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yè)資訊

無懼“陣痛期” TUV南德積極布局中國新能源車市

來源:新能源網
時間:2019-11-28 09:02:09
熱度:

無懼“陣痛期” TUV南德積極布局中國新能源車市“任何一個市場,到一定程度必然會面臨競爭。”許海亮表示,“但是拉長時間軸來看,從更宏觀的能源、環(huán)

  “任何一個市場,到一定程度必然會面臨競爭。”許海亮表示,“但是拉長時間軸來看,從更宏觀的能源、環(huán)境等角度看,新能源汽車今后增長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他表示,在2018年之前,新能源汽車檢測市場的供求關系都還是需求遠大于供給,測試資源非常短缺。

  盡管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連續(xù)數(shù)月低迷,仍有企業(yè)長期看好這一市場并積極布局。近日第十七屆廣州國際汽車展會期間,在車展首發(fā)新車數(shù)量有所減少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展出數(shù)為182輛,相比去年的150輛增加超過兩成。

  另據(jù)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TUV南德意志集團(下文簡稱“TUV南德”)日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介紹,該公司本月啟用了其常州新能源汽車檢測實驗室,也就是南德新能源汽車(江蘇)有限公司。這是該公司繼德國、加拿大之外全球第3個覆蓋單體、模組、系統(tǒng)全檢測項目的實驗室,也是其全球投資金額最大的動力電池檢測基地。同時,TUV南德廣州實驗室也已部分投入運營,并預計將在2020年第二季度正式開業(yè)。

  “我們看準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趨勢是向好的,包括車型、可靠性、出口等方面。”南德新能源汽車檢測(江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許海亮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因此(需求)已經迫在眉捷,我們要加快投資。”

  無懼“陣痛期”

  今年7月以來,受補貼退坡等因素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似乎進入了一個“陣痛期”。從數(shù)據(jù)上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連續(xù)4個月下滑,且降幅并未有明顯收窄的跡象。此前已有分析指出,按照目前的走勢,今年很可能出現(xiàn)近十年以來首次全年銷量負增長。

  不過,大眾汽車中國CEO馮思翰(Stephan Wollenstein)在近日廣州車展期間表示,盡管可能不及以往那般迅猛,但仍舊看好新能源汽車市場會在2020年繼續(xù)增長。該公司規(guī)劃將在2025年前推出30款在國內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并完成新能源汽車在整體產品組合中占比超過35%的目標。為此,大眾將在2019年年底推出14款全新的新能源汽車,并希望能夠在2025年實現(xiàn)在中國1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到2028年集團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來自中國市場。

  11月26日,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qū)副總裁方寅亮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走勢確實需要分長期、短期來看,長期來看這一市場的發(fā)展前景仍是向好的。“不管是中國還是全球,政策的中長期支持都還是比較穩(wěn)固的。積累了這么長的時間后,其實基礎設施、法律、用戶接受度等多方面也都在進一步提升。”他說,“從市場中長期的基本面來看,還是一個比較良好的態(tài)勢。”

  此外方寅亮還指出,目前主流車廠也幾乎開始全線布局新能源汽車,不少品牌已經或是即將發(fā)布最新版的電動車。“所以我相信,主流廠商也開始把這個事情看作一個戰(zhàn)略性的中長期重點,開始以比較好的產品來布局起來了。”他說。

  不過短期來看,則是仍存在不少不利因素。“整個的車市并不是特別理想,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上,消費者本身也會更加謹慎一些。”方寅亮表示,“如果看得再‘短期’一些,這一輪國五標準到國六標準的切換期里,大量的國五折扣車進入市場,性價比較高,這對新能源汽車也有一種短期的替代效應。”

  此時也正是一個“洗牌期”。他說,“大家很可能還是會有持幣觀望的態(tài)度。”

  對此,許海亮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的放緩甚至洗牌,并不能說沒有在預測之內。“補貼的退坡可能會讓很多需求受到抑制。”他分析,消費者也會選擇觀望,在考慮購買選擇的同時也會考慮車企能否在今后提供長久、穩(wěn)定的維保;此外,一批車企的產品在2017年至2019年這段時間集中上市,也會導致差距慢慢被拉開。“這個差距勢必加劇競爭,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消化。”

  “任何一個市場,到一定程度必然會面臨競爭。”許海亮表示,“但是拉長時間軸來看,從更宏觀的能源、環(huán)境等角度看,新能源汽車今后增長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他表示,在2018年之前,新能源汽車檢測市場的供求關系都還是需求遠大于供給,測試資源非常短缺。

  據(jù)介紹,TUV南德常州新能源汽車檢測實驗室規(guī)劃于2017年,2018年開始落地。經歷選址、裝修、設備引進和人員到位,以及人員與設備的磨合,2019年底正式啟用。

  許海亮指出,常州實驗室的啟動正是TUV南德看好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趨勢的結果,實際上,公司目前已按照北、中、南三個區(qū)域進行實驗室布局,已從區(qū)域地理上選擇出就近為客戶提供服務的位置。

  離“平衡”還有一段路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火熱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存在的一些問題和隱患也在近年引發(fā)了媒體和公眾的關注。據(jù)TUV南德依據(jù)媒體公開報道的統(tǒng)計,2011年至2014年,已報道的國內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每年都在4起或以下,而從2015年和2016年則迅速上升至了14起、29起,2017年至2018年累計為59起,2019年至今也已有40起。

  TUV南德的分析顯示,基于公開報道資料統(tǒng)計的事故原因中,盡管機械、環(huán)境、過熱、電濫用是一些熱失控引發(fā)事故的誘因,但目前仍有許多事故源自未知熱失控,這對電池的安全帶來極大的挑戰(zhàn),因此,可靠性與濫用測試或許可以很大程度上尋找出潛在熱失控的風險。

  不過許海亮也指出,盡管看上去有很多事故,但就整體數(shù)量和比重上來看,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相關的事故并非“猛如虎”。這更多是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太“快”帶來的現(xiàn)象,如今的市場距離 “平衡”尚有一段距離。

  許海亮認為,外界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關注,正一定程度上促成著市場在“平衡”問題上的扭轉。“也就是從之前的快點出貨、快點上市,到更多對質量的關注。”他說,“更好、更安全、更可靠的車才能走得更遠。這個轉變是新興行業(yè)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他指出,嚴格意義上說,任何一個產品的上市都首先需要充分的研發(fā)和驗證,在汽車或電池行業(yè),這就要靠充分的測試。“用充分、甚至是一些極端的試驗,模擬可能會發(fā)生的一些場景,看電池可能會產生什么后果。”他說,“誰做得充分,就一定更安全。”

  但這也帶來了矛盾。“若要做得充分、全面、嚴苛,那產品上市時間一定會受到影響。”許海亮表示,“所以我們希望通過測試、驗證和認證,來規(guī)避很多問題,幫助客戶在安全和上市時間上去達到一個相對比較好的平衡。”他進一步解釋,“這也是其他產業(yè)的普遍現(xiàn)象,越是充分競爭、規(guī)模越大的市場,第三方(檢測和認證)的價值也會顯得更為重要、穩(wěn)定。”

  另外據(jù)方寅亮介紹,目前的監(jiān)測主要可以分成兩類來看。首先是國家強制性的檢測,這類似于電子消費品的3C認證,是基礎的安全性、準入性的檢測,其目的在于保障所有未來面世的產品符合國家在安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另一類則是市場化的檢測。“每一家企業(yè)在做產品開發(fā)的時候,或多或少都需要對產品表現(xiàn)、極限等進行測試。”他說,“新能源汽車一方面相對來說發(fā)展還比較早期,不見得大家所有的設備都齊全;另一方面,包括像新勢力造車等企業(yè)也會借由外力來做相關的測試。因此市場化的相關檢測服務會有較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