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山區(qū)干線公路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設備配置研究

來源:論文學術網(wǎng)
時間:2024-08-19 05:00:56
熱度:

山區(qū)干線公路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設備配置研究【摘要】:隨著我國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的發(fā)展,公路路網(wǎng)規(guī)模不斷擴大,山區(qū)交通日益便利。但是由于山區(qū)地形、氣候的影響,瀝青路面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早

【摘要】:隨著我國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的發(fā)展,公路路網(wǎng)規(guī)模不斷擴大,山區(qū)交通日益便利。但是由于山區(qū)地形、氣候的影響,瀝青路面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早期破壞,使其路用性能降低。如果不及時整治這些早期病害,任其發(fā)展,勢必對山區(qū)囯省干線公路的使用壽命及行車安全造成極大的影響。又由于山區(qū)干線公路瀝青路面較窄,不便于長時間中斷交通進行施工養(yǎng)護,因此急需尋求一種適合山區(qū)干線公路的預養(yǎng)護技術對其進行養(yǎng)護,以延長其使用壽命,提高其路用性能。相關研究表明:就地熱再生技術施工時間短、作業(yè)效率高、機組移動較為靈活,對瀝青路面早期病害有極強的處理能力,處治后的路面平整度、抗滑性以及抗?jié)B性均有極大提高。并且在就地熱再生施工中不會中斷交通,對交通的干擾極小。因此就地熱再生技術符合山區(qū)囯省干線公路的養(yǎng)護需求。本文在這些基礎上對用于山區(qū)國省干線公路的熱風循環(huán)式就地熱再生機組進行了配置研究。本文首先根據(jù)相關理論分析了我國山區(qū)公路瀝青路面早期出現(xiàn)的病害種類及原因,在對比各種預養(yǎng)護技術的優(yōu)劣后,結合山區(qū)的地形和氣候特征提出了適用于山區(qū)干線公路的就地熱再生技術,并分別對國內外就地熱再生設備進行了對比介紹;然后對國內熱風循環(huán)式就地熱再生機組的加熱系統(tǒng)和再生系統(tǒng)進行了分析,分別從各單機的作業(yè)原理、作業(yè)模式、作業(yè)特點等方面做了具體的研究;最后依據(jù)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機群的施工配置原理,提出機組配置目標、配置原則以及配置方法,并以貴州省省道S201(k135+000~153+000)段為例,進行了實例驗證。通過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就地熱再生技術適用于山區(qū)囯省干線公路,采用再生機組對路面施工時,對交通干擾小,處治后的路面路用性能較好;對舊瀝青路面加熱處理時,由于瀝青混凝土的特殊性,應采用分級加熱技術對其進行加熱;在對整個機組進行設備配置時,以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的溫度要求為限制條件,根據(jù)再生混合料施工工藝流程,以復拌機的最佳生產能力為基準,通過計算得出了其他主要機械及輔助機械的合理生產能力,從而形成就地熱再生機群施工系統(tǒng)。 【關鍵詞】: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 機群作業(yè)模式 機群施工配置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U418.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15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9
  • 1.2 再生技術研究現(xiàn)狀9-12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9-11
  • 1.2.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1-12
  • 1.3 本文的研究的必要性12
  • 1.4 本文的研究內容、意義及預期目標12-14
  • 1.5 技術路線14-15
  • 第二章 山區(qū)國省干線公路瀝青路面預養(yǎng)護與就地熱再生技術15-28
  • 2.1 國省干線公路的特點15
  • 2.2 山區(qū)國省干線公路早期病害類型及發(fā)展機理15-17
  • 2.2.1 病害類型15-16
  • 2.2.2 路面病害發(fā)展機理16-17
  • 2.3 山區(qū)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yǎng)護方式及效果17-20
  • 2.3.1 預防性養(yǎng)護概念17-18
  • 2.3.2 預防性養(yǎng)護分類18
  • 2.3.3 山區(qū)公路預養(yǎng)護的主要方式及效果18-19
  • 2.3.4 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施工的優(yōu)勢19-20
  • 2.4 山區(qū)國省干線公路就地熱再生預養(yǎng)護方案的提出20-28
  • 2.4.1 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的可行性分析20-21
  • 2.4.2 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的施工工藝21-23
  • 2.4.3 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對設備的總體要求23-24
  • 2.4.4 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機組24-28
  • 第三章 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機組加熱系統(tǒng)研究28-40
  • 3.1 就地熱再生加熱機分類28-30
  • 3.2 熱風循環(huán)式加熱機基本作業(yè)模式30-37
  • 3.2.1 熱風循環(huán)式加熱機工作機理30-31
  • 3.2.2 射流沖擊原理31-33
  • 3.2.3 三角形布置下射流流場結構分析33-34
  • 3.2.4 瀝青路面表面平均換熱系數(shù)求解34
  • 3.2.5 瀝青路面溫度場的模型建立及不同深度處溫度的理論分布34-37
  • 3.3 熱風循環(huán)式加熱機分級加熱模式37-40
  • 3.3.1 分級加熱概述37-38
  • 3.3.2 多級加熱的效率分析38-40
  • 第四章 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機組再生系統(tǒng)研究40-56
  • 4.1 熱銑刨機作業(yè)模式40-45
  • 4.1.1 銑刨機性能需求40-41
  • 4.1.2 銑刨機的銑削機理41-42
  • 4.1.3 銑刨機的結構與工作過程分析42-44
  • 4.1.4 銑刨過程施工關鍵點和技術使用44-45
  • 4.2 復拌機的作業(yè)模式45-49
  • 4.2.1 復拌機結構與作業(yè)過程46-47
  • 4.2.2 復拌機主要參數(shù)的確定47-49
  • 4.3 再生過程中攤鋪機作業(yè)模式49-52
  • 4.3.1 影響攤鋪質量的主要因素49-50
  • 4.3.2 攤鋪機的作業(yè)過程50-51
  • 4.3.3 攤鋪機的生產能力和相關參數(shù)的確定51-52
  • 4.4 壓路機的作業(yè)模式52-56
  • 4.4.1 影響壓實質量的主要因素52-53
  • 4.4.2 壓路機就地熱再生施工作業(yè)模式53-54
  • 4.4.3 壓路機生產能力54-56
  • 第五章 就地熱再生施工機群配置研究56-70
  • 5.1 機械化施工機群配置技術概述56
  • 5.2 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機械化施工機群組成56-57
  • 5.3 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施工機群配置57-59
  • 5.3.1 機群施工配置的目標58
  • 5.3.2 機群施工配置的分類58-59
  • 5.4 就地熱再生機群施工靜態(tài)配置原則59-60
  • 5.5 就地熱再生機群施工靜態(tài)配置技術60-70
  • 5.5.1 固定生產要素配置60-66
  • 5.5.2 可變生產要素的初始配置66-67
  • 5.5.3 技術約束67-70
  • 第六章 就地熱再生機群使用技術70-80
  • 6.1 就地熱再生施工的一般規(guī)定70
  • 6.2 就地熱再生施工前做的主要準備工作70-73
  • 6.2.1 技術準備70-72
  • 6.2.2 材料準備72
  • 6.2.3 機械設備準備72-73
  • 6.2.4 人員準備73
  • 6.2.5 鋪筑試驗段73
  • 6.3 施工及施工要求73-74
  • 6.4 工程實例74-80
  • 6.4.1 項目背景74-75
  • 6.4.2 省道S201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機械配置計算75-80
  •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80-81
  • 7.1 研究結論80
  • 7.2 不足及展望80-81
  • 致謝81-82
  • 參考文獻82-84
  •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論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8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路面銑刨機刀具的選型及正確使用    李海軍,賈登基,李文耀

瀝青路面隆聲帶銑刨機工作過程的動力學研究    孟五洲

江西永武高速公路路肩隆聲帶噪聲警示效果研究    周建文;徐建平;邵社剛;楊艷剛;

再生PE改性瀝青性能的試驗    周志剛;韓良;辜麗萍;

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淺析    桂勘;桂崗;

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在道路大修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張志清;叢鋮東;隰文博;汪怡然;

簡述瀝青路面再生技術    徐濤;

就地熱再生過程瀝青路面的加熱梯度與機械作業(yè)參數(shù)控制    舒琴;胡筑云;任達成;郭小宏;

高摻量RAP廠拌熱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研究    吳革森;李裕洪;司徒麗新;鄒友泉;

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再生工藝研究    程英偉;何曉鳴;

基于耗散能法分析熱拌及溫拌再生SMA瀝青混合料的疲勞特性    季節(jié);許鷹;索智;奚進;

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節(jié)能效應分析    薛成;

瀝青路面預防性養(yǎng)護技術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    李峰;黃頌昌;徐劍;

乳化瀝青和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徐劍;黃頌昌;秦永春;李峰;石小培;

貴州省干線公路現(xiàn)場冷再生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研究    趙林飛;何兆益;謝建平;舒琴;吳明龍;鐘仕強;

貴州省山區(qū)公路基層現(xiàn)場冷再生技術研究    朱建勇;謝建平;何兆益;袁泉;黃世軍;陳剛;

江西大廣高速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抗剪性能研究    金芳;曹建陽;宋俊紅;薛亮;李樹勛;

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術在公路大修中的應用    周鵬;

就地冷再生技術在佛山官西線維修改造中的應用    侯昭光;

冷再生基層瀝青路面材料設計與結構性能評價研究    張宏國

就地熱再生不同熱翻松方式的技術經(jīng)濟評價    黃國揚

路面銑刨機銑刨系統(tǒng)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    呂聰正

淺談道路基層就地冷再生技術    馬連紅,馬???白金貴,張宏冰

小型瀝青再生設備的可行性分析    田晉躍;程一鳴;

瀝青路面冷洗刨機銑刨滾筒上的刀具布置    王瑞霞

瀝青路面冷銑刨機刀具設計及失效分析    楊賀來,孫善萍

路面銑刨機銑刨鼓的刀具布置    郭迎福;段明濤;

國外瀝青混凝土再生攪拌設備的發(fā)展    陳啟宗

瀝青混凝土路面現(xiàn)場冷再生設計方法的探討    王海燕,杜二鵬,劉真巖

舊瀝青混凝土路面現(xiàn)場冷再生技術及施工工藝研究    師郡,陳志喜,帥領

路肩隆聲帶應用安全性試驗研究    陳濤;潘學政;方銳;魏朗;

超重交通荷載作用下瀝青路面的應力分析    高英,曹榮吉

基于MATLAB的穩(wěn)健優(yōu)化設計方法研究    黃瀅

超載汽車對瀝青路面的影響    林有貴,林家勝,羅竟

廣西瀝青路面典型結構的研究    林有貴,羅競

瀝青路面早期推移防治的探討    王進滿,黃廣忻,李智榮,鄧衛(wèi)明

瀝青路面的加熱修補    王東偉,李永勝,阮川民,靳長征

瀝青路面低溫開裂問題的探討    余東坡,王魯軍

瀝青路面的裂縫預防及措施    劉春波,董秀梅

瀝青路面的水損害分析    姜海波,楊文婷,洪沛

瀝青路面的早期破壞及其防治措施    劉桂強

瀝青路面早期破壞原因及預防措施探討    趙保平

一種由美國引進的瀝青路面保護劑悄然進入我國高速公路    陳造奇

瀝青路面水破壞原因分析與設計探討    姬東;李黎;

微波加熱瀝青路面及其控制的研究    李承斌;穆杰;邵龍?zhí)?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關鍵施工質量管理實踐    張澤文;

江蘇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十五”技術回顧與展望    錢國超;

淺談瀝青路面水破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萬里鵬;程琳;

瀝青路面結構的可靠性分析    許志鴻;董占文;吳文海;

瀝青路面滲水測定方法的研究    陳景;沈金安;李福普;

瀝青路面溫度狀況分析    張曉冰;黃曉明;

瀝青路面的施工與監(jiān)理的質量控制    賀俊;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施工中幾個技術問題的探討    鎮(zhèn)亦明;戴建軍;胡愛梅;

美專家提出系統(tǒng)考慮瀝青路面質量    記者  王珍珍

岷江大道瀝青路面全面開鋪    趙會

港城“嘗鮮”瀝青路面修復新技術    駐張家港首席記者 王樂飛 通訊員 蔣恒

彩色瀝青路面制作“獨占鰲頭”    實習生 李茜楊捷

瀝青路面壽命可達50年    記者袁嵐

江蘇交通科學研究院集成研究打造抗水損瀝青路面    朱振宇

瀝青路面頂成“麻麻臉” “千斤頂”配塊枕木如何    楚天高速公路養(yǎng)護中心 王云波

我市一項瀝青路面修復技術達到國際水平    張春躍

探索瀝青路面“長壽”之道    本報記者 陳淑華 通訊員 郭曉萍

瀝青路面關鍵技術破題    記者 陳云芬

云南省高海拔地區(qū)瀝青路面溫度場及溫度應力數(shù)值計算分析    劉繼忠

瀝青路面質量動態(tài)控制系統(tǒng)    胡勇

基于線彈性斷裂力學的瀝青路面結構分析    程亮

瀝青路面極限承載力與使用壽命預估研究    張文

瀝青路面關鍵質量指標與付費系數(shù)研究    李雪蓮

水和荷載耦合作用下瀝青路面動力響應研究    鄧融

干旱寒冷地區(qū)瀝青路面溫度應力研究    孫兆剛

邯鄲地區(qū)運煤道路超重型交通瀝青路面結構研究    史恒志

基于模糊理論的瀝青路面可靠性分析    婁峰

瀝青路面結構動力響應分析    偶昌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