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四川盆地東北部三疊紀飛仙關組天然氣中CO_2的成因

來源:論文學術網
時間:2024-08-19 06:27:05
熱度:

四川盆地東北部三疊紀飛仙關組天然氣中CO_2的成因【摘要】:四川盆地東北部三疊系飛仙關組天然氣具有較高的H2S和CO2含量,這是川東北發(fā)育熱化學硫酸鹽還原作用(TSR)的重要依據之

【摘要】:四川盆地東北部三疊系飛仙關組天然氣具有較高的H2S和CO2含量,這是川東北發(fā)育熱化學硫酸鹽還原作用(TSR)的重要依據之一.然而天然氣中的CO2顯著少于TSR所應有的數量,與H2S相比,CO2顯著虧損;同時天然氣中CO2在碳同位素組成上并不具有與TSR有關的有機碳的特征,這是一個長期困惑人們的地質現象.根據川東北飛仙關組天然氣中CO2的含量及同位素組成,定量計算了TSR來源的有機碳和海相碳酸鹽來源的無機碳對天然氣中CO2的貢獻值,以及這兩種來源碳對深埋藏過程從高溫流體中沉淀的方解石中碳的貢獻值,表明與TSR有關的有機碳源對天然氣CO2的貢獻值只有約2%,而有機碳源對從高溫熱流體中沉淀的自生方解石的貢獻值高達43%,說明川東北飛仙關組與TSR有關的有機來源的CO2主要進入了自生方解石中,目前天然氣中的CO2主要來源于海相碳酸鹽的溶解.與之有關的解釋是,在TSR發(fā)生的相對高溫和高PCO2分壓的環(huán)境中,方解石以沉淀為主,而在TSR發(fā)生過后的盆地快速抬升過程中,由于溫度大幅度降低,流體對碳酸鹽欠飽和而導致溶解作用發(fā)生和次生孔隙形成,這是倒退溶解模式的結果.因此,燕山期的構造抬升是川東北飛仙關組碳酸鹽在埋藏過程中發(fā)生溶解的重要地質基礎之一,抬升幅度較大或相應的燕山構造層高點值得我們在尋找優(yōu)質碳酸鹽儲層時關注. 【作者單位】: 油氣藏地質及開發(fā)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地質研究院;
【關鍵詞】川東北 飛仙關組 CO來源 TSR 構造抬升 碳酸鹽沉淀與溶解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準號:40839908,40672072)資助
【分類號】:P618.13
【正文快照】: 四川盆地東北部三疊系飛仙關組碳酸鹽具有非常復雜的成巖歷史,前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人們認識到飛仙關組普遍發(fā)育的熱化學硫酸鹽還原作用(TSR,全文相同)及其對碳酸鹽成巖作用的影響[1~8].已有的研究表明,飛仙關組碳酸鹽巖中相當數量的儲集空間是深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川東北飛仙關組沉積控儲機理研究    張學豐;赫云蘭;馬永生;劉波;趙培榮;高計縣;楊云坤;

川東北下三疊統(tǒng)飛仙關組裂縫測井識別與反演    曲炳昌;姜自然;劉雁婷;

川東北地區(qū)臺地邊緣礁、灘氣藏沉積與儲層特征    郭彤樓;

川東北YB地區(qū)長興組-飛仙關組儲層流體識別方法評價    柳筠;

川東北地區(qū)上二疊統(tǒng)大隆組烴源巖生烴動力學應用    劉敏;盧雙舫;薛海濤;于召清;王桂華;黃立明;

川東北元壩地區(qū)上三疊統(tǒng)飛仙關組沉積特征    孫利川;傅恒;

川東北HBC地區(qū)飛三段高分辨率層序地層研究    朱祥;王濤;燕繼紅;

河壩飛三段儲層發(fā)育期次劃分及有利區(qū)預測    陳漢軍;何瑩;

四川盆地高含硫氣藏地層水地化特征分析    關云梅;王蘭生;張鑒;施雨華;張琦;

華鎣山構造北傾末端飛仙關組儲層特征研究    王晶;鐘成旭;李正;

川東北飛仙關組高能灘相儲層成巖流體特征及演化    姜磊;蔡春芳;李開開;

川東北地區(qū)長興組-飛仙關組成巖過程中Sr的遷移及富集機制探討    李開開;蔡春芳;姜磊;

川東北飛仙關組應用高分辨率層序地層學研究尋找有利的儲集相帶    劉柳紅;羅平;羅忠;楊式升;

川東北下三疊統(tǒng)飛仙關組鮞灘儲層成巖作用研究    羅忠;羅平;劉柳紅;蘇立萍;楊式升;

川東北下三疊統(tǒng)飛仙關組鮞粒白云巖孔喉的空間展布與刻畫    張?zhí)旄?壽建峰;鄭興平;佘敏;潘立銀;

四川盆地三疊系飛仙關組鮞灘氣藏成因類型及特征    陶士振;張寶民;曹宏;楊曉萍;

川東北飛仙關鮞灘儲層瀝青與古油藏研究    謝增業(yè);李劍;嚴啟團;伍大茂;

川東北高含硫化氫天然氣的形成    張水昌;朱光有;戴金星;梁英波;

四川盆地北部飛仙關組層序地層及鮞灘儲層預測    胡明毅;魏國齊;揚威;劉滿倉;

川東北地區(qū)H_2S形成及富集機制——以普光氣田為例    劉文匯;騰格爾;高波;張中寧;張建勇;張殿偉;

川東北地區(qū)立體勘探獲突破    記者 王孝祥 通訊員 張國常

九千米鉆機挺進川東北    陳秀芳

傾情川東北    

南方公司奮戰(zhàn)川東北準備大南方    王孝祥

牽引氣龍出地宮    

川東北天然氣化探試驗取得較好效果    記者 江其勤

川東北高效勘探有“精準武器”    王孝祥

七載風雨路 踏夢鑄輝煌    馬永強 楊守福

新黑池1井完鉆井深達5788.92米    于銀花 薛相才

川東北氣礦產量創(chuàng)新高    通訊員 楊守福肖長久

川東北飛仙關組高含硫化氫氣藏有機巖石學與有機地球化學研究    胡安平

川東北地區(qū)三疊系飛仙關組白云巖的形成機制研究    胡作維

川東北長興期—須家河期構造—沉積演化    鐘怡江

川東北長興組—飛仙關組碳酸鹽巖儲層研究    儲昭宏

川東北飛仙關組鮞灘氣藏天然氣成因特征及其生成動力學研究    王銅山

川東北地區(qū)下三疊統(tǒng)飛仙關組天然氣成藏條件研究及目標評價    沈平

川東北地區(qū)天然氣資源特征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    高梅生

海相碳酸鹽巖隱蔽油氣藏勘探    鄭天發(fā)

川東北海相碳酸鹽巖氣藏酸化壓裂技術及應用研究    張朝舉

大巴山前緣地區(qū)下三疊統(tǒng)飛仙關組儲層及控制因素研究    陳更生

川東北龍崗地區(qū)飛仙關組層序地層與儲層特征研究    唐丹

川東北地區(qū)飛仙關組鮞灘分布規(guī)律    劉建強

川東北YX井區(qū)飛仙關組二段儲層測井評價研究    柳筠

川東北地區(qū)空氣鉆井技術及應用研究    韓強

川東北元壩地區(qū)飛仙關組層序地層與儲層特征研究    李文茂

九龍山地區(qū)飛仙關組儲層研究    朱競

四川盆地東北部長興組—飛仙關組沉積格局及層序充填結構研究    鐘怡江

川東北地區(qū)疊前反演與流體識別方法研究    張達

川東南北部飛仙關組地震相分析及儲層預測研究    陳曉東

川東北上二疊統(tǒng)、下三疊統(tǒng)儲層地球化學特征    蔣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