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覆膜對黃土高原玉米秸稈分解速率的影響

來源:論文學術網(wǎng)
時間:2024-08-18 21:59:55
熱度:

覆膜對黃土高原玉米秸稈分解速率的影響【摘要】:黃土高原地區(qū)氣候干燥,低溫少雨,擁有典型的雨養(yǎng)農業(yè)模式,自然降水是作物需水的唯一來源。地膜覆蓋技術是農作物節(jié)水增產的一項重要措施,能有

【摘要】:黃土高原地區(qū)氣候干燥,低溫少雨,擁有典型的雨養(yǎng)農業(yè)模式,自然降水是作物需水的唯一來源。地膜覆蓋技術是農作物節(jié)水增產的一項重要措施,能有效改善土壤的水熱環(huán)境,對農田耕地土壤具有顯著的抑蒸保墑作用。然而常年連續(xù)覆膜容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消耗土壤有機質,秸稈還田技術的引用有效改善了這一狀況。秸稈還田對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的相關研究已枚不勝舉,但對于黃土高原地區(qū)覆膜對秸稈還田分解速率的影響的研究還尚未建立。 本文選取了黃土高原半干旱半濕潤區(qū)的五個典型試驗點,秸稈還田技術結合雙壟覆膜集雨溝播技術,探討秸稈進入土壤后的年分解速率,進一步分析掌握秸稈進入土壤后的分解程度,為進一步還田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jù)。本實驗主要設置了三個處理:1,CK(不還田不覆膜);2,S(秸稈還田);3,S+M(秸稈還田并覆膜)。以崇信地區(qū)為例,探討覆膜對土壤表層水分和微生物活性的影響,從而為解釋新鮮有機物礦化速率提供了可靠依據(jù)。本文的主要實驗是測定五個地區(qū)實際樣點的秸稈分解速率,主要采用尼龍袋法。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以下結論: 1.五個試驗點不覆膜處理一年累積分解速率相差較大,不覆膜處理為30%-45%,平均累計分解速率為40%,覆膜處理為40%-60%,一年平均累計分解速率為50%。覆膜與不覆膜相比,翻埋入土壤的玉米秸稈一年累積分解速率增加了25%。 2.經(jīng)兩年分解后,不覆膜處理兩年累積分解速率為60%-65%,平均為64%,覆膜處理累計兩年分解速率為70-80%,平均為75%,秸稈覆膜比不覆膜條件下兩年累積分解率分別增加了19%。這一結果說明地膜覆蓋顯著增加土壤中新鮮有機物質的礦化速率。 3、地膜覆蓋(冬前設置覆蓋處理)顯著增加休閑期土壤含水量,提高休閑期和玉米生長發(fā)育前期土壤溫度,因而顯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這是地膜覆蓋增加土壤中新鮮有機物質礦化速率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秸稈還田 覆膜 秸稈分解速率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S181;S14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文獻綜述9-24
  • 前言9
  • 1.1 秸稈還田技術在國內外的應用9-13
  • 1.1.1 秸稈在國外的應用10
  • 1.1.2 秸稈還田在我國的應用10-11
  • 1.1.3 秸稈還田的方式方法11-12
  • 1.1.4 秸稈還田需注意事項12-13
  • 1.2 秸稈還田的優(yōu)勢13-17
  • 1.2.1 秸稈還田對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13-14
  • 1.2.2 秸稈還田對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14-15
  • 1.2.3 秸稈還田對生物學效應的影響15-16
  • 1.2.4 秸稈還田對作物產量的影響16
  • 1.2.5 秸稈還田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16-17
  • 1.3 地膜覆蓋技術普及和優(yōu)勢17-20
  • 1.3.1 地膜覆蓋對土壤水分和溫度的影響17-18
  • 1.3.2 地膜覆蓋對土壤生物性質的影響18-19
  • 1.3.3 地膜覆蓋對作物產量的影響19
  • 1.3.4 雙壟覆膜集雨溝播技術推廣的必要性19-20
  • 1.4 秸稈分解速率及影響秸稈分解的因素20-24
  • 1.4.1 秸稈分解速率相關研究20-21
  • 1.4.2 影響秸稈還田分解率的因素21-24
  • 第二章 研究背景和目的24-26
  • 2.1 研究背景24
  • 2.2 研究目標24
  • 2.3 研究內容24-26
  • 第三章 試驗設置與方法26-31
  • 3.1 試驗點概況26-27
  • 3.2 試驗點土壤理化性質和土壤類型27-28
  • 3.2.1 黑壚土27
  • 3.2.2 黃綿土27-28
  • 3.3 實驗布置28
  • 3.4 樣品的采集28
  • 3.5 樣品的測定28-30
  • 3.5.1 秸稈分解速率的測定28-29
  • 3.5.2 土壤水分的測定29
  • 3.5.3 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測定29
  • 3.5.4 土壤酶活性的測定29-30
  • 3.6 統(tǒng)計分析30-31
  • 第四章 結果與分析31-39
  • 4.1 五個地區(qū)2009、2010年月降雨量31-32
  • 4.2 五個地區(qū)秸稈分解速率特征32-34
  • 4.2.1 五個地區(qū)不同年份秸稈有機碳加入量和殘留量32
  • 4.2.2 五個地區(qū)的秸稈分解速率32-34
  • 4.3 不同處理間土壤表層水分特征34-35
  • 4.4 不同處理間土壤微生物碳特征35-36
  • 4.5 不同處理間土壤酶活性特征36-39
  • 第五章 結論與分析39-44
  • 5.1 不同處理間土壤水分、微生物量碳、微生物活性的特征39-41
  • 5.1.1 不同處理間土壤水分比較39
  • 5.1.2 不同處理間土壤微生物碳比較39-40
  • 5.1.3 不同處理間土壤酶活性比較40-41
  • 5.2 覆膜對五個地區(qū)秸稈分解速率的影響41-44
  • 5.2.1 五個地區(qū)2009、2010年覆膜與不覆膜秸稈分解速率比較41-42
  • 5.2.2 五個地區(qū)覆膜與不覆膜條件下一年累積分解率比較42-43
  • 5.2.3 五個地區(qū)覆膜與不覆膜條件下兩年累計分解率比較43-44
  • 第六章 總結44-46
  • 6.1 結論44-45
  • 6.1.1 覆膜對土壤表層水分、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響44
  • 6.1.2 覆膜對玉米秸稈分解速率的影響44-45
  • 6.2 討論45-46
  • 參考文獻46-54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54-55
  • 致謝5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玉米地膜覆蓋的土壤環(huán)境效應    杜社妮;白崗栓;

    

    

    

    

    

    

    

    

    

夏玉米優(yōu)化施肥配方試驗    張潔;劉敬軍;李雪芳;董文輝;羅家傳;

    

    

    

    

    

    

    

    

    

地膜覆蓋對土壤溫度、水分的影響及節(jié)水效益    夏自強,蔣洪庚,李瓊芳,趙勝領

山地草地凋落物分解與凋落物水文功能    張建利;張文;畢玉芬;

磷尾礦中磷、鎂、鐵、鋁在硫酸中分解速率的實驗研究    黃芳;李軍旗;陳義;王政;

多孔介質中氣體水合物分解方法及模型研究進展    楊新;孫長宇;王璐琨;粟科華;陳光進;

氯化鈣和氯化鈉分解鉀長石提鉀的動力學實驗    胡天喜;于建國;

兩種5-氯水楊酸鉻(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反應性研究    南俊霞;劉斌;楊斌盛;

一氧化二氮催化分解的研究與應用    禹天福;賈月;

軟錳礦漿煙氣同步脫硫脫硝尾液中連二硫酸錳分解特性的研究    孫維義;蘇仕軍;丁桑嵐;蔣文舉;徐瑩;

降低二乙基鋅熱分解速率的方法    陳玉英;

二氧化碳水合物分解動力學研究    孫長宇,馬昌峰,陳光進,郭天民

三江平原小葉章濕地枯落物分解及主要元素變化動態(tài)    楊繼松;劉景雙;于君寶;王金達;趙衛(wèi);

長白山地區(qū)闊葉紅松林主要樹種伐根分解過程研究    法蕾

幾種退耕模式細根(草根)分解及其對土壤的影響    榮麗

中亞熱帶森林細根分解動態(tài)及影響因素    林成芳

中亞熱帶木荷馬尾松林恢復過程的群落及凋落物特征研究    程煜

三倍體毛白楊紙漿林地力維持理論及關鍵技術研究    宋曰欽

珍貴樹種針葉分解對外源物質的響應及其機制的研究    林淑偉

陸地不同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呼吸及土壤碳循環(huán)研究    趙成義

新型3H吲哚熒光菁染料的合成與性能研究    陳秀英

哀牢山山地濕性常綠闊葉林木質物殘體的貯量、組成和生態(tài)學功能研究    楊禮攀

松嫩平原羊草草甸凋落物分解中土壤動物群落特征及其作用研究    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