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說

風體詩與騷體詩的差異

來源:新能源網(wǎng)
時間:2024-08-17 08:22:53
熱度:

風體詩與騷體詩的差異【專家解說】:  騷體詩,就是指《離騷》一類的詩。這是因為屈原諸作為韻文 ,屬于詩歌之范疇 ;況且古人認為屈原距古詩人未遠 ,其作尚有古圣哲遺意 ,深得詩人之旨

【專家解說】:  騷體詩,就是指《離騷》一類的詩。這是因為屈原諸作為韻文 ,屬于詩歌之范疇 ;況且古人認為屈原距古詩人未遠 ,其作尚有古圣哲遺意 ,深得詩人之旨 ,或為變風變雅 (這是漢儒以來的普遍看法 ,他們認為《詩三百》大抵為古圣賢發(fā)憤之作 ,屈作亦然 );而屈原之作《離騷》又是自創(chuàng)新體 ,即以騷體作“詩” ,故稱屈原之作為騷體詩 , 也是在情理之中。秦漢以后 ,人們也將帶有濃重騷體色彩的詩歌稱為騷體詩 ,如項羽之《虞姬歌》、劉邦之《大風歌》、蔡琰之七言《悲憤詩》、李白之《鳴皋歌》等等。騷體,也稱為楚辭體。它起于戰(zhàn)國時的楚國,是屈原創(chuàng)立的。屈原以及其他詩人用這種文體寫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這類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氣息,篇幅、字句較長,形式較自由,句尾多帶“兮”字。   較之屈原以前的詩歌形式,騷體詩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句式上的突破。屈原創(chuàng)造了一種以六言為主,摻進了五言、七言的大體整齊而又參差靈活的長句句式。這是對四言體的重大突破。二是章法上的革新。屈原“騷體”不拘于古詩的章法,放縱自己的思緒,或陳述,或悲吟,或呼告,有發(fā)端,有展開,也有回環(huán)照應(yīng),脈絡(luò)又是極其分明的。三是體制上的擴展。屈原以前的詩歌大多只是十多行、數(shù)十行的短章。而他的《離騷》則長達372句、2469字,奠定了中國古代詩歌的長篇體制。   騷體賦   筆者認為 ,騷體賦是一種具有鮮明騷體文學特色的賦 ,宋玉可說是騷體賦的第一位作者 ,其《高唐》、《神女》諸賦堪稱最早的騷體賦的代表作。漢初賈誼的《吊屈原賦》、《服鳥鳥賦》 ,淮南小山的《招隱士》 ,均是騷體賦中的名篇。這些作品體現(xiàn)了從楚辭體文學到賦體文學的過渡。隨著這種過渡的完成 ,以后騷體賦雖然也偶有佳構(gòu) (如司馬相如的《長門賦》 ,王粲的《登樓賦》等 ),但總的來看 ,它似乎已完成了歷史使命而逐步隱退 ,后代的模擬效作已無多大意義了。值得注意的是 ,騷體賦其本體還是賦 ,應(yīng)與具有賦的手法的楚辭體的作品 (如宋玉之《九辯》)區(qū)別開來。程廷祚在《騷賦論上》有一段辨析頗能引人思索 :“《遠游》、《桔頌》似賦而實騷 ;漢之《長門》自悼 ,似騷而實賦。門庭流品 ,于是判矣……或曰 :騷作于屈原矣 ,賦何始乎 ?曰 :宋玉。”
    無相關(guān)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