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制冷劑氟乙烷(HFC-161)管內流動沸騰換熱特性研究

來源:論文學術網
時間:2024-08-19 03:41:13
熱度:

制冷劑氟乙烷(HFC-161)管內流動沸騰換熱特性研究【摘要】:在緩解臭氧層破壞和溫室效應的背景下,制冷劑替代研究已成為領域內的熱點問題之一。新型制冷劑氟乙烷(HFC-161)環(huán)境

【摘要】:在緩解臭氧層破壞和溫室效應的背景下,制冷劑替代研究已成為領域內的熱點問題之一。新型制冷劑氟乙烷(HFC-161)環(huán)境性能優(yōu)異(ODP=0,GWP=12),充注量小,通用性好,被視為R22和R502的潛在替代品。制冷劑管內換熱特性是衡量其綜合性能和替代潛力的重要指標。目前,國內外關于HFC-161管內換熱的研究尚未開展,缺乏相關研究數據和計算模型。開展此項研究將在填補相關空白的同時,為緊湊高效換熱設備的設計開發(fā)提供重要依據,對于實際制冷裝置運行工況優(yōu)化,提高換熱效率和系統(tǒng)綜合效率,促進新型環(huán)保制冷劑的推廣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從HFC-161在單根光滑管和微肋管內沸騰換熱的基礎性問題著手,以實驗為手段獲得了沸騰換熱系數和壓降數據,從理論上分析了工況對換熱與壓降的影響,對比了HFC-161與傳統(tǒng)工質R22的換熱與壓降性能,開發(fā)了適用于新型制冷劑HFC-161光滑管與微肋管內沸騰的預測關聯式,主要取得了以下幾方面的成果: 1.搭建了用于研究制冷劑管內沸騰換熱性能的實驗裝置,并通過R22測試實驗,驗證了裝置的可靠性。 2.研究了HFC-161在9mm內徑光滑管內的沸騰換熱特性。實驗獲得了飽和溫度5-10℃,熱流密度15-25kW/m2,質量流速100-200kg/(m2·s)范圍內的換熱系數與摩擦阻力,開發(fā)了HFC-161光滑管沸騰換熱預測模型。結果表明:1)HFC-161局部換熱系數隨制冷劑干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在干度為0.5-0.7時達到最大值,之后出現干涸現象,換熱系數隨干度增長而下降;2)HFC-161換熱系數隨質量流速、熱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隨飽和溫度的升高而降低;3)HFC-161摩擦壓降隨飽和溫度升高而降低,隨質量流速增大而顯著增大,隨熱流密度增大而略微增大;4)Gungor-Winterton關聯式、Mathur關聯式及Liu-Winterton關聯式對光滑管內HFC-161沸騰系數預測偏差小于其他關聯式;5)新關聯式對實驗數據的平均預測偏差為+3.4%,絕對平均偏差為6.4%,最大偏差為-19.0%,88.6%的預測值以小于±18%的偏差與實驗數據相吻合。 3.研究了HFC-161在7mm外徑微肋管內的沸騰換熱特性。實驗獲得了飽和溫度-5-8℃,熱流密度28.15-49.29kW/m2,質量流速100-250kg/(m2·s)范圍內的沸騰換熱系數與壓降,開發(fā)了HFC-161微肋管沸騰換熱預測模型。結果表明:1)微肋管內HFC-161局部沸騰換熱系數隨干度呈先增后減趨勢?!案珊浴遍_始時所對應的干度值與工況基本無關,在0.8左右;2)質量流速、熱流密度對HFC-161微肋管內換熱特性的影響與光滑管相似,但飽和溫度的影響沒有明顯規(guī)律;3)微肋管內HFC-161摩擦壓降隨工況的變化趨勢與光滑管內一致;4)Cavallini關聯式及Yun關聯式對微肋管內HFC-161沸騰系數預測偏差小于其他關聯式;5)新的關聯式對實驗數據的預測平均偏差為+1.6%,絕對平均偏差為5.6%,最大偏差為+48.6%,89.1%的預測值以小于±10%的偏差與實驗數據相吻合。 4.對比了HFC-161與R22光滑管與微肋管內的沸騰換熱特性,結果表明:1)在相同工況下,HFC-161光滑管內沸騰換熱系數顯著高于R22,尤其在干度0.4時,換熱系數相對增長達到25%-32%,同時在光滑管內,HFC-161摩擦壓降比R22降低20%左右;2)在7mm外徑微肋管內,HFC-161沸騰換熱系數相對于R22提高5%-40%,摩擦壓降減小約18%。相比R22,HFC-161具有更好的管內沸騰換熱性能和更低的壓降。 【關鍵詞】:沸騰換熱 光滑管 微肋管 關聯式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B611;TB64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9
  • 主要符號表9-13
  • 第1章 緒論13-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3-15
  • 1.2 制冷劑光滑管內沸騰換熱研究進展15-18
  • 1.2.1 光滑管沸騰換熱實驗研究15-17
  • 1.2.2 光滑管沸騰關聯式研究進展17-18
  • 1.3 制冷劑微肋管內沸騰換熱研究進展18-21
  • 1.3.1 微肋管沸騰換熱實驗研究18-20
  • 1.3.2 微肋管沸騰關聯式研究進展20-21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21-23
  • 第2章 管內沸騰換熱實驗裝置與數據處理23-44
  • 2.1 制冷劑管內沸騰換熱特性實驗裝置23-32
  • 2.1.1 實驗裝置設計搭建23-24
  • 2.1.2 實驗裝置介紹24-30
  • 2.1.3 實驗測試段介紹30-32
  • 2.2 實驗步驟與數據采集32-35
  • 2.2.1 實驗步驟32-33
  • 2.2.2 數據采集33-35
  • 2.3 數據處理與誤差分析35-41
  • 2.3.1 數據處理35-39
  • 2.3.2 誤差分析39-41
  • 2.4 實驗裝置可靠性驗證41-43
  • 2.5 小結43-44
  • 第3章 HFC-161光滑管內沸騰換熱研究44-71
  • 3.1 HFC-161光滑管內沸騰換熱特性實驗研究44-57
  • 3.1.1 實驗工況44-45
  • 3.1.2 沸騰流型觀察45-47
  • 3.1.3 HFC-161光滑管內沸騰換熱系數47-54
  • 3.1.4 HFC-161光滑管內沸騰流動壓降54-57
  • 3.2 HFC-161與R22光滑管內沸騰換熱與壓降特性對比57-60
  • 3.3 HFC-161光滑管內沸騰換熱關聯式研究60-70
  • 3.3.1 HFC-161基本物性計算60-62
  • 3.3.2 已有關聯式對HFC-161光滑管內沸騰換熱的預測性62-68
  • 3.3.3 HFC-161光滑管內沸騰換熱關聯式開發(fā)68-70
  • 3.4 小結70-71
  • 第4章 HFC-161微肋管內沸騰換熱研究71-87
  • 4.1 HFC-161微肋管內沸騰換熱特性實驗研究71-78
  • 4.1.1 實驗工況71-72
  • 4.1.2 HFC-161微肋管內沸騰換熱系數72-75
  • 4.1.3 HFC-161微肋管內沸騰流動壓降75-78
  • 4.2 HFC-161與R22微肋管內沸騰換熱與壓降特性對比78-80
  • 4.3 HFC-161微肋管內沸騰換熱關聯式研究80-85
  • 4.3.1 已有關聯式對HFC-161微肋管內沸騰換熱的預測性80-84
  • 4.3.2 HFC-161微肋管內沸騰換熱關聯式開發(fā)84-85
  • 4.4 小結85-87
  • 第5章 結論及展望87-90
  • 5.1 主要結論87-88
  • 5.2 前景展望88-90
  • 參考文獻90-98
  • 攻讀碩士期間取得的成果98-99
  • 致謝99-10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R134a在水平三維內微肋管內的沸騰換熱    辛明道,周杰,張罡,陳清華,崔文智

純質制冷劑水平管內沸騰換熱計算方法的回顧和評價    姜盈霓,張強

一種新型替代制冷劑爆炸極限的實驗研究    洪榮華;陳琪;陳光明;張銳;

非共沸制冷劑R417A在水平光滑管內蒸發(fā)的數值模擬    高原,田懷璋,袁秀玲,陳林輝

HCFC-22替代制冷劑研究進展及其相關問題討論    陳光明;高贊軍;韓曉紅;

微通道內流動沸騰的研究進展    張鵬;付鑫;王如竹;

厭氧發(fā)酵裝置虹吸出料的理論探討及實驗應用    曹鷗;張國用;張一群;牛治淮;

實際氣體絕熱壓縮過程指數及終溫的確定    柳松年,劉洪濤

嚴格法精餾過程模擬的加速收斂技術    王健紅,魏壽彭

可燃液體多元混合物危險性評價依據計算    陸大才;

關于飽和烷烴沸點與分子拓撲指數的關聯    凌天才

低溫余熱動力回收系統(tǒng)中確定最佳蒸發(fā)溫度的熱力學原則和計算式    馮霄,錢立倫,蘇長蓀

Gibbs反應器模型及其計算機實現    黃河,李政,倪維斗

計算機化物性系統(tǒng)的實現    黃河,李政,倪維斗

增壓富氧燃燒煙氣物性及對流傳熱系數的研究    馬凱;閻維平;高正陽;

多元低溫混合物工質遷移物性計算    公茂瓊,羅二倉,周遠

基于fluent的含硫氣井井噴失控射流的模擬研究    車蕾;張來斌;馬慶春;

電場作用下煤吸附甲烷的勢模型    辜敏;鮮學福;杜云貴;

濕空氣熱物性參數的計算    王興華;周鳴鏑;成紅娟;

近共沸制冷劑R290/R134a PVTx性質的實驗研究    楊喜;祁影霞;陳偉;張華;

微細通道流動沸騰換熱機理及實驗研究    郭雷

環(huán)境質量遙感評價的熵模型研究    楊丙豐

鎂基水沖壓發(fā)動機內部燃燒過程與燃燒組織方法研究    黃利亞

基于新型環(huán)保制冷劑的獨立式燃氣機熱泵系統(tǒng)理論及實驗研究    劉煥衛(wèi)

三氟碘甲烷和二氟甲烷的熱物理性質研究    段遠源

新型半干法煙氣脫硫的實驗及機理研究    王乃華

混合工質節(jié)流制冷機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王勤

維里型和立方型地質流體狀態(tài)方程的理論研究    胡家文

非平衡態(tài)濕蒸汽流動快速準確數值模擬方法研究    張冬陽

超臨界溶液共沉析制備負載型茂金屬催化劑微粒的研究    王靖岱

板殼式換熱器波紋板間流體流動與傳熱數值模擬    趙力偉

太陽能—空氣雙熱源復合熱泵運行模式研究    趙曉丹

超臨界撞擊流流場的實驗研究與數值模擬    姚曉虹

大慶地區(qū)房屋結露發(fā)霉治理技術研究    由貴峰

注蒸汽井井下熱采動態(tài)測試技術研究    劉偉偉

新型天然混合工質替代R22和R134a的研究    王輝

芳烴抽提及精餾裝置的流程模擬研究    張花

汽油分鎦塔及急冷系統(tǒng)的模擬與優(yōu)化    秦嶺

催化裂化主分餾塔數學模型    李鵬

循環(huán)懸浮式半干法煙氣脫硫技術的試驗和機理研究    王慶東

含有阻燃組元的可燃制冷劑爆炸極限的研究    田貫三,馬一太,楊昭

一種HCFC-22新型替代制冷劑的實驗研究    宣永梅,陳光明,陳斌,王勤

國際傳熱研究前沿──微細尺度傳熱    過增元

HFO-1234yf——新一代汽車空調制冷劑    曹霞;

在家用/商用空調中用R32替代R22的探索    朱明善;史琳;

制冷劑R32的循環(huán)性能實驗研究    韓曉紅;徐英杰;仇宇;閔旭偉;高贊軍;陳光明;

制冷劑R32在空調應用上的理論分析    張龍;劉煜;

家用/商用空調用R32替代R22的再分析    史琳;朱明善;

微重力條件下兩相流動沸騰換熱地面等效模擬試驗研究的必要性    呂成道,李佛金,王漢強,程尚模

恒熱流壁面條件下沸騰液體的溫度響應    翁榮周,蔡曉,陳崢

納米顆粒對沸騰活化核心密度的影響    帥美琴;施明恒;

豎直管外表面強化沸騰換熱的實驗研究    閻昌琪,黃渭堂,王文祥,杜澤

中心圓柱電極EHD強化垂直管內沸騰換熱的實驗研究    劉永啟,李瑞陽,郁鴻凌,王發(fā)剛

表面式蒸發(fā)器傳熱面積計算方法的改進    徐傳宙

制冷劑在水平蒸發(fā)管內換熱關系式的分析比較    陳劍波,伍貽文

二元混合物沸騰換熱機理探討及計算    屠美,沈東

微重力下兩相流動沸騰換熱研究──關于地面模擬實驗的可行性分析Ⅰ~*    呂成道,王漢強,李佛金,程尚模

帶開槽結構的多孔表面沸騰換熱的雙孔隙模型    杜建華,吳偉,胡雪蛟,王補宣

強化沸騰傳熱表面的研究進展    趙紅霞;韓吉田;徐永田;邵莉;王美霞;

液氮窄縫沸騰傳熱特性實驗研究    尤國春;任欣;張鵬;王如竹;

噴霧碰壁蒸發(fā)的實驗    張春明;陳文奎;羅行;馬虎根;

平板型熱管蒸發(fā)段沸騰換熱的強化    劉寧;孟勐;彭曉峰;

直接膨脹供液與重力再循環(huán)供液制冷系統(tǒng)的性能對比研究    臧潤清;劉琦;李星;

水平強化管外池沸騰換熱性能實驗研究    熊高鵬;歐陽新萍;

空調替代工質R404A在水平內螺紋管中的沸騰換熱研究    南曉紅;韓曉霞;劉咸定;

微細通道換熱器——銅價上漲的技術應對    李俊明;

微重力下雙組分池內核態(tài)沸騰換熱特性    彭曉峰;柴立和;王補宣;

超臨界流體循環(huán)回路用于衛(wèi)星熱平衡的可行性分析    余小玲;馮全科;

表面活性劑水溶液池核沸騰傳熱強化的研究    胡自成

多壁碳納米管沸騰換熱性能研究    薛懷生

汽泡成核的分子動力學研究及納米顆粒對成核的影響    王金照

CO_2跨臨界循環(huán)系統(tǒng)及換熱理論分析與實驗研究    楊俊蘭

垂直矩形窄縫流動過冷沸騰時的汽泡行為和換熱    潘良明

自然循環(huán)槽式太陽能中高溫集熱系統(tǒng)中流動傳熱特性及強化傳熱機理研究    張良

噴霧冷卻無沸騰區(qū)換熱特性研究    王亞青

低溫熔融金屬蒸汽爆炸理論與實驗研究    李天舒

內燃機缸蓋冷卻通道沸騰換熱實驗研究    朱東祥

微納米結構表面沸騰換熱的實驗研究    李蘭蘭

基于沸騰換熱技術的MOA冷卻系統(tǒng)設計及計算分析    劉寶密

制冷劑氟乙烷(HFC-161)管內流動沸騰換熱特性研究    李鵬

R417A在水平光滑管和內螺紋管內沸騰換熱的性能模擬    王躍勇

缸蓋內沸騰傳熱流固耦合模擬及其可靠性研究    閆理貴

R417A在空調傳熱管外沸騰換熱特性研究    田松娜

R290與R404A內螺紋管中沸騰換熱研究    韓曉霞

R134a在臥式螺旋管內的沸騰換熱特性與臨界熱流密度特性研究    陳文文

余熱排出換熱器強化傳熱特性研究    李汶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