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說

描寫"春夏秋冬"的段落各2個是段落,不是句子

來源:新能源網
時間:2024-08-17 11:24:33
熱度:

描寫"春夏秋冬"的段落各2個是段落,不是句子【專家解說】:濟南的冬天 文/老舍 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象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敦

【專家解說】:濟南的冬天 文/老舍 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象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象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的算個寶地. 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象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xiàn),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這樣慈善的冬天,干什么還希望別的呢.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象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象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古老的濟南,城內那么狹窄,城外又那么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樹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藻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冰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濟南的秋天》老舍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墻,環(huán)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么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設若你幻想不出-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請到濟南來看看吧. 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備著的.可是,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這個詩意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 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那末,請看濟南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fā)的不同了.以顏色說吧,山腰中的松樹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腳是鑲著各色條子的,一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山頂上的色兒也隨著太陽的轉移而不同.山頂?shù)念伾煌€不重要,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動,特別是在秋天,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一會兒,忽然又溫暖一會兒,這個變動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顏色覺得出這個變化,而立刻隨著變換.忽然黃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合著彩色,輕輕的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有這樣的山,再配上那藍的天,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完全綠了;晴暖得要發(fā)燥了,可是有點涼風,正像詩一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的秋.況且因為顏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顯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線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頂上那個塔! 再看水.以量說,以質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有泉--到處是泉--有河,有湖,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濟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蓮花,城河的綠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濟南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才算個秋,因為秋神是在濟南住家的.先不用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這種鮮綠色借著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借著鏡子鑒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為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點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兒吻著水皮,做著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羨慕死詩人呀! 在秋天,水和藍天一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皺.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著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虛幻的吻著.山兒不動,水兒微響.那中古的老城,帶著這片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 朱自清散文《春》賞析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fā)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這安靜而和平的夜.鄉(xiāng)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xiāng)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夏 之 絕 句— 簡楨 —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已有許久,未去關心蟬聲.耳朵忙著聽車聲,聽綜藝節(jié)目的敲打聲、聽售票小姐不耐煩的聲音、聽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啞啞的秘密聲……應該找一條清澈潔凈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為我聽不見蟬聲. 于是,夏天什么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學史課的時候,突然四面楚歌,鳴金擊鼓一般,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把我嚇了一跳.我提筆的手勢擱淺在半空中,無法評點眼前這看不見、摸不著的一卷聲音!多驚訝!把我整個心思都吸了過去,就像鐵砂沖向磁鐵那樣.但當我屏氣凝神正聽得起勁的時候,又突然,不約而同地全都住了嘴,這蟬,又嚇我一跳!就像一條繩子,蟬聲把我的心扎捆得緊緊地,突然在毫無警告的情況下松了綁,于是我的一顆心就毫無準備地散了開來,如奮力躍向天空的浪頭,不小心跌向沙灘! 夏天什么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竟不知道! 是一扇有樹葉的窗,圓圓扁扁的小葉子像門簾上的花鳥鄉(xiāng),當然更活潑些.風一潑過來,它們就“刷”一聲地晃蕩起來,我似乎還聽見嘻嘻哈哈的笑聲,多像一群小頑童在比賽蕩秋千!風是幕后工作者,負責把它們推向天空,而蟬是拉拉隊,在枝頭努力叫鬧.沒有裁判. 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小童年.因為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錄音帶,讓我把童年的聲音又一一撿回來. 首先撿的是蟬聲. 那時,最興奮的事不是聽蟬而是捉蟬.小孩子總喜歡把令他好奇的東西都一一放在手掌中賞玩一番,我也不例外.念小學時,上課分上下午班,這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才有的優(yōu)勢,可見我那時還小.上學時有四條路可已走,其中一條沿著河,岸邊高樹濃蔭,常常遮掉半個天空.雖然附近也有田園農舍,可是人跡罕至,對我們而言,真是又遠又幽深,讓人覺得怕怕的.然而一星期總有好幾趟,是從那兒經過的,尤其是夏天.輪到下午班的時候,我們總會呼朋引伴地一起走那條路,沒有別的目的,只為了捉蟬. 你能想象一群小學生,穿卡其短褲、戴著黃色小帽,或吊帶褶群,乖乖地把“碗公帽”的松緊帶貼在臉沿的一群小男生小女生,書包擱在路邊,也不怕掉到河里,也不怕鉤破衣服,更不怕破皮出血,就一腳上一腳下地直往樹的懷里鉆的那副猛勁?嗎只因為書上有蟬.蟬聲是一陣襲人的浪,不小心掉進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拋出千萬圈漣漪如萬條繩子,要逮捕那陣浪.“抓到了!抓到了!”有人在樹上喊.下面有人趕快打開火柴盒把蟬關進去.不敢多看一眼,怕它飛走了.那種緊張就像天方夜譚里,那個漁夫用計把巨魔騙進古壇之后,趕忙封好符咒再不敢去碰它一般.可是,那輕紗般的薄翼卻已在小孩們的兩顆太陽中,留下了一季的閃爍. 到了教室,大家互相炫耀鉛筆盒里的小動物——蟬、天牛、金龜子.有的用蟬換條牛,有的用金龜子換蟬.大家互相交換也互相贈送,有的乞求幾片葉子,喂他鉛筆盒或火柴盒里的小寶貝.那時候打開鉛筆盒就像打開保險柜一般小心,心里癢癢的時候,也只敢湊一只眼睛看一個小縫去瞄幾眼.上課的時候,老師在前面呱啦呱啦地講,我們兩眼瞪著前面,兩只手卻在抽屜里翻玩著“聚寶盆”,耳朵專心地聽著金龜子在筆盒里拍翅的聲音,愈聽愈心花怒放,禁不住開個縫,把指頭伸進去按一按金龜子,叫它安靜些,或是摸一摸斂著翅的蟬,也拉一拉天牛的一對長角,看是不是又多長了一節(jié)?不過,偶爾不小心,會被天牛咬了一口,他大概頗不喜歡那長長扁扁被戳得滿是小洞的鉛筆盒吧! 整個夏季,我們都興高采烈地強迫蟬從枝頭搬家到鉛筆盒來,但是鉛筆盒卻從來不會變成音樂盒,蟬依舊在河邊高高的樹上叫.整個夏季,蟬聲也沒少了中音或低音,依舊是完美無缺的和音. 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 夏乃聲音的季節(jié),有雨打,有雷響,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 絕句該吟該誦,或添幾個襯字歌唱一番.蟬是大自然的一隊合唱團;以優(yōu)美的音色,明朗的節(jié)律,吟誦著一首絕句,這絕句不在唐詩選不在宋詩集,不是王維的也不司李白的,是蟬對季節(jié)的感觸,是它們對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寫成的一首抒情詩.詩中自有其生命情調,有點近乎自然詩派的樸質,又有些曠達飄逸,更多的時候,尤其當它們不約而同地收住聲音時,我覺得它們胸臆之中,似乎有許多豪情悲壯的故事要講.也許,是一首抒情的邊塞詩. 晨間聽蟬,想其高潔.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踞樹梢,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那蟬聲在晨光朦朧之中分外輕逸,似遠似近,又似有似無.一段蟬唱之后,自己的心靈也跟著透明澄凈起來,有一種“何處惹塵?!钡牧宋?蟬亦是禪. 午后也有蟬,但喧囂了點.像一群吟游詩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樹蔭下,閑散地歇它們的腳.拉拉雜雜地,他們談天探詢、問候季節(jié)、倒沒有人想作詩,于是聲浪陣陣,缺乏韻律也沒有壓韻.他們也交換流浪的方向,但并不熱心,因為“流浪”,其實并沒有方向. 我喜歡一面聽蟬一面散步,在黃昏.走進蟬聲的世界里,正如欣賞一場音樂演唱會一般,如果懂得去聽的話.有時候我們也抱怨世界愈來愈丑了,現(xiàn)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實在一灘濁流之中,何嘗沒有一潭清泉?在機器聲交織的音圖里,也有所謂的“天籟”.我們只是太忙罷了,忙得與美的事物擦身而過都不知不覺.也太專著于自己,生活的鏡頭只攝取自我喜怒哀樂的大特寫,其它種種,都是一派模糊的背景.如果能退后一步看看四周,也許我們會發(fā)覺整個圖案都變了.變的不是圖案本身,而是我們的視野.所以,偶爾放慢腳步,讓眼眸以最大的可能性把天地隨意瀏覽一番,我們講恍然大悟;世界還是時時在裝扮著自己的.而有什么比一面散步一面聽蟬更讓人心曠神怡?聽聽親朋好友的傾訴,這是我們常有的經驗.聆聽萬物的傾訴,對我們而言,亦非難事,不是嗎? 聆聽,也是藝術.大自然的寬闊四最佳的音響設備.想象那一隊一隊的雄蟬斂翅踞在不同的樹梢端,像交響樂團各自站在舞臺上一般.只要有只蟬起個音,接著聲音就紛紛出了籠.它們各以最美的音色獻給你,字字都是真心話,句句來自丹田.它們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不同的韻律表示不同的心情.它們有時合唱有時齊唱,也有獨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們不需要指揮也無需歌譜,它們是天生的歌者.歌聲如行云如流水,讓人了卻憂慮,幽游其中.又如澎濤又如駭浪,拍打著你心底沉淀的情緒,頃刻見,你便覺得那蟬聲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緊緊扯在手里的輕愁.蟬聲的急促,在最高漲的音符處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錦繡文章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鏗鏘字句,擲地如金石聲,而后寂寂寥寥成了段簡殘篇,徒留給人一些悵惆、一些感傷.何嘗不是生命之歌?蟬聲. 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