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吉林省太陽輻射變化規(guī)律及太陽能資源利用研究

來源:論文學術網(wǎng)
時間:2024-08-18 12:36:40
熱度:

吉林省太陽輻射變化規(guī)律及太陽能資源利用研究【摘要】:為揭示吉林省的太陽能資源變化規(guī)律,利用線性回歸分析和線性相關分析及M-K檢驗法對1960年以來長春、延吉代表站的太陽總輻射資料進

【摘要】:為揭示吉林省的太陽能資源變化規(guī)律,利用線性回歸分析和線性相關分析及M-K檢驗法對1960年以來長春、延吉代表站的太陽總輻射資料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吉林省的年平均太陽總輻射為4 787.4 M J/m2.a,夏季太陽總輻射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吉林省年平均太陽總輻射在波動中下降,且下降趨勢不顯著,20世紀60年代太陽總輻射較高,80年代達到最低值,90年代以后小幅度回升。春、秋、冬季的太陽總輻射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冬季太陽總輻射下降趨勢顯著,夏季呈顯著增加。吉林省年日照時數(shù)在空間分布上呈現(xiàn)出由西向東逐漸減少的地域分布差異;而在時間上也呈現(xiàn)出由春季到冬季依次減少的分布特征。吉林省的太陽能資源總量豐富,變化趨勢不顯著,這對于利用太陽能資源是十分有利的。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東北師范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
【關鍵詞】太陽總輻射 變化規(guī)律 太陽能利用 吉林
【分類號】:P422.15
【正文快照】: 1引言氣候變化是當今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特別是全球變暖目前已成為世人關注的一個焦點。IPCC第4次報告指出,上個世紀最后20多年來全球增暖顯著,而上世紀90年代,則是自有觀測記錄以來溫度最高的10 a[1]。龔道溢和王紹武的研究表明,最近20 a,東亞包括中國是全球變暖速率最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

我國地面太陽輻射量的時空變化研究    查良松

1998年:中國近一個世紀以來最暖的一年    龔道溢,王紹武

太陽能利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景    繆仁杰;李淑蘭;

中國近30年太陽輻射狀況研究    李曉文,李維亮,周秀驥

光強因子對甜糯玉米生長發(fā)育和產(chǎn)量的影響    馮穎竹;陳惠陽;賀立紅;趙琛;余土元;

近2000a來古里雅冰芯記錄及19~20世紀的氣候變暖    楊梅學,姚檀棟

冷季型草坪草耐熱性研究綜述    何亞麗,曹衛(wèi)星,劉友良,江海東

全球升溫對中國區(qū)域溫度緯向梯度的影響    盧愛剛;龐德謙;何元慶;龐洪喜;院玲玲;

西藏近35年日照時數(shù)的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杜軍;邊多;胡軍;廖健;周明君;

1956~2000年中國潛在蒸散量變化趨勢    高歌;陳德亮;任國玉;陳峪;廖要明;

全球增暖的另一可能原因初探    李崇銀,翁衡毅,高曉清,鐘敏

1998年:南部北部近百年來最暖的一年    錢光明,陳特固

廣東省傾斜面上太陽輻射總量的氣候?qū)W計算    毛慧琴,杜堯東,劉愛君

近40a來新疆地區(qū)太陽輻射狀況研究    陳志華;石廣玉;車慧正;

黃土高原地區(qū)太陽輻射時空演變特征    韓虹;任國玉;

中國紫外與光合有效輻射的聯(lián)網(wǎng)觀測及其時空分布特征研究    胡波

珊瑚記錄之近50年南沙群島高分辨率氣候變化    余克服

冷季型草坪草耐熱基因型的選育和水楊酸調(diào)控耐熱性的機理    何亞麗

中國森林生物量與生產(chǎn)力的研究    肖興威

淮河試驗時期的能量與水份循環(huán)研究    胡國權

山西太原盆地孔隙地下水系統(tǒng)演化與相關環(huán)境問題成因分析    郭清海

中國區(qū)域陸面模式大氣驅(qū)動數(shù)據(jù)同化及其在CLM中的應用    鄒蘭軍

基于Budyko水熱耦合平衡假設的流域蒸散發(fā)研究    孫福寶

中國地區(qū)氣溶膠光學特性研究    許瀟鋒

我國東部地區(qū)氣溶膠光學特性觀測研究    柯宗建

二十世紀后半葉中國氣溫和溫度生長期的變化    徐銘志

利用TOVS資料研究中國東部地區(qū)夏季太陽加熱率和紅外冷卻率    王承偉

過去20年我國黑龍江省主要糧食作物種植格局變化同氣侯變暖之間的關系    云雅如

器測時期青藏高原氣溫變化的時空規(guī)律研究    趙慧霞

山東地區(qū)太陽輻射的氣候?qū)W研究    房巖松

18個高羊茅品種(系)耐熱性及其坪用價值比較研究    韓春梅

1957-2000年中國地面太陽輻射狀況的研究    陳志華

廣東省近40多年來極端溫度和降水的變化規(guī)律分析    秦鵬

日總輻射及逐時輻射模型的適用性分析    王金奎

太陽能的開發(fā)與我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李建海

農(nóng)業(yè)氣象災害風險評價模型及應用    杜鵬,李世奎

土壤水分脅迫對玉米形態(tài)發(fā)育及產(chǎn)量的影響    白莉萍,隋方功,孫朝暉,葛體達,呂銀燕,周廣勝

基于東北玉米區(qū)域動力模型的低溫冷害預報應用研究    劉布春,王石立,莊立偉,盧志光,史學麗,宋永佳

近四十年東北夏季低溫冷害的氣候特征    姚佩珍

華北地區(qū)冬小麥干旱風險評估的初步研究    王石立,婁秀榮

北京城市熱島環(huán)境時空變化規(guī)律研究    宮阿都;李京;王曉娣;陳云浩;胡華浪;

昆明城市氣候水平空間分布特征    何云玲,張一平,劉玉洪,馬友鑫,李佑榮,竇軍霞,郭萍

關于景觀格局演變研究的幾個問題    張秋菊,傅伯杰,陳利頂

過去50年吉林省玉米帶玉米種植面積時空變化及其成因分析    王宗明;于磊;張柏;宋開山;

黑龍江省能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    王仲瑀

基于遙感影像的城市景觀格局及其熱環(huán)境效應研究    岳文澤

光熱水因子模型建立及基于ViewGIS的初步應用    楊文姬

高速公路邊坡生態(tài)恢復及景觀重建    祝遵崚

異向?qū)щ姛崛勰z制備研究    馬達國

太陽能飛機飛行路線及溴化鋰吸收式空調(diào)研究    劉俊

1957-2000年中國地面太陽輻射狀況的研究    陳志華

分類用戶峰谷電價研究    曾夢妤

土壤蓄冷與耦合熱泵地下埋管結構及運行模式優(yōu)化    張歡

萊蕪市萊城區(qū)水土保持生態(tài)修復工程效益監(jiān)測研究    李延孝

土壤蓄能與土壤源熱泵集成系統(tǒng)地埋管換熱特性研究    羅蘇瑜

基于管群換熱器溫度場分析的土壤源熱泵運行特性研究    李愷淵

從全波段太陽直射輻射確定大氣氣溶膠光學厚度 I:理論    邱金桓

新疆月太陽總輻射氣候?qū)W計算方法的研究    劉紹民,李銀芳

應用全息技術提高太陽能熱水器效率的研究    潘身明,黃學寧,覃鋼

中國太陽總輻射的日照類估算模型    周晉;吳業(yè)正;晏剛;

江西省太陽總輻射經(jīng)驗計算公式的探討    王鈺;

太陽能制冷技術的發(fā)展概況    蔡輝,施明恒

太陽總輻射氣候?qū)W計算及其特征分析    房劍,彭振林,高克東

淺析氣候資源變化對本溪農(nóng)業(yè)氣候生產(chǎn)潛力的影響    何平,魏軍,吉奇

遼寧太陽紫外線輻射特征及強度預報    張云海;楊洪斌;龔強;

氣候資源的法律概念及其屬性探討    楊惜春;

真空玻璃蓋板熱管平板式太陽能熱水器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王世鋒

錫林郭勒盟近50年最高氣溫時空變化特征    韓峰林;白海云;郝艷霞;李曉坤;

新疆太陽總輻射資料的均一性檢驗與氣候?qū)W估算式的再探討    辛渝;趙逸舟;毛煒嶧;李元鵬;王曉梅;何亞萍;

1961~2005年云貴高原太陽輻射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子    鄭小波;王學鋒;羅宇翔;陳娟;

基于WRF模式輸出統(tǒng)計的逐時太陽總輻射預報初探    白永清;陳正洪;王明歡;成馳;

桂林市近50年降雨變化特征分析    趙華榮;夏北成;江學頂;

建三江分局月降水量多時間尺度特征分析    王春燕;

天山中段雪嶺云杉林區(qū)輻射特征分析    吉春容;鄒陳;范子昂;李新建;袁玉江;

伊春地區(qū)30年氣壓動態(tài)分析    劉學志;欒寶東;姜鎮(zhèn)濘;

桓仁山區(qū)熱度日與冷度日變化特征分析    高尚文;吉奇;

1951~2008年沈陽東陵區(qū)最高、最低氣溫變化    董曉明;刁軍;劉鳳芝;賀明慧;

南寧市太陽總輻射長期變化特征    周紹毅;蘇志;李強;

江蘇省太陽總輻射氣候變化特征及區(qū)劃分析    王蘇;唐宇;趙秋榮;吳春曉;張革新;

西安市近49年太陽總輻射的時空變化特征    張宏利;張納偉銳;劉敏茹;金麗娜;衛(wèi)拉榮;

江蘇省太陽總輻射氣候變化特征及區(qū)劃分析    王蘇;濮梅娟;唐宇;査懷華;趙秋榮;

南陽市太陽總輻射分析及區(qū)劃    陳建新;馮松;陳燕;易偉霞;

新疆太陽總輻射資料的均一性檢驗與氣候?qū)W估算式的再探討    辛渝;趙逸舟;毛煒嶧;李元鵬;王曉梅;何亞萍;

濟南地區(qū)紫外線分析    尹承美;蘇軼;楊芙蓉;

陜西太陽輻射及日照時數(shù)時空變化特征    吳林榮;王娟敏;劉海軍;孫嫻;

太陽總輻射模型對比研究    劉大龍;楊柳;王穩(wěn)琴;劉加平;

中國太陽總輻射估算模式的比較和分析(摘要)    高正旭;繆啟龍;邱新法;

“聚寶盆”里再尋寶    本報記者 金泉才

首次揭示東北氣候變化規(guī)律    王奉安 李長青

科學防御氣象災害是全社會的責任    趙國衛(wèi)

觀測氣候變化 關注人類未來    市氣象局副局長 羅亞學

西雙版納:開展氣候變化對作物影響研究    通訊員 喻彥

物候與氣候    

加強合作 采取對策 適應變化    丁繼武

要充分考慮不確定性因素    丁裕國

400座測風觀測塔納入政采    陳昂

預報+提示=服務    汪大昭

青藏高原大氣水汽變化和對輻射影響的模擬    梁宏

農(nóng)田日蒸散量估算方法研究    張建君

黃土高原半干旱區(qū)近地層陸氣相互作用研究    鮑婧

我國太陽總輻射氣候?qū)W計算方法的討論及輻射資料的均一性檢驗    鞠曉慧

復雜地形下我國太陽總輻射的分布式模擬    王瀟宇

山東省太陽能資源評估    董旭光

寧夏地區(qū)光熱資源分布式模擬    王璁

江蘇省近45年氣候變化的時空特征分析    張喜亮

寧夏霜凍的氣候特征、演變規(guī)律及預報方法研究    唐晶

華北平原北部太陽輻射特征及生態(tài)效應研究    馬金玉

近40年來中國地面太陽總輻射狀況及日總輻射模型的研究    曹雯

我國墻面晴天太陽輻射氣候?qū)W研究    成馳

1957-2000年中國地面太陽輻射狀況的研究    陳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