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說

風能資源的風能資源概況

來源:新能源網
時間:2024-08-17 12:14:19
熱度:

風能資源的風能資源概況熱心網友:據國家氣象局估算,全國風能密度為100W/m2,風能資源總儲量約1.6X105MW,特別是東南沿海及附近島嶼、內蒙古和甘肅走廊、東北、西北、華北和青

熱心網友:據國家氣象局估算,全國風能密度為100W/m2,風能資源總儲量約1.6X105MW,特別是東南沿海及附近島嶼、內蒙古和甘肅走廊、東北、西北、華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區(qū),每年風速在3m/s以上的時間近4000h左右,一些地區(qū)年平均風速可達6~7m/s以上,具有很大的開發(fā)利用價值。有關專家根據全國有效風能密度、有效風力出現(xiàn)時間百分率,以及大于等于3m/s和6m/s風速的全年累積小時數,將我國風能資源劃分為如下幾個區(qū)域。 在4和5地區(qū)以外的廣大地區(qū),為風能季節(jié)利用區(qū)。有的在冬、春季可以利用,有的在夏、秋季可以利用。這一地區(qū),風能密度在50~100W/m2之間,可利用風力為30~40%,大于、等于3m/s的風速全年累積在2000~4000h,大于、等于6m/s的風速在1000h左右。下面介紹一下國家氣象局的有關專家關于我國風能區(qū)劃的劃分意見。采用三級區(qū)劃指標體系。第一級區(qū)劃指標:主要考慮有效風能密度的大小和全年有效累積小時數。將年平均有效風能密度大于200W/m2、 3~20m八風速的年累積小時數大于500Oh的劃為風能豐富區(qū),用“Ⅰ”表示;將150~200W/m2、 3~20m/s風速的年累積小時數在3000~5000h的劃為風能較豐富區(qū),用“Ⅱ”表示;將50~150W/m2、3~20m/s風速的年累積小時數在2000~3000h的劃為風能可利用區(qū),用“Ⅲ”表示;將50W/m2以下、3~20m/s風速的年累積小時數在2000h 以下的劃為風能貧乏區(qū),用“Ⅳ”表示。在代表這四個區(qū)的羅馬數字后面的英文字母,表示各個地理區(qū)域。第二級區(qū)劃指標:主要考慮一年四季中各季風能密度和有效風力出現(xiàn)小時數的分配情況。利用1961~1970年間每日4次定時觀測的風速資料,先將483個站風速大于、等于 3m/s的有效風速小時數點成年變化曲線。然后,將變化趨勢一致的歸在一起,作為一個區(qū)。再將各季有效風速累積小時數相加,按大小次序排列。這里,春季指3~5月,夏季指6~8月,秋季指9~11月,冬季指12、1、2月。分別以 1、2、3、4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如果春季有效風速(包括有效風能)出現(xiàn)小時數最多,冬季次多,則用“14”表示;如果秋季最多,夏季次多,則用“32”表示;其余依此類推。  第三級區(qū)劃指標:風力機最大設計風速一般取當地最大風速。在此風速下,要求風力機能抵抗垂直于風的平面上所受到的壓強。使風機保持穩(wěn)定、安全,不致產生傾斜或被破壞。由于風力機壽命一般為20~30年,為了安全,我們取30年一遇的最大風速值作為最大設計風速。根據我國建筑結構規(guī)范的規(guī)定,“以一般空曠平坦地面、離地10m高、 3 0年一遇、自記10min平均最大風速”作為進行計算的標準。計算了全國700多個氣象臺、站30年一遇的最大風速。按照風速,將全國劃分為4級:風速在35~40m/s以上(瞬時風速為50~60m/s),為特強最大設計風速,稱特強壓型;風速30~35m/s(瞬時風速為40~50m/s),為強設計風速,稱強壓型;風速25~30m/s(瞬時風速為30~40m/s),為中等最大設計風速,稱中壓型;風速25m/s以下,為弱最大設計風速,稱弱壓型。4個等級分別以字母a、b、c、d表示。根據上述原則,可將全國風能資源劃分為4個大區(qū)、30 個小區(qū)?! 「鲄^(qū)的地理位置如下:  Ⅰ區(qū):風能富豐區(qū)ⅠA34a—東南沿海及臺灣島嶼和南海群島秋冬特強壓型。ⅠA21b—海南島南部夏春強壓型。ⅠA14b—山東、遼東沿海春冬強壓型。ⅠB12b—內蒙古北部西端和錫盟春夏強壓型。ⅠB14b—內蒙古陰山到大興安嶺以北春冬強壓型。ⅠC13b-c—松花江下游春秋強中壓型。 ?、騾^(qū):風能較豐富區(qū)ⅡD34b—東南沿海(離海岸20~50km)秋冬強壓型。ⅡD14a—海南島東部春冬特強壓型。ⅡD14b—渤海沿海春冬強壓型。ⅡD34a—臺灣東部秋冬特強壓型。ⅡE13b—東北平原春秋強壓型。ⅡE14b—內蒙古南部春冬強壓型。ⅡE12b—河西走廊及其鄰近春夏強壓型。ⅡE21b—新疆北部夏春強壓型。ⅡF12b—青藏高原春夏強壓型?! 、髤^(qū):風能可利用區(qū)ⅢG43b—福建沿海(離海岸50~100km)和廣東沿海冬秋強壓型。ⅢG14a—廣西沿海及雷州半島春冬特強壓型。ⅢH13b——大小興安嶺山地春秋強壓型。ⅢI12C—遼河流域和蘇北春夏中壓型。ⅢI14c—黃河、長江中下游春冬中壓型。ⅢI31c—湖南、湖北和江西秋春中壓型。ⅢI12c—西北五省的一部分以及青藏的東部和南部春夏中壓型。ⅢI14c—川西南和云貴的北部春冬中壓型?! 、簦猴L能欠缺區(qū)ⅣJ12d—四川、甘南、陜西、鄂西、湘西和貴北春夏弱壓型。ⅣJl4d—南嶺山地以北冬春弱壓型。ⅣJ43d—南嶺山地以南冬秋弱壓型。ⅣJ14d—云貴南部春冬弱壓型。ⅣK14d—雅魯藏布江河谷春冬弱壓型。ⅣK12c—昌都地區(qū)春夏中壓型。ⅣL12c—塔里木盆地西部春夏中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