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大蓋和中正式對射哪個威力大????
來源:新能源網(wǎng)
時間:2024-08-17 09:32:07
熱度:
三八大蓋和中正式對射哪個威力大????【專家解說】:從使用彈藥來說當然中正式威力大!三八式步槍三八式步槍(三八式歩兵銃 Sanpati-shiki hoheijyuu)是一種手動槍
【專家解說】:從使用彈藥來說當然中正式威力大!
三八式步槍
三八式步槍(三八式歩兵銃 Sanpati-shiki hoheijyuu)是一種手動槍機步槍。在中國俗稱三八大蓋,是因其槍機上有一個拱形防塵蓋有如蓋子般而得名。防塵蓋在開栓拋殼和推彈關(guān)栓時,能隨槍機一起后退或前進,起到防塵作用。
簡介
三八式步槍的原型是三十式步槍和三五式海軍步槍,日俄戰(zhàn)爭中,在中國東北使用,由于大陸特有的一種細小的沙塵進入操作機關(guān)內(nèi),導致操作不良。三八式步槍通過簡化操作機關(guān)和隨槍機動作防塵蓋的改良而成。早一些年,三十年式步槍也同三八式步槍一同服役。這兩種步槍也因其發(fā)明者有坂成章而被命名為有坂步槍。
1905年,三八式步槍在東京小石川炮兵工廠定型生產(chǎn),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號: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為三八式步槍,從那時起三八式步槍就成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槍,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三八式步槍結(jié)構(gòu)簡單,采用改進的毛瑟步槍的毛瑟式旋轉(zhuǎn)后拉式槍機,槍機回轉(zhuǎn)式閉鎖機構(gòu),發(fā)射6.5mm口徑槍彈,射擊時后座力小、易于控制,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準確度。但是6.5×50毫米槍彈殺傷威力不足,彈頭飛行穩(wěn)定,雖然侵徹效果好,但是高穩(wěn)定特性,使得殺傷力反而不高。雖然威力稍嫌不足,但它的槍機閉鎖時極為牢固,發(fā)生膛炸時幾乎都是槍管爆裂,少有槍栓突耳斷裂的情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幾乎不會產(chǎn)生槍口熾焰,在太平洋島嶼戰(zhàn)斗時使用這步槍的日軍狙擊手對美軍造成很大困擾,非常難以從槍口火光發(fā)現(xiàn)狙擊手潛伏的位置。三八式步槍配有單刃刺刀,刀長500毫米,可裝在槍上用于拼刺,也可握持刀柄進行劈殺。
三八式步槍也曾大量裝備中國軍隊,尤其是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侵華日軍投降后,繳獲的三八式步槍在中國國共內(nèi)戰(zhàn)期間廣泛使用。朝鮮戰(zhàn)爭初期三八式步槍是中國志愿軍重要步兵武器之一。
變形槍
三八式步槍的槍身較長,三八式馬槍是三八式步槍中短槍管的型號。在日本,它也被稱為三十八年式騎銃(卡賓槍)。它不僅用于騎兵,也同樣用于工兵,后勤部隊和其他非前線部隊。三八式馬槍是同時投入軍隊使用的,它的槍管縮短為487毫米,槍全長966毫米,重量3.3公斤。
在三八式步槍的基礎(chǔ)上,為了解決殺傷威力不足的缺點,改用7.7毫米口徑槍彈,1939年(神武紀元2599年)定型,命名為九九式步槍。
從三八式步槍發(fā)展出的其他變種有四四式馬槍(三十八年式騎槍的改進型,于1911年(明治44年)定型),九七式狙擊步槍(1937年(日本神武紀元2597年)定型),TERA傘兵步槍以及最終發(fā)展出五式步槍。
規(guī)格參數(shù)
類別:旋轉(zhuǎn)后拉式槍機,彈倉供彈
口徑:6.5 毫米
彈藥:6.5×50 mm 步槍彈
彈倉容量:5 發(fā)
全長:1,280 毫米
槍管長度:797 毫米
重量:3.95 公斤
初速:765 米/秒
有效射程:460 米
7.92mm中正式步槍,為德國1924年式毛瑟步槍的中國版本,中正式步槍是中國近代第一種制式步槍。
仿制過程
中國從清末以來就開始不斷的引進、仿制毛瑟系列步槍。1930年代國民政府擊敗各地軍閥,實現(xiàn)了中國在分裂近二十年以后的政治統(tǒng)一,軍隊開始嘗試統(tǒng)一制式武器。當時中華國民政府在德國顧問的幫助下,開始軍事整編計劃。在1932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召開全國制式武器會議,決定以德國1924年式毛瑟步槍及其所使用的彈藥為原型進行仿制,選用該步槍作為中國軍隊的制式步槍。
1934年時財政部向德國毛瑟廠訂購了一萬支1924年式毛瑟步槍裝備武裝稅警總團(著名的新編第三十八師的前身),并得到該廠提供的圖紙技術(shù)資料,由鞏縣兵工廠負責籌備制造1924年式步槍。1935年由鞏縣兵工廠(兵工署第十一廠)最早生產(chǎn),從1935年初就開始小量試產(chǎn),因造于民國二十四年原定名稱為“二四式”。1935年8月國民政府將新槍定名為“中正式”步騎槍,得名于當時的總統(tǒng)蔣中正。1935年10月,該槍正式開始大量生產(chǎn)。中正式步槍使用7.92×57毫米毛瑟槍彈,比較日本三八式步槍使用的6.5×50毫米步槍彈威力明顯大。中正式采用的刺刀與毛瑟式步槍不同,因中正式槍身較短,為了與槍身較長的三八式步槍在格斗時相抗衡,其刺刀較長,僅刀身部分就比1924年式毛瑟步槍的刺刀的全長還長,刺刀與槍管的聯(lián)接也更為牢固。現(xiàn)存的某些早期生產(chǎn)的槍采用了二段式的槍托,但沒有接榫,只是用膠黏住,然后在槍托底板再用螺絲鎖住。這種作法是日本人所發(fā)明的,據(jù)說原因是節(jié)省木料,而且增加槍托底部的強度,但是時日一久,接合處必定裂開。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鞏縣兵工廠奉命將全部機器拆卸運往湖北漢陽。1939年,改名為第十一廠之鞏縣兵工廠將槍廠交給已改名為第一兵工廠之漢陽兵工廠,從此第一廠開始生產(chǎn)中正式步槍,其實還是鞏縣兵工廠的原班人馬。1940年,內(nèi)遷重慶的第二十一廠(金陵兵工廠)開始籌備生產(chǎn)中正式步槍,對中正式步槍制造工藝進行了改造,于1943年開始批量生產(chǎn)。
制造情況
中正式步槍是近代中國軍隊武器制式化的一次成功的嘗試。1937年兵工署參照了德國工業(yè)準則,制定了《中正式步槍應用材料之規(guī)范》,統(tǒng)一規(guī)定了槍件名稱、材料名稱、各組件的機械性能。到了1943年,第一廠、第二十一廠、第四十一廠三個生產(chǎn)步槍的工廠,都采用同樣的圖紙,同樣的檢測標準。中正式步槍是近代中國不斷嘗試將步槍制式化第一次得到了一些成就。當然,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軍隊國家化,隨著中央軍的建立,慢慢的有了些成果。由于當時中國工業(yè)基礎(chǔ)過于薄弱,國內(nèi)的制造工藝差,除了漢陽兵工廠和金陵兵工廠生產(chǎn)的中正式步槍質(zhì)量相當不錯以外,其他生產(chǎn)的中正式步槍質(zhì)量差別很大,有一些粗制濫造的該槍實戰(zhàn)中有效射程只能夠打300到400米。
中正式步槍是抗日戰(zhàn)爭期間民國政府軍裝備的制式武器??谷諔?zhàn)爭期間到到1949年,中國一共生產(chǎn)了大約六十萬至七十萬支中正式步槍,其中第二十一廠共生產(chǎn)四十余萬支。由于日軍進攻,各地兵工廠一再搬遷,也影響了中正式步槍的產(chǎn)量。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以后開始逐漸被美式步槍所取代。直到1950-1960年代,中國的大陸與臺灣還裝備大量中正式步槍,主要用于民兵訓練。
原型槍
關(guān)于中正式步槍的原型槍多有混淆之處。毛瑟系列步槍歷來在中國有良好的聲譽,僅抗日戰(zhàn)爭之前中國就進口過很多,其中既有德國原產(chǎn)的1924年式毛瑟步槍,也有比利時FN M1924/1930、捷克斯洛伐克Vz24步槍等毛瑟步槍的仿制品,這些毛瑟式步槍長度相仿,外觀相似,故有人認為中正式步槍的原型槍是來自比利時FN M1924/M1930。此前只有廣東省第一兵工廠在1932年仿制過比利時FN M1930式步槍,但產(chǎn)量不大。其實中正式步騎槍源自德國毛瑟廠1924年推出的,標準型的民用步槍,是一種縮短槍管的“短步槍”概念步槍,全槍長度介于傳統(tǒng)長步槍與卡賓槍之間的。用600毫米槍管代替G98式毛瑟步槍的740毫米槍管,作為毛瑟步槍各種改良型的標準型。一般稱為“1924年式毛瑟步槍”。
另有一種說法是,由于當時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生產(chǎn)武器進行了限制,因此德國繞過條約的約束,把生產(chǎn)合同都交給比利時、捷克、和奧地利來生產(chǎn),因此中正式步槍的圖紙有可能是從捷克、比利時這些地方來的,并非是來自德國的圖紙。
中正式步槍參數(shù)
口徑:7.92毫米(中國舊稱七九口徑)
作業(yè)原理:旋轉(zhuǎn)后拉式槍機,毛瑟式前栓榫鎖定,手動(Rotating bolt, front lug, bolt action)
彈倉容量:內(nèi)藏式彈倉,5發(fā),橋夾裝彈
彈藥:7.92×57毫米
初速:810米/秒
表尺射程:2,000米
槍全長:1.110米
槍管長:600毫米
瞄準具:表尺照門,刀片形準星
刺刀全長:575.5毫米
熱門標簽:
無相關(guān)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