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突飛猛進,但問題和矛盾也很突出,比如各地推廣力度和進程不一,東北西北銷量極低,私人用戶占比不過半等。就個人消費而言,政策導向仍有較大影響。業(yè)內人士分析稱,私人購車市場仍有潛力可挖掘,企業(yè)亟待“強健自身”,迎接未來的井噴期。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5年開始駛入快車道,并躍居世界產銷第一的寶座。無疑,在國內汽車消費市場,新能源汽車在汽車市場上的占有率以及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都在逐步提高。不過,發(fā)展中的矛盾也明顯:發(fā)展不平衡、私人用戶普及率不高。根據數據來看,受制于充電樁基礎設施、純電動車技術品質和民眾度認知度等因素,當前新能源汽車在私人用戶市場的占比不足一半,銷量集中在機動車限牌的城市,西北部地區(qū)銷量極低。全媒體通過百度搜索指數發(fā)現(xiàn),關注“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關鍵詞的用戶,華東、華北和華南地區(qū)最密集。從省份來說,北京、廣東、浙江、江蘇和上海等位列前五。新能源汽車“十城千輛”的參與城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走在了全國前列。與一線城市相比,西北和東北地區(qū)較為漠視新能源汽車。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呈現(xiàn)出不均衡的特征,各地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力度和進程不一,各地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度呈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性。TalkingData發(fā)布的報告顯示,受嚴苛的限購和限行政策、極低的搖號中簽率的影響,當地居民不得不將更多的注意力和需求轉向了新能源汽車。2016年全年,北京、上海和廣東是新能源消費者主要聚集地,全年新能源汽車銷售50.7萬輛,以上三大省市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比超過1/3。同時,TalkingData的數據顯示,從北京、上海和廣州的近三年的個人和單位的普通/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總數看,個人和單位的新能源指標有效申請總數總體呈明顯增長趨勢,且增長幅度相對高于個人和單位的普通指標有效申請總數,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同時提升了對新能源車的認可程度。新能源車較高的“中簽率”對部分用戶和單位產生極大吸引力。但從整體上看,有限的新能源車指標配置資源仍舊難以緩解超大型城市小客車“一號難求”的局面。全媒體在查閱北京市機動車指標配置信息時發(fā)現(xiàn),北京2017年北京小客車的總體指標為15萬輛,其中燃油車為9萬輛,新能源車為6萬輛,并采用“先到先得”的輪候配置方式獲取。往年北京8月份才能用完全年的個人新能源指標,而2017年還未過半時,北京市民已將全年個人新能源指標用完。廣州的節(jié)能車搖號指標如今也是一號難求,最近一期廣州中小客車指標配置顯示,11月份個人節(jié)能車的有效個人申請編碼總數達到7543個,實際配置的個人節(jié)能車總數則只有880個,也即7個人搶一個。節(jié)能車指標不再是獲得指標的“捷徑”。威爾森數據顯示,當前傳統(tǒng)燃油汽車領域,私人用戶占比高達98%,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車私人用戶的占比僅為50%左右,而且在個人用戶領域,一線限牌城市銷量明顯高于非限牌城市。當前新能源車個人用戶銷量前十城市當中,有六個限牌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銷量排在前三。在非限牌的城市當中,大部分新能源汽車銷量來自為單位采購或用作專車領域,在私人用戶領域,新能源汽車備受冷落。業(yè)內人士指出,當前在國內新能源車高銷量中,大部分被租賃公司等公共消費市場消化。部分車企通過合作方式成立汽車或新能源車租賃公司,將生產的新能源車銷售給租賃公司,事實上,銷量中私人購車比例并不高。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指出,新能源汽車在我國不同城市銷量表現(xiàn)得不平衡,正顯示其在私人用戶領域尚未獲得高度認知。基礎設施不普及,國產新能源汽車技術品質有待提高,都制約著私人用戶接受新能源汽車。以北京為例,雖然新能源汽車指標很搶手,但同時每年被迫“棄號”者也高達近萬人。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此前發(fā)布的信息顯示,當前北京有超過8萬人輪候未來兩年的新能源指標,同時根據北京1——10月份的新能源小客車實際上牌量,北京有近萬人“棄號”,因為各種因素沒有使用新能源指標。那么,什么新能源汽車最好賣呢?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答案。從北上廣深新能源市場個人消費結構來說,政策導向結果明顯,在同樣有補貼的情況下,消費者更青睞非插電式混動車型,其次是插電混動車型,最后才是純電動車型。如在北京2016年新能源市場個人用戶銷量構成中,北汽新能源汽車生產的E5、E6等純電動車在當地最受歡迎,還有江淮和比亞迪的純電動汽車;但在廣州,廣汽豐田的雷凌和凱美瑞兩款非插電式混合動力,創(chuàng)造了新能源汽車近8成銷量;而上海,則又是上汽榮威等當地企業(yè)投放的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等銷量最大。以上這些車型,在當地不僅有補貼支持,也有號牌指標上牌的相對便利。與去年相比,我國消費者已經越來越能接受新能源車,再加上諸多利好政策的實施,私人購車比例逐漸增加。對于企業(yè)來說,當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通過“強健自身”,在私人用戶市場及早搶占份額。全國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只有私人消費成為新能源車市場的主流,才是剛性需求,讓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真正走強,也能拉動配套設施等全產業(yè)鏈的發(fā)展。全媒體留意到,國家政策方面也在向私人新能源車消費方向傾斜,雙積分制的推出,以及補貼退坡,給予企業(yè)更多壓力,讓整車廠能造出更多適合個人用戶需求的新能源汽車。私人新能源車比例的不斷加大,也使車企在產品布局上開始多元化,推出更加細分的車型,以滿足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的需求。最近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車準入目錄已經體現(xiàn)了這種現(xiàn)象,最近幾個批次的《目錄》當中,純電動乘用車數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用于商業(yè)和專車用途的新能源客車的數量則少于去年。崔東樹表示,私人消費市場的走強,使政府對新能源車支持力度加大的同時,各車企也應完善新能源車產品線,以迎接未來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井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