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xué)術(shù)論文

炭活化及炭孔中乙烷水合物生成研究

來源:論文學(xué)術(shù)網(wǎng)
時間:2024-08-19 03:47:40
熱度:

炭活化及炭孔中乙烷水合物生成研究【摘要】:高比表面積活性炭材料是一種性質(zhì)優(yōu)良的吸附劑,具有獨特的孔隙結(jié)構(gòu)和表面活性官能團,化學(xué)性質(zhì)穩(wěn)定,機械強度高,廣泛地應(yīng)用于環(huán)保、化工等各個領(lǐng)域

【摘要】:高比表面積活性炭材料是一種性質(zhì)優(yōu)良的吸附劑,具有獨特的孔隙結(jié)構(gòu)和表面活性官能團,化學(xué)性質(zhì)穩(wěn)定,機械強度高,廣泛地應(yīng)用于環(huán)保、化工等各個領(lǐng)域。以KOH作為活化劑是化學(xué)活化制備活性炭的主要方法,考慮到工業(yè)生產(chǎn)的成本問題,本實驗以NaOH代替KOH作為活化劑,以椰殼炭化料為炭源制備活性炭材料,實驗得出,采用NaOH活化法可以得到孔徑分別集中在1.5nm和1.2~3.0nm范圍內(nèi)的兩種孔徑均一的高表面積活性炭。這兩種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分別為2583m2/g和2860m2/g。采用該種方法制得活性炭的比表面積最大可達到2989m2/g,但此時孔徑分布范圍廣,孔徑的均一性差。與KOH活化法制得的活性炭相比,NaOH活化法制得的活性炭樣品孔徑分布的均一性相對較差。 炭孔中氣體水合物的生成可以用來儲存天然氣,而C2H6在天然氣中含量居于第二,因此需要研究C2H6水合物在炭孔中的生成,用來與CH4相比較。此外,C2H6還是C2H4工業(yè)中的主要原料,考慮到C2H6/C2H4的混合物的重要性,需要研究比較C2H6、C2H4水合物的生成條件。本實驗測量了C2H6在相同溫度下、不同載水量的中孔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溫線及不同溫度下、相同載水量的中孔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溫線,從中可以得到不同溫度下C2H6水合物的生成壓,及一定溫度范圍內(nèi)C2H6水合物生成的焓變。實驗結(jié)果表明:當(dāng)水剛好將炭孔填滿時,C2H6的體積儲量達到最大;C2H6水合物在炭孔中與在純水中生成的生成壓基本相同,遠(yuǎn)遠(yuǎn)小于CH4水合物的生成壓。 【關(guān)鍵詞】:活性炭 NaOH 比表面積 孔徑分布 C_2H_6水合物 炭孔
【學(xué)位授予單位】:天津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O647.33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文獻綜述8-25
  • 1.1 多孔材料8
  • 1.2 活性炭活化8-11
  • 1.2.1 化學(xué)活化法9-10
  • 1.2.1.1 氯化鋅法9-10
  • 1.2.1.2 磷酸法10
  • 1.2.1.3 KOH 法10
  • 1.2.2 物理活化法10-11
  • 1.2.3 物理-化學(xué)聯(lián)合法11
  • 1.3 乙烷氣體的工業(yè)概述11-15
  • 1.3.1 乙烷的工業(yè)意義11-13
  • 1.3.1.1 乙烷制備乙烯工業(yè)11-12
  • 1.3.1.2 乙烷制備氯乙烯工業(yè)12-13
  • 1.3.1.3 乙烷制備氯乙烷工業(yè)13
  • 1.3.1.4 乙烷制備硝基乙烷工業(yè)13
  • 1.3.2 乙烷的主要來源13-14
  • 1.3.3 乙烷的分離方法14-15
  • 1.3.3.1 深冷分離法14
  • 1.3.3.2 吸收分離法14-15
  • 1.3.3.3 膜分離法15
  • 1.3.3.4 吸附分離法15
  • 1.4 氣體水合物概述15-18
  • 1.5 氣體水合物的應(yīng)用18-24
  • 1.5.1 天然氣儲運18-20
  • 1.5.2 氣體分離20-21
  • 1.5.3 海水淡化21-22
  • 1.5.4 溶液提濃22-23
  • 1.5.5 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shù)23
  • 1.5.6 水合物超臨界萃取23-24
  • 1.5.7 CO_2的填埋24
  • 1.6 本文工作24-25
  • 第二章 吸附理論及多孔介質(zhì)的表征25-40
  • 2.1 吸附理論25-33
  • 2.1.1 吸附量的 Gibbs 定義25
  • 2.1.2 吸附等溫線類型25-27
  • 2.1.3 滯后環(huán)與孔結(jié)構(gòu)27-29
  • 2.1.4 經(jīng)典吸附理論29-33
  • 2.1.4.1 單分子層吸附理論和 Langmuir 方程29
  • 2.1.4.2 多分子層吸附理論和 BET 方程29-30
  • 2.1.4.3 毛細(xì)管凝聚理論和 Kelvin 方程30-32
  • 2.1.4.4 微孔填充理論和 DR 方程32-33
  • 2.2 比表面積測定33-36
  • 2.2.1 Langmuir 方法33-34
  • 2.2.2 BET 方法34
  • 2.2.3 t 曲線法和 s曲線法34-36
  • 2.2.4 D-R 方法36
  • 2.3 孔徑分布計算36-40
  • 2.3.1 大孔吸附劑36-37
  • 2.3.2 中孔吸附劑37
  • 2.3.3 微孔吸附劑37-40
  • 2.3.3.1 H-K 模型38
  • 2.3.3.2 DFT 方法38-40
  • 第三章 氫氧化鈉活化活性炭的探究40-54
  • 3.1 引言40
  • 3.2 實驗裝置及步驟40-45
  • 3.2.1 原料預(yù)處理40
  • 3.2.2 NaOH 活化法制備活性炭40-41
  • 3.2.3 活性炭的表征41-45
  • 3.2.3.1 實驗裝置及操作方法41-42
  • 3.2.3.2 吸附量的計算42-45
  • 3.3 結(jié)果與討論45-53
  • 3.3.1 溫度的影響46-48
  • 3.3.2 活化時間的影響48-50
  • 3.3.3 堿炭比的影響50-52
  • 3.3.4 活性炭樣品的比較52-53
  • 3.4 小結(jié)53-54
  • 第四章 炭孔中乙烷水合物的生成54-67
  • 4.1 引言54
  • 4.2 吸附劑的制備與表征54-57
  • 4.2.1 原料預(yù)處理54
  • 4.2.2. 吸附劑的制備54-55
  • 4.2.3 吸附劑的表征55-57
  • 4.2.3.1 吸附劑的表征裝置及操作55-56
  • 4.2.3.2 吸附劑的表征結(jié)果56-57
  • 4.3 濕活性炭上乙烷的吸附行為57-59
  • 4.3.1 實驗裝置及操作57-58
  • 4.3.2 吸附等溫線的測量58-59
  • 4.4 結(jié)果與討論59-66
  • 4.4.1 Rw對 C_2H_6的重量儲量(nx)的影響59-60
  • 4.4.2 Rw對水氣摩爾比 x’的影響60-61
  • 4.4.3 Rw對理論體積儲量的影響61-62
  • 4.4.4 炭孔中 C_2H_6水合物的生成壓62-64
  • 4.4.5 炭孔中 C_2H_6水合物生成過程的焓變64-66
  • 4.5 小結(jié)66-67
  • 第五章 結(jié)論67-68
  • 參考文獻68-73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73-74
  • 致謝7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xué)術(shù)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

化學(xué)吸收法分離煙氣二氧化碳研究進展    王桂紅;余云松;張早校;

在Ar氣流中熱處理KOH-煤焦制大比表面積活性炭    楊紹斌

氣體水合物相平衡測定方法研究    孫志高,石磊,樊栓獅,郭開華,王如竹

活性炭中甲烷水合物的儲氣量    閻立軍,劉犟,陳光進,郭天民

煉廠干氣中乙烯回收和利用技術(shù)進展    張禮昌;李東風(fēng);楊元一;

水合物儲運天然氣技術(shù)的研究進展    張文玲,李海國,王勝杰,劉芙蓉

天然氣水合物研究進展    孫志高,王如竹,樊栓獅,郭開華

表面活性劑對水合物生成的影響及其應(yīng)用前景    徐勇軍,葉國興,楊曉西,丁靜

天然氣分離工藝及其選擇建議    韓建多,劉淑坤,郭永良

密度泛函與分子模擬計算介孔孔徑分布比較    邵曉紅,張現(xiàn)仁,汪文川

變壓吸附技術(shù)在合成氨中的工藝研究及其優(yōu)化設(shè)計    黃立新;

關(guān)于制備活性粉煤灰的研究    許申鴻;孟潔;杭瑚;

超聲波在活性炭深度處理污水中的作用    李書光,劉冰,胡松青

電阻探測技術(shù)在天然氣水合物模擬實驗中的應(yīng)用    孟慶國;業(yè)渝光;王士財;陳強;劉昌嶺;

管道中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對“西氣東輸”的影響    劉懷山,趙月霞

天然氣水合物相平衡研究的實驗技術(shù)與方法    劉昌嶺,業(yè)渝光,張劍,刁少波

鋁箔軋制油過濾凈化的研究    王學(xué)書

海洋和陸域天然氣水合物開發(fā)的環(huán)境影響比較    常華進;曹廣超;陳克龍;

青稞秸稈氯化鋅法制備活性炭    張生明;

從構(gòu)造背景論青藏高原天然氣水合物找礦遠(yuǎn)景    潘彤;王秉璋;李善平;王欽元;

催化裂化干氣的綜合利用    殷樹青;

供熱機組-海水淡化聯(lián)合生產(chǎn)系統(tǒng)經(jīng)濟性研究    王鐵民;王濤;陳素君;

超高比表面炭載鉬煤氣甲烷化催化劑    楊駿,黃止而,王定珠

在Ar氣流中熱處理KOH-煤焦制大比表面積活性炭    楊紹斌

熱處理及與KOH共炭化對深度脫除煤中無機礦物質(zhì)的促進作用    解強,陳清如

氧化性復(fù)合催化劑作用下用無煙煤制備活性炭    張雙全,王祖訥

水合冷凍法海水淡化研究    李棟梁;龍臻;梁德青;

一種新型水合物法海水淡化系統(tǒng)能耗及經(jīng)濟性分析    龍臻;李棟梁;梁德青;

國內(nèi)外活性炭工業(yè)分析(下)    柴國梁;

國外催化裂化裝置富氧再生工藝    楊寶康;吳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