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印發(fā)《2024—2025年節(jié)能降碳行動方案》的通知
挪威奮力綠色轉型
挪威奮力綠色轉型導讀挪威駐廣州總領事司鐸萊Stale Torstein Risa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挪威長久以來強調可持續(xù)發(fā)展,但要更上一步需要探尋更多的契機,中挪合作交流
導讀
挪威駐廣州總領事司鐸萊Stale Torstein Risa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挪威長久以來強調可持續(xù)發(fā)展,但要更上一步需要探尋更多的契機,中挪合作交流帶給挪威一個新的機遇。
漫步在挪威街頭,叫來的出租車是特斯拉,大眾e-Golf、寶馬i3等中高端新能源汽車車型隨處可見,充電樁等設施也比較完備,這和挪威政府力推新能源汽車有關。
根據(jù)挪威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截至2016年底,挪威登記在冊的電動汽車超過了10萬臺(挪威人口約520萬),同比增長40%,這個數(shù)字還在迅猛上升之中。
按照國際能源署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6年挪威電動汽車占有率為28.76%,在全球名列第一,排名第二的荷蘭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為6.4%。此外,挪威政府還計劃在2025年全面禁售化石燃料汽車。
而另一方面,挪威主權財富基金規(guī)模在2017年9月時突破了一萬億美元,是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該基金又被稱為“石油基金”。根據(jù)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公司(WM)最新報告,挪威迄今依然是全球10大石油發(fā)現(xiàn)地之一。
靠石油富國,如今卻又期待綠色轉型,在世界諸多國家將燃油汽車禁售時間紛紛列上日程表的日子里,挪威的綠色轉型之路獨特卻富有成效。但要走得更遠,實現(xiàn)其政府制定的低碳社會目標還需要更多其他國家的合作者參與其中。
挪威駐廣州總領事司鐸萊Stale Torstein Risa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挪威長久以來強調可持續(xù)發(fā)展,但要更上一步需要探尋更多的契機,中挪合作交流帶給挪威一個新的機遇。
電動汽車“伊甸園”
“電動汽車為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作為一名電動汽車車主,挪威投資署高級顧問Dag Ivar Devik Brekke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挪威政府目前采取的政策是需求側重點下力,讓更多的挪威居民體驗新能源汽車給生活帶來的改變。
Dag表示,挪威居民購買新能源汽車時享有很多的稅費減免及補貼,例如,購買新能源汽車有國家能源補貼,新車登記稅、增值稅等稅費也均被免除。
在挪威,購買純電動車(BEVs)享受免除25%增值稅優(yōu)惠,國際能源署預計這項政策在2020年之前都不會改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早在1991年,挪威便免除了電動汽車的新車登記稅,加上隨后一系列大力度的稅費減免,使得新能源汽車的售價在挪威極具優(yōu)勢。
以在歐洲市場銷售份額不斷上升的大眾e-Golf為例,目前e-Golf在挪威的起售價為31.09萬挪威克朗(約合人民幣25.19萬元),而燃油版Golf的起售價為31.16萬挪威克朗(約合人民幣25.24萬元)。
如果算上稅費上的減免,e-Golf的售價比燃油版將便宜約人民幣6.25萬元,而在同屬北歐的鄰國瑞典,e-Golf的售價比燃油版Golf售價要貴上約人民幣7.82萬元。
挪威道路交通信息委員會(OFV)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插電式混合動力型汽車(PHEV)在挪威銷量同比增長了一倍多,國際能源署認為,增長一方面和政府補貼有關,另一方面PHEV相比BEV而言,能夠實現(xiàn)更長途的旅行,這使得銷量更好。
但挪威居民一般都是很保守的,Dag指出,從燃油車到電動車的體驗改變全然不同的,除開換車費用很大,居民適應使用電動車的過程也非常重要,“從挪威現(xiàn)有電動汽車的保有量來看,政府的政策非常成功,在感受了電動汽車的便捷之后,我和其他的電動汽車車主也成為了電動汽車的代言人,會向其他人去推廣它。”
為提高挪威居民在電動汽車使用過程中的感受,在使用場景中挪威政府也下了一番功夫。Dag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挪威政府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的激勵政策,例如電動汽車可以在工作日的特定時間內使用公交車道,經過特定的高速公路、輪渡渡口、橋梁和隧道等的收費站時免費,車主還可以免費將車停在公共場所的車位。
此外,電動汽車用公共充電樁充電也是免費的,挪威政府還計劃在各主要城市的道路間,平均每隔50公里修建快速充電站,政府會為這部分建設提供財政補貼。
挪威電動車協(xié)會是目前挪威最大會員組織之一,該組織秘書長克里斯蒂娜·布(Christina Bu)認為,電動汽車在挪威的成功說明消費者需要它,汽車制造商應該推出更多的電動車車型,同時呼吁各國政府在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上下功夫,以適應日益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
綠色變革
從對消費者的支持力度上來看,挪威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其也希望能夠成為一個低碳環(huán)保的國家。
司鐸萊表示,挪威希望在商業(yè)領域推進綠色轉型,并制定了頗具雄心的目標。從時間表上看,挪威計劃在2025年全面禁售化石燃料汽車,在2030年成為碳中和社會。此外,挪威政府根據(jù)巴黎氣候變化協(xié)定,計劃在1990年水平的基礎上,減少至少40%溫室氣體的排放,并在2050年之前成為低碳社會。
挪威是除海灣地區(qū)之外最大的油氣產國,油氣行業(yè)在挪威經濟中占巨大比例,挪威統(tǒng)計署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油氣產業(yè)占挪威GDP的比重為14%,占投資總額的19%,出口額中39%來自于油氣產業(yè),全國人口中的7%從事油氣產業(yè)的工作。而受到2014-2015年石油價格暴跌的影響,挪威的經濟受到了沉重打擊,這讓挪威“思變”。
挪威政府不斷提出經濟轉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方案,以減少對石油出口的依賴。挪威首相埃爾娜·索爾貝格(Erna Solberg)自上任以來多次表示,在巔峰時期,石油和天然氣行業(yè)在挪威經濟的主導地位過于強大,“挪威經濟必須多元化”。
挪威人將這場經濟多元化的轉變稱為“綠色變革”(Green Shift),挪威將新經濟增長點放在了海洋科技、生命健康、清潔能源等高新領域上,在能源領域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除開石油產業(yè),挪威的水力發(fā)電在能源構成中非常突出,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中國區(qū)副總裁Mats Fredriksson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挪威還會將過剩的能源賣給歐洲的鄰居們,“在未來挪威的主要電力供應還會是水力發(fā)電,石油和天然氣未來不會是挪威的能源來源,而是會出口”。
挪威是世界第六大水力發(fā)電國。根據(jù)挪威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目前挪威電力來源中96%來自水力發(fā)電,風力發(fā)電占2%,而Eurostat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歐洲28國的能源來源中,48%使用的是化石燃料,風能占10%,而水力發(fā)電則占12%。
環(huán)境優(yōu)勢上的水力發(fā)電使得挪威的能源處于“過剩”之中,Eurostat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挪威是除冰島之外歐洲地區(qū)電價最便宜的國家,比倒數(shù)第三的芬蘭還要便宜30%。
根據(jù)國際能源署的統(tǒng)計,歐洲在用電高峰時期有1000億瓦的電量缺口,挪威在提供本國所需之外,還能夠至少滿足缺口的四分之一的電力需求。
目前,挪威已經向瑞典、荷蘭、芬蘭和丹麥出口剩余水電以及電力交換,而且將建設通向德國和英國的跨海電纜,這將分別在2018年和2020年完工。
但要從依賴油氣轉型綠色經濟并沒有那么容易,Mats認為,目前電動汽車更多地像是“第二部汽車”,長途出行還是需要燃油車,而要擺脫石油也是不容易的,變革需要慢慢推進,“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石油的使用量會越來越少”。
期待與中國更多合作
挪威的綠色變革并非一帆風順,一方面,逾20年持續(xù)高額補貼的電動車行業(yè)難以維系。
挪威議會近年來對電動汽車補貼是否繼續(xù)爭議不斷,此前免費停車的優(yōu)待是全國范圍內,這項優(yōu)惠從2016年起不再適用,只能夠在特定區(qū)域內享受優(yōu)惠政策,其他的幾項優(yōu)惠政策也處于搖擺之中。
挪威議會近期也在就向特斯拉等高端車型的補貼是否取消展開討論,有挪威代表團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特斯拉在挪威非常受歡迎,在補貼政策下,居民只需花費市場價的一半就能夠購得,這對財政造成了很大負擔,此外,過多的私家電動車占用公交車道也影響了公共交通。
另一方面光靠自身及歐洲產業(yè)難以轉變經濟結構,與中國的合作帶來了新契機。
Mats表示,目前Statoil在近海勘探,陸上開采,頁巖氣等方面尋求大量的合作交易機會,與中國的油氣公司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也在接洽之中。
司鐸萊認為,中國企業(yè)在挪威的投資對于鼓勵綠色科技、金融科技、醫(yī)療等領域的創(chuàng)業(yè)者和初創(chuàng)公司而言非常重要。
Dag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挪威居民目前對于電動汽車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而目前大眾、寶馬、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車型的供應并不能夠滿足挪威居民的需求,“有些車型下單后要等兩年才能提車”,目前在和比亞迪等中國的廠商接洽。
比亞迪歐洲銷售事業(yè)部總經理助理曹爽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比亞迪在挪威的布局還是以商業(yè)客戶為主,例如大巴、物流車這類的車型。比亞迪已經有2臺電動大巴在挪威交付使用,明年預計有10臺,云軌項目也在溝通之中。
目前挪威的私家電動汽車領域高端競爭者太多,比亞迪要進入這個市場還需要在車型的技術參數(shù)上進行調整,才能適應當?shù)叵M者的需求,得到他們的青睞,曹爽指出,相對于德國等老牌工業(yè)國家,挪威對外部的制造企業(yè)、投資持歡迎態(tài)度,市場也比較容易進入。(記者 周智宇)
上一篇:無錫市首批5條微巴線路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