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川西北高寒草地3種主要植物的生長及物質分配對溫度升高的響應

來源:論文學術網
時間:2024-08-18 13:29:58
熱度:

川西北高寒草地3種主要植物的生長及物質分配對溫度升高的響應【摘要】:在野外自然條件下采用開頂式生長室模擬增溫的方法,研究了增溫對川西北高寒草地3種主要植物(單子葉草本植物垂穗披堿草

【摘要】:在野外自然條件下采用開頂式生長室模擬增溫的方法,研究了增溫對川西北高寒草地3種主要植物(單子葉草本植物垂穗披堿草(Elymus nutans)和雙子葉草本植物尼泊爾酸模(Rumex acetosa)和鵝絨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的生長及物質分配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增溫對3種植物的生長產生了顯著影響,垂穗披堿草和尼泊爾酸模的比葉面積和生物量積累在增溫后顯著增加,而鵝絨委陵菜在增溫后顯著減少。在各組分中,增溫處理使尼泊爾酸模的葉生物量顯著增加,根生物量卻顯著下降,而鵝絨委陵菜葉和莖的生物量在增溫后顯著減少,根生物量卻顯著增加。增溫對尼泊爾酸模各組分的養(yǎng)分含量產生了顯著影響,其中,根部碳含量在增溫后顯著增加,而氮含量在增溫后顯著減少。增溫對尼泊爾酸模和鵝絨委陵菜的生物量在各組分中的分配產生了顯著影響,增溫顯著增加了尼泊爾酸模的葉重比(LMR)、根重比(RMR)和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R/S),而莖重比(SMR)在增溫后卻顯著降低;增溫顯著增加了鵝絨委陵菜的RMR和R/S,而SMR和LMR在增溫后卻顯著降低。增溫對尼泊爾酸模和鵝絨委陵菜各組分中的碳、氮分配產生了顯著影響,增溫顯著增加了碳、氮在尼泊爾酸模葉片的分配比例,并且使尼泊爾酸模根部的碳分配比例也顯著增加,而莖部的碳、氮分配比例卻顯著減少;增溫顯著減少了碳在鵝絨委陵菜葉片的分配比例,而根部的碳、氮分配比例卻顯著增加。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態(tài)恢復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高寒草地 增溫 川西北 植物生長 物質分配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971178和30870-396)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06-BAC01A00-11和2006BAC01A00-15)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西部行動計劃”項目(KSCX2-YW-Z-0959) 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人才培養(yǎng)計劃西部博士項目(08C2041100) 四川省青年基金(09ZQ026-087)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08B2011105)資助
【分類號】:S812
【正文快照】: 植物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總會根據其所生存的環(huán)境條件,如溫度和水分等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自身的形態(tài)和生長。因而長期生長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植物,形態(tài)和生長方面會出現很大差異,這可能是它們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策略,而植物的生物量積累是環(huán)境脅迫對植物生長影響的集中體現,它代表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CO_2濃度對番茄光合特性的影響    李榮華;Bjorn Martin;

林木根系呼吸及形態(tài)對氮的反應研究概述    段永宏;徐程揚;周睿智;

武夷山不同類型土壤活性碳含量對比研究    盧茜;陳暉;許燕萍;高人;

青藏高原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碳通量研究進展    岳廣陽;趙林;趙擁華;李元壽;

崇明東灘圍墾蘆葦生長、繁殖和生物量分配對大氣溫度升高的響應    石冰;馬金妍;王開運;鞏晉楠;張超;劉為華;

北京地區(qū)4種闊葉樹光合作用對CO_2濃度及溫度變化的響應    王玉濤;馬志波;馬欽彥;郝曉東;劉興良;

土溫升高對濕草甸小葉章植株碳、氮含量的影響    竇晶鑫;劉景雙;王洋;趙光影;

樹木根系呼吸及其對環(huán)境的反應研究進展    張晶;沈應柏;徐程揚;

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呼吸、氮礦化對氣候變暖的響應    同小娟,陶波,曹明奎

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氮狀態(tài)對碳循環(huán)的限制作用研究進展    任書杰;曹明奎;陶波;李克讓;

供水條件下施氮對作物產量及生理特性的影響    翟丙年

水、氮供應對作物根系生理特性及吸收養(yǎng)分的影響    宋海星

西南樺、思茅松和北美紅杉幼苗對N、P養(yǎng)分的適應機制    白尚斌

水稻品種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生理生態(tài)特征及調控研究    江立庚

鎘毒害對水稻生育與抗氧化酶的影響及其對鋅、硫和氮素形態(tài)的反應    Muhammad Jaffar Hassan

玉米根系對局部供應硝酸鹽反應的基因型差異及可能的生理調控機制    郭亞芬

冬小麥冠層氮素分布與品質遙感的研究    王之杰

石薺苧屬(Mosla)四種植物響應土壤水分的表型可塑性比較研究    關保華

花后高溫和干旱對小麥籽粒淀粉合成、加工品質及產量的影響    王晨陽

植被恢復對退化紅壤易變碳及土壤呼吸的影響    謝錦升

短期增溫對貢嘎山峨眉冷杉幼苗生長及其CNP化學計量學特征的影響    羊留冬;楊燕;王根緒;郭劍英;楊陽;

溫度變化對高寒草地牧雞行為影響初探    劉志云;孫濤;袁豐;程曉月;

三江源區(qū)高寒草地生態(tài)研究進展    魏衛(wèi)東;李希來;

東祁連山高寒草地土壤無機磷溶解菌分離及溶磷能力初探    張宇龍;盧小良;楊成德;

模擬增溫與施肥對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劉琳;朱霞;孫庚;羅鵬;王蓓;

大中型沼氣工程保溫增溫方法研究    羅光輝;盛力偉;丁建華;郭洋;

祁連山北坡高寒草地狼毒種群格局    高福元;趙成章;石福習;盛亞萍;任珩;賀國寶;

人為干擾對瑪曲高寒退化草地的影響    田福平;陳子萱;

水楊酸對紅花種子萌發(fā)和植株生長的影響    朱利君;胡進耀;羅明華;楊遠兵;陳光升;王欣;

一株來自東祁連山高寒草地土壤纖維素分解真菌培養(yǎng)特性的研究    蘆光新;劉雯;卞靜;傅美濤;陳秀蓉;

腐植酸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    閆玉敏;黃占斌;景生鵬;顏丙磊;毛雨;

土壤藻類對植物生長影響的研究    蘭利瓊;卿人韋;葉華勛;吳巧玉;周密;劉翔;劉佳;劉萍;耿曉娟;傅華龍;

黃河源區(qū)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征    周萬海;師尚禮;

對木霉促植物生長能力的研究進展    羅曼;蔣立科;

高寒草地的利用與保護——西部開發(fā)中不可忽視的現實    杜國楨;

低碳、高效植物盆栽新技術研究    吳同斌;李青峰;李宏告;李麗輝;吳睿;

川西北紅層丘陵區(qū)丘間洼地第四系工程地質特征    張德藩;

淺談那曲地區(qū)高寒草地畜牧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幾個問題    凌輝;

江河源區(qū)域退化高寒草地植被更新庫、土壤微生物庫與土壤環(huán)境特征    尚占環(huán);龍瑞軍;馬玉壽;王啟基;

2008年7月20日汶川地震重災區(qū)大暴雨的多普勒天氣雷達特征分析    張青艷;

美英學者揭示植物生長秘密    方海

高寒草地建設走到了盡頭?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 潘耀國

廣譜型植物生長液項目開始推廣    記者 李永桃

大棚安植物生長燈蔬菜增產近4成    記者 張冬凡

川西北公管中心“四送”凸顯人本理念    特約記者 廖光明

植物蘇醒劑能助植物生長    記者 張錦芳

高寒草地發(fā)展可持續(xù)性畜牧業(yè)的出路    陸鐘磷

控制單個基因可讓植物生長更快    記者 劉霞

川西北公管中心深化“四制服務”    特約記者 廖光明

高寒草地發(fā)展可持續(xù)性畜牧業(yè)的出路    陸仲磷 研究員

藏北高寒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及其價值評估與生態(tài)補償機制研究    劉興元

東祁連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樣性研究    張俊忠

東祁連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樣性研究    張俊忠

高寒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區(qū)土地利用空間變化的分析方法研究    白衛(wèi)國

牦牛糞維系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健康的作用機制    魚小軍

抗腫瘤活性成分及植物生長抗逆劑的研究    王濤

小麥光合生產與物質分配的模擬模型    劉鐵梅

五種藜科植物在干旱環(huán)境脅迫下的結構適應性變化機制研究    魏健

植物生長的結構—功能模型及其校準研究    展志崗

光溫脅迫對玉米產量和品質及其生理特性的影響    張吉旺

植物聲頻控制裝置的改進及其應用    張建國

植物的建筑化應用    魏薇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地上凈初級生產力和氮磷計量特征的年際動態(tài)及其在畜牧業(yè)中的意義    石岳

高寒草地不同演替階段植被變化和土壤碳氮磷的生態(tài)化學計量研究    鄧斌

川西北氣礦環(huán)境因素評析及控制研究    王國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對瑪曲高寒草地土壤養(yǎng)分與植被的影響    秦彧

基于遙感技術的高寒草地植被蓋度動態(tài)變化與碳儲量估測    王浩

土壤氮/磷比對植物影響的初步研究    鄔畏

高寒草地部分牧草和灌木飼用價值的評定與方法研究    年芳

金強河地區(qū)高寒草地大型真菌資源初探    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