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鄂爾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特征研究

來源:論文學術網(wǎng)
時間:2024-08-19 04:32:40
熱度:

鄂爾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特征研究【摘要】:針對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低孔、低滲、低壓、低豐度、大面積分布的巖性致密氣藏的特點,在總結分析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礎上,運用石油地

【摘要】: 針對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低孔、低滲、低壓、低豐度、大面積分布的巖性致密氣藏的特點,在總結分析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礎上,運用石油地質學、成藏動力學、壓力封存箱理論、含油氣系統(tǒng)等最新理論和分析測試手段,選取鄂爾多斯盆地北部大牛地氣田和杭錦旗地區(qū)上古生界壓力分布、成因、成藏組合、壓力封存箱內幕結構、地層水特征、巖性圈閉成藏過程有效性及天然氣成藏機理等進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通過對大牛地、杭錦旗地區(qū)上古生界氣藏地層壓力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認為大牛地氣田上古生界氣藏主要屬于常壓-低壓氣藏,杭錦旗地區(qū)上古生界氣藏屬于低壓氣藏。大牛地上古生界異常低壓成因主要為構造抬升引起的溫度下降和孔隙反彈、天然氣的散失,經計算溫度下降可以引起壓力下降約33%;杭錦旗上古生界由于側向封閉條件不好,異常低壓成因主要為天然氣的擴散泄漏。 (2)首次發(fā)現(xiàn)杭錦旗地區(qū)上古生界存在混合成因的地層水。通過分析斷裂帶地層水Mg2+離子富集來源、pH值偏低異常、礦化度高異常、地溫梯度高異常情況及Caexcess與Nadeficit相關關系證明是泊爾江海子基底大斷裂活動促使深部富Mg2+離子、偏酸性的熱流體上涌與上古地層水混合作用,從而有利于烴源巖的成熟,有利于儲層次生孔隙的形成,是油氣有利運移聚集區(qū)。 (3)根據(jù)上古生界過剩壓力的發(fā)育形態(tài),把大牛地氣田過剩壓力歸類為Ⅰ類單峰漸變型、Ⅱ類雙峰漸變型、Ⅲ類單、雙峰突變型三種類型,分析了不同類型與產氣性的關系。 (4)根據(jù)烴源巖對比、天然氣成藏示蹤、輸導體系(砂體、裂縫及組合)及與烴源巖配置關系、運移動力等建立了大牛地氣田上古生界天然氣運移聚集模式圖。近源成藏組合以砂體+裂縫輸導,在盒2+3段形成天然氣聚集區(qū);源內成藏組合以砂體為主要輸導,形成天然氣聚集區(qū)。若源內成藏組合裂縫發(fā)育,使得天然氣縱向向上逸散,形成天然氣逸散區(qū),導致圈閉中甲烷含量降低,天然氣逸散同時儲層測試表現(xiàn)為含水氣層、含氣水層和氣水同層。并建立了不同成藏組合的天然氣充注模式。研究區(qū)遠源成藏組合發(fā)育在杭錦旗地區(qū),運移動力主要為浮力,天然氣充注方式為浮力流;近源、源內成藏組合天然氣運移動力主要為源儲剩余壓差,天然氣充注方式主要為“活塞式”,致密背景下的優(yōu)質儲層浮力起一定作用,甚至在優(yōu)質儲層達到一定連續(xù)分布可以在構造低部位形成局部邊底水。致密氣藏背景下浮力起一定作用區(qū)為致密氣藏“甜點”。 (5)根據(jù)成藏動力的有效性、輸導條件的有效性及封閉條件的有效性研究建立了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過程有效性評價體系。大牛地上古生界巖性圈閉成藏過程的有效性評價為:在上石盒子組區(qū)域蓋層的物性+壓力封閉的雙重封閉條件下,天然氣只能在其以下層位成藏,近源成藏組合盒2+3段巖性圈閉成藏過程有效性主要受成藏動力的有效性和輸導條件的有效性控制;源內成藏組合巖性圈閉成藏過程有效性主要受局部封蓋條件的有效性和輸導條件的有效性控制。杭錦旗地區(qū)上古生界由于斷裂、不整合面、砂體發(fā)育,保存條件差,其成藏過程有效性主要受封閉條件的有效性控制。上古生天然氣成藏過程有效性的評價體系的建立為下一步尋找天然氣有利富集區(qū)提供了優(yōu)選條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6)大牛地氣田上古生界天然氣富集規(guī)律主要受生氣強度、區(qū)域封蓋條件、封存箱內幕結構、運移動力及輸導體系控制:區(qū)域蓋層控制了油氣只能在箱內成藏,生氣強度控制了主力產層的分布范圍,壓力封存箱的內幕結構影響了產氣層位及含氣性,運移動力影響了天然氣的富集程度,輸導體系控制了天然氣成藏層位和富集程度,浮力起一定作用區(qū)為致密氣藏高產富集區(qū)。并建立了大牛地氣田上古生界封存箱型成藏動力學模式。 (7)杭錦旗斷裂南部是近源低豐度巖性成藏模式,圈閉是控制成藏的最主要因素,有利層位為盒1段、山西組;斷裂以北是遠源構造—巖性成藏模式,盒1段為“泄流帶”,盒1段要成藏,只能在其泄流帶的低勢區(qū)(局部構造)成藏。裂縫和小斷裂的發(fā)育改善了盒2、盒3段聚集成藏,有利層位為下石盒子組,特別是盒2、盒3,規(guī)模比盒1段大,有利區(qū)為什股壕地區(qū)。 【關鍵詞】:鄂爾多斯盆地北部 上古生界 壓力封存箱 地層水成因 成藏過程有效性 成藏規(guī)律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P618.13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引言12-22
  • 1.1 選題依據(jù)及研究意義12-13
  • 1.1.1 選題依據(jù)12-13
  • 1.1.2 研究意義13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3-19
  • 1.3 主要研究內容19
  • 1.4 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19-20
  • 1.5 主要創(chuàng)新點20-22
  • 第2章 上古生界油氣基本地質特征22-31
  • 2.1 盆地地質概況22-27
  • 2.1.1 盆地構造特征22-25
  • 2.1.2 地層劃分及特征25-27
  • 2.2 大牛地氣田上古生界油氣基本地質特征27-29
  • 2.3 杭錦旗地區(qū)上古生界油氣基本地質特征29-31
  • 第3章 異常壓力分布、成因31-45
  • 3.1 地層壓力的基本概念及分類31-32
  • 3.2 現(xiàn)今地層壓力分布特征32-36
  • 3.2.1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層壓力分布特征32-33
  • 3.2.2 大牛地氣田上古生界地層壓力分布特征33-36
  • 3.2.3 杭錦旗地區(qū)上古生界地層壓力分布特征36
  • 3.3 上古生界古壓力特征36-39
  • 3.4 異常低壓成因39-45
  • 3.4.1 大牛地氣田上古生界異常低壓成因40-43
  • 3.4.2 杭錦旗地區(qū)上古生界異常低壓成因43-45
  • 第4章 壓力封存箱特征45-79
  • 4.1 壓力封存箱蓋層特征45-51
  • 4.1.1 封存箱的封閉層45-47
  • 4.1.2 物性封閉47-50
  • 4.1.3 壓力封閉與烴濃度封閉50-51
  • 4.2 成藏組合51-52
  • 4.3 封存箱內氣水分布特征52-60
  • 4.3.1 大牛地氣田氣水分布特征52-55
  • 4.3.2 杭錦旗地區(qū)氣水分布特征55-60
  • 4.4 地層水特征60-73
  • 4.4.1 大牛地氣田地層水特征61-66
  • 4.4.2 杭錦旗地區(qū)地層水特征66-73
  • 4.5 杭錦旗地區(qū)地層水成因及油氣地質意義73-79
  • 4.5.1 地層水成因73-75
  • 4.5.2 油氣地質意義75-79
  • 第5章 壓力封存箱內幕特征及與天然氣關系79-105
  • 5.1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過剩壓力與天然氣分布關系79-81
  • 5.2 過剩壓力分布特征81-88
  • 5.2.1 單井過剩壓力分布特征81-85
  • 5.2.2 剖面過剩壓力分布特征85-88
  • 5.3 過剩壓力與天然氣分布關系88-105
  • 5.3.1 單井過剩壓力分布與產氣性關系88-94
  • 5.3.2 剖面過剩壓力與產氣性關系94-105
  • 第6章 輸導體系、運移動力及天然氣成藏示蹤105-153
  • 6.1 輸導體系105-133
  • 6.1.1 大牛地氣田輸導體系105-125
  • 6.1.2 杭錦旗地區(qū)輸導體系125-133
  • 6.2 天然氣成藏示蹤133-144
  • 6.2.1 大牛地氣田天然氣成藏示蹤133-141
  • 6.2.2 杭錦旗地區(qū)天然氣成藏示蹤141-144
  • 6.3 天然氣運移動力144-153
  • 6.3.1 古壓力特征144-145
  • 6.3.2 源儲剩余壓力差145-153
  • 第7章 大牛地氣田巖性圈閉成藏過程有效性評價153-173
  • 7.1 盒3+2 段成藏過程有效性評價153-159
  • 7.1.1 成藏動力的有效性153-156
  • 7.1.2 輸導條件的有效性156-157
  • 7.1.3 封閉條件的有效性157
  • 7.1.4 成藏過程有效性的綜合評價157-159
  • 7.2 盒1 段成藏過程有效性評價159-163
  • 7.2.1 成藏動力的有效性159-160
  • 7.2.2 輸導條件的有效性160
  • 7.2.3 封閉條件的有效性160-163
  • 7.2.4 成藏過程有效性的綜合評價163
  • 7.3 源內成藏組合成藏過程有效性評價163-173
  • 7.3.1 成藏動力的有效性163-164
  • 7.3.2 輸導條件的有效性164-166
  • 7.3.3 封閉條件的有效性166-169
  • 7.3.4 成藏過程有效性的綜合評價169-173
  • 第8章 鄂爾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規(guī)律173-186
  • 8.1 天然氣運移聚集特征173-175
  • 8.2 天然氣充注模式175-178
  • 8.2.1 源內成藏組合天然氣充注模式175-177
  • 8.2.2 近源成藏組合天然氣充注模式177
  • 8.2.3 遠源成藏組合天然氣充注模式177-178
  • 8.3 大牛地氣田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規(guī)律及成藏模式178-183
  • 8.3.1 大牛地氣田天然氣成藏規(guī)律178-181
  • 8.3.2 大牛地氣田上古生界封存箱型成藏動力學模式181-183
  • 8.4 杭錦旗地區(qū)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規(guī)律及成藏模式183-186
  • 結論186-189
  • 致謝189-190
  • 參考文獻190-198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學術成果19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大牛地氣田上古生界煤系源巖熱成熟史模擬    戴世立;

川西坳陷孝泉—新場—合興場地區(qū)須二段天然氣氣源判定及成藏分析    王睿婧;劉樹根;張貴生;孫瑋;

黔桂地區(qū)上古生界海相儲集巖特征及評價    孫樹強;

淺論渤海中部海域潛山氣藏的勘探    李穎;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段南北儲層差異性對比    魏柳斌;陳洪德;朱平;趙俊興;蘇中堂;

川東北地區(qū)須家河組天然氣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盤昌林;劉樹根;馬永生;胡東風;黃仁春;

鄂西渝東區(qū)志留系流體封存箱的演化與天然氣成藏    胡曉鳳;丁青;

大牛地氣田上古生界沉積相與天然氣富集規(guī)律的再認識    羅東明;陳舒薇;張廣權;

臨清坳陷東部地區(qū)石炭—二疊系油氣成藏時期研究    李文濤;

南華北地區(qū)上古生界烴源巖異常熱演化因素探討    程喆;徐旭輝;王榮新;武明輝;辛藜莉;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地球化學    羅霞;李劍;單秀琴;馬成華;劉銳蛾;張永昌;戴金星;

廣州西北部上古生界巖溶特征及對工程建設的影響    李承海;黎友添;蔡劍波;

儲量技術在鄂爾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氣勘探開發(fā)中的應用    王向黎;

塔巴廟氣田上古生界致密儲層裂縫系統(tǒng)基本特征及其在天然氣成藏中的作用    周新桂;張林炎;范昆;

蘇里格大氣田天然氣成藏地球化學研究    李賢慶;王康東;孔龍璽;馮松寶;王娟;黃傳波;王萌;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地球化學    李劍;羅霞;單秀琴;馬成華;張水昌;戴金星;

孔隙介質條件對天然氣成藏的控制作用    張金川;張一偉;

庫車坳陷依南2氣藏天然氣成藏運聚模式    李賢慶;肖賢明;唐永春;米敬奎;申家貴;肖中堯;

上古生界的研究    馮少南;許壽永;林甲興;楊德驪;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巖儲層發(fā)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包洪平;楊奕華;

“大北方”上古生界:油氣勘探新層系    張抗

首部天然氣成藏地球化學示蹤體系專著問世    江其勤

發(fā)展低壓致密天然氣成藏理論和技術    本報記者 蔣世廉通訊員 安偉

東部大氣田:榆林起狼煙紫氣從東來    袁偉秦伯平 彭旭峰

蘇里格大型氣田發(fā)現(xiàn)及綜合勘探技術科技意義重大    記者 姚仕文

勘探北方優(yōu)化技術推動勘探發(fā)現(xiàn)    張英

古生界復合氣藏高效開發(fā)的法寶    袁偉秦伯平 彭旭峰

南方海相勘探展示巨大潛力    劉明

大牛地迎接第五個高效穩(wěn)產年    記者 彭波 實習記者 奚震 李鑫軼

科技之星躍動西氣東輸大動脈    范建

鄂爾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特征研究    過敏

鄂爾多斯盆地東部上古生界沉積體系研究    郭德運

鄂爾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物源及層序巖相古地理研究    王國茹

松遼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熱演化史恢復    王滿

東濮凹陷深層天然氣成藏機理研究    常振恒

鄂爾多斯盆地東部上古生界巖性氣藏形成機理    劉新社

鄂爾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主要含氣砂體沉積特征及儲層控制因素研究    李明瑞

鄂爾多斯盆地延長油區(qū)上古生界沉積相及儲層微觀特征研究    嚴云奎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儲層砂巖特征及成巖作用研究    武文慧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條件及富集規(guī)律    付金華

大牛地氣田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特征    楊立成

東北地區(qū)上古生界熱力學特征研究    謝志鵬

東北地區(qū)上古生界變質特征研究    孫昊

中衛(wèi)探區(qū)及其周圍地區(qū)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地質特征    張娣

臨清地區(qū)中、新生代構造演化及其對上古生界的影響    李建軍

臨清坳陷上古生界典型油氣藏解剖與分析    王瑞

延長氣區(qū)上古生界烴源巖評價    張晨

鄂爾多斯盆地塔巴廟地區(qū)上古生界流體壓力演化及與油氣成藏的關系    過敏

鄂爾多斯盆地東北部上古生界古壓力演化及天然氣成藏機理    羅榮濤

鄂爾多斯盆地延長探區(qū)下古生界天然氣成藏動力及輸導體系研究    趙雪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