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說

大都,姑蘇,玉門關,西域,錦官城,云間,陽關,夏口,震旦是指現在的什么地方

來源:新能源網
時間:2024-08-17 12:52:21
熱度:

大都,姑蘇,玉門關,西域,錦官城,云間,陽關,夏口,震旦是指現在的什么地方【專家解說】:大都 元世祖在金中都城東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勝門、安定門外土城舊址,南至東西長安街,東西

【專家解說】:大都 元世祖在金中都城東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勝門、安定門外土城舊址,南至東西長安街,東西界即今內城原城墻。 姑蘇 蘇州別稱,市西南有姑蘇山(胥臺山),春秋吳王闔閭在山上筑有姑蘇臺。 “西域”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西域包括今新疆地區(qū)及中亞、南亞、西亞乃至羅馬帝國等地。西漢羅馬玻璃器 狹義的西域是指玉門關(今甘肅敦煌西北)、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以西,蔥嶺以東,昆侖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qū),包括我國新疆地區(qū)及哈薩克斯坦中東部地區(qū)一帶。 當時通往西域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南道,出玉門關、陽關經鄯善,沿昆侖山北麓,西行至莎車,再過蔥嶺,即可到達大月氏、安息(今伊朗);一條是北道,出玉門關、陽關經車師前國,西行至疏勤,再過蔥嶺,即可到達大宛、康居、奄葵(今土庫曼)。由于匈奴控制了西域諸國,這兩條道路被阻斷了。 張騫通西域圖(敦煌壁畫)張騫通西域建元二年(前139),漢武帝從投降過來的匈奴人口中知道匈奴人打敗了大月氏,大月氏已從水草豐美的祁連山下西遷了。據說,匈奴單于還把大月氏王的頭顱砍下來制成酒器。大月氏十分痛恨匈奴。漢武帝對這個消息極為重視,便想聯絡大月氏,與其結成同盟,共同對付匈奴。但是大月氏離開敦煌原地后,究竟遷往何處,當時并不清楚。而河西一帶又控制在匈奴人手里,西行尋找大月氏必須經過那里。所以,聯絡大月氏的任務,既艱巨又十分危險,沒有人敢承擔,武帝只好懸賞招募自愿承擔這一任務的使者。 建元三年(前138),漢中城固(今陜西漢中)人張騫以郎官身份勇敢應募。武帝很欣賞張騫的膽識,當即給他選派100多名隨行人員,還派了一名叫甘父(即堂邑氏之奴,故又名堂邑父)的匈奴人作向導。張騫第一次出使,被匈奴俘獲,羈押八年后,他與甘父逃出,到達大月氏,沒有達到結盟的目的,但卻獲得了大量有關西域各國的人文地理知識。 張騫歷經艱辛回漢后,將西域一些國家的地理、風俗、物產、政治、軍事等情況,報告給漢武帝,使?jié)h朝政府對于西域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不僅為以后溝通西域做了初步準備,而且大大激發(fā)了漢武帝“拓邊”的雄心,發(fā)動了一系列抗擊匈奴的戰(zhàn)爭。 元狩四年(前119),張騫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張騫到達烏孫后,一方面派遣副使到大宛(今烏茲別克安集延一帶)、康居(今撒馬爾罕)、大月氏、安息(今伊朗)、身毒諸國,以加強漢朝和中亞地區(qū)的聯系,發(fā)展貿易往來;一方面說服烏孫昆莫,爭取烏孫東遷故地,烏孫雖不肯東遷,但在元封元年(前110)以后終究與漢朝結親通好。 張騫墓 張騫歸漢兩年后,其副使才陸續(xù)歸來。這些距漢廷十分遙遠的國家,通過漢使知道漢王朝的情況,有的國家就派使節(jié)同漢使一起來到長安。武帝出巡時,讓各國的使者也跟隨前去。這樣,他們更進一步了解了中國的情況,回國后宣傳所見所聞。從此以后,西域的許多國家便和中國建立起友好的關系,“通西域”便在這時正式開始了。武帝又繼續(xù)派出許多使者到西域各國,每年多則十幾次,少則五六次。每次多達百余人以至數百人。比較遠的如安息、奄蔡、條支(即大食,今伊拉克)諸國,都有中國使者的足跡。 漢朝對西域的戰(zhàn)爭張騫死后,絲綢之路上也時有險阻,尤其是來自匈奴的破壞。姑師和樓蘭兩國,正當漢通西域的要道。元封三年(前108),武帝派趙破奴和王恢統(tǒng)兵數萬,征伐兩國,樓蘭王被擒,樓蘭成為漢朝的藩屬;姑師也兵敗國破,于征和四年(前89)完全被漢朝征服。從此,通西域的道路暢通無阻。 為了驅逐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奪取大宛及其附近的物產,尤其是大宛產的汗血馬(這種馬速度奇快,奔跑時肩胛處流出紅色的汗珠,故名汗血馬),當時的方士對武帝灌輸求神成仙的思想,說大宛馬是“天馬”、“神馬”。加上武帝也有改良馬種的用意,所以漢武帝要不惜一切代價,攻克大宛。 太初元年(前104),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進攻大宛,大宛堅決抵抗,經過四年的苦戰(zhàn),漢朝前后發(fā)兵十余萬,于太初四年(前101)圍困了大宛都城,最后,大宛貴族殺死國王投降,獻良馬數十匹,中等以下的馬3000匹,漢軍才罷兵回師。 漢軍相繼擊破樓蘭、姑師和大宛,引起西域極大的震動。尤其征服大宛后,漢朝影響愈益擴大,蔥嶺以東的西域諸國,相繼派人來漢朝朝貢,或以子弟為質子留居漢朝。漢武帝還先后以宗室女細君和解憂嫁給烏孫昆莫,建立了友好的和親關系。為了使者往還方便,漢廷在敦煌至鹽澤(今羅布泊)之間,沿途設置驛站,修筑烽燧亭障,還在輪臺(今新疆輪臺東)、渠犁(今新疆庫爾勒一帶)等地屯田,屯田士卒最多達60余萬人。漢朝又在那里置使者校尉,以處置漢在西域諸事。 漢武帝時期“通西域”開辟絲綢之路是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張騫通西域后,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包括冶鐵、鑿井術等,相繼在西域得到推廣;精美的手工業(yè)品,如絲綢和漆器,也傳入西域各地。西域的許多物產,如蠶豆、黃瓜、大蒜、胡蘿卜、葡萄等植物及駱駝、驢、汗血馬等動物,也在此時或以后輸入中原。尤其中原人民與西域各族人民聯系的不斷加強,對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西漢王朝的形成與發(fā)展,更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錦官城就是成都,因蜀錦有名而得名 陽關,就在敦煌的南湖。由市區(qū)乘車駛向美麗富饒的南湖時,沿途四周景色瞬息萬變。極目天涯,云山浩渺,大漠蒼茫,輕風薄霧,繚繞飄指。那巍峨挺拔的陽關烽燧猶如瀚海沙漠中的海市蜃樓,呈現出一派崢嶸奇殊、光怪陸離的大漠風光。 陽關,位于敦煌城西南70公里的“古董灘”上,因在玉門關之陽而得名。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漢王朝為抗南昌匈奴,經營西域,在河西走廊設置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時建立了陽關和玉門關。從此,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路的必經關隘,其戰(zhàn)略地位極其重要。自西漢以來,許多王朝都把這里作為軍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將士曾在這里戌守征戰(zhàn);多少商賈、僧侶、使臣、游客曾在這里驗證過關;又有多少文人騷客面對陽關,感嘆萬千,寫下了不朽的詩篇。據史料記載,西漢時,南湖置龍勒縣,陽關為都尉治所。晉魏時,設置陽關縣。唐代設壽昌縣。高僧玄奘從印度取經回國,就是走絲路南道,東入陽關返回長安的。邊塞詩人岑參曾寫下“二年領公事,兩度過陽關”的詩句??梢娝麄內腙栮P的次數不少。宋以后,來自白龍堆的流沙狼吞虎咽,逼著人們東撤,陽關被無情的沙漠掩埋了。而今,昔日的陽關城堞早已蕩然無存,僅有的耳目——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臺仍傲然屹立著。山下南面有一片望不到頭的大沙灘。經考古隊挖掘,沙灘上有大片版筑遺址,房基排列整齊而清晰,面積約上萬平方米。附近還有一段高不過0.6米的斷斷續(xù)續(xù)的城堡墻基,這就是陽關遺址。 漢口 漢口是武漢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武昌和漢陽分別隔長江和漢江相望。漢口得名于地處漢江之口,因古時稱漢水為夏水,故當時有夏口之地名。但夏口既沒有聚集成市,也不是今天的漢口之所在。在武漢三鎮(zhèn)中,漢口作為集鎮(zhèn),形成最晚,但是發(fā)展最快。漢口因其地理位置優(yōu)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說。明朝成化年間,漢江幾經改道,最后使得今天的漢口成為同臨兩江的黃金地段。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吸引了周邊的地主、農民、手工業(yè)者和全國各地的商人逐漸在此聚集。至明朝末年,漢口已經相當繁華,與江西景德鎮(zhèn)、河南朱仙鎮(zhèn)、廣東佛山鎮(zhèn)并稱“四大名鎮(zhèn)”。 契丹(震旦Khitan),本是東胡,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后稱遼太祖)于唐末趁中原之亂統(tǒng)一各部進而稱帝,916年建國號契丹。遼太祖多用漢人重視漢文化,并創(chuàng)文字,立制度,筑皇都,國土直至天山遼王朝建立。 遼太宗從石敬塘手中得燕云十六州后,改國號為大遼,設南,北官制以治漢,契丹人,取得鞏固統(tǒng)治的作用。遼太宗滅后晉,把晉并入遼,但因大失民心而草草班師歸遼,自己也死在途中。在太宗后的世宗,義宗,穆宗都無大作為,直至圣宗時,文治武功都達鼎盛,實行科舉,編修<<大藏經>>,佛教極為盛行。對宋戰(zhàn)爭屢勝,和宋訂立澶淵之盟,從此宋,遼和好達一百余年。 至遼天祚帝朝時(1101),由於沒處理好民族關系,招致女真族反叛,于以致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