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中國地熱研究的進展與展望(1995~2014)

來源:論文學術網(wǎng)
時間:2024-08-19 04:54:39
熱度:

中國地熱研究的進展與展望(1995~2014)【摘要】:地熱是主要地球物理場之一,地熱能是地球的本土能源。李四光在20世紀60年代開創(chuàng)了我國地熱科學。到90年代,學科體系基本建立。

【摘要】:地熱是主要地球物理場之一,地熱能是地球的本土能源。李四光在20世紀60年代開創(chuàng)了我國地熱科學。到90年代,學科體系基本建立。在過去20年里,我國地熱研究得到了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本文從大地熱流、巖石圈熱結構、地熱系統(tǒng)、油氣盆地地熱、礦山地熱、天然氣水合物以及氣候變化等方面回顧地熱研究代表性的創(chuàng)新進展,并對深層地熱、海洋地熱、環(huán)境地熱等研究方向作了展望。本文認為,過去20年我國地熱研究成果豐碩,國際影響力得到提高,未來發(fā)展勢頭強勁。在經(jīng)歷了由淺入深,從今到古的成長之后,地熱研究還將不斷拓展領域,為我國地球科學,特別是能源與環(huán)境安全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關鍵詞】中國 地熱研究 進展 展望 綜述
【分類號】:P314
【正文快照】: 李四光在20世紀60年代開創(chuàng)的我國地熱科學研究,迄今已經(jīng)走過50多年的歷程。20世紀60年代為初創(chuàng)階段,70~80年代為成長階段,90年代走向成熟(汪集旸,1989;陳墨香等,1994)。最近20年來,我國地熱研究在理論與應用上都得到了深化與拓展,取得了一批創(chuàng)新性成果。作為基礎性工作,我國熱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

李四光教授倡導的中國地熱研究    汪集旸;

從鉆孔溫度看氣候變化──方法介紹及實例    黃少鵬,沈伯瑜,汪集旸

中國大陸地區(qū)沉積盆地熱狀況剖面    邱楠生

沉積盆地熱體制研究的基本原理和進展    胡圣標,汪集

熱流測量中垂向地下水運動干擾的校正方法    胡圣標,熊亮萍

流變邊界層及其對華北克拉通熱/地震巖石圈底界差異的意義    何麗娟;

新疆塔縣盆地地熱顯示與熱儲溫度預測    龐忠和;楊峰田;袁利娟;李義曼;

鶯歌海盆地構造熱演化模擬研究    何麗娟,熊亮萍,汪集旸,楊計海,董偉良

中國東、西部兩類盆地巖石圈熱-流變學結構    王良書,李成,劉福田,李華,盧華復

油氣盆地地熱史恢復方法    胡圣標;張容燕;周禮成;

昌濰坳陷新生代古地溫分析    李善鵬,邱楠生,曾濺輝,尹長河

應用生烴動力學法研究川東上二疊統(tǒng)烴源巖生烴史    徐立恒;陳踐發(fā);盧雙舫;馬廣宇;李吉君;

川東建南地區(qū)頁巖成熟度模擬分析    潘仁芳;黎建;李坤運;

蘇北盆地金湖凹陷熱史與成藏期判識    李亞軍;李儒峰;陳莉瓊;宋寧;方晶;

“源熱共控”中國近海盆地油氣田“內(nèi)油外氣”有序分布    張功成;陳國俊;張厚和;李友川;梁建設;楊樹春;

黔東—湘西早古生代巖石圈熱狀態(tài)與高產(chǎn)熱率HHPRM型地幔源區(qū)    方維萱,胡瑞忠,蘇文超,漆亮,蔣國豪

營濰斷裂帶結構特征及其與相鄰盆地的關系    孫磉礅;

試論大地熱流對地表環(huán)境與生態(tài)演變的影響    匡耀求,黃寧生,朱照宇,胡振宇

鶯歌海盆地泥底辟成因、展布特征及其與天然氣運聚成藏關系    何家雄;夏斌;張樹林;閻貧;劉海嶺;

鄂爾多斯盆地中新生代峰值年齡事件及其沉積-構造響應    陳剛;王志維;白國絹;孫建博;章輝若;李向東;

敏感性分析在烴源巖成熟度史模擬中的應用——以川東北地區(qū)普光5井古生界海相烴源巖為例    饒松;唐曉音;朱傳慶;胡圣標;汪集旸;

四川盆地中生代地熱特征與前陸盆地構造、沉積作用    朱傳慶;饒松;徐明;胡圣標;

濟陽坳陷沾化東區(qū)塊現(xiàn)今地溫場及熱歷史    程本合;徐亮;項希勇;穆星;

南黃海南部盆地地溫場特征及熱-構造演化    楊樹春;胡圣標;蔡東升;馮曉杰;高樂;盧景美;

Geothermal field and thermotectonic evolution in Southern South Yellow Sea Basin    

沉積盆地構造熱演化研究進展:回顧與展望    何麗娟;汪集旸;

峨眉山玄武巖噴發(fā)在四川盆地的地熱學響應    朱傳慶;徐明;袁玉松;趙永慶;單競男;何志國;田云濤;胡圣標;

江漢盆地南部熱史與下志留統(tǒng)海相烴源巖成熟度演化研究    李宗星;趙平;孫占學;袁玉松;趙永慶;

中國地熱科學的若干新進展——紀念李四光倡導中國地熱能開發(fā)利用40周年    龐忠和;汪集旸;

儲層溫度與垂向流體運移關系的數(shù)學模型    許鶴華;熊亮萍;汪集旸;

鄂爾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關系    王建強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流體逸散系統(tǒng)與沉積物變形    孫啟良

松遼盆地北部沉積盆地型地熱資源研究    朱煥來

南海大陸邊緣盆地構造熱演化模擬    趙長煜

臨清坳陷東部石炭—二疊系煤成烴成藏作用研究    何會強

藏北羌塘盆地熱力構造作用特征及其演化    楊興科

焉耆盆地油氣形成條件與分布規(guī)律    姚亞明

銅陵礦集區(qū)構造—巖漿—成礦系統(tǒng)模型研究    王慶飛

疊合盆地構造—熱演化研究    郝建榮

江陵凹陷白堊—第三系含油氣系統(tǒng)    陳孔全

準噶爾盆地北部燕山期構造事件及其古地溫特征分析    李振華

黑龍江省淺層地溫的時空變化特征    袁文濤

新疆三塘湖盆地地質(zhì)特征和盆地熱演化    郝建榮

海拉爾盆地熱演化史與油氣成藏史研究    崔軍平

大民屯凹陷油氣性質(zhì)與成藏機理研究    史建南

裂谷盆地有機質(zhì)成熟度史模擬及在江漢盆地中的應用    袁厚勇

鄂爾多斯盆地古地溫演化與多種能源礦產(chǎn)關系的研究    張盛

關中盆地地下熱水循環(huán)模式及可更新性研究    范基姣

吐哈盆地臺北凹陷北部山前帶二疊系油氣勘探前景初步分析    周鐵鎖

內(nèi)蒙古敖漢旗熱水湯地熱田地熱成因、評價與開發(fā)利用研究    劉英

中國東部巖石圈熱狀態(tài)與流變學強度特征    汪洋;程素華;

中國及相鄰區(qū)域巖石圈結構及動力學意義    朱介壽;蔡學林;曹家敏;嚴忠瓊;

反應動力學參數(shù)的優(yōu)化模型及算法    馮恩民,吳鐵生,樸明植,常云岫

華北平原區(qū)地溫梯度與基底構造形態(tài)的關系    熊亮萍,張菊明

華北地區(qū)巖石圈熱結構的研究    臧紹先,劉永剛,寧杰遠

塔里木盆地深部構造的地震轉(zhuǎn)換波探測結果    邵學鐘,張家茹

下?lián)P子區(qū)地溫場和大地熱流密度分布    王良書,李成,施央申,汪屹華

塔里木盆地大地熱流密度分布特征    王良書,李成,施央申

塔里木盆地巖石層熱結構特征    王良書,李成,楊春

中國大陸主要地質(zhì)構造單元巖石圈地熱特征    汪洋,汪集,熊亮萍,鄧晉福

江蘇省國土資源廳赴北歐地熱利用培訓團活動剪影    徐玉琳;范廣勤;

“八五”地熱攻關簡訊    

中國地熱發(fā)展研討會在京舉行    汪美華;

全國地熱學術交流會在榕召開    陳大方

天津市成立地熱利用研究培訓中心    

天津市地熱資源利用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    王祖?zhèn)?/span>

地熱:21世紀的能源寶庫    侯福志

中國地熱資源概況及開發(fā)利用前景    張業(yè)成,胡景江,周瑞良

日本的地殼熱構造與地熱利用的現(xiàn)狀    湯原浩三,傅淑芳

地熱利用中的地溫可恢復特性及其傳熱的增強    高青,于鳴,喬廣,李明,白金玉

21世紀地熱利用將邁入非金屬化時代    蔡義漢;

中國低溫地熱利用的經(jīng)營管理    王萬達;

天津市糧食學校地熱利用的經(jīng)驗和存在問題    蔣英;

河北省滄州地區(qū)地熱利用現(xiàn)狀及對策    何清潔;蔡建華;

讓地熱產(chǎn)業(yè)在西部熱起來    任湘;

21世紀地熱利用中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發(fā)展    朱家玲;

天津市西南部地熱利用淺析    靳寶珍;張子亮;劉斐;王曦;

天津地熱利用典型剖析    侯福志

北京地熱利用漸成氣候    記者 王虹航

我國地熱利用量居世界第一    鄺燁

山東:地熱利用每年省煤12億噸    趙治國

德州實施淺層地熱回灌試點項目    姜勇 張長奎 崔福泉

天津頒布地熱利用工程設計標準    津訊

天津率先頒布地熱利用工程設計標準    張劍

廣東地熱有點冷    本報記者 吳桂霞 通訊員 劉如春

我國地熱利用居世界第一    記者 李偉鋒 李曉明 段全平

中低溫地熱利用又有新途徑    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