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系統(tǒng)】
概念:各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zhuǎn)才形成天體系統(tǒng)。
層次:【太陽系概況】、【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

首頁 > 專家說

高一地理《行星地球》一章的單元概述,誰知道?

來源:新能源網(wǎng)
時間:2024-08-17 12:57:53
熱度:

高一地理《行星地球》一章的單元概述,誰知道?【專家解說】:一、宇宙中的地球
【天體系統(tǒng)】
概念:各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zhuǎn)才形成天體系統(tǒng)。
層次:【太陽系概況】、【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

【專家解說】:一、宇宙中的地球 【天體系統(tǒng)】 概念:各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zhuǎn)才形成天體系統(tǒng)。 層次: 【太陽系概況】、【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八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八大行星的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星;巨行星-木、土星;遠日行星:天王、海王星 小行星帶: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 公轉(zhuǎn)運動共同特點: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與其它行星的運動特征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體。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 形成生命條件的原因 外部條件 太陽光照穩(wěn)定 太陽從誕生至今沒有明顯的變化 運行軌道安全 大、小行星繞日公轉(zhuǎn)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自身條件 有適宜的溫度 日、地距離適中,自轉(zhuǎn)周期不長不短 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地球的體積和質(zhì)量適中,吸引氣體形成大氣層,并經(jīng)過漫長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為主的大氣 有液態(tài)的水 地球內(nèi)部的水隨物質(zhì)運動帶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①太陽直接為地球提供了光、熱資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長發(fā)育離不開太陽。②太陽輻射能維持著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③作為工業(yè)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zhì)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后積累下來的太陽能。④太陽輻射能是我們?nèi)粘I詈蜕a(chǎn)所用的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站的主要能量來源。 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①緯度高低 ②天氣狀況 ③海拔高低 ④日照時間長短 我國太陽能最豐富地區(qū):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氣稀薄,空氣中水氣少,塵埃少,透明度好,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 我國太陽能貧乏地區(qū):四川盆地、云貴高原等。原因:陰雨天多,云霧大,較多地削弱了太陽輻射。 【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nèi)分為:日冕層、色球?qū)?、光球?qū)?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光球?qū)由系奶柡谧?周期11年)和色球?qū)由系囊?太陽活動最強烈的顯示) 太陽風在日冕層;太陽風暴發(fā)生于太陽表面。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引起電離層撓動,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產(chǎn)生磁暴現(xiàn)象;產(chǎn)生極光現(xiàn)象;對地球氣候產(chǎn)生影響。 【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公轉(zhuǎn)的方向、軌道、速度和周期】 比較項目 地球自轉(zhuǎn) 地球公轉(zhuǎn) 示意圖 旋轉(zhuǎn)中心 地軸 太陽 軌道 - 近似于正圓的橢圓形 方向 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 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 周期 (1)自轉(zhuǎn)3600,23時56分4秒(真正周期) (2)晝夜更替周期為24小時(太陽日) (1)恒星年,公轉(zhuǎn)3600,365天6時9分10秒。 (2)回歸年,太陽直射點移動一個周期,365天5時48分46秒。 速度 (1)角速度,除極點為0外,其它各點均為150/小時。 (2)線速度,自赤道向極點逐漸減小為0。 位于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快,位于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慢。 【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 地球公轉(zhuǎn)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地軸與公轉(zhuǎn)軌道面(黃道面)保持66034ˊ的交角;二是地軸的空間指向基本不變,北極延長線指向北極星。因此,地球自轉(zhuǎn)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轉(zhuǎn)形成的黃道平面構(gòu)成23026ˊ的交角,稱為黃赤交角。目前為23026′,在數(shù)值上與地軸的傾角互余。 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作周年回歸運動。 【地球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 自轉(zhuǎn)的地理意義:晝夜交替、地方時、沿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的偏轉(zhuǎn) 晝夜交替 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因此有晝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續(xù)不停地自轉(zhuǎn),因此晝半球、夜半球所處部分不停地變化,就產(chǎn)生了晝夜交替現(xiàn)象。 周期:一個太陽日,即24小時。 地方時 因經(jīng)度而不同的時刻。同一條經(jīng)線上的地方時相同?!皷|早西遲”。15°/小時。 沿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的偏轉(zhuǎn) 受地球自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在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無偏向。地球自轉(zhuǎn)偏向力對風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運動都有影響,如北半球的河流對右岸沖刷顯著,南北半球的河流對左岸沖刷顯著。 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更替、五帶的劃分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①緯度分布規(guī)律:由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向南北兩側(cè)逐漸降低。②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夏至日,北回歸線以北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南半球各地達最小值。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北半球各地達最小值。③計算:H=90―∣當?shù)鼐暥取捞栔鄙潼c緯度∣(兩地同在一個半球用+,分在兩個半球用-)。 晝夜長短的變化 緯度變化規(guī)律:二分日全球晝夜相等;赤道上晝夜長短無變化,全年晝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晝越來越長,夜越來越短,南極附近有極夜現(xiàn)象,北極附近有極晝現(xiàn)象,夏至日時極晝、極夜范圍最大,到達極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晝越來越短,夜越來越長,南極附近有極晝現(xiàn)象,北極附近有極夜現(xiàn)象,冬至日時極晝、極夜范圍最大,到達極圈。 【地球的圈層結(jié)構(gòu)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研究手段:地震波 地震波分為縱波(P)和橫波(S)縱波可以通過固、液、氣體。橫波只能通過固體??v波波速比橫波快。 內(nèi)部圈層: 內(nèi)部 圈層 范圍 特征 分層 狀態(tài) 劃分 依據(jù) 意義 地 殼 地表至莫霍面 (17、7、35KM) 1、由巖石組成的固體外殼 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陸部分厚 硅鋁層 固態(tài) 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傳播的速度變化 硅鎂層 地 幔 莫霍面至古登堡面(2900KM)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這里可能為巖漿的主要源地 上地幔 固態(tài) 巖漿 地震 下地幔 地 核 古登堡面至地心 溫度、壓力和密度很大 外核 液態(tài) 磁場 內(nèi)核 固態(tài) 巖石圈--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 外部圈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