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印發(fā)《2024—2025年節(jié)能降碳行動方案》的通知
小米造車提速!密集發(fā)布專利,工廠完成度近半,備好100億美元
小米造車提速!密集發(fā)布專利,工廠完成度近半,備好100億美元進入4月以來,小米造車的步伐正在全面提速。4月12日,小米汽車公布了5項專利,包括:電驅動橋及其故障診斷方法和裝置、車輛
進入4月以來,小米造車的步伐正在全面提速。
4月12日,小米汽車公布了5項專利,包括:電驅動橋及其故障診斷方法和裝置、車輛終端、電動車輛及其控制電源電路、自適應巡航啟動時長調整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等。
圖片源于企查查
僅在4天前,小米汽車就已曝光其首項專利——多相電機的控制方法、裝置及可讀存儲介質。
與此同時,小米汽車北京工廠所在地塊已開工建設。報道稱,該地塊正在進行平地整理工程,約已完成了十之四五。按照規(guī)劃,該生產基地將為小米汽車完成30萬輛的年產能。
此外,在動力電池領域,小米也在積極布局。4月初,北京衛(wèi)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發(fā)生工商變更,新增湖北小米長江產業(yè)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
事實上,自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正式官宣造車后,這一年以來,市場上時不時就會傳出有關小米造車的種種動態(tài),有的關乎戰(zhàn)略規(guī)劃,有的關乎人才招聘,還有的關乎造車進度……
無論當初決定造車是為了跟風、蹭熱度,還是真的出于生態(tài)戰(zhàn)略考慮,在外界看來,小米造車一直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那么,已在手機市場所向披靡的小米為何造車?小米有何優(yōu)勢?在看似喧囂的背后又有哪些亟待解決的難題?
為何造車?
或許小米造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首先,智能手機出貨量逐年下降,增量空間有限,小米手機天花板可見。IDC預測,2025年全球手機出貨量不過15億部,CAGR只有3.7%,智能手機市場增長動力總體不足。
從國內數(shù)據看,小米手機市占率在2015年見頂達到16%后開始回落,此后基本維持在12%左右,雖在近兩年受益于市場格局變動市占率有望提升,但整體智能手機市場創(chuàng)新乏力、競爭激烈已是不爭的事實。
而汽車市場規(guī)模約為智能手機的3倍。
根據IDC數(shù)據,2020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約13億部,全球市場規(guī)模約5000億美元。而2020年全球乘用車出貨量為5583萬臺,市場可達約1.5萬億美元。
相較于智能手機市場,汽車市場對小米來說更具備戰(zhàn)略前景。并且,汽車市場雖然不能完全復制手機市場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轉變,但其背后大的方向和趨勢是一致的。
當與主流市場發(fā)展趨勢背道而馳的破壞式創(chuàng)新出現(xiàn)時,既得利益的企業(yè)難以適應這類創(chuàng)新帶來的挑戰(zhàn),這就給像小米這樣的創(chuàng)新者提供了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其次,小米造車的時機其實恰到好處。隨著國內“雙積分”政策持續(xù)推動和產業(yè)發(fā)展,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提升,數(shù)據顯示,2021年8月新能源汽車產量滲透率已達20.62%,首次突破20%。
業(yè)內普遍認為20%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一方面市場的教育普及工作基本完成,另一方面供應鏈開始趨于穩(wěn)定。
參考智能手機發(fā)展史,2010年智能手機的滲透率超過20%,終端市場開始進入洗牌階段。
從現(xiàn)在的數(shù)據看,全球乘用車市場電動車的滲透率有望在2025年超過20%,中國市場則有可能在2025年前超過20%。
根據小米3月22日發(fā)布的財報中所披露造車的最新進展,首款車將在2024年上半年量產。正好趕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20%的格局洗牌。
這與雷軍當年帶領小米手機攪局國產手機市場如出一轍。
小米的優(yōu)勢
如果要問,新勢力車企最怕啥?肯定是融不到錢。
造車燒錢,是公認的事實。人才、技術、生產,方方面面都要花錢。對此,雷老板選擇直接“All-in”,并且已在未來十年,自己準備好了100億美元。
圖片源于小米發(fā)布會
為了證明確實具備這樣的財力,“雷布斯”還亮出了小米截至2020年底的現(xiàn)金余額:1080億元。不差錢的小米,贏能漂亮的贏,輸也能有回旋的余地,說起話來自然也底氣十足。
其實,小米不僅有錢,在技術和人才儲備以及產業(yè)鏈布局方面也頗有心得。截至目前,包括小米集團、小米長江產業(yè)基金、順為資本以及雷軍個人的天使投資機構順為創(chuàng)業(yè),合計已經投資了超50家汽車產業(yè)鏈企業(yè),涵蓋智能駕駛、車載芯片、動力電池、整車等眾多產業(yè)鏈核心技術領域。
在智能駕駛技術領域,小米先后完成了激光雷達提供商禾賽科技、智慧停車方案提供商愛泊車、ADAS技術供應商縱目科技、智能車供應鏈公司上海幾何伙伴、自動駕駛技術公司DeepMotion等的投資。
在芯片領域,小米投資了黑芝麻和國內車規(guī)級MCU公司云途半導體。另外早在2021年之前,小米也有投資比亞迪半導體、思特威和靈明光子等半導體領域。
在動力電池領域,小米又相繼投資了贛鋒鋰電、蜂巢能源、中航鋰電、衛(wèi)藍新能源等電池企業(yè)。
產業(yè)鏈打通的背后,人才儲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去年9月,小米汽車成立之初,團隊僅17人。而后不久,小米積極招兵買馬,為了吸引人才開出了高于同行20%-30%的薪資,在放出招聘需求的短短幾個月里,小米收到了超兩萬份簡歷。
“挖人”也是小米招攬人才的方式,原吉利研究院總院長胡崢楠,原北汽極狐汽車總裁于立國等資深人士都加入了小米造車計劃,百度以及多家頭部車企的部分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也都流向了小米。
最新數(shù)據顯示,小米造車的研發(fā)團隊規(guī)模已超過 1000 人。
諸多挑戰(zhàn)
雖然有錢、有技術、有人才,但是小米在汽車市場中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
首先是研發(fā)問題。參考國內造車新勢力的發(fā)展路程,蔚來ES8研發(fā)到落地歷經37個月,小鵬G3上市用了四年,理想2015年7月成立,理想ONE 2019年底才交付。
平均下來,初創(chuàng)公司從一款新車設計研發(fā)到量產交付,大概要用4年左右。即使小米的整合資源能力以及資金儲備優(yōu)于上述幾家,但要實現(xiàn)2024年量產,仍存疑。
其次是疫情之下芯片短缺。當前車市恢復速度高于預期,新能源汽車對芯片的需求不斷增長。而小米共投資了8家國產芯片企業(yè),除比亞迪半導體排在行業(yè)靠前的位置,其余幾家在行業(yè)里并不具備太大的競爭力。
電池短缺也是小米需要直面的問題。小米試圖通過投資珠海冠宇、中航鋰電、贛鋒鋰電、蜂巢能源這樣的電池供應商來緩解電池短缺問題,但因動力電池的產能無法跟上能源汽車增長速度,也是“治標不治本”。
如果說芯片荒,電池荒是整個行業(yè)的痛點,那么內部團隊磨合則是小米需要特別注意的。
根據小米財報披露,其造車團隊規(guī)模達1000人以上,這些員工主要來自于小米內部轉崗員工,互聯(lián)網大廠跳槽人員,造車新勢力以及傳統(tǒng)車企。
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的員工相互磨合是最耗時的,且造車團隊中的17位核心高管中有16位都來自于小米內部,均沒有汽車行業(yè)經驗,而唯一一位有車企背景的只是外飾設計師,并不涉及造車的核心技術。
此外,消費者心智占領也非常重要。小米靠饑餓營銷與高性價比,已在手機市場殺出一片天,但日用消費品與大件消費不同,汽車的使用場景較手機更為復雜,決定了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考慮的因素更多。
并且,小米造車主打的中高端定位也與消費者認知有出入,據雷軍在微博上發(fā)起的小調查,接受的價格區(qū)間在10萬以內的網友占比最多,這與小米汽車10-30萬元的定價有一定偏差。
總之,無論小米造車成功與否,這趟被雷軍視為“最后一次創(chuàng)業(yè)”的造車之行,已經吊足了大眾胃口,至于年輕人是否真的能像以前的米粉一樣支持小米汽車,還有待其量產和市場的雙重考驗。
參考資料:
1,《2021盤點:小米造車,孤注一擲》,車評社;
2,《小米造車第一年,嘴上不急心里急》, 價值星球;
3,《小米造車難在哪?》,澎湃;
4,《小米造車一周年幕后事》, 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