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國際原子能機構發(fā)布《2006年核技術評議報告》(二)

來源:論文學術網
時間:2024-08-18 14:15:15
熱度:

國際原子能機構發(fā)布《2006年核技術評議報告》(二)【摘要】:【關鍵詞】:乏燃料后處理 核技術 反應堆 國際原子能機構 核電廠 鈾資源 防擴散性 俄羅斯 燃料循環(huán)

【摘要】: 【關鍵詞】乏燃料后處理 核技術 反應堆 國際原子能機構 核電廠 鈾資源 防擴散性 俄羅斯 燃料循環(huán) 處置庫
【分類號】:F416.23
【正文快照】: 【國際原子能機構網站2006年7月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于2006年7月公布了《2006年核技術評議報告》。(接上期)1.3關鍵問題在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世界核工業(yè)仍不得不面臨下列5個關鍵問題:經濟性,安全性,乏燃料、后處理、廢物和退役,防擴散性以及資源。經濟性核電廠具有“前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核輻射的應用與防護    房豪杰;

《核技術》投稿要求    

我國乏燃料后處理大廠建設的幾點思考    李金英;石磊;胡彥濤;

硅基超分子識別材料在乏燃料后處理中的研究進展    張安運;肖成梁;柴之芳;

我國動力堆乏燃料后處理中間試驗廠熱調試進展    張?zhí)煜?王健;吳濤;陳廣軍;第五永清;茹發(fā)全;

再談我國必須大幅度調整核政策必須重新評估和認真分析核能的發(fā)電成本和社會效益    何祚庥;

關于我國核燃料后處理/再循環(huán)的一些思考(英文)    顧忠茂;柴之芳;

以戰(zhàn)略眼光尋求小堆在國際上的合作    錢天林;聶娉娉;

速遞    

核能的科學利用    苗永梅;

清華集裝箱檢查系統(tǒng)與工業(yè)CT的發(fā)展歷程對“核技術及應用”的啟示    康克軍;

核技術和環(huán)境科學    柴之芳;

我國工業(yè)應用核技術的地位、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草稿)    侯朝勤;

核技術對隱藏爆炸物檢測的應用    丁錫祥;李宇兵;丁聲耀;

核技術應用研究中的蒙特卡羅計算問題    劉保杰;許淑艷;

美國大學核技術學科發(fā)展情況一瞥    王學武;程建平;康克軍;李政;倪建平;

氚的民用技術    王維篤;龍興貴;楊本福;彭述明;

核技術農業(yè)應用概況    唐掌雄;

核技術發(fā)展與基礎研究    郭之虞;

INIS數據庫對放射性廢物管理及乏燃料后處理的支撐保障作用    高金玉;薛恩杰;趙紅哲;

核技術有望走進千家萬戶    記者 陸葉清

我國乏燃料后處理邁出關鍵一步    本報記者 朱學蕊

兩協(xié)議為“民用核技術”護航    程瑋堅

利用核技術研發(fā)出新型隔熱膜    記者 楊曉 實習生 于秀

“未來社會將是核技術利用的社會”    記者 楊念明 通訊員 柯纈 實習生 謝慶

核技術成果在食品加工等領域大放異彩    記者 劉垠

感恩改革開放 注重學術科普    記者 陳怡

第三代核技術將被更廣泛使用    黃海

核電發(fā)展“頭重腳輕”:乏燃料處理能力欠缺    本報記者 王秀強 實習記者 陳祉浩

核技術和放射性同位素在照明領域的應用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李大明

N,N-二甲基羥胺在鈾钚分離中的應用和計算機程序的開發(fā)    何輝

核電站乏燃料水池空間劑量率分布的MC研究和安全分析    李高峰

動力堆乏燃料后處理產品三氧化鈾中微量氟、氯、溴的測定方法研究    張耀玲

動力堆乏燃料后處理UO_3產品中微量Br~-的測定方法研究    牛俐珺

二氧化鈾中微量硝酸根及乏燃料后處理Purex流程料液中亞硝酸根的測定方法研究    張志東

空氣脈沖電離室α測氡儀的研制    張國華

U-Th燃料自持循環(huán)的研究    王天磊

時間分辨熒光法測定痕量鈾樣品預處理方法研究    蘇濤

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的核材料γ能譜指紋識別    程松

硝酸體系、高氯酸體系和有機相中U(Ⅳ)的穩(wěn)定性研究    侯媛媛

工業(yè)料位計輻射場劑量分布研究    謝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