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家說

計劃生育征文

來源:新能源網(wǎng)
時間:2024-08-17 09:08:40
熱度:

計劃生育征文【專家解說】:2222年12月12日,世界人口達到7000億,聯(lián)合國再度提高人口大國的標準,將之定為100億,印度以1500億的絕對優(yōu)勢億榮登榜首,中國1000億屈居亞

【專家解說】:2222年12月12日,世界人口達到7000億,聯(lián)合國再度提高人口大國的標準,將之定為100億,印度以1500億的絕對優(yōu)勢億榮登榜首,中國1000億屈居亞軍,美國已經(jīng)追平中國,差半步就邁進千億大關(guān),巴西、日本、巴基斯坦、俄羅斯、印尼等國200多年來也都輕松保持了人口大國的地位,無一落選,只有蘇丹因在21世紀初發(fā)生分裂而無緣十強,澳大利亞則在去年入選榜單。 100億以上的人口大國中,孟加拉國人口密度最大,達到每平方公里100000人,澳大利亞仍是人口密度最小的幾個國家之一,該國提供的數(shù)據(jù)是5000人/平方公里。 經(jīng)過兩個世紀的發(fā)展,世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人口增長了100倍,還有很多前所未見的新鮮事,就讓我為大家一一展示吧。 早在22世紀初,生物技術(shù)就已發(fā)展到極至,難以寸進,導致100多年來食品極度匱乏,所有國家先后實行了糧食配給制度,朝鮮經(jīng)驗為各國領(lǐng)導人所津津樂道,金正日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金某某被譽為23世紀最有影響力的領(lǐng)導人。 以中國為例,僅存的100萬畝耕地已經(jīng)取代核武庫成為最高安保對象,為防止饑民哄搶日益嚴重,截至2218年國家在每一畝上平均投入了多達100名軍人,占總軍力的一半。 耕地不再包產(chǎn)到戶,而是全部收歸國家經(jīng)營耕種,農(nóng)民這一稱謂淡出歷史舞臺,一致改稱員工。員工上班(即耕作)時必須更換指定的衣服,還被要求佩帶上鎖的頭盔,只有找管理人員才能拿到鑰匙,下班后安全員嚴格搜身,防止體內(nèi)藏糧。這些措施杜絕了員工偷吃莊稼的可能。 雖然全世界陷入大饑荒,想象中遍地死尸的場面卻沒發(fā)生,因為饑民在將死未死的昏厥狀態(tài)就被餓殍們分吃了,連骨頭也被砸碎,以免浪費骨髓。所以當你看到大街上到處散落著灰白色的碎塊時,就沒必要好奇了。 炎熱的夏天,蚊子蒼蠅卻難覓蹤影,何止蚊子蒼蠅,簡直連一只小蟲子都看不見,原來所有飛蟲、老鼠等等都被捉去果腹,至于動物園是什么情況,自己想象去吧!地球上幾乎只剩下了人類一種動物。 傳統(tǒng)能源石油、天然氣、煤炭早已消耗怠盡,就連油頁巖、可燃冰、煤層氣等新型能源都發(fā)掘一空。人們不得不用木材、草料來替代礦物燃料,但畢竟是杯水車薪,僅僅3年,全世界的植物基本被砍伐一光,從衛(wèi)星照片上看,地球成為一個綠黃相間的雙色球。(為什么不是藍黃相間,后面有分說) 由于原子聚變技術(shù)遲遲沒有進展,水電、核電逐漸成為主力能源,太陽能、風能、潮汐能也提供了重要的補充,其中風能的發(fā)展?jié)u入佳境,植被的消失和平山墊地工程使地球變得一馬平川,極大削弱了空氣流動阻力, 15級以上的大風每年能刮300多天,如果不是因為土地住滿了人而過度緊張,風電早已取代水電成為首要能源。 燃料極度缺乏導致飛機和船舶無法運轉(zhuǎn),電力機車和電動汽車承擔了99.99%的運輸任務(wù),只有各國的軍事部門儲備了很少的生物燃料,以滿足國防的需要。 雖然此時工業(yè)生產(chǎn)已經(jīng)幾近消失,工業(yè)排放、汽車尾氣不復存在,生活、建筑垃圾都被充分再利用,生態(tài)環(huán)境卻沒能得到絲毫的改善。 原來,人們的糞便、尿液來不及降解,就一股腦地涌向河湖、大海。河流湖泊不必言表,就連大海都變成了綠色的臭海,也難怪太空站的工作人員懷疑地理教科書的準確性。 二氧化碳、硫化氫、氨氣等人體代謝產(chǎn)生的氣體聚集成厚厚的氣團,上升至平流層后開始橫向擴散,整個地球被一層臭云遮的嚴嚴實實。 2219年9月9日,世界上最后一個村莊,即澳大利亞最偏遠的一個省的最偏遠的一個市的最偏遠的一個村被正式劃入其歸屬市開發(fā)區(qū),聯(lián)合國秘書長在這一天宣布全球?qū)崿F(xiàn)了100%的城市化,地球村升級為地球城,從此農(nóng)村這一概念進入歷史教科書。 為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群眾居住環(huán)境,世界各國參照中國模式施行土地國有化,并全面推廣撤村并居,加速城市化進程。這本是著眼大局,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卻遭到眾多即得利益者的強烈抵制。多國首腦為此頭痛不已,智囊團集思廣益,一致建議政府求助中國的城管和開發(fā)商。2213年,美國國會首次批準政府邀請中國一家知名的地產(chǎn)商來協(xié)助拆遷,不出所料,中國人辦事效率驚人地高,當?shù)卣?年來積累了數(shù)萬的釘子戶,在中國拆遷隊的工作下,僅僅3天就主動妥協(xié)。事后美國防部長稱贊中國地產(chǎn)商:“商人的身份卻擁有超越軍隊的戰(zhàn)斗力”。 集約利用土地同時,各國政府還對住宅類建筑制定了最低高度標準,如中國規(guī)定是500米,美國是400米,印度是550米……,有條件的要加高,沒有條件的拆毀重建,用于填海的建筑垃圾則被嚴加保管,防備流浪者偷走搭蓋簡易窩棚。 然而陸地面積畢竟有限,為應對每天凈增的5000萬人口,各國政府加大力度填海造陸,其中尤以日本為最,該國陸地面積50年增長了300%,幾乎填平了周圍的大陸架,其領(lǐng)土邊界距朝鮮半島僅剩50公里。而在中、朝、韓三國的合作下,渤海灣徹底消失,東海黃海那邊,福建江蘇已經(jīng)延伸至釣魚島,中國名正言順地收回了領(lǐng)土。 當然,非洲美洲歐洲都沒閑著,相比21世紀初,印度洋現(xiàn)在只剩20%面積,大西洋則變成了大西洋海峽,太平洋中部以原來的夏威夷區(qū)域為中心建造了一個澳大利亞那么大的新大陸。 填海同時海平面也隨之上升,重新淹沒了新增的陸地,建設(shè)者采用平高補低的辦法來應對這種狀況,也就是把山地鏟平用來加高新造陸地。隨著地表土壤和巖石被投入大海,海面上升,與此相反陸地平均海拔迅速降低,2220年地球上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深度增加了2000米,而世界平均海拔已降至30米,造陸潛力幾乎耗盡。 挖山的初衷是為加高陸地,卻把不適宜居住的山地變成平原,進一步擴大了居住范圍,2221年,隨著大批公路居民遷往新址,人口的擁擠終于得到一定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