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說

水能的資料

來源:新能源網(wǎng)
時間:2024-08-17 12:52:57
熱度:

水能的資料【專家解說】:1定義編輯本段    指水體的動能、勢能和壓力能等能量資源 ?! V義的水能資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資源;  狹義的水能資源指河流的

【專家解說】:

1定義編輯本段

    指水體的動能、勢能和壓力能等能量資源 。  廣義的水能資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資源;  狹義的水能資源指河流的水能資源。水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見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到20世紀90年代初,河流水能是人類大規(guī)模利用的水能資源;潮汐水能也得到了較成功的利用;波浪能和海流能資源則正在進行開發(fā)研究。 

2概況編輯本段

  中國位于亞洲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全國面積960萬km2,居世界第三位。 
   中國大地,地勢高差巨大,地形復雜多樣。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勢最高地區(qū),延伸出許多高大山脈,向東逐漸降低。中國北部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祁連山、秦嶺、陰山、大興安嶺等,南部有喜馬拉雅山、橫斷山、南嶺、武夷山等。從高原和山地,發(fā)源出眾多的大小江河,遍布全國。這些山脈與河流,構成了中國大地的基本形態(tài)。 
   在這廣袤的國土上,河流眾多,徑流豐沛、落差巨大,蘊藏著非常豐富的水能資源。據(jù)統(tǒng)計,中國河流水能資源蘊藏量6.76億kW,年發(fā)電量59200億kWh;可能開發(fā)水能資源的裝機容量3.78億kW,年發(fā)電量19200億kWh。不論是水能資源蘊藏量,還是可能開發(fā)的水能資源,中國在世界各國中均居第一位。 [1]  
   1.河流 
   中國河流眾多,水系龐大而復雜。從北到南主要有黑龍江水系、松花江水系、鴨綠江水系、遼河水系、海灤河水系、黃河水系、淮河水系、長江水系、珠江水系、東南沿海及島嶼水系等;西南有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國際河流水系;西北有額爾齊斯河、伊犁河水系,還有塔里木河及新疆、甘肅、內(nèi)蒙、青海等內(nèi)陸水系。 
   中國主要大河,大都自西向東流入太平洋。其中,長江(包括上游的金沙江、通天河)全長6380km,是中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黃河長5464km,是中國第二大河。位于中蘇邊界的黑龍江和上源額爾古納河以及中國境內(nèi)的海拉爾河共長3979km。珠江(西江——潯江——黔江——紅水河——南盤河)全長2216km。橫斷山區(qū)河流則自北向南流,為國際河流,瀾滄江出境后為湄公河入太平洋,怒江出境后為薩爾溫江入印度洋。西藏南部的雅魯藏布江,自西向東折向南流,穿過喜馬拉雅山脈后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經(jīng)印度及孟加拉國入印度洋。西藏西部的森格藏布河與朗欽藏布河為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河源,向西流經(jīng)印度和巴基斯坦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額爾齊斯河,向西北流經(jīng)蘇聯(lián)入北冰洋。這些匯入海洋的外流水系,流域面積共占全國面積的63.8%,徑流總量占全國的95.5%。 
   其次,中國西部和北部的高原及沙漠地區(qū),還有許多內(nèi)陸河流和季節(jié)河流,分別注入內(nèi)陸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其中以新疆塔里木河最大,河長2179km。這些內(nèi)陸河流的流域面積,占全國面積的36%,而徑流總量僅占全國的4.5%。 
   據(jù)初步統(tǒng)計,中國境內(nèi)所有流域面積在100km2以上的河流共5000余條。其中,河長在1000km以上者有20條;流域面積在1000km2以上者有1600余條;水能資源蘊藏量在10000kW以上者有3019條。外流水系是中國河流的主體,其河流條數(shù)、水量和水能資源均占全國的90%以上。構成河流水能資源的兩大要素是徑流和落差,中國具有徑流豐沛和落差巨大的優(yōu)越自然條件。 
   2.降水和徑流 
   中國氣候大致以秦嶺為界,北部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南部是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溫帶和亞熱帶占全國面積的70%以上。中國具有典型的季風氣候,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夏季,從太平洋來的東南季風和從印度洋來的西南季風影響中國大陸,帶來不同程度的降雨過程。年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臺灣山區(qū)和雅魯藏布江河灣南部高達2500~4000mm,海南島和華南、西南局部山區(qū)為2000~2500mm,長江以南沿海各省為1500~2000mm,華東和西南大部分地區(qū)為800~1500mm,東北及華北各省為400~800mm,西藏大部為100~500mm,西北各省區(qū)大部分僅為50~500mm。中國的降水量,絕大部分以降雨為主,北部降雪較多。 
   地表徑流的分布與降水相應,亦是東南多,西北少。平均年徑流深度,臺灣山區(qū)和雅魯藏布江河灣南部高達1000~3000mm;珠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地區(qū)600~1000mm,由此向北逐漸減??;長江流域500~600mm;淮河流域200~250mm;黃河及海灤河流域僅 60~ 100mm;東北略大于華北,為 100~150mm;西北徑流最貧乏,僅20~50mm,且主要集中在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祁連山等山區(qū),廣大的高原、盆地、草原和沙漠則是少水或干涸地帶。 
   中國東部和南部屬太平洋流域,面積占全國的56.8%,徑流系數(shù)達42.8%,產(chǎn)生的徑流量占全國的80%以上。其中,長江流域平均年徑流量9282億m3,居中國第一位;珠江流域平均年徑流量3466億m3,居第二位;黑龍江在烏蘇里江口以上平均年徑流量1910億m3,中國境內(nèi)占 1190億m3;黃河和淮河天然平均年徑流量分別為626和459億m3,錢塘江382m3,海河233億m3。西南部屬印度洋流域,面積占全國的6.5%,徑流系數(shù)高達70%以上,產(chǎn)生的徑流量占全國的12.5%,其中,雅魯藏布江在國界處的平均年徑流量為1395億m3,瀾滄江在國界處為600億m3,怒江在國界處為580億m3。 
   西北部各內(nèi)陸流域,面積占全國的36.2%,徑流系數(shù)20.6%,產(chǎn)生的徑流量不到全國的5%。 
   3.落差 
   中國河流落差巨大,是由中國大陸地形地勢所決定的。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分為四級階梯:第一級,是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第二級,在青藏高原以東、以北,下降至海拔1000~2000m左右,包括黃土高原、內(nèi)蒙高原、云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區(qū);第三級,系由第二級邊緣向東直到海邊,主要為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錯地區(qū),大部分在海拔500m以下,沿海平原低至50m,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東南沿海丘陵及平原等;第四級,為大陸架,一般在水深200m以內(nèi)。 
   全國面積按海拔高程劃分:500m以下的低丘、平原區(qū)占16%;500~1000m的低山、丘陵區(qū)占19%;1000~2000m的中高山區(qū)占28%;2000~5000米的高山高平原區(qū)占18%; 5000m以上的更高山區(qū)占 19%。故中國大地高差大,起伏大、山地多、平原少。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程8848.13m)與新疆吐魯蕃艾丁湖(海平面以下154m)相比,中國陸地上最大高差達9000m,是世界上陸地高差最大的國家。若以西部海拔4000~5000m的高山、高原區(qū),與東部海拔50m以下的沿海平原相比,中國大陸的大面積高差也在4000余m。 
   在這樣的地形地勢條件下,中國河流大都是從高山和高原上,奔騰而下,流向海洋。因而河道陡峻,落差巨大,是中國河流的突出特點。尤其是青藏高原東南部和橫斷山脈地區(qū)的河流,河陡谷狹,水流湍急,灘險連綿。有些落差集中河段,常形成瀑布跌水,浪花飛濺,水聲如雷,勢不可擋。根據(jù)普查,中國許多河流的總落差都在1000m以上;主要大河流的總落差,有的達2000~3000m,有的達4000~5000m。發(fā)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大河流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怒江等,天然落差都高達5000m左右,形成了一系列世界上落差最大的河流,這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