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蘇北盆地天然氣成藏特征及選區(qū)評價

來源:論文學術網(wǎng)
時間:2024-08-19 07:34:15
熱度:

蘇北盆地天然氣成藏特征及選區(qū)評價【摘要】:蘇北盆地面積3.8×104km2,天然氣資源豐富,發(fā)育了海相下、中、上古生界三套巨厚烴源巖系和陸相早第三系及局部地區(qū)中、下侏羅統(tǒng)兩套富含有

【摘要】:蘇北盆地面積3.8×104km2,天然氣資源豐富,發(fā)育了海相下、中、上古生界三套巨厚烴源巖系和陸相早第三系及局部地區(qū)中、下侏羅統(tǒng)兩套富含有機質的暗色泥巖。海相地層中由于裂隙、晶間孔、溶孔、溶縫及晶洞發(fā)育,彌補了原生孔隙儲集能力的不足,使其變?yōu)橛行У膬瘞r。陸相早第三系儲層平均孔隙度大于25%,滲透率大于1×10-3μm2。盆地內(nèi)縱向上發(fā)育四套區(qū)域蓋層,自上而下為上第三系鹽城組厚層泥巖、白堊系浦口組泥巖與膏鹽層、二疊系龍?zhí)督M泥巖與煤層系、志留系高家邊組泥巖,這些蓋層分別封隔了新生界、中生界、上古生界及下古生界儲層中的天然氣,配置成四套有利的儲蓋組合。該盆地天然氣類型主要有三種:生物氣———低溫熱解氣,如劉莊氣田;油田伴生氣———凝析氣,如周莊、永安氣田;多源混合氣(含幔源氣),如黃橋氣田。該盆地成藏控制因素有四:多氣源、高生氣強度;有利構造帶;晚期斷裂活動;地質背景不同,圈閉類型不同。綜上所述提出蘇北盆地今后天然氣勘探的方向有三:小海—海安區(qū)塊、淮陰區(qū)塊和泰興—如皋區(qū)塊。 【作者單位】: 中國新星石油公司華東石油地質研究院
【關鍵詞】蘇北盆地 天然氣 氣藏形成 特征 勘探區(qū) 選擇
【分類號】:P618.130.2
【正文快照】: 蘇北盆地面積3.8×104km2,天然氣資源豐富,發(fā)育了巨厚的海相和陸相烴源巖系,具有4套重要的生儲蓋組合(圖1),現(xiàn)已在新生界、中生界和古生界見到豐富的氣顯示及天然氣流,預測天然氣資源總量達數(shù)萬億立方米。天然氣類型有生物氣、石油伴生氣、裂解氣、煤成氣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

鹽城凹陷凝析油地球化學特征    馬安來,包建平,王培榮,毛鳳鳴,侯建國,王文軍

蘇北盆地鹽城組天然氣藏成藏條件及控制因素探討    祝厚勤,朱煜,鄭開富

下?lián)P子區(qū)海相油氣成藏特征    陳紅,龔洪春,楊友勝,葉新民,葉先濤,郭念發(fā)

蘇北盆地淺層天然氣藏成藏條件探討    張冬玲,鮑志東,劉平蘭

溱潼凹陷紅莊構造凝析油氣地化特征研究    張枝煥;王瑤;吳聿元;陸黃生;張振英;

斷陷盆地成藏動力系統(tǒng)特征與油氣分布規(guī)律——以蘇北盆地為例    侯建國,林承焰,姚合法,張小莉

地震多屬性分析及其在儲層預測中的應用研究    陳冬

蘇北黃橋地區(qū)上第三系富氦天然氣成因探討    楊方之,王金渝,潘慶斌

湯原斷陷斷裂構造特征及其對油氣成藏的控制作用    羅群,白新華

伊犁盆地南緣侏羅系地層學研究    劉家鐸,孟萬斌

柴達木盆地北緣侏羅系展布規(guī)律新認識    楊永泰,張寶民,席萍,余輝龍,吳光大,劉東

冀中坳陷的伸展構造系統(tǒng)及其構造背景    楊明慧,劉池陽,孫冬勝,崔永謙

盆地模擬的系統(tǒng)觀與方法論    吳沖龍,張洪年,周江羽

郯廬斷裂系統(tǒng)與中國東部幔源巖漿成因CO_2關系的初探    陳永見,劉德良,楊曉勇,戴金星

中國南方古生界—中生界油氣藏成藏規(guī)律及勘探方向    趙宗舉,朱琰,徐云俊

江蘇及鄰區(qū)中生代含油氣盆地的類型、沉積特征和地球動力學背景    姜月華,業(yè)治錚

黃、東海陸架砂巖礫石的地質意義    申順喜,陳麗蓉,李安春,袁巍

中國石油地質學五十年    石寶珩,張抗,姜衍文

冀中坳陷中區(qū)中新生代復合伸展構造    孫冬勝

含油氣盆地油氣地質異常定量預測與評價研究——以山東臨清坳陷東部德南洼陷綜合研究為例    湯軍

新疆焉耆盆地構造演化與含油氣系統(tǒng)研究    李永林

鄂爾多斯盆地構造沉積演化與下古生界天然氣聚集關系研究    黨犇

大別造山帶北緣中生代沉積學、盆地分析和構造演化    李雙應

青藏高原北部隆升與盆地和地貌記錄    朱利東

焉耆盆地中新生代構造演化與油氣聚集    楊斌誼

油氣地質異常信息分析系統(tǒng)設計與研發(fā)    客偉利

深大斷裂與中國東部新生代盆地油氣資源分布    周荔青

松遼盆地南部構造演化與油氣聚集    楊明達

鄂爾多斯中生代盆地構造應力場特征及其轉換與沉積——構造格局    王宏強

冀中坳陷晚新生代地質構造特征及其油氣賦存    梁蘇娟

鄂爾多斯中生代盆地古物源分析與沉積環(huán)境格局恢復    閆小雄

離石斷裂中生代活動特征及其對鄂爾多斯盆地的控制作用    賈維花

錦65井區(qū)儲層評價及預測    高大成

安徽無為盆地油氣地質條件評價    郭念發(fā),姚柏平,吳群

江蘇油田油氣藏基本特征及其分類    朱平

地震儲層預測方法研究進展    陳遵德,朱廣生

中國近海前新生代殘留盆地初探    劉光鼎,宋海斌,張福勤

全三維地震解釋    楊勤勇

儲層預測中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應用    曹思遠,梁春生

地震屬性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張延玲;楊長春;賈曙光;

地震儲層研究的現(xiàn)狀及展望    劉憲斌,林金逞,韓春明,穆劍

油氣成藏動力學及其研究進展    郝芳,鄒華耀,姜建群

二十一世紀的地震勘探技術    何漢漪

揚子地塊東南古生代上升流沉積相及其與烴源巖的關系    呂炳全,王紅罡,胡望水,沈偉鋒,張玉蘭

蘇北盆地淺層天然氣藏成藏條件探討    張冬玲,鮑志東,劉平蘭

纖維復合無篩管防細粉砂技術在澀北氣田的應用    周福建;熊春明;宗貽平;楊賢友;張守良;孫凌云;李江濤;汪君臣;吳學安;

松遼盆地齊家—古龍凹陷凝析油氣形成機制及資源潛力研究    申家年

蘇北盆地下第三系隱蔽油氣藏預測與評價    陳佳梁

儲層有機包裹體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應用研究    宮色

斷陷盆地復雜斜坡帶油氣分布與成藏規(guī)律研究    孟衛(wèi)工

松遼盆地南部白堊紀構造沉積演化與成藏動力學研究    郭巍

松遼盆地東部哈爾濱—綏化地區(qū)構造演化及其對油氣成藏條件的控制作用    崔軍平

天然氣藏多源充注與散失的地質地球化學示蹤研究    程付啟

地震多屬性分析及其在儲層預測中的應用研究    陳冬

廣東三水盆地烴與非烴氣體的成因    曾觀運,唐忠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