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說

古詩要同一類的要有導讀

來源:新能源網(wǎng)
時間:2024-08-17 08:54:46
熱度:

古詩要同一類的要有導讀【專家解說】:童年小兒垂釣七絕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甲g文〗一個頭發(fā)蓬亂的小孩子正在學垂釣,側身坐在青苔上綠草映襯

【專家解說】:童年 小兒垂釣 七絕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譯文〗 一個頭發(fā)蓬亂的小孩子正在學垂釣, 側身坐在青苔上綠草映襯著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問路他老遠就招著小手, 唯恐怕魚兒被嚇跑他不敢大聲應答。 〖點評〗 這首詩注重塑造形象,貼近生活,有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之感。 ------------------------ 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很少,因而顯得可貴。一二句重在寫形,三四句重在傳神?!熬]”是釣絲,“垂綸”即題目中的“垂釣”,也就是釣魚。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出山野孩子頭發(fā)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皞茸睅в须S意坐下的意思。這也可以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地專心致志于釣魚的情景。“莓苔”,泛指貼著地面生長在陰濕地方的低等植物,從“莓苔”不僅可以知道小兒選擇釣魚的地方是在陽光罕見人跡罕到的所在,更是一個魚不受驚、人不暴曬的頗為理想的釣魚去處,為后文所說“怕得魚驚不應人”做了鋪墊。“草映身”,也不只是在為小兒畫像,它在結構上,對于下句的“路人借問”還有著直接的承接關系--路人之向他打問,就因為看得見他。 后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小兒。他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他的動作是“遙招手”,說明他對路人的問話并非漠不關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樣向“路人”低聲耳語,那是讀者想象中的事,詩人再沒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說明了“遙招手”的原因以后,詩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過以上的簡略分析可以看出,前兩句雖然著重寫小兒的體態(tài),但“側坐”與“莓苔”又不是單純的描狀寫景之筆;后兩句雖然著重寫小兒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繪動作的生動的筆墨。不失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zhèn)涞拿鑼憙和募炎鳌?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所見》 [明]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