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海山聞說風能引,也在虛無縹緲間——從《影梅庵憶語》《浮生六記》看士人情愛觀

來源:論文學術網(wǎng)
時間:2024-08-18 12:28:30
熱度:

海山聞說風能引,也在虛無縹緲間——從《影梅庵憶語》《浮生六記》看士人情愛觀【摘要】:明末清初冒襄的《影梅庵憶語》、清中期沈復的《浮生六記》作為明清自傳體筆記,自問世以來便因其中深蘊

【摘要】:明末清初冒襄的《影梅庵憶語》、清中期沈復的《浮生六記》作為明清自傳體筆記,自問世以來便因其中深蘊的夫妻繾綣深情而備受推崇。本文以《影梅庵憶語》《浮生六記》的文本為根據(jù),以人文狀況為背景,通過對文中沈復和陳蕓、冒襄和董小宛的婚姻生活,以及士人重情與薄情背后原因的分析,試圖以小見大,借蕓蕓眾生的一隅看士人情愛觀。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重情 薄情 無她教 無我教 妻性
【分類號】:I207.22
【正文快照】: 士人的情愛觀到底如何?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他們對待與之發(fā)生感情的對象———女子———的態(tài)度。而士人又究竟視女子為何物?討論的主體是古時的人物,古人自己的話當最為確實。李漁在《閑情偶寄.聲容部.習技第四》中論道:“娶妻如買田莊,非五谷不植,非桑麻不樹,稍涉游觀之物即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唐寅狂放人格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論析    謝丹;

趙保樂:忙并樂呵著    王衍芬;王勇森;

永留芝蘭之香,長伴重情之人——淺談長詩《孔雀東南飛》的人名藝術    安麗花;

重情重義陸維釗    張琳;

你的柔情我們永遠都懂    妝妝;

李波詞二首    李波;

何處話凄涼——從《江城子》到《金縷曲》:無法遮蔽的“真境界”    于楨楨;

功夫小和尚③    賴有賢;

生與死不是個問題    王琨;

“西河皇后”劉小梅    侯洪義;

淺議《水滸傳》中的“劫法場”描寫    王建平;

林沖——士人人格范型的寄寓    熊明;

我國定向運動員“大七”人格結構特征初步研究    王翔;

淺析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特色    鄧姍;曹延慧;

我手寫我心——作文教學回歸“人文”之真    湯亞琴;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與袁行霈先生商榷    朱潔;

愛情、親情、友情把握度的辯證思考    陶桐生;連寧;

要培養(yǎng)觀眾的審美    王曉棠;

楊樹草履蚧的防治試驗    王翠蓮;羅寧;謝廣軍;

談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圖書館(室)應當側重情報服務    劉景林;李曉霜;

情是義的母體    熊春錦

山西花鳥畫名家邀請展在并隆重開展    本報記者

樂林:20年青城守心做人    劉毅本報記者 梅柏青

老人緣何對孫輩溺寵有加    受訪專家 南方醫(yī)院心理科教授 洪軍 采寫 本報記者 李振輝 通訊員 寧習源

恒山奮斗街道辦事處社區(qū)調解重情講理    梁悅龍 記者 王大偉

2007年度市新聞獎揭曉    記者 盧淑珍

災重情更重    特約記者 胡顯玉本報記者 朱會倫

桂林工學院首批赴四川災區(qū)技術專家圓滿完成任務    記者 唐星善

直抵心靈的天倫之愛    梅逸

解讀沅水歷史文化之謎    張莉何小平

春墨寫性靈    封萬超

試論“三言”、“二拍”中女性的愛情、婚姻及其意蘊    杜香串

魏晉文學團體與友情    黃建鵬

搶劫罪若干問題研究    鄒紅

七子派文學理論與陽明心學關系研究    謝旭

韋縠《才調集》研究    顧玉文

張耒及其詩歌研究    陳海麗

魏晉士人重情風尚研究    陳希紅

理性與情感    曹峰旗

魏晉玄學名教與自然之辨的美學意蘊    李茂葉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