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說

有誰能寫關于賈平凹的論文,以商周系列小說中的《浮躁》為題,謝了。

來源:新能源網
時間:2024-08-17 10:53:18
熱度:

有誰能寫關于賈平凹的論文,以商周系列小說中的《浮躁》為題,謝了。【專家解說】:  內容摘要:浮躁心態(tài)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人所特有的時代情緒和社會普遍心理;是“十年文革”后改革開放

【專家解說】:  內容摘要:浮躁心態(tài)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人所特有的時代情緒和社會普遍心理;是“十年文革”后改革開放的產物,表現(xiàn)了農民建立新生活的愿望和躁動;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動力之一。本文從社會環(huán)境、人物形象和賈平凹的復雜性格方面分析浮躁心態(tài)的產生,最后提出調整浮躁心態(tài)的方法。浮躁心態(tài)是個人的主體意識的高揚和低文明層次的不和諧造成的,是中國農民進入新時期以來為擺脫貧困、封建殘余和自身意識所經歷的心理的復雜曲折過程。   關鍵詞: 商州小說 農民 浮躁心態(tài)   賈平凹自從《滿月兒》發(fā)表以來,開始引起廣大讀者和評論家的注意。而自從《廢都》之后,賈平凹已成了一個寫作和商業(yè)的神話,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文學符號。賈平凹是當代文壇不容置疑的大家,在小說,散文皆有很大的成就。他的散文評價普遍比較高,而他的小說卻毀譽參半,爭議頗多。筆者認為他的80年代農村小說有一定的社會價值,試從農民的浮躁心態(tài)出發(fā)。揭示出當時的時代特色和社會情緒,并對賈平凹的復雜思想性格與小說人物的浮躁心態(tài)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作一個簡單的分析。   一、社會變遷在人的心理上蕩漾出躁動的波瀾   1、二十一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農村的歷史性變革使人在心理上產生浮躁情緒,主要表現(xiàn)為:   (1)社會政治環(huán)境的不斷動蕩使農民對改革能否長期成功進行下去產生懷疑。八年抗戰(zhàn),三年解放戰(zhàn)爭,“十年文革”,使人的心態(tài)發(fā)生扭曲,人們還沒有走出災難的陰影,他們在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的同時嚴冬的寒冷仍使他們心有余悸。而且這種“余悸”在某些方面猶在,政治環(huán)境可謂乍暖還寒。對此賈平凹有著深切的體驗,“1966年暑假父親在教育局的學習班上被批斗?!雹俳又黄入x開學校回家務農。1982年其作品《生活》、《年關夜景》、《好了歌》等文章被尚未走出文化專制主義陰影的批評界認為是“‘透著消極失望等灰暗情緒’,‘導致了對生活本質的歪曲’,‘背離了文學引導人們正確認識生活,指引生活的神圣職責’”。②此時剛剛被平反的父親說“平凹挨批判”了,專程來到西安安慰平凹。賈平凹是帶著此種浮躁而又氣憤的情緒創(chuàng)作了商州系列小說。(2)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國家在農村打破“大鍋飯”式的集體生產模式,實行“責任制”發(fā)展市場經濟,恢復商品流通以及鼓勵開工廠辦企業(yè)等新政策與幾千年來“重農抑商”及建國后的禁止商品自由流通,防止經濟資本主義化是背道而馳的。然而,變革后給農民帶來可望可求的致富機會,村村寨寨都躍躍欲試,不再“安居樂業(yè)”。(3)民族心理的影響,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民族心理是浮躁不安的,“十年文革”使中國落后于世界一個世紀,民族價值的貶值使中國人產生要求民族振興的內心騷動同時導致了對個人“自我價值”的吶喊、追求。于是“人人都要頑強地表現(xiàn)自己的主體意識”,于是產生躁動不安的心態(tài),這是當時中國的時代情緒。   2、社會變革生產浮躁心態(tài)的深層原因。  ?。?)從文化傳統(tǒng)上看,它是個體在社會變革所提供的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機會,因看到別人實現(xiàn)而自己躍躍欲試卻又無法或暫時未實現(xiàn)而產生的普遍心理意識。即農民有建立新生活的愿望和要求,因自身的種種原因難以實現(xiàn),由此輾轉反側而渴望實現(xiàn)心理。正如《浮躁》中的考察人所述,“人的主體意識的高揚和低文明層次的不和諧形成了當時的普遍浮躁情緒”。(2)由于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的狹隘意識,幾千年來在農民身上的積淀,使他們自身無法立即沖破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的桎梏,因而無法健康自由地在改革的大好機會中施展拳腳。因為“物質文化往往易于變遷和交流,而心理文化則相對堅硬和保守;改變人的心理文化、素質與品格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zhàn);在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建立現(xiàn)代文化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雹蹖Υ嗣绹鴮W者羅杰·皮爾遜也曾作過形象的說明,“擁有石油特權的阿拉伯酋長出訪美國時,可能會購買一隊‘卡地拉’汽車,以取代其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駱駝,但必定不會拋棄他的妻妾,接受一夫一妻制的風俗”,④由此看來,中國農民在擺脫貧困和封建殘余勢力的同時,還要掙脫自身舊意識的束縛,此亦為產生浮躁的心態(tài)的原因之一,這一點從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上也有一定反映。   二、浮躁心態(tài)在小說人物形象中的充分體現(xiàn)   1、《浮躁》中金狗浮躁心態(tài)的分析。(1)金狗的性格分析?!陡≡辍分械闹魅斯鸸肥亲髡咚姁鄣男蜗?,也是浮躁情緒的主要體現(xiàn)者。金狗本身就是一個符號,他與他家鄉(xiāng)的州河有著密切的關系。金狗的出生帶有相當?shù)纳裨捝剩赣H在河上淘米身亡,卻生他于米篩之中,奇跡般地漂在水上。這樣金狗的生命就與這條“古怪得不可捉摸”、“性情暴戾”、“全中國最浮躁不安的河”結下了不解的緣分。關于這條河,作者有這樣的具象描寫,浮躁當然不是州河的美德,但這是州河不同于別的河的特點,這就和它翻洞過峽吼聲價天歡喜悲壯的聲勢一樣,只說明它還年輕。事實也是如此,州河畢竟是這條河流經商州地面的一段上游,它還要流經幾個省走上千上萬里路往長江去,往黃河去,往大海去,它的前途是越走越深沉,越走越有力量的。對于州河,我們不需要作過分贊美,同時也不需要苛刻指責。它經過了商州地面,是必由之路,更好看的是它現(xiàn)在流得無拘無束,流得隨心所欲,以自己的存在流,以時間的經驗流。這一段富有表現(xiàn)力的描寫,也是對金狗復雜個性和心態(tài)的揭示。可以說,州河就是金狗,金狗就是州河。“從另一方面來說,正是州河所孕育的傳統(tǒng)文化澆鑄了金狗文化心態(tài)中強烈的農民道德觀念和建立在自卑之上的自尊心”。⑤(2)金狗與其他農民的聯(lián)系中,他代表著一種民間潛在的領導者意識,是農民心目中的領導者之一。金狗是以民間政治領袖的形象出現(xiàn)的,被農村的平民當作自己的帶頭人或主心骨。他領導著鄉(xiāng)下農民與田家和鞏家進行了斗爭。在社會生活中,金狗從部隊復員回鄉(xiāng),成為州河上的“浪里白條”卻卷入了仙游川的種種糾葛之中。由于對田中正的以權謀私憤恨不已,他千方百計地爭取到了進州城報社當記者的機會,實現(xiàn)自己改造社會的宏圖,這種高揚的主體意識,這種美好的愿望在當時法制不健全的情況下,還只能算是“烏托邦”的設想。因為在經受了幾千年封建統(tǒng)治,跳過資本主義社會而跨入社會主義的中國,官僚主義不是僅僅靠幾個運動幾篇文章所能根絕得了的。在他大展宏圖的過程中,時時受阻,處處碰壁,一種“求之不得,輾轉反側”的焦慮時時煎熬著他,因此躁動不安。(3)金狗的戀愛婚姻,主要體現(xiàn)在他與小水、田英英、石華幾個女子的關系上。金狗已不是他們生活的唯一。換句話說,活著活得更好,是他們高于一切的人生理想。并沒有作簡單化處理,而是充滿了糾結、矛盾、掙扎。金狗一直處于矛盾的旋渦之中,一方面,他割舍不掉對小水的愛情;另一方面,為了達到他的高于一切的人生理想,使他又不能暫時妥協(xié)。于是,在他得知州城報社分給仙游川一名記者名額時,他混混沌沌地轉向了英英,他并不愛她,只是為了填補感情的空白和事業(yè)追求的需要,他要通過得到田中正的侄女英英來實現(xiàn)他的抱負,并為他的失落的感情找到一個暫時的歸宿。目的達到之后,他就毅然與英英斷絕了關系。而后由于在州城報社得不到支持而備感苦悶,小水又于極度傷心之中嫁給了憨厚的福運,這促使金狗接受石華,最終越過雷池。但是,金狗作為小農環(huán)境下長大的人,無時無刻不受著傳統(tǒng)文化意識的制約。當她與英英保持著婚姻關系時,小水的形象卻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他,當石華勸他去“州圳公司”時,他也滿心里只留下小水的形象,“天下只有小水是干凈的神”。因而,當小水成為寡婦之后,金狗又回到了她的身邊,繞了一個大圈后,有情人終成眷屬。可以說,金狗與這三個女性的分分合合,都呈現(xiàn)出一種過程性的浮躁傾向,一種情愛滿足與倫理道德的沖突趨勢,以金狗為代表的新式農民形象,在商州系列小說中不斷置換著。從《小月前本》的門門、《雞窩洼的人家》的禾禾,到《臘月正月》的王才,到《右堡》的張老大,他們都和金狗形象具有同一性,其共同點都是具有現(xiàn)代意識的年輕農民,他們都具有商品意識,都與傳統(tǒng)倫理道德、傳統(tǒng)小農意識斗爭著并且伴隨著極其浮躁的心態(tài)去追求幸福生活、美好愛情,積極去改變農村的現(xiàn)狀。   2、《臘月正月》中王才浮躁心態(tài)的分析。作品著力刻劃“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或者是經受住經濟變革風流考驗并脫穎而出的小人物,或者是觀念陳舊、思想保守、落伍于時代的小人物。鄉(xiāng)村退休教師韓玄子,原本屬于小人物之列,但在偏僻、落后、貧困的山鄉(xiāng),他以社會名流及跟鄉(xiāng)鎮(zhèn)干部的結交中獲取了一種無形的權勢和家長般的尊嚴,頤指氣使,驕矝專橫,在鄉(xiāng)民眼里儼然成了龐然大物。不過,盡管他有幾十年的教育生涯,卻沒有從骨子里清除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意識,在冠冕堂皇的言行背后時時流露出小生產者的狹隘、守舊,嚴重的封建宗法尊卑觀念以及愛虛榮、講排場、擺闊氣、要面子等世俗氣。作為一種社會勢力的象征,他的走向沒落是歷史的必然。王才是賈平凹所鐘愛的形象之一,也是浮躁情緒的體現(xiàn)者之一,他是伴隨著改革成長起來的新式農民形象。王才出身貧寒,幼年喪父,身材矮小,上中學時從沒能“體面的走到人前來”過。因為姐姐出嫁的財禮很重,王才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強烈的自尊心驅使王才被迫退學回家務農,當了農民的王才依然十分失敗,力氣小,不會干農活。所有這些使王才產生非常深刻的自卑意識,農村改革使王才看到致富的希望,于是他努力擺脫貧困,王才頭腦靈活,不顯山露水,具有現(xiàn)代商品意識,內心充滿了帶領農民致富的愿望。但是在辦食品加工廠的過程中遇到了小農狹隘意識和傳統(tǒng)觀念兩個方面的阻撓,加上自身對改革能否長期進行下去的擔憂,使王才在于傳統(tǒng)勢力的斗爭中顯出雅嫩的一面。王才社會低下,屬于最不起眼的鄉(xiāng)間小民。在韓玄子面前,他自認卑微,小心規(guī)避,一再退讓。他的拘謹謙恭、委屈求全,決不顯山露水的自我要求,不僅反映了這一人物的個性,同時也反映了人物所處的特定社會環(huán)境和人物背景。作為秦嶺山地的農民企業(yè)家,王才的事業(yè)才剛剛起步,加工廠還帶有作坊性質,與現(xiàn)代企業(yè)相距甚遠。韓玄子是他致富路上主要阻力,在食品加工廠擴建的過程中,韓玄子試圖阻止王才買到公房擴建;在王才自愿辦社火時,韓玄子又極力反對;在給女兒送路時,韓玄子又故意不請食品加工廠的人。王才自幼建立在自卑之上的自尊,強烈的致富愿望,致富的種種阻力以及對政策的擔憂,交織在一起,使王才內心充滿焦慮,浮躁不安。這種致富的愿望和沖動又夾雜著對改革能否長期勝利進行下去的擔憂,從而產生浮躁心態(tài)。即農民為擺脫貧困,自身舊意識的束縛和封建殘余勢力,所經歷的經濟、文化、道德、心理的復雜曲折過程。   三、賈平凹與他小說中的浮躁心態(tài)   1、賈氏個人復雜的思想和性格。  ?。?)農民意識。賈平凹說:“當我已經不是農民,在西安這座城市里成為中產階級二十多年,我的農民性并未徹底褪盡,心里明明白白地感到厭惡,但行為處中沉渣不自覺泛起?!保ā段沂寝r民》)并說:“說到根子上,咱還有小農經濟思想。從根字上咱還是農民。雖然到了城市,竭力想擺脫農民意識,但打下的烙印,怎么也抹不去。”⑥農民性既有善良、淳樸、忍耐的一面,更有敢想敢干的一面,也有愚昧、小氣、短視、吝嗇、落后及封建陳腐等弱點,并且還背負著幾千年道德積淀。  ?。?)自卑情結。童年的孤獨和個人身體的孱弱,造成了賈平凹自卑情結。這種自卑情結反過來又使賈平凹有一種執(zhí)拗的性格,這樣就形成賈平凹自身自卑羞怯與執(zhí)拗相統(tǒng)一的性格。費秉勛在《賈平凹論》一書中是這樣描述賈平凹的,“1952年春天,賈平凹出生于陜西省丹鳳縣農村一個20多口人的大家庭中,父輩兄弟5人,生父最弱,以教書為業(yè),屬農村中為數(shù)很少的知識階層……4歲賈平凹在家隨父母生活,5歲時即上學讀書,學業(yè)頗佳……經濟情況很不好,家大口多,常受饑餓,平凹稟氣甚弱,又和父母分離,這是造成他孤獨心理的重要根源。賈平凹在給1982年的第2期《丑小鴨》所寫的‘性格心理調查表’中確定自己的氣質為‘粘液+抑郁質’。從童年到青年,矮小和丑陋讓他倍受冷淡、歧視和侮辱,卑賤的心理潛影反過來又造成了他極度的自尊的維護。賈平凹自稱‘不善言辭,實是一呆人’。在熱鬧的出風頭場合,他會不自主地產生一種自卑感,只有退縮在人們注意不到的角落才感在自在?!雹?  ?。?)名士情結。賈平凹對傳統(tǒng)文化有一種認同,并且有非常強烈的名士情結。賈平凹從中國古代文化中承襲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將自己造就成為一個具有濃厚的中國美學氣質的作家;為此同時,也受到我們古典文學的消極影響。在我國古代,知識分子由于感懷不遇,感嘆時空無限而生命短促,哀青春消逝如花落水流,傷世亂……文學中非常普遍地反復表現(xiàn)著消極情感。   總的來說賈平凹是一個比較復雜的作家。中國作協(xié)書記處書記張鍥用飽含情感的語言說:“賈平凹就是賈平凹,賈平凹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各方面的綜合,他的思想當中有儒家的,有佛家的,有道家的,也有城市的文化,鄉(xiāng)村的文化,有西方的文化也有中國的文化,有傳統(tǒng)文化,也有當代的文化?!雹?   2、賈平凹本人復雜的思想性格對商州小說人物浮躁心態(tài)的影響。   (1)賈平凹的農民性對表現(xiàn)商州小說人物浮躁心態(tài)的影響。賈平凹出身農村,熟知農民疾苦,深刻了解農民心理,對農村的情況和變化了如指掌。八十年代后期他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自覺成為農民的代言人,形成特有的平民精神。在“十年文革”過后的80年代改革的浪潮中,賈平凹能深切感受到農民的社會情緒,達到了相當深度,這與他的文化心理中積淀著深厚的農民性格是密不可分的。  ?。?)賈平凹個人的自卑的思想對表現(xiàn)商州小說人物浮躁心態(tài)的影響。根據西方心理學,一個人童年至青年時代的經歷體驗,極易形成個體無意識心理,從而對他日后的生活(尤其精神生活)具有極大的潛在影響和作用。同樣,賈平凹的童年自卑情結,深深影響他的思維和創(chuàng)作。在80年代小說的創(chuàng)作道路上,賈平凹仍然有些自卑情緒,感覺“存在著一些先天不足,比如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和較深的藝術修養(yǎng)……我感覺有一個‘觀念’問題,一是我們的氣派不夠;二是我們有小農經濟思想;三是我們缺乏理論上的修養(yǎng);四是我們知識陳舊?!雹岙敃r以賈平凹等為代表的“陜西作家群”落后于外省許多作家,使他的建立在自卑之上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產生了浮躁情緒。正是帶著此種情緒塑造了“商州形象”,把浮躁情緒寫進作品,塑造了具有時代氣息的一系列農民形象。   (3)賈平凹性格的復雜性對表現(xiàn)小說人物浮躁心態(tài)的影響。   賈平凹本人性格的復雜性對他的創(chuàng)作和思維產生多方面的影響。農村的思維方式與城市的思維方式、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與現(xiàn)代的思維方式、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思維方式等的差別使賈平凹心理文化極其復雜,在改革開放的外在社會環(huán)境下,容易產生浮躁心態(tài)。中國小說的主人公在某些程度上往往是作者的影子或作者的自傳性人物?!都t樓夢》里的賈寶玉的生活環(huán)境及出身與曹雪芹的青少年時期有很多的相似成份。賈平凹商州小說中人物的浮躁心態(tài),在很大程度上是他本人浮躁心態(tài)的真實反映。   浮躁心態(tài)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人所特有的時代情緒和社會心理,它的產生是與變革的社會環(huán)境密不可分的,也與賈平凹對社會心理的深入挖掘,對社會情緒的準確把握密切聯(lián)系的。社會變革給農民帶來可望可求的致富機會,“浮躁”表現(xiàn)了農民建立新生活的愿望和躁動;是人的主體意識的高揚和當時農村低文明層次的不和諧造成的;是中國農民進入新時期以來為擺脫貧困、封建殘余和自身舊意識所經歷的心理的復雜曲折過程。   注釋:  ?、倮钚恰O見喜:賈平凹評傳,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1版,第31頁  ?、诶钚?、孫見喜:賈平凹評傳,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1版,第31頁  ?、壑艹善剑骸洞禾斓牟铰摹袊聲r期文學研究》,南京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127頁。  ?、芰_杰·皮爾遜:《文化與社會》,載《當代國外文化學研究》,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頁。  ?、菸含|,金狗的浮躁——論賈平凹小說《浮躁》,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4卷,第2期。   ⑥賈平凹:我是農民,陜西旅游出版社,平裝2000-11-01第1版,205頁。  ?、哔M秉勛,賈平凹論,西北大學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204頁。   ⑧姜波,傳統(tǒng)文化的審視與現(xiàn)代文化的重構——評賈平凹文化小說的創(chuàng)作困境,文學視線理論觀察,2001年第1期。  ?、崂钚?、孫見喜:賈平凹評傳,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1版,第55頁。   參考文獻:   1、李大鵬:憂患與無奈,賈平凹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心理,天津師范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李星、孫見喜:賈平凹評傳,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周成平:春天的步履——中國新時期文學研究,南京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4、何丹萌:賈平凹透視,白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