽研究區(qū)天然氣水合物地球化學勘探    孫春巖,王宏語,牛濱華,黃新武

南海北部東沙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初步研究    宋海斌,耿建華,WANG How-King,張文生,方銀霞,郝天珧,江為為

中國近海天然氣水合物的研究進展    吳必豪,張光學,祝有海,盧振權(quán),陳邦彥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的成礦遠景    張光學,黃永樣,祝有海,吳必豪

南海陸坡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的構(gòu)造環(huán)境    王宏斌,張光學,楊木壯,梁金強,梁勁,鐘廣見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和分布    姚伯初

南海北部陸緣天然氣水合物初探    姚伯初

南海北部冷泉碳酸鹽巖和石化微生物細菌及地質(zhì)意義    陳多福,黃永樣,馮東,蘇正,陳光謙

南海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    姚伯初

天然氣水合物勘探技術(shù)綜述    劉影,史謌

確定天然氣水合物飽和度的測井解釋新方法    莫修文;陸敬安;沙志彬;馬龍;

沖繩海槽中段西陸坡下緣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分析    孟憲偉,劉保華,石學法,吳金龍

我國東海及鄰近海域氣體水合物可能的分布范圍    欒錫武,初鳳友,趙一陽,秦蘊珊,陳左林

墨西哥灣GC238區(qū)冷泉碳酸鹽巖的微結(jié)構(gòu)與石化微生物特征    管紅香;陳多福;Cathles L M;Roberts H H;

南海北部陸坡構(gòu)造坡折帶中的天然氣水合物    王宏斌;張光學;梁勁;劉學偉;梁金強;龔躍華;郭依群;沙志彬;

利用高能氣體壓裂技術(shù)開采天然氣水合物可行性分析    祝道平;寧正福;

南海東北部陸坡與恒春海脊天然氣水合物分布的地震反射特征對比    尚繼宏;李家彪;

硫酸鹽-甲烷界面與甲烷通量及下伏天然氣水合物賦存的關(guān)系    方銀霞;初鳳友;

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研究進展    鄧希光;吳廬山;付少英;吳能友;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形成聚集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    何麗娟;雷興林;張毅;

Heat flow pattern,base of methane hydrates stability zones and BSRs in Shenhu Area,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南海北部東沙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初步研究    宋海斌;耿建華;WANG How-King;張文生;方銀霞;郝天珧;江為為;

西南海海槽地震資料處理及其似海底反射層特征    宋海斌;松林;修;倉本真一;

天然氣水合物似海底反射層的全波形反演    宋海斌;Matsubayashi Osamu;Kuramoto Shin'ichi;

天然氣水合物體系動態(tài)演化研究(Ⅱ):海底滑坡    宋海斌;

南海東北部973剖面BSR及其熱流特征    宋海斌;吳時國;江為為;

An Analysis on Stability and Deposition Zones of Natural Gas Hydrate in Dongsha Region,North of South China Sea    

時移地震監(jiān)測天然氣水合物開采可行性分析    郝召兵;伍向陽;秦靜欣;楊偉;

四氫呋喃水合物沉積物力學性質(zhì)研究    魯曉兵;王麗;王淑云;趙京;王愛蘭;

南海北部陸坡深水區(qū)地質(zhì)災害機理與鉆前預測    孫運寶

南海西北次海盆張裂特征及擴張方式    吳振利

天然氣水合物(地球物理屬性)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識別方法及軟件開發(fā)    呂琳

海底高分辨率聲學探測及其應用    趙鐵虎

    趙鐵虎

甲烷水合物及其沉積物的力學特性研究    于鋒

利用宏基因組技術(shù)研究南海沉積物中MCG類群泉古菌的生理與進化以及β-半乳糖苷酶    李平一

祁連山木里天然氣水合物鉆孔沉積構(gòu)造特征及與水合物分布關(guān)系研究    龐守吉

海底天然氣滲漏系統(tǒng)水合物形成分解動力學及微生物作用    陳多福

多孔介質(zhì)中天然氣水合物注熱水分解理論及實驗研究    李明川

凍土帶可燃冰成因機理研究    李彬彬

祁連山凍土區(qū)天然氣水合物鉆探區(qū)沉積物及巖心熱釋光特征初探    楊旭

凍土區(qū)天然氣水合物熱激法試開采系統(tǒng)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    房治強

加速合成四氫呋喃水合物實驗研究及水合物地層鉆探擾動有限元分析    張大平

低劑量水合物抑制劑分子動力學模擬    陳玉娟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開發(fā)的風險因素分析    馬文婧

AVO技術(shù)在天然氣水合物中的應用    叢曉東

多元復雜體系水合物生成的實驗及熱動力學模型研究    宋琦

天然氣水合物地層物理力學性質(zhì)實驗研究    孫曉杰

天然氣水合物注熱降壓開采儲層溫壓場模擬研究    杜進進

冷泉流體沉積碳酸鹽巖的地質(zhì)地球化學特征    陳多福,陳先沛,陳光謙

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研究進展    鄧希光;吳廬山;付少英;吳能友;

閩江河口感潮濕地入侵種互花米草甲烷通量及影響因子    仝川;閆宗平;王維奇;曾從盛;

海上E區(qū)天然氣水合物地質(zhì)、地震、地球化學特征綜合研究與成藏遠景預測    孫春巖,牛濱華,文鵬飛,黃永樣,王宏語,黃新武,李佳

海洋環(huán)境甲烷水合物溶解度及其對水合物發(fā)育特征的控制    蘇正;陳多福;

南海北部陸坡西沙海槽XS-01站位沉積物孔隙水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對天然氣水合物的指示意義    楊濤;蔣少涌;葛璐;楊競紅;凌洪飛;吳能友;張光學;劉堅;陳道華;

東沙海域淺層沉積物硫化物分布特征及其與天然氣水合物的關(guān)系    劉堅,陸紅鋒,廖志良,陳道華,程思海

南海臺西南區(qū)碳酸鹽巖礦物學和穩(wěn)定同位素組成特征——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主要證據(jù)之一    陸紅鋒,劉堅,陳芳,廖志良,孫曉明,蘇新

南海北部神狐海區(qū)的自生碳酸鹽巖煙囪——海底富烴流體活動的記錄    陸紅鋒;陳芳;劉堅;廖志良;孫曉明;蘇新;

華北地臺串嶺溝組砂脈中自生碳酸鹽沉淀和自生黃鐵礦——中元古代甲烷厭氧氧化的沉積證據(jù)    湯冬杰;史曉穎;劉娟;王新強;裴云鵬;

烤煙節(jié)水灌溉技術(shù)研究進展    閆玉民;王玉書;侯毛毛;

實時浮游生物圖像目標智能識別系統(tǒng)設(shè)計    洪炎峰;陳耀武;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研究進展    羅敏;王宏斌;楊勝雄;陳多福;

南海北部冷泉碳酸鹽巖的礦物、巖石及地球化學研究進展    佟宏鵬;馮東;陳多福;

江油市大康鎮(zhèn)農(nóng)業(yè)生態(tài)地球化學評價    崔冬霞

實時海洋浮游生物目標智能識別系統(tǒng)設(shè)計    洪炎峰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地球化學勘探方法技術(shù)研究和資源潛力分析    相江蕓

沖繩海槽中段西陸坡下緣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分析    孟憲偉,劉保華,石學法,吳金龍

我國東海及鄰近海域氣體水合物可能的分布范圍    欒錫武,初鳳友,趙一陽,秦蘊珊,陳左林

瓊東南盆地崖13氣田天然氣形成水合物的溫壓條件和厚度計算    陳多福,趙振華,解啟來,徐文新,姚伯初

西沙海槽研究區(qū)天然氣水合物地球化學勘探    孫春巖,王宏語,牛濱華,黃新武

海洋天然氣水合物的地球物理探測高新技術(shù)    馬在田,宋海斌,孫建國

南海北部東沙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初步研究    宋海斌,耿建華,WANG How-King,張文生,方銀霞,郝天珧,江為為

西南海海槽地震資料處理及其似海底反射層特征    宋海斌,松林修,倉本真一

南海瓊東南盆地天然氣水合物穩(wěn)定域分布特征及資源預測    陳多福,李緒宣,夏斌

天然氣水合物微觀模式及其速度參數(shù)估算方法研究    孫春巖,章明昱,牛濱華,黃新武

中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沉積成藏條件初探及其分布    于興河,張志杰,蘇新,陳芳,李楊

天然氣水合物研究現(xiàn)狀與未來挑戰(zhàn)    雷懷彥,王先彬,房玄,鄭艷紅

天然氣水合物探測技術(shù)的模擬實驗研究    張劍,業(yè)渝光

天然氣水合物的環(huán)境效應    王淑紅,宋海斌,顏文

天然氣水合物研究進展    戚學貴,陳則韶

天然氣水合物的測井識別和評價    王祝文,李舟波,劉菁華

管道中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對“西氣東輸”的影響    劉懷山,趙月霞

地球物理測井在天然氣水合物勘探中的應用    高興軍,于興河,李勝利,段鴻彥

天然氣水合物國際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盧林松

天然氣水合物開采數(shù)值模擬的參數(shù)敏感性分析    李淑霞,陳月明,杜慶軍

“可燃冰”開采要以環(huán)境保護為前提    

天然氣水合物的性質(zhì)、勘探及開采    吳應湘;

加快我國天然氣水合物研究工作步伐    鄭軍衛(wèi);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潛力及其能源戰(zhàn)略意義    楊木壯;黃永樣;姚伯初;金慶煥;

海洋沉積與天然氣水合物形成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    雷興林;何麗娟;

南海南部天然氣水合物穩(wěn)定帶厚度及資源量估算    王淑紅;顏文;宋海斌;

天然氣水合物的上界面    欒錫武;

關(guān)于南海ODP1144站位天然氣水合物進一步探討    耿建華;邵磊;吳松;吳能友;張光學;

水合物在海洋天然氣運輸中應用探討    王彥瑞;曾樹兵;嚴雪蓮;高秀敏;

天然氣水合物的巖石物理:物理模擬研究    趙群;郝守玲;

天然氣水合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及環(huán)境保護    羅艷托;朱建華;陳光進;郭緒強;

天然氣水合物    王憲忠

與國家需求共呼吸 立科學前沿同攀登    

科技進步:我國海洋勘查的支撐    本報記者 竇克林 通訊員 陳惠玲

天然氣水合物如何成為后續(xù)能源    樊栓獅

模擬實驗研究推進天然氣水合物探測    記者 滕艷 特約記者 曹雪晴

點燃“冰”火    本報通訊員 肖寶巨

青藏高原凍土區(qū)天然氣水合物鉆探計劃通過論證    李明明

天然氣水合物開發(fā)的利與弊    毛彬

點燃“冰”火    肖寶巨

點燃“冰”火    本報記者 肖寶巨

天然氣水合物(地球物理屬性)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識別方法及軟件開發(fā)    呂琳

天然氣水合物鉆控泥漿制冷系統(tǒng)及孔底冷凍機構(gòu)傳熱數(shù)值模擬    趙江鵬

南海北部陸坡天然氣水合物分解引起的海底滑坡與環(huán)境風險評價    劉鋒

海洋沉積物中天然氣水合物開采實驗研究    孫建業(yè)

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地層鉆井的鉆井液研究    涂運中

臺灣西南海域地震數(shù)據(jù)處理及天然氣水合物識別    鄧輝

祁連山木里天然氣水合物鉆孔沉積構(gòu)造特征及與水合物分布關(guān)系研究    龐守吉

我國溫帶現(xiàn)代土壤類脂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在紅粘土—黃土中的變化    白艷

天然氣水合物孔底冷凍取樣方法的室內(nèi)試驗及傳熱數(shù)值模擬研究    郭威

多孔介質(zhì)中水合物飽和度與聲波速度關(guān)系的實驗研究    張劍

天然氣水合物測井解釋方法初步研究    周越

臺西南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含量估算及地球化學特征分析    畢海波

天然氣水合物制備過程中的多相流傳遞研究    王峰博

深水油氣田開發(fā)過程中的天然氣水合物預測模型研究    龐群利

凍土區(qū)天然氣水合物熱激法試開采系統(tǒng)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    房治強

天然氣水合物鉆探泥漿冷卻系統(tǒng)數(shù)值模擬及應用研究    李國圣

祁連山凍土區(qū)天然氣水合物測井響應特征及評價    郭星旺

天然氣水合物相平衡研究及其應用    胡志興

輸送天然氣水合物的管道及雙流道提升泵流場分析    屈科輝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開發(fā)的風險因素分析    馬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