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甲烷排放的微生物群落結構組成及活性初步研究
稻田甲烷排放的微生物群落結構組成及活性初步研究【摘要】:稻田是大氣甲烷排放的重要源。我國稻谷產(chǎn)量世界第一、水稻種植面積世界第二,稻田甲烷排放不同地區(qū)水稻土的甲烷排放有一定的差異,微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S511;S18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文獻綜述8-17
- 1.1 產(chǎn)甲烷古菌的生理學與系統(tǒng)發(fā)育史的研究進展8-10
- 1.1.1 稻田產(chǎn)甲烷古菌的分類及多樣性8-9
- 1.1.2 稻田產(chǎn)甲烷古菌的代謝與系統(tǒng)發(fā)育的關系9-10
- 1.2 甲烷氧化細菌的生理學與系統(tǒng)發(fā)育史的研究進展10-11
- 1.2.1 稻田甲烷氧化細菌的分類及多樣性10-11
- 1.2.2 稻田甲烷氧化細菌的代謝與系統(tǒng)發(fā)育的關系11
- 1.3 影響稻田甲烷排放因素的研究進展11-13
- 1.3.1 土壤性質對稻田甲烷排放的影響11-12
- 1.3.1.1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Eh)11
- 1.3.1.2 土壤有機質11-12
- 1.3.1.3 土壤溫度12
- 1.3.1.4 土壤的其他理化性質12
- 1.3.2 耕作管理對稻田甲烷排放的影響12-13
- 1.3.2.1 排水管理12-13
- 1.3.2.2 施肥13
- 1.3.3 植物對稻田甲烷排放的影響13
- 1.4 稻田甲烷排放相關微生物的生態(tài)學方法13-17
- 1.4.1 穩(wěn)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針技術13-14
- 1.4.2 分子指紋圖譜分析技術(PCR-DGGE)14-15
- 1.4.3 實時熒光定量 PCR 技術(qPCR)15-17
- 2 引言17-19
- 3 材料與方法19-29
- 3.1 實驗材料19-20
- 3.1.1 長期施肥處理的土壤樣品采集19
- 3.1.2 FACE 處理的土壤樣品采集19-20
- 3.1.2.1 樣地概況19
- 3.1.2.2 土樣采集19-20
- 3.1.3 三種典型稻田土壤樣品采集20
- 3.2 實驗設計20-21
- 3.3 主要試劑與儀器21-22
- 3.3.1 土壤微生物基因組 DNA 提取21
- 3.3.2 熒光實時定量 PCR21
- 3.3.3 分子指紋圖譜分析 DGGE21
- 3.3.4 克隆21
- 3.3.5 甲烷氧化培養(yǎng)實驗21
- 3.3.6 超高速密度梯度離心及分層實驗21
- 3.3.7 其他試劑與設備21-22
- 3.4 測定項目與方法22-29
- 3.4.1 土壤理化性質的測定22
- 3.4.1.1 全氮、全碳的測定22
- 3.4.1.2 硝態(tài)氮、銨態(tài)氮的測定22
- 3.4.1.3 pH 的測定22
- 3.4.1.4 有機質的測定22
- 3.4.1.5 含水量的測定22
- 3.4.1.6 最大持水量的測定22
- 3.4.2 土壤微生物基因組 DNA 提取22-23
- 3.4.3 土壤產(chǎn)甲烷古菌和甲烷氧化細菌的定量分析23-24
- 3.4.3.1 土壤產(chǎn)甲烷古菌的定量分析23-24
- 3.4.3.2 土壤甲烷氧化細菌的定量分析24
- 3.4.4 土壤產(chǎn)甲烷古菌群落的分子指紋圖譜分析24-25
- 3.4.4.1 產(chǎn)甲烷古菌 16S rRNA 基因的 PCR24
- 3.4.4.2 DGGE24
- 3.4.4.3 克隆測序以及基因序列比對24-25
- 3.4.5 三種典型稻田土壤甲烷氧化的預培養(yǎng)25-26
- 3.4.6 三種典型稻田土壤甲烷氧化菌的13C 標記培養(yǎng)26
- 3.4.7 超高速密度梯度離心及分層26-28
- 3.4.8 構建13C-DNA 的 pmoA 基因克隆文庫28-29
- 4 結果與分析29-41
- 4.1 不同施肥模式對稻田土壤產(chǎn)甲烷古菌群落結構的影響29-32
- 4.1.1 長期不同施肥模式對土壤基本屬性的影響29
- 4.1.2 長期不同施肥模式對產(chǎn)甲烷古菌功能基因 mcrA 數(shù)量的影響29-30
- 4.1.3 長期不同施肥模式對產(chǎn)甲烷古菌組成的影響30-32
- 4.2 未來大氣 CO_2升高(FACE)下稻田土壤產(chǎn)甲烷古菌豐度的變化規(guī)律32-34
- 4.2.1 FACE 處理對產(chǎn)甲烷古菌數(shù)量的影響32-33
- 4.2.2 FACE 處理下產(chǎn)甲烷古菌的年際變化規(guī)律33-34
- 4.3 三種典型稻田土壤的甲烷氧化動力學規(guī)律及其微生物作用者34-41
- 4.3.1 土壤樣品的理化性質34-35
- 4.3.2 典型稻田土壤甲烷氧化過程的動力學變化規(guī)律35-36
- 4.3.3 三種典型稻田土壤樣品的13CH4標記36-37
- 4.3.4 超高速密度梯度離心分層樣品的 pmoA 定量分析37
- 4.3.5 甲烷氧化細菌功能基因的系統(tǒng)發(fā)育樹分析37-41
- 5 討論41-44
- 5.1 長期施肥處理后產(chǎn)甲烷古菌豐度及群落結構的變化41
- 5.2 FACE 處理與氮肥施用量相互作用后產(chǎn)甲烷古菌豐度的變化41-42
- 5.3 三種典型稻田土壤中甲烷氧化細菌的活性及群落組成的差異42-44
- 6 結論44-45
- 7 參考文獻45-51
- 附錄51-52
- 作者簡介52-53
- 致謝5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頂空氣相色譜法測定稻田土壤甲烷產(chǎn)生率 王衛(wèi)東,謝小立,上官行健,陳德章,王明星
稻田甲烷排放量估算和減緩技術選擇 林而達,李玉娥,饒敏杰,王京華
六六六在土壤中持留和降解 張水銘,馬杏法,安瓊
稻田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模式建設實踐 孟慶金;伍文初;督春江;石橋德;
水稻植株對稻田甲烷排放的影響 賈仲君,蔡祖聰
苯噻草胺在稻田水及土壤中的消解動態(tài) 陳曉旭;孫淑君;陳維韜;智亞楠;韓麗君;李文明;
大田條件下稻田土壤氮素淋失研究 陸敏;劉敏;茅國芳;黃明蔚;屈璠;
FACE環(huán)境下不同秸稈與氮肥管理對稻田土壤產(chǎn)甲烷菌的影響 韓琳;史奕;李建東;岳進;謝寶華;朱建國;王鴿;
泥鰍對稻田土壤動物的擾動效應 孫剛;房巖;胡佳林;王準;
改變種稻習慣為地球降溫 任荃;
稻田甲烷排放監(jiān)測技術研究 王秀珍;鄭長春;黃敬峰;
湖南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對不同管理措施的響應 秦曉波;李玉娥;萬運帆;廖育林;
土壤理化特性對稻田甲烷排放的影響 焦燕;黃耀;
江蘇省兩種有機物料的稻田土壤固碳有效性評價 張玉華;宋成軍;劉東生;張艷麗;徐哲;李想;王延昌;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CO_2排放的研究 李成芳;曹湊貴;汪金平;
爐渣施用對稻田土壤pH、Eh和鹽度影響的有效性分析 趙娜;
多熟制稻田土壤有機質平衡的定位研究 王勝佳;
稻田輪耕的土壤生態(tài)效應及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 張海林;孫國峰;陳阜;肖小平;
長江中下游稻田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研究展望 夏曉東;吳崇友;張敏;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CH_4和CO_2的排放及碳收支估算 李成芳;曹湊貴;汪金平;翟中兵;梅少華;
稻田甲烷排放不增加溫室效應 林萬濤
稻田“補鋅”激發(fā)高產(chǎn)潛能 任荃
施點石灰 水稻高產(chǎn) 鄧立平
稻田油菜直播關鍵技術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楊光立
水稻葉片呈鐵銹色可能得了赤枯病 方圓 水清
洪水損毀農(nóng)田 及時修復改造 曉春
秸稈還田稻田有毒物毒害型僵苗 方圓
科學種稻有益太湖環(huán)境健康 江娜
中大昆蟲所發(fā)明生物防治新方法 記者 馮海波
太湖“藍藻事件”引發(fā)環(huán)保思考 保護性稻作技術受關注 朱冰
基于模型和GIS技術估算1955-2005年中國稻田甲烷排放 王平
免耕和秸稈覆蓋旱作稻田甲烷排放及甲烷產(chǎn)生菌群落結構和數(shù)量的變化特征 李大明
南方典型稻田土壤有機碳固定機制研究 周萍
基于碳組分分析的稻田土壤固碳優(yōu)勢及其保持途經(jīng)研究 黃山
裂縫條件下稻田土壤中N_2O的釋放和氮溶質運移的機理研究 黃樹輝
生物質炭輸入對土壤氮素流失及溫室氣體排放特性的影響 劉玉學
湖南部分工礦區(qū)水稻田As污染現(xiàn)狀及其化學萃取修復研究 曾敏
控制灌溉稻田甲烷排放規(guī)律及其影響機理研究 李道西
洞庭湖區(qū)典型稻田土壤養(yǎng)分流失規(guī)律及流域模擬研究 紀雄輝
赤泥對污染稻田重金屬鈍化行為及其肥效研究 范美蓉
稻田甲烷排放的微生物群落結構組成及活性初步研究 許靜
鐵爐渣對控制水稻田甲烷排放的關鍵過程分析 李鵬飛
水稻散射特性與稻田甲烷排放評估方法研究 趙長文
大氣CO_2濃度升高下稻田土壤甲烷氧化的微生物調控機理 嚴陳
稻田土壤對甲烷的吸收作用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張弛
稻田土壤中氧化亞氮的釋放機制及控制 李勇先
三種磷礦粉的結構組成、化學活性及其在稻田土壤中的溶解動態(tài)規(guī)律 雷涵韞
稻田土壤水分優(yōu)先流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模擬研究 王煥之
稻田土壤氮素礦化研究的幾種方法比較 劉育紅
線蟲對土壤CO_2、CH_4、N_2O排放/吸收的影響 朱海
-
品系、施肥和栽培方式對福州平原稻田甲烷和氧化亞氮通量的影響2024-08-18
-
比較基因組學的生物信息學分析方法建立及極端嗜酸甲烷氧化細菌V4、大腸桿菌O55:H7菌株CB9615和K-12菌株BW2952及其5株衍生菌株的全2024-08-18
-
基于模型和GIS技術估算1955-2005年中國稻田甲烷排放2024-08-18
-
甲烷氧化細菌的冷凍蝕刻電鏡觀察2024-08-18
-
極端環(huán)境中甲烷氧化細菌的分離和特性2024-08-18
-
水稻田甲烷排放量的研究2024-08-18
-
甲烷氧化細菌的一個新種2024-08-18
-
貴陽近郊水稻田甲烷的釋放通量及其碳同位素組成的研究(摘要)2024-08-18
-
稻田甲烷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作用2024-08-18
-
廣州地區(qū)稻田甲烷排放連續(xù)自動監(jiān)測2024-08-18
-
施用有機物對水稻田甲烷排放的影響2024-08-18
-
意大利稻田甲烷釋放率的日變化、生長季變化及不同施肥處理的影響2024-08-18
-
甲烷氧化細菌(Methylosinus methanica)81Z中與甲醇氧化有關基因的克隆2024-08-18
-
南方紅壤地區(qū)稻田甲烷排放量及其機制的研究簡報2024-08-18
-
沼渣對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影響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