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說

絲綢之路 的ppt 不要課文講解的

來源:新能源網(wǎng)
時間:2024-08-17 14:18:43
熱度:

絲綢之路 的ppt 不要課文講解的【專家解說】:淺談圭海許氏與明代月港的關(guān)系作者: 圭海許氏族人寒人、星光隨著古月港申遺的提出,一股古月港熱已悄然興起,引發(fā)了圭海許氏族人的無限感慨

【專家解說】:淺談圭海許氏與明代月港的關(guān)系 作者: 圭海許氏族人寒人、星光 隨著古月港申遺的提出,一股古月港熱已悄然興起,引發(fā)了圭海許氏族人的無限感慨,翻閱族譜,重新叩開記憶的閘門,一段鮮為人知的族人歷史流瀉而出,希望能與世人共享。 一、月港的地理位置 月港位于九龍江入海處,今福建省龍海市海澄鎮(zhèn)。因其港道(海澄月溪至海門島)“一水中塹,環(huán)繞如偃月”,故名月港。月港,又名月泉港,其附近海域,古名稱為“圭?!保蚋劭诠鐜Z而得名。圭嶼又稱雞嶼、龜嶼,它屹立海中,是水路入海門戶。月港西鄰九龍江北溪、西溪的交匯處三叉河,港口圭嶼東向廈門港。   月港主航道西起普賢,沿南港往東,經(jīng)海澄港口、大泥尾、圭嶼,由浯嶼擔(dān)門出海,而后分東、西洋航線。月港的停泊點,北岸有嵩嶼、海滄、石美、玉洲、澳頭,南岸有嶼仔尾、海門島、浮宮、海澄月港、石碼、福河等。主要港口是海澄月港,為當時進出口貨物的主要集散地。據(jù)遺址考察,明清時期月港溪尾不足1公里的海岸就設(shè)7個碼頭,即餉館碼頭、路頭尾碼頭、箍行碼頭(又名中股碼頭)、容川碼頭、店仔碼頭、阿哥伯碼頭、溪尾碼頭。其中餉館碼頭在港口右側(cè),民國9年(1920年)改建為海澄客運碼頭;容川碼頭在港口左側(cè),明萬歷年間(1573年至1620年)建,當時為大型碼頭,新中國成立后為農(nóng)運碼頭。 二、圭海許氏的人文歷史 月港碼頭與月港城市的興起約在十五世紀初,在月港碼頭居住的人群是圭海許氏美江派的族人,而這群族人是在宋朝末年端宗皇帝時隨其南下的山西人。圭海許氏的始祖許衍公系山西平陽府吉州縣蘆安村人氏,出仕軍營南宋后期隨宋端宗帝南戍福州城,陣前屢建功勛,宋端宗敇封為武毅將軍,后捐軀沙場。二世祖元柯、元諒、二兄弟幾經(jīng)轉(zhuǎn)折,蹤至海澄縣月港地域溪美選址而居,以江海為生,繁衍生息,生子傳孫,經(jīng)營和拓展了月港碼頭這塊寶地。家族發(fā)展迅速,至明洪武九年在溪美建祠立宗,取名“圭海許氏”。至明成化年間,圭海許氏族人仕途大展,出現(xiàn)了“一家三進士”(明朝滴州參政許天倫、國子監(jiān)博士許谷、光綠寺上宛大夫許弘謨 )的輝煌局面,從此子孫在閩南這塊土地上自成宗脈,家聲大振,子孫昌盛綿延,進入時代社會的先行者,有農(nóng)耕、經(jīng)商、仕政、有軍事將勇,堪稱是光宗耀祖之族,也托起月港碼頭形成的強有力支柱。 三、圭海許氏對明代古月港的貢獻 圭海許氏派下的美江許氏人口居住在港口至溪美一帶,具體分布為:汝侯公派下的鴻江圍港口居住群,汝器公派下的拔廷厝從港口至容川碼居住群,添養(yǎng)公派下的容川碼居住群,汝器公派下的起鰲從容川碼、店仔尾、頂厝居住群,汝益公派下的田仔墘居住群,汝俊公、汝保公派下的溪美居住群,汝愛公、汝使公派下的大菜園居住群、大地尾居住群。 當時的月港碼頭周邊百姓大多以耕種為主,生產(chǎn)糧食和甘蔗等農(nóng)作物,部分靠捕撈、船運為生。十五世紀初,外國商船到達月港,聰明的許氏族人看到貨物買賣有利可圖,民心萌發(fā)了航海貿(mào)易意念。于是,商人、富人合股造大船,出外洋,避開明政府禁海令,行東西二航線,悄然興起月港通商碼頭,依港興市,形成港口大街、魚仔市、觀仔內(nèi)、花亭前、中古、容川碼、店仔尾、帆巷、土城內(nèi)、北門土尾庵等,托起了月港城市的形成和發(fā)展。此時,美江許氏人丁興旺,百業(yè)崛起,七條通商碼頭、一條店面佇立的容川碼千米街,那時的容川碼街市井開行立店的美江人,店面行戶多達二十幾個,生意繁忙,經(jīng)營多樣化。當時的月港譽滿東南亞各個國家及五洲,中國的土特產(chǎn)、手工業(yè)、鑄造工藝、華夏文化源源不斷地推向世界,同時也引進西方文化及西方先進技術(shù)和產(chǎn)品,開辟了今天所說的“海上絲綢之路”。 至十五世紀中葉,添養(yǎng)公裔孫在經(jīng)營方式上,從沿海轉(zhuǎn)向內(nèi)陸,沿九龍江北上至漳平縣(原平邑菁城)在漳平縣的江西街開店營商與江西商家接軌,遂形成內(nèi)陸的貨物與海外貨物對流,使我國土特產(chǎn)、茶葉、手工業(yè)、鑄造業(yè)在海外亨有盛名,同時也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shù)和手工業(yè)休系的完善,從而使我國的工農(nóng)業(yè)發(fā)展走在世界先例。 明代古月港欣欣向榮,開辟了封建時代的文明發(fā)展一個時代典范,與漢、唐時期的福州港,宋、元時期的泉州港,清代的廈門港,并稱福建歷史上的“四大商港”。古月港在中國外貿(mào)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從16世紀末期至17世紀,這里就是“海舶鱗集,商賈成聚”的對外貿(mào)易商港,市井十分繁榮,是閩南的一大都會。當時有許多詩篇贊美月港,其中有句云:“市鎮(zhèn)繁華甲一方,古稱月港小蘇杭。” 四、圭海許氏的歷史傷痛 明朝末年,隨著朝政的衰弱,倭寇對東南沿海的侵擾,海運陷入困境,古月港遭到嚴重破壞。到清代,??芨鼮椴?,通商之海論為冥夜。美江許氏雖為古月港的發(fā)展作出極其重要的貢獻,但在浩劫中又付出了血的代價,留下至今難以忘懷的傷痛和哀思。清代順治8年,海寇從溪尾銑城上岸,沿村搶掠。許氏二位夫人在溪尾祠堂后被殘害。圭海許氏世譜記載哀悼詩曰: 海上兇鯨肆逆盡,紅顏求死不求寬。 誰云弱絮風(fēng)能蕩,信是孤松雪蓮殘。 刳孕何如敗節(jié)重,碎尸容易辱身難。 雙魂江滸今焉在,血染春潮白日寒。 其景何慘,悲哀催人淚下。又有許氏漳平世譜記載:在漳平經(jīng)商的許某,要回家重修容川碼的房屋,當他開門入內(nèi)時,屋內(nèi)白骨橫尸,被??軞埡Χ鵁o人收埋,可見當時月港碼頭之慘況。 五、圭海許氏祖廟(世德堂)的歷史價值 圭海許氏祖廟,位于海澄鎮(zhèn)豆巷村溪尾社,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9年),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重修,清光緒戊戌年再次重修,現(xiàn)在前廳左側(cè)存有3塊石碑為憑證(1、咸豐二年重修祖廟記事石碑;2、咸豐二年十二月建置業(yè)田碑記;3、光緒戊戌年重興美江祖廟記事石碑),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現(xiàn)在仍保持原來格局,坐向艮坤、山水形勝、雄偉壯觀、雕塑精美,古跡文物保存完好。前埕東西兩側(cè)樹立6座石旗桿,前埕地面長12.6米,寬12.9米,計162.54㎡;后埕長12.9米,寬5.5米,計70.95㎡;祖廟分為前后廳,中央天井,計301.9㎡;整座祖廟占地面積總計535.5㎡。祖廟門前兩側(cè)置放兩座舊三圈石鼓(明代);前堂懸掛“圭海”牌匾;后堂兩側(cè)分別掛著“文魁”、“武魁”牌匾;后堂中央懸掛“許氏傳衍” 牌匾;后堂左側(cè)懸掛著明朝滴州參政許天倫、國子監(jiān)博士許谷、光綠寺上宛大夫許弘謨 “一家三進士”(即兄弟進士、父子進士)的大匾;右側(cè)懸掛著清朝守備許鳳翔的“御前侍衛(wèi)”牌匾、提督守備許鵬的“宣武將軍”牌匾、鎮(zhèn)總兵許鳳的“榮祿大夫”牌匾;后堂正中懸掛著始祖許衍的南宋景炎丁丑年帝賜的“福”字和武毅將軍的衍名。 總之,溪尾(圭海)許氏祖廟歷史悠久,現(xiàn)有石旗桿6副12支、光緒戊戌年木香爐1個、明代三圈石鼓2座、清代記事石碑3座等文物古跡至今保存完好,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同時,溪尾(圭海)許氏祖廟始建于明朝前期,位于海澄鎮(zhèn)豆巷村境內(nèi),是古月港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保護和研究溪尾(圭海)許氏祖廟,對于研究和開發(fā)古月港歷史價值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對于弘揚龍海歷史人文精神、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精神生活、構(gòu)建和諧社會和推進海西建設(shè)(有圭海許氏子孫在臺灣定居)也具有積極意義。 六、圭海許氏的燦爛明天 滄海桑田多變遷,新中國的成立和改革開放,又給月港帶來生機,依港興市,海西開放,先行先試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又使月港今朝有普賢碼頭,月港碼頭,振龍碼頭,海隆碼頭,陸島碼頭,客運碼頭,形成新時代的海運碼頭體系,美江許氏族人也在這重興之際,創(chuàng)造了新的貢獻,新的輝煌。如今,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古月港與泉州聯(lián)合申報“海上絲綢之路”始發(fā)地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提案已經(jīng)被全國“兩會”政協(xié)提案委立案,古月港熱已悄然興起。 回顧難以忘懷的歷史,喜今朝華夏之盛世,改革開放、海西建設(shè)前程似錦,期盼美江許氏與新月港再度蜚聲海內(nèi)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