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介孔材料內(nèi)反應平衡的分子模擬及天然氣CH_4/CO_2體系分離的實驗和模型化

來源:論文學術網(wǎng)
時間:2024-08-19 08:07:24
熱度:

介孔材料內(nèi)反應平衡的分子模擬及天然氣CH_4/CO_2體系分離的實驗和模型化【摘要】:本論文由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即介孔材料內(nèi)復雜體系的化學反應平衡和活性碳微球(a-MCMBs)上

【摘要】:本論文由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即介孔材料內(nèi)復雜體系的化學反應平衡和活性碳微球(a-MCMBs)上二氧化碳與甲烷的吸附分離組成。 在第一部分,本文利用反應蒙特卡羅方法(Reactive Canonical ensemble MonteCarlo,RCMC)方法研究了介孔材料內(nèi)的化學反應平衡,以加深對納米級限制條件下化學平衡的理解。 活性碳微球(a-MCMBs)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甲烷吸附存儲材料。所以,在第二部分,本文采用‘實驗表征——狀態(tài)方程理論分析——分子模擬技術’等多種研究手段相結(jié)合的方法,研究了a-MCMBs上二氧化碳與甲烷的吸附分離,為吸附劑的開發(fā)和新材料的設計提供了有價值的理論依據(jù)。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創(chuàng)新點如下: 針對在多相催化、吸附分離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的MCM-41和層柱孔這兩種介孔材料,本文采用RCMC方法模擬了其孔內(nèi)氨合成反應的化學平衡。模擬發(fā)現(xiàn), (1)由于限制效應的存在,孔相通常比與之平衡的主體相的密度要大。根據(jù)LeChatelier原理,對于總摩爾數(shù)減少的氨合成反應,密度的增加會導致反應產(chǎn)量的增加。因而,兩種孔內(nèi)的氨平衡摩爾分率均比主體相中的高。 (2)對層柱材料與狹縫孔的結(jié)構(gòu)差異進行了分析,解釋了1.70nm孔寬的層柱材料內(nèi)的氨產(chǎn)量要比1.50nm的狹縫孔大的異?,F(xiàn)象。 (3)在低溫573K、小孔徑(對于MCM-41為1.5nm)和小孔寬(對于層柱孔為1.02nm)、高壓600bar、高N∶H進料摩爾比4.12(0.3333)的條件下操作,可以獲得較高的孔內(nèi)氨平衡轉(zhuǎn)化率。然而,只有在低壓100bar下操作才能使孔內(nèi)氨產(chǎn)量的增加更為有效。 采用RCMC方法對狹縫孔中水煤氣變換和甲烷蒸汽重整的反應平衡分別進行了模擬計算。鑒于孔內(nèi)這些化學反應平衡試驗數(shù)據(jù)的缺乏,本文提出了一個預測 【關鍵詞】:化學平衡 吸附 實驗 狀態(tài)方程理論 分子模擬 恒壓Gibbs系綜 MCM-41 層柱材料 狹縫孔 氨合成 水煤氣變換 甲烷蒸汽重整 活性碳微球 甲烷 二氧化碳 分離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化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O643.1;O647.31
【目錄】:
  • 第一章 納米催化及化學反應平衡的分子模擬15-44
  • 1.1 引言15
  • 1.2 納米催化15-18
  • 1.2.1 納米催化的特點15-16
  • 1.2.2 納米催化材料16-17
  • 1.2.3 孔模型17-18
  • 1.3 恒壓Gibbs系綜分子模擬方法18-23
  • 1.3.1 恒壓Gibbs系綜分子模擬方法的起源18-19
  • 1.3.2 恒壓Gibbs系綜分子模擬方法的原理19-23
  • 1.4 較早模擬化學反應的蒙特卡羅方法23-25
  • 1.4.1 修正的巨正則方法及半巨系綜方法24
  • 1.4.2 Shaw的N_(atoms)pT系綜方法24-25
  • 1.5 反應蒙特卡羅方法25-35
  • 1.5.1 反應蒙特卡羅方法的簡介25-27
  • 1.5.2 反應蒙特卡羅方法的原理27-33
  • 1.5.3 反應蒙特卡羅方法的研究現(xiàn)狀33-35
  • 1.6 模擬化學反應的分子模擬所面臨的挑戰(zhàn)35-37
  • 參考文獻37-44
  • 第二章 MCM-41和層柱材料中氨合成反應平衡的分子模擬44-74
  • 2.1 引言44-45
  • 2.2 反應體系和勢能模型45-51
  • 2.2.1 流體分子NH_3、N_2和H_2的作用勢能模型45-47
  • 2.2.2 MCM-41圓柱孔勢能模型47-49
  • 2.2.3 層柱孔勢能模型49-51
  • 2.3 反應蒙特卡羅方法模擬細節(jié)51-52
  • 2.4 配分函數(shù)的計算52-53
  • 2.5 結(jié)果分析與討論53-68
  • 2.5.1 不同孔內(nèi)化學平衡的比較以及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53-57
  • 2.5.2 孔尺寸對化學平衡的影響57-60
  • 2.5.3 壓力對化學平衡的影響60-63
  • 2.5.4 初始N_2的摩爾分率或N:H摩爾比對化學平衡的影響63-66
  • 2.5.5 MCM-41孔壁厚對化學平衡的影響66-67
  • 2.5.6 層柱材料孔隙率對化學平衡的影響67-68
  • 2.6 本章結(jié)論68-69
  • 參考文獻69-74
  • 第三章 狹縫孔內(nèi)水煤氣變換反應平衡的蒙特卡羅分子模擬74-95
  • 3.1 引言74-75
  • 3.2 勢能模型75-76
  • 3.3 反應蒙特卡羅方法模擬細節(jié)76-77
  • 3.4 配分函數(shù)的計算77
  • 3.5 結(jié)果分析與討論77-89
  • 3.5.1 熱力學預測77-79
  • 3.5.2 RCMC模擬與熱力學預測的結(jié)果比較79-82
  • 3.5.3 壓力對化學平衡的影響82-84
  • 3.5.4 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84-86
  • 3.5.5 孔寬對化學平衡的影響86-87
  • 3.5.6 進料氣中H_2O/CO摩爾比對化學平衡的影響87-89
  • 3.6 本章結(jié)論89-90
  • 參考文獻90-95
  • 第四章 狹縫孔內(nèi)甲烷蒸汽轉(zhuǎn)化反應平衡的蒙特卡羅分子模擬95-111
  • 4.1 引言95-96
  • 4.2 勢能模型96
  • 4.3 反應蒙特卡羅方法模擬細節(jié)96-97
  • 4.4 配分函數(shù)的計算97
  • 4.5 結(jié)果分析與討論97-108
  • 4.5.1 熱力學預測97-100
  • 4.5.2 RCMC模擬與熱力學預測的結(jié)果比較100
  • 4.5.3 壓力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00-103
  • 4.5.4 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03-105
  • 4.5.5 孔寬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05
  • 4.5.6 進料氣中H_2O/CH_4摩爾比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05-108
  • 4.6 本章結(jié)論108-109
  • 參考文獻109-111
  • 第五章 a-MCMBs上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吸附分離:實驗與模型111-141
  • 5.1 引言111-112
  • 5.2 實驗研究112-117
  • 5.2.1 IGA-003儀器113
  • 5.2.2 天然氣及實驗原料氣的組成113-114
  • 5.2.3 a-MCMBs的實驗表征114-117
  • 5.3 CO_2/CH_4分離的吸附模型117-120
  • 5.3.1 純組分吸附的ZGR狀態(tài)方程117-118
  • 5.3.2 混合吸附的ZGR狀態(tài)方程118
  • 5.3.3 由總吸附量確定單個組分的分吸附量118-120
  • 5.4 結(jié)果分析及討論120-134
  • 5.4.1 a-MCMBS上純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吸附等溫線120-123
  • 5.4.2 CH_4/CO_2混合物的吸附等溫線123-125
  • 5.4.3 a-MCMBs上CH_4/CO_2混合物吸附行為的預測125-134
  • 5.4.3.1 預測的壓力范圍與溫度125-126
  • 5.4.3.2 預測的進料氣組成126-129
  • 5.4.3.3 CH_4/CO_2混合物的吸附選擇性129-134
  • 5.5 本章結(jié)論134-135
  • 參考文獻135-141
  • 第六章 a-MCMBs上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吸附分離:分子模擬141-158
  • 6.1 引言141
  • 6.2 勢能模型141
  • 6.3 模擬細節(jié)141-142
  • 6.4 結(jié)果分析與討論142-155
  • 6.4.1 純CH_4與CO_2的吸附存儲142-151
  • 6.4.1.1 純CH_4與CO_2的吸附等溫線142-145
  • 6.4.1.2 平均孔寬下的高壓吸附預測145-146
  • 6.4.1.3 平均孔寬的優(yōu)化146-151
  • 6.4.2 天然氣中CH_4與CO_2的吸附分離151-155
  • 6.4.2.1 預測常溫下孔寬對 CO_2、CH_4分吸附量的影響151-153
  • 6.4.2.2 預測常溫下孔寬對 CO_2/CH_4吸附選擇性的影響153-155
  • 6.5 本章結(jié)論155-156
  • 參考文獻156-158
  • 總結(jié)論158-163
  •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163-164
  • 致謝16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

交聯(lián)γ-聚谷氨酸吸附亞甲基藍的研究    張彩寧;王煦漫;

水滑石類材料在重金屬廢水治理中的應用進展    朱洪濤;馬玉晶;

介孔碳材料的制備及對膽紅素的優(yōu)越吸附特性    蘇沙沙;顧金樓;李永生;施劍林;

交聯(lián)殼聚糖對酸性紅B的吸附研究    王光輝;羅嬌;王學剛;于榮;鄧南圣;

纖維素酶在不同長度纖維上的吸附行為    呂健;詹懷宇;付時雨;

淺析水質(zhì)測試結(jié)果合理性檢驗    陳繩權;

微型變壓吸附制氧機吸附劑的選擇    劉應書;王曦;

鎖磷劑Phoslock除磷試驗研究    張大群;曹井國;張述超;

粉煤灰處理生活污水的實驗研究    韓曉麗;

浸漬活性炭吸附低濃度PH_3動力學    王學謙;寧平;

銀在碳納米管上的吸附行為及其熱力學研究    邱介山;高占明;韓梅;崔麗鈞;肖光;

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在頭發(fā)表面吸附研究    

過硫酸銨氧化活性炭對噻吩吸附等溫線的研究    何小超;鄭經(jīng)堂;于維釗;

微流通道中溶質(zhì)峰形不對稱現(xiàn)象的研究    梁恒;劉小龍;賈振斌;

單分子成像法觀察蛋白質(zhì)晶體固/液界面吸附    戴國亮;佐崎元;

復合固體酸催化劑PFSA/SiO_2的孔結(jié)構(gòu)分析    袁海寬;許振良;施江煥;鄭金花;

臭氧改性活性炭對噻吩吸附等溫線的研究    何小超;鄭經(jīng)堂;于維釗;趙玉翠;

堿性鹽化條件下鐵錳氧化物吸附鎘的特征研究    曾祥峰;魏東斌;王祖?zhèn)?陳婧;于曉曼;

杯芳烴鍵合硅膠固定相對亞甲基藍的吸附研究    陳銘;陳云;刁國旺;

水溶液中污染物在腐植酸上吸附等溫線、動力學和熱力學的研究(英文)    王亞軍;王進喜;

化學平衡教學體會    南陽市八中 王從瑞

關于幾個化學平衡問題    寒亭一中 黨瑞峰

如何解化學反應速度和化學平衡方面的習題    河南永城實驗高中 周雷

用半導體致冷片做化學平衡演示儀    山東 劉鉅川

判斷可逆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方法    山東省萊蕪市鳳城高級中學 劉愛玉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知識在高考中的體現(xiàn)    劉愛紅 姚永峰

問渠哪得清如許 唯有依靠你、我、他    陳啟明

著眼高中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王祖浩

我區(qū)欲做大“節(jié)水”文章    記者 高鵬

重視化學教學的教學思路    江西省彭澤縣第二中學 胡華澤

介孔材料內(nèi)反應平衡的分子模擬及天然氣CH_4/CO_2體系分離的實驗和模型化    彭璇

煤的CH_4與CO_2高壓吸附行為及其應用    李東勇

非線性色譜吸附等溫線及酶催化反應色譜的研究    吳秀紅

電增強活性炭纖維吸附水中部分有機物的研究    韓嚴和

簡單氣體在石墨化炭表面的吸附特征研究    范春艷

化學平衡假設和火焰面模型在超燃沖壓發(fā)動機數(shù)值模擬中的應用    邢建文

黃磷尾氣催化氧化凈化新技術研發(fā)及理論研究    王學謙

煤層氣吸附解吸機理研究    馬東民

介孔生物填料流化床和蒙脫石吸附混凝工藝脫氮除酚效能    李娜

綠麥隆在土壤多介質(zhì)環(huán)境中的復合污染行為和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高敏苓

水滑石及其焙燒產(chǎn)物去除陰離子染料RAWL的研究    李艷蘋

污泥活性炭的制備及其對染料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解建坤

鄰苯二甲酸酯類環(huán)境激素在黃河(蘭州段)沉積物中吸附特性的研究    張媛

高中生化學平衡學習困難的因素分析    任麗曼

任務分析法在化學平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胡路漫

基于測量模型的化學平衡知識的認知診斷研究    王星喬

水份對煤的瓦斯吸附特性影響的實驗研究    張占存

樣例學習對化學平衡觀點建立的影響研究    蔣曉莉

CO_2-SO_2體系的相平衡、界面張力及吸附等溫線研究    馮佳子

自我解釋策略對轉(zhuǎn)變學生化學平衡迷思概念的研究    劉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