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柴達木盆地北緣天然氣成因類型及氣源判識

來源:論文學術網
時間:2024-08-19 06:36:30
熱度:

柴達木盆地北緣天然氣成因類型及氣源判識【摘要】:測試并分析了柴達木盆地北緣9個油氣田(圈閉構造)第三系和白堊系35個天然氣樣品的組分和碳同位素組成,建立了柴北緣天然氣成因類型的判識

【摘要】:測試并分析了柴達木盆地北緣9個油氣田(圈閉構造)第三系和白堊系35個天然氣樣品的組分和碳同位素組成,建立了柴北緣天然氣成因類型的判識指標,劃分其熱演化階段,并進行了氣源判識。研究結果表明:1)柴北緣天然氣可劃分為煤型氣、油型氣和混合氣3種成因類型。伊克雅烏汝、南八仙、冷湖五號、鄂博梁以及馬北的部分樣品具有煤型氣特征;冷湖三號、冷湖四號及冷湖五號和馬北個別樣品具有油型氣特征;葫蘆山和馬北部分樣品屬于混合氣。2)伊克雅烏汝、南八仙、冷湖五號和鄂博梁等煤型氣樣品大多數處于高成熟演化階段;冷湖三號和冷湖四號部分油型氣樣品的成熟度較煤型氣的偏低,大多數處于成熟演化階段;葫蘆山的天然氣為接近過成熟階段的高熟氣;馬北天然氣樣品的成熟度變化范圍較大。3)冷湖三號、冷湖四號、冷湖五號、鄂博梁、葫蘆山的天然氣主要來自于昆特依凹陷,其中冷湖三號的天然氣應源于昆特依凹陷偏腐泥型母質,而冷湖四號、冷湖五號、鄂博梁、葫蘆山的天然氣應源于昆特依凹陷偏腐殖型母質;南八仙的天然氣主要來自于下侏羅統(tǒng)(J1)伊北凹陷偏腐殖型母質;馬北的天然氣來源比較復雜,可能來自于伊北、賽什騰、尕西等多個生烴凹陷。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公司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關鍵詞】天然氣 碳同位素 成因類型 氣源判識 柴達木盆地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472071)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973)計劃項目(2006CB202305)
【分類號】:P618.13
【正文快照】: 天然氣的成因類型與其母質干酪根的類型及熱力學條件具有密切的關系。相同的干酪根母質在經過相似的地質熱力作用過程后必然產生地球化學特征相似的油氣,而不同類型的干酪根母質和不同的熱力學條件下所產生的天然氣,其組分構成必然有所差異。依此可分析天然氣的來源及天然氣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柴北緣侏羅系烴源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綜合評價    胡勇,劉平,曹海防

我國煤成烴氣的δ~(13)C-R_0關系    戴金星,戚厚發(fā)

柴達木盆地北緣馬北地區(qū)油源對比    彭立才;彭小群;汪立群;

松遼盆地北部深層天然氣系統(tǒng)成藏史研究    楊峰平,王玉華,楊步增

梁村潛山帶二氧化碳氣成因及成藏機理    柳忠泉,逄建東,徐佑德

我國80年代氣體地球化學研究    徐永昌

吐魯番—哈密盆地臺北凹天然氣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其來源    龍道江,燕烈燦,杜建國

天然氣運移的氣體組分的地球化學示蹤    張同偉,王先彬,陳踐發(fā),王雅麗

天然氣碳同位素部分反序與乙烷碳同位素特征的模擬研究    鄭建京,吉利明,孟仟祥

塔里木盆地東部地區(qū)天然氣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探討(之一)    陳踐發(fā),徐永昌,黃第藩

煤巖及煤巖加不同介質的熱模擬地球化學實驗——氣態(tài)和液態(tài)產物的產率以及演化特征    劉全有,劉文匯,秦勝飛,孟仟祥,王萬春

景谷盆地低演化油氣的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    沈平,徐永昌,鄭建京

庫車油氣系統(tǒng)油氣成藏期與成藏史    趙靖舟,戴金星

混源天然氣的混源比例判識方法    金強;程付啟;劉文匯;

松遼盆地濱北烴源條件評價方法研究及應用    王躍文

塔里木盆地輪南地區(qū)奧陶系潛山含油氣性研究    顧喬元

臨清坳陷東部石炭—二疊系煤成烴成藏作用研究    何會強

有機烴氣新方法尋找有色、貴金屬礦床的研究    陳遠榮

地球內部成烴新機制探索    肖萬生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的生烴動力學及其分子特征研究    付少英

鶯瓊盆地天然氣成因類型及成藏動力學研究    黃保家

陸相斷陷盆地緩坡帶油氣運聚規(guī)律研究    李丕龍

鄂爾多斯盆地奧陶系天然氣成藏機理及其與構造演化關系    胡國藝

深部流體對巖石物性的影響及其地震地質意義    杜建國

天然氣生成過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餾作用研究    李吉君

天然氣碳同位素分餾作用及其在徐家圍子地區(qū)的應用    徐立恒

煤成烴熱模擬地球化學特征研究    劉全有

冀中坳陷晚新生代地質構造特征及其油氣賦存    梁蘇娟

東營凹陷西部CO_2氣藏地質特征及其與氣源空間關系分析    銀燕

環(huán)渤中地區(qū)天然氣性質及典型天然氣藏成藏模式    曾治平

神山侏羅系褐煤生烴模擬實驗研究    賀建橋

黃驊坳陷中北區(qū)淺層天然氣和原油解析氣地球化學特征與成因    李秀芬

天然氣中氬同位素組成的對比測定及差異分析    王宗禮

冀中坳陷北部天然氣成因類型及成藏模式    降栓奇

柴達木盆地新生代演化及其構造重建——基于地震剖面的解釋    尹安;黨玉琪;陳宣華;汪立群;蔣武明;蔣榮寶;王小鳳;周蘇平;劉明德;馬立協;

柴達木盆地油氣地質特征與有利勘探領域    袁劍英;陳啟林;陳迎賓;閻存鳳;

天然氣成因類型及其鑒別    宋巖,徐永昌

中國天然氣工業(yè)發(fā)展趨勢和天然氣地學理論重要進展    戴金星,秦勝飛,陶士振,朱光有,米敬奎

南祁連盆地石炭─侏羅紀地層區(qū)劃及石油地質特征    符俊輝,周立發(fā)

早古生代海相烴源巖成熟度的有機巖石學評價方法    肖賢明,吳治君,劉德漢,申家貴,賈蓉芬,趙林

中國陸相成因天然氣同位素組成特征    沈平,徐永昌

流體包裹體在研究柴北緣油氣運移中的應用    孫德強;劉海濤;柳金城;張濤;李曉茹;魏學斌;郭寧;

應用海相鏡質組反射率研究華北地區(qū)下古生界成熟度    曾凡剛,程克明,吳朝東

鄂爾多斯奧陶紀古構造    馮增昭,鮑志東,康祺發(fā),張永生,譚健,李振亞,龐福民,趙學仁

塔里木盆地東部地區(qū)天然氣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探討(之二)    陳踐發(fā),徐永昌,黃第藩

準噶爾盆地南緣天然氣成因與成藏解剖    李延鈞,王廷棟,張艷云,陳世加,王緒龍

南海中部近代沉積物中烴類氣體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其來源    林衛(wèi)東,沈平,徐永昌,周永章

低潛山反轉構造演化、成藏體系與勘探——以勝利油區(qū)孤北低潛山為例    常國貞,畢彩芹,林紅梅

塔里木盆地庫車油氣系統(tǒng)富氣的主控因素分析    盧雙舫,趙孟軍,付廣,王朋巖

各類烷烴氣的鑒別    戴金星

未降解原油和生油巖中的25-降藿烷系列    包建平

柴達木盆地北緣侏羅系油氣前景    王明儒,胡文義,彭德華

塔里木盆地庫車坳陷天然氣氣源對比    李劍,謝增業(yè),李志生,羅霞,胡國藝,宮色

柴北緣中、下侏羅統(tǒng)生、排烴史模擬    王永卓,徐景禎

氣體同位素質譜與色譜結合分析天然氣組成    曹春輝;李立武;李中平;杜麗;

四川盆地江油厚壩油砂有機地球化學特征與成因研究    羅茂;耿安松;廖澤文;單玄龍;

無機成因烴類氣體地球化學研究綜述    劉婷;

人類    

凱里地區(qū)油源對比及油氣成藏史分析    彭金寧;劉光祥;羅開平;呂俊祥;

遼東灣地區(qū)天然氣成因類型    田金強;鄒華耀;徐長貴;莊新兵;李楠;

九龍江河口沉積物中硫酸鹽還原與甲烷厭氧氧化:同位素地球化學證據    尹希杰;陳堅;郭瑩瑩;孫治雷;邵長偉;

云南哀牢山老王寨大型造山型金礦成礦流體地球化學    梁業(yè)恒;孫曉明;石貴勇;胡北銘;周峰;韋慧曉;莫儒偉;

奈曼凹陷奈1區(qū)塊CO_2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分析    李作臣;

中上揚子區(qū)下組合烴源巖有機質碳同位素組成特征    張克銀;劉光祥;

金剛石碳同位素組成和成因    劉觀亮;韓友科;翟麗娜;高善繼;汪雄武;連大煒;苗青;車鋒;

利用化石苔蘚碳同位素組成恢復古大氣CO_2濃度的原理及方法    林志成;孫柏年;

廣西晚泥盆系石灰?guī)r碳同位素組成與全球的一致性    許冰;顧兆炎;劉強;胡濱;

生物降解天然氣碳同位素變化特征研究    王萬春;張林曄;劉文匯;康晏;任軍虎;

沼澤沉積環(huán)境中植物和沉積脂類單體碳同位素組成特征及其成因關系研究    段毅;張輝;鄭朝陽;吳保祥;鄭國東;

塔里木盆地深層源巖可溶有機組分的碳同位素組成研究    張中寧;劉文匯;鄭建京;王琪;楊輝;

凝析油輕烴單體碳同位素分析及應用    把立強;李廣友;

東北和華南兩個瑪珥湖末次冰期以來的全巖有機碳同位素記錄及古氣候環(huán)境意義    劉強;劉嘉麒;顧兆炎;儲國強;呂厚遠;陳曉雨;游海濤;JensMingram;GeorgSchettler;JrgFWNegendank;

海洋沉積物孔隙水中溶解無機碳(DIC)的碳同位素分析方法    楊濤;蔣少涌;賴鳴遠;楊競紅;凌洪飛;吳能友;黃永樣;劉堅;陳道華;

海洋沉積物孔隙水硫酸鹽濃度和碳同位素對天然氣水合物的指示    蔣少涌;楊濤;葛璐;凌洪飛;楊競紅;吳能友;陳道華;劉堅;

首部天然氣成藏地球化學示蹤體系專著問世    江其勤

殼幔流體對油氣成藏影響研究項目啟動    江其勤 王國建

殼幔流體對油氣成藏的影響研究項目啟動    江其勤 王國建

熱成因天然氣生成動力學模擬及其地質應用    張海祖

貴州典型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中有機碳含量及碳同位素組成    朱書法

季風氣候對南海北部珊瑚鈣化和氧碳同位素組成的影響    蘇瑞俠

騰沖火山區(qū)現代幔源氦釋放特征及深部巖漿活動研究    趙慈平

中國西南地區(qū)深部脫氣(地質)作用與碳循環(huán)研究    沈立成

塔里木盆地輪南地區(qū)原油瀝青質的分子結構及其應用研究    賈望魯

薊縣剖面元古宙沉積物(1.8-0.85Ga)的分子有機地球化學研究    李超

滇西新近紀翅果數值分類和被子植物葉片的古環(huán)境重建    解三平

中國的真馬化石及其生活環(huán)境    鄧濤

中國東部表土總有機質碳同位素和正構烷烴碳、氫同位素空間變化特征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    饒志國

柴達木盆地原油地球化學特征與油源對比    張輝

川東儲層瀝青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    鐘榮春

黃驊坳陷下古生界碳酸鹽巖有機質中單體烴碳、氫同位素組成特征及應用    李永新

有機質成氣過程碳同位素分餾的動力學及應用    徐慶霞

四川龍門山地區(qū)泥盆紀腕足化石碳、氧同位素研究    程紅光

中布容事件前東亞季風的神農架石筍記錄    童凱

川東地區(qū)三疊系飛仙關組碳酸鹽巖氧、碳同位素組成特征及成巖流體性質    佟宏鵬

川東北天然氣地球化學特征及氣源分析    王積寶

天然氣生成過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餾作用研究    李吉君

天然氣碳同位素分餾作用及其在徐家圍子地區(qū)的應用    徐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