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yè)資訊

為何“氣荒”反復出現(xiàn)并難以根治?

來源:新能源網
時間:2017-12-21 20:33:08
熱度:

為何“氣荒”反復出現(xiàn)并難以根治?天然氣市場的開放程度,與政府對天然氣僅為商業(yè)儲備的定位,塑造了今日中國天然氣市場相對不穩(wěn)定的局面。“今冬天然氣供應不足并不是短期的環(huán)保問

  天然氣市場的開放程度,與政府對天然氣僅為商業(yè)儲備的定位,塑造了今日中國天然氣市場相對不穩(wěn)定的局面。

  “今冬天然氣供應不足并不是短期的環(huán)保問題導致的,深層次原因是天然氣市場長期問題累積后的一次爆發(fā)。”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yè)監(jiān)事會原主席季曉南,在第五屆國際能源發(fā)展高峰論壇上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能源市場需求因素復雜多變,預測難度較高,不僅是天然氣,此前幾年國內的煤炭供應也因為估計不足,有過類似的教訓。

  “在不具備準確預測能力的前提下,上游能源企業(yè)需要制定超前周期,即把當前的預測量加上一定的保險量。一般為預測量的10%-15%,以完成冬季保供的任務。”季曉南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從天然氣當下的定位來看,不論最終天然氣供應量過于供過于求、 還是過于供不應求,都會給天然氣市場隨后的發(fā)展帶來不小的隱患。

  “如果像今年冬天一樣供不應求,冒出較大的天然氣供應缺口,大部分使用天然氣的工業(yè)企業(yè)將陷入停滯,給天然氣工業(yè)發(fā)展帶來新的問題。”季曉南表示,在優(yōu)先天然氣保障民用的前提下,供不應求時政府往往會先把工業(yè)停掉。

  “這就是天然氣工業(yè)多年來不溫不火的關鍵原因之一,說停就停,不確定性大,消費者和投資者心里都已經有了陰影。”一位天然氣重卡生產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如果供過于求,那保供超出的費用往往由天然氣資源企業(yè)來承擔,削弱其投資天然氣上游基礎設施的能力和積極性。”季曉南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2008年金融危機后,尤其是2014年原油價格大跌以后,三大油公司在油氣上游投資包括基礎設施投資的步伐都放緩了。

  去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共銷售了712億立方米天然氣,最終損失約149億元。中石油每年承擔著國內70%的天然氣保供任務。

  “不僅在冬季,夏季供過于求時,天然氣價格目前主要是國家定價,價格偏低,所以長協(xié)簽訂的進口天然氣基本上都是虧損的。”季曉南表示,雖然有一定稅收政策支持,但如果上游企業(yè)其他板塊的經濟效益不好,投入巨大的基礎設施投資無疑會首先被削減。

  “除煤改氣供應不匹配外,進口氣源不足是導致今冬天然氣供應不足的主要原因。”國際能源署署長高級顧問楊雷在論壇上表示。由于對國內天然氣需求估計不足,中哈管道天然氣進口能力沒有充分地使用,比預計減少了一半左右。

  中哈管道囊括著第一條引進境外天然氣的能源通道——中亞天然氣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修建于2007年,累計投資300多億美元,目前已建成550億立方米的輸氣能力,預計該線建成后供應量將達到850億立方米。

  今年冬季,每年承擔70%天然氣供應任務的中石油給中亞天然氣管道安排的保供任務是385億立方米。去年中亞天然氣管道一共向國內輸送了350億立方米的進口天然氣,占去年國內天然氣進口量的一半左右。

  “政府層面可能會覺得三大國家石油公司擁有進口和運輸資源的特權,承擔一部分損失也是應該的,而企業(yè)效益好的時候是有能力補一下,經濟效益不好的時候負擔確實也很重,只能砍投資。”一位曾經任職于國家能源部門的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中國海關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10個月國內天然氣進口量約為752.8億立方米,其中進口管道氣為348.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9%;進口LNG約為404.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7.7%。

  進口管道氣氣源安排不足的同時,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的使用率亦存在閑置的現(xiàn)象。

  “儲氣庫建設周期較長,所以要提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使用率,而東南沿海地區(qū)的接收站使用率只有60%。”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張玉清在論壇上表示,天然氣接收站應該在夏天把“蛋糕”做大一點,并同時加大國內天然氣的產量。“在煤改氣過程中注意天然氣上下游的聯(lián)動與配合,避免改氣后沒有氣供上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國內現(xiàn)有的天然氣基礎設施如果都利用起來,保供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季曉南表示,儲備能力不足是天然氣供應多年來的常態(tài)性問題,國內早已采取相關措施,重要的是對天然氣的儲備到底放在什么地位。

  “與原油的戰(zhàn)略儲備地位相比,天然氣更多是考慮商業(yè)儲備,政府的財政資金和策略還不夠重視。”季曉南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天然氣儲備能力難以提升癥結在于,冬季有需求時不放開價格,上游投資企業(yè)難以獲利;夏季供大于求時,多出的儲備成本費用使得企業(yè)難以承擔損失。“沒有人管誰來承擔儲備的費用。”

  “要么放開讓市場來決定價格,要么核定天然氣成本造成的保供任務虧損讓國家承擔一部分,或許能有效解決國內的天然氣供應問題。”季曉南表示,這并不是單個環(huán)保部門或者能源部門的事情,涉及到油氣管理體制改革等問題。“在深層次問題沒有解決之前。”

  “即使政府要承擔上游企業(yè)保供部分的費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季曉南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這需要考慮氣價及制定對三大油公司的考核標準等問題。

  “參考西方國家的一些方法,降低工業(yè)氣價促進實體經濟發(fā)展,提高民用氣價或許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措施,但涉及到民生問題,改革阻力較大。”上述國家能源部門人士表示,從長期油氣戰(zhàn)略的角度來看,適當發(fā)展煤改氣是有利于天然氣市場的改革的。(鄧雅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