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運行性能研究

來源:論文學術網
時間:2024-08-20 13:03:41
熱度: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運行性能研究【摘要】:為解決當前常用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工藝脫氮功能差、運行不穩(wěn)定、工藝復雜難控制等問題,研究了一種新型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去除實際生活污水中

【摘要】:為解決當前常用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工藝脫氮功能差、運行不穩(wěn)定、工藝復雜難控制等問題,研究了一種新型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去除實際生活污水中有機物、營養(yǎng)元素及衛(wèi)生指標等污染物的效能。結果表明,該裝置對COD、NH4+-N、SS和濁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84.6%、77.1%、92.6%和96.9%,出水指標能穩(wěn)定達到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B標準。此外該裝置對糞大腸桿菌的去除率也在90%以上,對TN的去除率為31.9±5.8%。經過80 d的連續(xù)運行,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好氧硝化區(qū)污泥質量濃度一直維持在3.7±0.2g.L-1,在保證出水效果前提下可不外排剩余污泥。 【作者單位】: 浙江工商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浙江科技學院;
【關鍵詞】一體化處理裝置 生活污水 污泥零排放
【基金】:杭州市科技局計劃項目(20091633F072、0091633F11) 浙江工商大學青年人才基金(Q09-18) 浙江省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團隊(T200912)
【分類號】:X703
【正文快照】: 生活污水作為一種易降解廢水,在集中式處理模式中已基本不存在技術難點,然而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qū),由于生活污水排放源多量少、地形復雜、經濟條件較差、村民環(huán)保意識不強等原因,仍缺乏適用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目前,農村地區(qū)采用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地埋式厭氧處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分散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及其分析    宋小康;沈耀良;焦寧;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及其在我國的應用    孫桂琴;董瑞斌;潘樂英;王見華;

城市污水分段進水A/O脫氮工藝試驗研究    王社平;彭黨聰;朱海榮;單巧莉;馬亮;鞠興華;黃利彬;

ABR-人工濕地組合工藝處理生活污水    趙大傳;杜家偉;

6種有機溶劑萃取三氯甲烷效果的比較研究    李夢紅;諸葛玉平;劉愛菊;劉家弟;尚貞曉;

精氨酸生物制藥廢水的中試處理研究    毛定坤;龐金釗;李斌水;

秸稈糞便生物水解好氧堆肥處理研究及應用    姬紅利;顏蓉;吳永紅;李運東;楊林章;方炎明;劉蜀治;

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工藝處理木薯酒精廢水研究    王志剛;浦躍武;

糖蜜酵母廢水厭氧處理研究    王志剛;浦躍武;

生態(tài)礫石床在低污染水體治理中的應用研究    朱寶玉;劉洋;林武;

巢湖十五里河入湖區(qū)夏季底泥磷的釋放通量估算    國昌哲;陳云峰;

垂直流人工濕地內部曝氣對出水水質的影響    李二飛;鐘成華;張文東;劉潔;夏曉芳;

頂空自動進樣毛細管柱氣相色譜法同時測定飲用水中8種苯系物    鄭妹鳳;

一株高效苯酚降解菌的分離和鑒定    金鑫;劉蘇靜;周世偉;楊翠云;夏傳海;

城市規(guī)劃階段應用濕地處理污水的可行性分析——以京津合作園區(qū)為例    趙珊;程富花;李淑敏;

腐植酸對Pb~(2+)、Ni~(2+)、Cr~(6+)的吸附性能研究    張彩鳳;王金玲;

焦化廢水生物脫氮技術研究趨勢    師曉春;

組合填料人工濕地深度處理焦化廢水試驗研究    凌杰;徐竟成;黃翔峰;

石灰石改性粉煤灰和Fenton氧化處理焦化廢水的試驗    陳英;陳東;謝穎;

生物/生態(tài)綠地技術深度處理武鋼冷軋乳化液的可行性分析    吳高明;胡智泉;王劍;劉漢杰;

新型IC-SBBR組合工藝在豬場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吳永明

人工神經網絡—順序注射光度分析多組分同時測定技術在環(huán)境和藥物分析中的應用研究    褚寧

新型聚丙烯酰胺改性膨潤土防滲材料的研究    劉學貴

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工藝開發(fā)及機理研究    馮華軍

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線性散射光譜在環(huán)境分析中的新應用研究    楊清玲

用于活性污泥性能評價的微生物群落芯片的研制    金敏

厭氧消化-SBR-絮凝組合工藝處理牛糞廢水研究    張翔

稠油污水回用于熱采鍋爐處理技術研究    王海峰

側壁噴液的旋流吸收器內吸收過程的研究    曹仲文

原位曝氣修復地下水NAPLs污染實驗研究及模擬    陳華清

城市生活污水中低溫高效苯酚降解菌的生理生化機制和降解特性的研究    李鳳敏

蔬菜(大蒜)加工廢水資源化利用研究    王偉鋒

重金屬離子對好氧活性污泥活性影響的研究    趙曉寧

環(huán)境中氯代烴分析方法及污染土壤氣相抽提法研究    宋小毛

脫氮除磷菌的馴化分離及其性能優(yōu)化研究    魏俊虎

耐鋅細菌的篩選、抗鋅特性及其對苯酚的降解研究    王慧萍

國家級濕地生態(tài)旅游資源空間分布特征及管理對策研究    李武陵

異養(yǎng)硝化菌強化好氧顆粒污泥脫氮實驗研究    梁麟

白腐菌漆酶的制備、催化聚合的研究及漆酶基因克隆的初探    季萬鎮(zhèn)

微污染飲用水源水生物預處理工藝研究    陳德業(yè)

蘇南農村地區(qū)分散式污水的處理與回用    賈靜;傅大放;馬強;石峻青;蔣俊;

地埋式一體化生物濾池工藝處理農村生活污水    曹大偉;李先寧;李孝安;花蓉蓉;陶雪江;

膜生物反應器在生活社區(qū)中水站的應用    元新艷;王琳;孫磊;李世峰;

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處理集中型農村生活污水工程設計    李軍狀;羅興章;鄭正;李培培;孟卓;

人工濕地堵塞問題的探討    朱潔;陳洪斌;

上海浦東南片新農村的污水治理技術分析    顧超;

一體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的設計與應用    白曉龍;顧衛(wèi)兵;金勝哲;楊春和;鄒永平;

ABR+復合人工濕地處理農村生活污水中試    宋小康;金龍;王建芳;郭海娟;楊熇;沈耀良;

MBR去除水中新型微污染物PPCPs的效果及影響因素    焦寧;宋小康;沈耀良;

城鎮(zhèn)污水處理綠色技術及其進展    楊健,施鼎方

人工濕地在農業(yè)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的應用    許春華,周琪,宋樂平

人工濕地植物研究    成水平,吳振斌,況琪軍

分段進水的生物除磷脫氮工藝    邱慎初,丁堂堂

人工濕地處理污水的實踐    遲延智,陳風倫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及其發(fā)展應用    白曉慧,王寶貞,余敏,聶梅生

鐵礦酸性排水的人工濕地處理    唐述虞

水葫蘆-水草人工濕地系統(tǒng)在再生漿造紙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李亞治

垂直流人工濕地系統(tǒng)對污水磷的凈化效果    崔理華,朱夕珍,駱世明,溫曉露

低C/N比污水生物脫氮所需外加碳源量的確定    金春姬,佘宗蓮,高京淑,成樂昌,金秀生

自由表面流人工濕地處理超稠油廢水    籍國東,孫鐵珩,常士俊,隋欣,馬學軍,李培軍

農村污水處理:智能+分散    

一種值得推廣的GDW型地埋式全自動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傅彩萍

如何正確理解MARPOL附則IV的排放要求    方玉林;孫群;

生活污水生化處理裝置COD_(cr)與BOD_5的相關性研究    楊惠玲;

EM 技術對生活污水的凈化    倪林;朱建文;

農村污水處理:智能+分散    李禾;

智能化分散式處理技術誕生 農村污水處理不再難    

生物循環(huán)污水處理技術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與研究進展    畢馨升;寇世偉;暴麗媛;盧振蘭;

埋地式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典型抽檢與分析    劉大銀,畢亞凡,孫公圣,李首訓,程新華

內河船舶生活污水處理    陳俊峰;

淺談入級船舶防污染要求    王凱麗;

脫氨氮異養(yǎng)菌株的分離、鑒定及氨單加氧酶(AMO)基因克隆    宋琴;劉鈺瑩;許雷;

厭氧氨氧化反應器啟動及富集培養(yǎng)方法研究    李祥;黃勇;袁怡;

組合型生活污水凈化裝置的研究    楊靜;沙宏衛(wèi);

電促生物強化除碳脫氮及電子轉移機理研究    徐謙;馮小宴;馮華軍;徐特;沈東升;叢燕青;

厭氧氨氧化反應器啟動研究進展    林琳;曹宏斌;李玉平;

我國治理交通污染成效顯著    丁文杰 周春梅

采油十年 碧水依然    記者 張可春 通訊員 畢研立 冉紹春

讓每一位游客享受超值服務    本報記者 楊小漣

厭氧氨氧化混培物包埋固定化特性的研究    朱剛利

雙污泥系統(tǒng)顆粒污泥的培養(yǎng)及脫氮除磷性能    吳蕾

我國實施《MARPOL73/78》附則Ⅳ對策研究    韓憲彬

豬場污水中脫氮微生物的分離與鑒定的研究    陳蘇蘭

常溫下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    梁越敢

序批式反應(SBR)系統(tǒng)中N_2O排放的研究    陳新兵

短程硝化反硝處理高氨氮廢水研究    張賽軍

全程自養(yǎng)脫氮顆粒污泥培養(yǎng)及動力學研究    肖洋

好氧顆粒污泥脫氮過程中N_2O釋放的研究    楊姣玲

SBR法好氧顆粒污泥脫氮過程中N_2O的產生研究    曾巍

同步厭氧氨氧化甲烷化反硝化的工藝特性研究    張文燕

改進A~2/O工藝(A~2/O-MBNR聯(lián)合工藝)脫氮除磷性能研究    吳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