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說

記敘文的描寫方法有那些!我需要詳細的解釋。

來源:新能源網(wǎng)
時間:2024-08-17 09:52:23
熱度:

記敘文的描寫方法有那些!我需要詳細的解釋。【專家解說】:在寫人記敘文中,除了通過具體事情的敘述表現(xiàn)人物外,還必須靈活運用描寫方法和技巧,著力刻畫人物的思想性格,才能把人物寫得栩栩如

【專家解說】:在寫人記敘文中,除了通過具體事情的敘述表現(xiàn)人物外,還必須靈活運用描寫方法和技巧,著力刻畫人物的思想性格,才能把人物寫得栩栩如生,從而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但在一篇習作里不一定把所有的描寫方法都用上,而要根據(jù)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所選擇,可以綜合運用幾種描寫方法,也可以重點運用一、兩種描寫方法。下面介紹幾種描寫方法和技巧。 一、外貌描寫 外貌描寫又稱肖像描寫,是指對人物面容、神態(tài)、表情、姿態(tài)、身材(身影)、衣飾、風度乃至言談舉止、或哭或笑的描寫。俄國著名作家果戈理曾經(jīng)說過:“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鑰匙?!边@就啟發(fā)我們:在寫人記敘文中,適當?shù)耐饷裁鑼懯鞘直匾?。那么,應該怎樣進行外貌描寫呢? ⑴根據(jù)寫作目的選重點。外貌描寫,內容甚多。寫作時必須根據(jù)作文的內容、寫作目的,有重點地選擇某一方面來描寫,應該突出描寫最能體現(xiàn)人物特征的部分,好的外貌描寫著墨不必過多,甚至只有一兩個詞,就能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笨虅澓萌说难劬Γ瑢Ψ从橙宋锏膬刃氖澜缙鹬匾淖饔?,能揭示人物的喜怒哀樂,所以許多作者都把眼睛描寫作為重點,為自己的寫作意圖服務,如魯迅的《祝福》,傳神的眼睛描寫尤其精彩,極其省儉的揭示了人物性格。但也不盡然。寫外貌,并無劃一重點,而要根據(jù)刻劃人物性格特征的需要,根據(jù)自己接觸寫作對象時獲得的深刻印象選擇重點。比如,冰心的《小橘燈》寫小姑娘時為了表明她是“窮苦人家的孩子,過著艱難的生活”,所以就選擇重點寫她“蒼白的臉”、“凍得發(fā)紫的嘴唇”、“一身很破舊的衣服”和“光腳穿著一雙草鞋”,這就抓住了能體現(xiàn)“窮苦”、“艱難”的特征,就達到了外貌描寫的目的。如果不是這樣,而是寫她長得怎么眉清目秀等等,無論寫得怎樣生動、形象,也只能算是敗筆。 ⑵同中求異抓特征。外貌描寫最忌兩點:一是沒有特征,概念化,臉譜化。二是語言貧乏,陳詞濫調??偸恰肮献幽槨?,“炯炯有神的眼睛”,千人一面。其實,人的外貌也很難找到完全相同的。人們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生活經(jīng)歷、工作性質、興趣愛好、環(huán)境影響等的不同,必然在他們的外貌上反映出來。作者一定要注意觀察,善于區(qū)別,能抓住特征,寫出不同點。同樣寫人物眼睛也有大小、形狀、色澤等等的不同,更有眼中流露的喜悅、好奇、驚恐、疑惑、關切……各種不同的感情色彩。 ⑶前后照應寫變化。魯迅先生在《祝福》中多次刻劃祥林嫂的外貌,其中寫到臉色的就有這樣三次:初到魯家時“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倍M魯家,“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jīng)消失了血色……”而五年后,當被趕出魯家,淪為乞丐時的祥林嫂“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從這三次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祥林嫂在封建統(tǒng)治壓迫下,精神受到嚴重摧殘。這些情況在她的外貌中也充分地反映出來了??陀^事實也正是這樣,隨著歲月的流逝和人物的成長,人們的外貌也總是發(fā)生著變化;即使時間相差并不遠,但由于外部事物的變化,當人感受到這些之后,必定會在外部表露出來。如果我們能恰當?shù)刈⒁獾轿恼碌那昂笳諔瑢懗鋈宋镌诓煌瑫r間、地點、條件下的變化,就能反映出人物性格的多樣性,寫出人物性格的發(fā)展。這樣,人物在讀者的腦海里,不只是靜止的一幀照片,而是富有活力的人物形象了。不可忘記,你是在描繪一個活人的外貌,不是在為一個死者描繪遺容,不光要寫得形似,還要為求傳神;在動態(tài)中表現(xiàn)人物特點,還必須注意順序,不能東一句西一句地亂寫。 總之,外貌可通過其特征作直觀的客觀描寫,亦可間接進行個性烘托,通過作者主觀感受或其他人物的反應來寫;既可用粗線條作輪廓勾畫,也可以用濃墨重彩進行細致描繪;既可作靜態(tài)描寫,也可作動態(tài)描寫。但不論用什么方法,都必須根據(jù)描寫對象的實際出發(fā),用一種自然、真切、繪形繪畫的描寫突出其主題。 二、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是對人物的說話,從內容到詞匯、句法腔調、聲音等的描寫。它采取獨白和對話兩種手法。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對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物之間的交談,它是語言描寫中運用最多與最普遍的一種手法。語言描寫既可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特征,又可借人物的語言來說明或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以及間接地描寫其它的人、事、景物。“言為心聲”,語言描寫應努力做到使讀者“聞其聲,知其人”。那么怎樣才能寫好呢?這里介紹幾種方法: ⑴羅列選優(yōu)法。魯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先后用了藤野的6次對話。而事實上,在聽藤野講課、輔導以至日常交談及最后告別時,魯迅肯定聽藤野講過很多話,即使印象較深刻的,也遠不止這么幾句,但是作為一篇短文,既不可能也完全不必要去把人物所說過的話全部寫出來。魯迅先生運用了羅列選優(yōu)法,把腦中印象深刻的話語一一羅列,隨后加以分析、選擇,將其中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的話語選出,經(jīng)適當加工后寫入文內。例如,“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現(xiàn)在我給你改好了……”這揭示了藤野富有嚴肅的科學精神和負責的教學態(tài)度。“選優(yōu)”,除了選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特征的語言外,人物的某種口頭禪、方言俗語,有時也頗有特色,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可選入。“選優(yōu)”,要以最少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內容。“選優(yōu)”,也包含著不能讓所有的人說同樣的話,不能作者自己的語言去代替人物說話。總之,優(yōu)劣的標準是:能否突出人物的個性,能否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⑵神態(tài)配合法。魯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寫到藤野說話時,十分注意他的語氣、神情。諸如:“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向我和藹的說道”,“仍用了極有抑揚的聲調對我說道”,“還嘆息道”等等。這樣,讀者就可了解說話人當時的內心活動,了解人物說話時的感情色彩。有些作者也能注意這一點,在作文中努力寫出說話人的神態(tài),譬如:“他平靜地回答……”,“他一字一頓地說……”等等。像這樣以語氣、語調、神態(tài)配合對話的描寫方法,常常能準確地反映出人物的喜怒哀樂,刻劃出人物的真情實感。當然,運用神態(tài)配合法,也是有前提的,應當為突出人物個******,而不是無的放矢,濫加渲染。 ⑶側面描寫法。即借助他人的話語來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對話描寫方法。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總難免被周圍的人們評論,而他人客觀、公允的評價,是很能提示人物個性的,比人物本身的對話往往更具有說服力。因此,運用這種側面描寫的方法,可以彌補正面描寫的不足。如能使兩者配合,就更加相得益彰。 ⑷前后變化法。如果我們能寫出人物在不同時間、地點、條件下,語言前后的典型變化,就能反映出人物性格的多樣性,寫出人物性格的發(fā)展。如《變色龍》中的警官奧楚蔑洛夫,在處理狗咬人的事件時,他的語言先后變了六次,他忽而兇神惡煞,忽而奴顏婢膝。作者通過人物的典型語言,逐層深入地刻畫了這個“變色龍”見風使舵,趨炎附勢,諂上欺下的丑態(tài),人物形象生動傳神,呼之欲出。 三、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又叫行動描寫,即對人物的動作、行為、活動的描寫。這種方法對刻畫人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表現(xiàn)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黑格爾在《美學》中強調:“能把個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的是動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過動作才能見諸現(xiàn)實?!蹦敲丛鯓舆M行動作描寫呢? ⑴回顧描摹。作文所寫的人物,既然值得我們寫,就應該是我們腦中留下過較為深刻印象的。寫作前,我們要竭力回顧他們的音容笑貌、所作所為。特別是那些令人難以忘卻的動作舉止,在某件事全過程中的一舉一動……抓住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細細描摹。方志敏在《清貧》中,有這樣一節(jié):“兩個國方兵士,在樹林中發(fā)現(xiàn)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時候,他們滿肚子熱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鐲金戒指一類的東西,發(fā)個意外之財。哪知道從我上身摸到下身,從襖領捏到襪底,……一個銅板都沒搜出。他們于是激怒起來了,猜疑我是把錢藏在那里,不肯拿出來。他們之中有一個,左手拿一個林柄彈,右手拉出榴彈中的引線,雙腳拉開一步,作出要拋擲的姿勢,用兇惡的眼光盯住我……”在這節(jié)文字中,作者回顧了“士兵”的關鍵性動作,寫出了他貪婪、兇狠的本性。我們寫人,大凡先在腦中思考、回顧、想得細些、深些、活些,筆下描摹的人物就顯得真切、現(xiàn)實。動作描寫一定要構想好幾個關鍵過程,要善于抓住人物具體的富有特征的動作。如果信手亂寫,必然寫不出真實感人的人物。 ⑵借助修辭。 我國許多優(yōu)秀文學作品,常借助比喻、夸張、比擬等修辭手法來刻劃人物動作。修辭手法用得妥貼,會給人鮮明的印象。讀過《故鄉(xiāng)》的人,都不會忘記魯迅先生筆下楊二嫂的形象:“一個……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魯迅使用比喻的手法,描寫楊二嫂的動作,十分具體。楊二嫂胡說閏土把碗碟埋在灰里之后,自以為有功“便拿了那狗氣殺,飛也似的跑了,虧伊裝著這么高底的小腳,竟跑得這樣快?!痹谶@里,魯迅使用夸張手法,刻劃出楊二嫂明搶暗偷,貪圖小利的本性。這些實例都顯示了修辭的力量和作用。 ⑶精選動詞。寫人物動作,離不開動詞,善于寫作的同學,會從現(xiàn)代漢語豐富多彩的寶庫中去覓取最合適的詞語。不善寫作的同學常常感到詞語貧乏。我們要做有心人,平時注意積累,寫作時善于精選。如表示“看”這一個動作,就有遠眺、近察、俯瞰、顧后、窺探、端詳、瞻仰、參觀、瞥見、瀏覽、觀察、注視、盯住、瞄準、青睞……細細體會,每個詞語都有它不同的用處??虅澣宋飫幼鲿r,特別是刻畫細膩動作和無聲動作時,要注意精選動詞,力求描寫得準確,以突出主題。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有關父親爬月臺去買橘子的動作描寫,動詞就用得非常準確。先寫父親“蹣跚地走到鐵道邊”,一個“蹣跚”,表現(xiàn)出父親的老態(tài)和因肥胖而行動不便,暗示后面爬鐵道更難。從月臺下來,寫父親“慢慢探身下去”,“探”字用得很傳神,表現(xiàn)父親小心翼翼地在冒險。到鐵道那邊是更精彩的一筆,要爬上去,用一個“攀”字,顯示月臺高,很不容易爬;兩只腳的動作用一個“縮”字,那是無可奈何的笨辦法;“身體向左微傾”,顯示腿抬不起來,很費力,很艱難。這一連串的動作便是無聲的語言,打動作者的心,“淚很快地流下來”;也感動著讀者,多慈愛的老人!作者正是通過一系列準確的動作描寫來表現(xiàn)父親愛子這一性格特征的。精選動詞還要注意動詞的連續(xù)性,這樣人物形象才能立體化地樹立起來,如《藥》里劊子手把人血饅頭交給老栓時的一連串動作是這樣描寫的:“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嘴里哼著說:‘這老東西……’”有關這“黑的人”的連續(xù)性的九個動詞,通過作者巧妙自然的銜接,一個慣于做這路交易的劊子手橫蠻、兇狠、殘忍的罪惡形象躍然紙上。 此外,在動詞前后可以加上適當?shù)南拗坪托揎椥栽~語,使動作的幅度、速度、力度等較細致地表達出來。如一個“跳”字所表達的動作,前后所加的修飾詞語不同,所描繪的形象就有區(qū)別?!八灰а溃偷靥讼氯ァ!焙汀八麛[動兩手像一陣急風似地住前一跳……”同是寫跳,但二者卻顯然不同。這說明,在動詞前后加上必要的限制修飾性詞語是不可忽略的。 四、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指對人物在一定環(huán)境中心理狀態(tài)、思想活動的描寫,以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俗語說,最了解自己的,莫過于本人了。寫自己的心理活動不難;寫別人的心理活動是有難度的。那怎么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呢?下面介紹一種“體驗揣摩法”:首先,我們寫的是熟人,因而就有可能在事后向你傾訴他當時的思想斗爭、內心活動;其次,我們會從周圍的親朋好友中聽到對某人內心活動的議論;再次,我們常可以從事情的結局推導出某人處于事情發(fā)展過程中的思想活動;此外,我們還可以假設自己處于相同情況下,進而揣摩可能產(chǎn)生的思想活動。 寫人的心理活動,應注意:一、把心理活動的導源寫清,要注意前有伏筆鋪墊,后有交代呼應,不能“異軍突起”,也不能有頭無尾,應全文貫通,否則,非但不能對人物的心理性格起到襯托作用,反之還有損于形象。二、成功的心理描寫,一定要把心理過程描寫出來,可以相對集中一些,但不能與敘事相脫離,而且多數(shù)情況下,總是伴隨著人物的語言、行動、神態(tài)等。三、“千人千脾氣,萬人萬模樣”。心理描寫不能模式化,而應據(jù)表情達意的需要來進行。四、要對所要寫的人物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要讓心理描寫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性格特征、思想狀況和特定環(huán)境,要讓讀者感到真實可信。 心理描寫的方法一般有: (1)內心獨白法即人物直接傾吐自己的內心的方法。它是無聲的語言在腦海中翻滾,這往往是人物感情比較激動的時候才采用這種心理表白方式??捎玫谝蝗朔Q的寫法,也可用第三人稱的寫法。如安徒生《皇帝的新裝》中寫到皇帝察看騙子織布的情景時,他的內心活動就是通過內心獨白法表現(xiàn)出來的。“我什么也沒看見!這可是駭人聽聞了。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皇帝嗎?這可是最怕的事情。”這段獨白,既寫出了皇帝的恐懼,又寫出了他的驕橫,揭露了以皇帝為代表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愚蠢、卑鄙、虛偽的本質。 內心獨白必須符合當事人所處的情境和當事人的思想品格,不可任意拔高也不隨意貶低,不要失去真實感;另外,內心獨白畢竟是一種心理描寫的特殊方法,要寫好人物,還要配合語言,行動等的描寫。 (2)作者描述法即作者對人物心理作客觀的描繪的方法。作者一般是以第三人稱描述人物的心理。這是一種動態(tài)的寫法,即描寫人物在一定條件下或一定環(huán)境中的復雜心情。例如《生命的支柱》一文中,作者對張海迪內心世界的描繪:“玲玲的心在顫,在抖,在唱?。【褪沁@小小的銀針,就是這病殘的身體,真的能幫助癱瘓的人站起來了。幸福,這就是幸福??!”從這里,人們看到了她高尚的快樂觀、幸福觀。 (3)間接寫心法即通過描寫人物的言行、神態(tài)或特定景物,間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方法。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把菲利普夫婦的認錢不認人的心態(tài)描繪得淋漓盡致,特別是在他們看到了多年渴望想見到的于勒時,那種厭惡的態(tài)度甚至到了驚恐的程度,就因為于勒在賣牡蠣,是個窮人,不是他們所想象的闊老。這時的父親說話也結結巴巴了,嗓子也變啞了,甚至“臉色早已煞白,兩眼呆直”,還低聲嘟噥著:“出大亂子了!”;而母親先是“怕起來”,吞吞吐吐地說話,氣得哆嗦,最后竟然暴怒起來,大罵于勒是個賊,是流氓,還責怪兒子給他十個銅子的小費。所有這些描寫都極為生動地揭示了這對夫婦的嫌貧愛富的心態(tài)。之所以揭示得如此淋漓盡致,就是因為通過語言行動的描繪使讀者看到了他們的靈魂。由此可見作者“間接寫心”確是心理描寫的又一種好方法。 也許有人要問,這與一般的語言行動描寫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所有的語言行動描寫都是在寫心理活動?回答是:不是所有語言行動描寫都是描寫心理活動的,它們的不同就是在于是否有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意義。 (4)夢幻描繪法即通過夢境或幻覺描繪心理活動的方法。例如《荔枝蜜》中的描寫:“這天夜里,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又如《七根火柴》中的描寫:“他仿佛看見了一個通紅的火堆,他正抱著這個同志偎依在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