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說

什么是孝子 什么是逆子

來源:新能源網(wǎng)
時間:2024-08-17 11:11:45
熱度:

什么是孝子 什么是逆子【專家解說】: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知道“二十四孝”的年輕人,更是少之又少?!靶ⅰ痹诮袢丈鐣坪跻咽且粋€“過氣”的詞,人老珠黃般,逗不起眾人的欲

【專家解說】: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知道“二十四孝”的年輕人,更是少之又少。“孝”在今日社會,似乎已是一個“過氣”的詞,人老珠黃般,逗不起眾人的欲望了。我們讀《二十四孝》,感覺那似乎是十分遙遠的故事。其實細細想來,它好像又近在咫尺,離我們并不遠。 《二十四孝》影響中國社會600多年,古人盛贊的這“二十四孝”,有多少是我們今天可以做到的呢?“鹿乳奉親”可以勉強做到,“負米養(yǎng)親”“親嘗湯藥”“拾葚養(yǎng)親”“行傭供母”“打虎救父”“棄官尋母”等等,也許可以勉強做到。還有一些是我們絕對做不到的了,如“孝感動天”“埋兒得金”“懷橘遺親”“哭竹生筍”等等。有些我們咬咬牙也許能做到,但已是沒有必要了,如“嘗糞心憂”“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扇枕溫衾”“聞雷泣墓”“臥冰求鯉”“恣蚊飽血”“親滌溺器”等等。時代不同了,古人能做的,我們未必能做;古人須做的,我們未必必須做;古人做得很好的,我們未必做得到。我們讀《二十四孝》,當以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他們也許并非看重這些形式,要后人件件照辦;而是想通過這些故事,告訴我們?nèi)耸篱g還有“孝”之一字! 為什么要“孝”?古人的解釋也很簡單,“孝”就是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一種回報,叫做“慈烏反哺”:父母給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父母寧愿自己挨餓受凍,也要讓你吃飽穿暖,所以你要照顧父母之溫飽;你在父母懷抱有三年時間完全不能自立,完全依賴父母而生存,所以父母死后你要守孝三年。 中國文化是很“實際”的,現(xiàn)在又正是一個“實際”的社會,我們這社會的“孝心”,也該是很重的罷?我們在幾乎所有方面都講究一個“投資回報率”,為什么在“孝”字上就不愿意講呢?中國的很多青年人,很是羨慕美國的孩子,說他們很獨立,不必對父母那么“孝”,那么低聲下氣。但是他們忘記了一個事實:美國父母對子女的關(guān)愛在范圍上是有限的,而中國父母是無限的;美國父母對子女的照顧在時間上是有限的,而中國父母是無限的。以范圍上無限的關(guān)愛和時間上無限的照顧,中國父母換來了什么呢?很多時候換來的只是子女的“仇”與“恨”,輕一點的也是“冷漠”和“不理”。子女的理由也很簡單:誰要你這樣無限地關(guān)愛與照顧?誰曾要求你這樣無限地關(guān)愛與照顧?子女感到“厭煩”,父母又何必“自作多情”?這就是現(xiàn)代中國父母的尷尬處境:以廣大而無限的“慈”,換不來子女真誠而廣大的“孝”;收起這廣大而無限的“慈”,像美國父母那樣對待子女,又不心甘。現(xiàn)代中國年輕人的處境亦是同樣尷尬:很想擺脫父母廣大而無限的“慈”,擺脫這個重負,卻又找不到美國孩子那樣讓自己完全徹底“獨立自主”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不愿意或者不能夠拿出真誠而廣大的“孝”回報父母,卻又不得不從父母那里得到太多,并因而略感“內(nèi)疚”。 當然也有“不內(nèi)疚”的孩子,把父母的“溺愛”當成“仇恨”,殺父母者有之,燒父母者有之,勒父母者亦有之。每每讀到這樣的報道,除了心寒,就是無限感慨于中國父母的兩難與中國子女的兩難。至于我自己和我們這一代人,也是感覺一個“孝”字,有無限的辛酸。我們這些年屆不惑而又出生在鄉(xiāng)下的孩子,很多免不了是在“棍棒下”長大的?!肮靼舫鲂⒆?,溫室出逆子”,這是很多鄉(xiāng)下人依然信奉的真理。他們哪里知道,“棍棒下”長大的“孝子”,會有怎樣的內(nèi)心折磨:他們知道要盡自己的“孝心”,但他們已永遠不可能和父母“親密無間”地生活在一起;他們知道父母的難處,父母的“偉大”,但對父母的尊敬卻很難說是“發(fā)自內(nèi)心”。于是“孝”對于他們就變成一種責任——經(jīng)濟上與物質(zhì)上的責任。也算是一種“回報”罷:既然父母在你無論怎樣無理取鬧時不曾遺棄你,你又何能忍心在父母年老之時遺棄他們;即使老邁的父母像兒時的你一樣無理取鬧,你也沒有理由遺棄他們的罷?——你似乎永遠找不出遺棄的理由! 孝是回望血脈的源頭 我1969年10月出生,到現(xiàn)在有33個春節(jié)是和父母一起度過的。另外兩個春節(jié)中的一個趕上我的女兒出生(陰歷臘月十四),另一個是女兒剛滿周歲,不宜長途奔波以防感冒等,這兩個春節(jié)就只能在北京過了。在父母身邊過年,在我心里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團圓時節(jié)不團圓是我最不能容忍的?!案改冈?,不遠游?!蔽壹仍诋愢l(xiāng)江湖討生活,身不由己之余只能借春節(jié)之機探望爹娘,觸摸爹娘冷暖憂患,察問鄉(xiāng)間生活狀況,感同身受,俯首檢討,算是一種精神述職和情感調(diào)研吧。 小學畢業(yè)就在村里任小學教師的母親,24歲那年辭去講臺嫁給了25歲的父親,那時父親剛剛從高密縣師范畢業(yè)來到公社聯(lián)中任教。我家住在一座民國時代夯造的私塾土屋里,我的爹娘承繼了家族的貧苦與善良,我一降生就呼吸著老屋里氤氳了半個多世紀的憂愁與無奈,早早地讀懂了貧下中農(nóng)的生存真相。秉性耿直的父親不能忍受貪官污吏的齷齪行為,往往行文上書,然而他天真的愿望換來的都是打擊報復,最終被排擠出了自己所熱愛的校園。改革開放后,父親和他當年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同仁們集體上訪,爭來了重返講臺的機會,但是支離破碎的政策和求告無門的現(xiàn)狀,使中師畢業(yè)的父親前后任教25年卻連一個民辦教師的名分都沒有得到。 逆境與跌宕讓父親飽嘗了屈辱和辛酸,卻沒有使父親母親失去追求美好未來的信心和勇氣,他們把改變現(xiàn)狀的所有希望寄托在了三個孩子身上。記得每逢過年時為了給孩子添置新衣,讓我們飽吃一頓豬肉餃子,父親寫對聯(lián)、畫窗畫,以低廉的價格跑街串巷叫賣以換取一些揉皺的紙幣。我們兄弟三個都上學后,特別是父親在學校當代課教師的十多年里,母親幾乎一個人撐著七八畝莊稼地的繁重農(nóng)活兒。磨破了手腳壓彎了腰背,父母節(jié)儉下點點滴滴勞動成果哺育孩子們的成長。父親出工修河做宣傳員,他省下作為口糧的黑面鍋貼,夜里趕回來犒勞多日不見細糧的孩子。即使在這樣的艱難境遇下,我的爹娘還積經(jīng)年之努力,在1986年蓋起了至今仍讓我備感自豪的四間大瓦房。更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從1976年我上小學到1996年我小弟中專畢業(yè),用20年時間為國家和社會貢獻了兩個大學生一個中專生。 我作這些追憶和陳述的同時,也在體諒父母的苦衷,在反芻父母給予我的恩情。我無法替父母挽回一生的無辜損失和不平待遇,我只能以自己于事業(yè)于精神的進步以及對國家對社會的奉獻,作一分彌補與回報;我亦無法全部償還父母傾注于我的養(yǎng)育恩情,我只能以適當?shù)奈镔|(zhì)和盡量多的情感安慰,善待我的父母。當然我心里深深地明白,父母對子女的哺育和愛是無法言盡,更無法完全回報的。那是一種單向的血緣和情感的流動,做兒女的孝敬與回報就像回溯血脈源頭時拂起的小小浪花。春水靜靜流動的時候,人們仿佛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而浪花涌起的時候,卻成了一道精彩動人的風景…… 孝敬爸媽不是腦×金 當孝敬兩個字掛在嘴上,孝敬成為年輕人的一種閑情?!俺;丶铱纯础保强纯醋约旱暮⒆釉诶先思夜圆还?;“送禮就送腦×金”,是感到內(nèi)心有愧,生我者父母,養(yǎng)我者爹娘,兌現(xiàn)一下,多多少少總比空著手強。 時下的年輕人,與老年人存在著代溝,是不爭的事實。要說老人需要什么,心理上有哪些孤單與寂寞,恐怕就是神仙老爺?shù)氖虑榱恕K哉f,今天年輕人的孝敬意識尚保持著“孝敬爸媽腦×金”的現(xiàn)狀,不能不說培養(yǎng)國民的孝敬意識當從娃娃抓起。 今日之中國,大人要比孩子多。這是因為每一個正常的家庭,差不多都是五六個大人養(yǎng)一個獨生子女,比方說男方有爺爺奶奶爸爸,女方有外公外婆媽媽,孩子生在蜜罐里,要什么有什么,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面對著五六個長輩的熱烈寵愛,孩子總是想當然地說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墒?,誰會想到,當實行計劃生育之后出生的獨生子女們的獨生子女已經(jīng)降臨在人間時,誰會想到要在娃娃一代身上培養(yǎng)他們的孝敬意識呢?一直在孩子面前低眉順眼的老人,能否期待著這么一場未來的長久的陣痛:“妖是妖他媽生的,人是人他媽生的,我們獨生子女是屬于將來時的,我們也要自己當?shù)铮劣谀銈?,無論是爺爺奶奶爸爸,還是外公外婆媽媽,不如就‘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收禮就收腦×金’吧?!庇纱丝梢姡嗌倨坑凶逃形兜摹澳X×金”成全了多少個年輕人的現(xiàn)實愿望。而且,這也僅僅是城市里的大好形勢,農(nóng)村就沒有這么好的條件了,別說送什么“腦×金”,老人不受兒媳婦的白眼,就已經(jīng)謝天謝地了。 工業(yè)文明的崛起,使“腦×金”這樣的工業(yè)產(chǎn)品有了脈脈人情,人類也隨之更加依賴技術(shù)上的進步。尤其是當今網(wǎng)絡時代,電子通訊、可視電話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年輕人與父母之間的聯(lián)系也是借助于各項新的技術(shù)產(chǎn)品,甚至所表現(xiàn)出來的“孝心”也是通過技術(shù)產(chǎn)品實現(xiàn)。比如冬天為老年人送溫暖有電熱毯電暖風電鞋子,夏天為老年人送清涼有空調(diào)器涼坐墊冷飲機,這些玩意兒無一不是“腦×金”的翻版。老人成為年輕人的負擔,工業(yè)時代的技術(shù)產(chǎn)品有幸成為年輕人擺脫負擔的跳板。但是,等過了35周歲的中年人開始享受生活時,才發(fā)現(xiàn)孝敬爸媽從娃娃抓起已經(jīng)太晚了,快快長大的娃娃們已經(jīng)學會怎么可以不用買老子的賬了,他們也要爭自由,也會用“腦×金”做孝敬老人的道具。如此反復,一代又一代。人常說,培養(yǎng)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時間?,F(xiàn)在可好,三代之中起碼有兩代是貴族——缺乏貴族精神的新貴族,他們已經(jīng)從“腦×金”一步跨入了“腦差勁”行列,并缺乏足夠的自知。
    無相關(guān)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