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論文

秸稈還田方式對土壤有機碳組分的影響

來源:論文學術網
時間:2024-08-18 21:55:04
熱度:

秸稈還田方式對土壤有機碳組分的影響【摘要】:高黑炭含量是土壤肥沃的主要原因之一,秸稈還田能有效增加土壤黑炭的含量,對土壤有機碳組分及其含量有較大的的影響。本文通過分子標記法(BPC

【摘要】:高黑炭含量是土壤肥沃的主要原因之一,秸稈還田能有效增加土壤黑炭的含量,對土壤有機碳組分及其含量有較大的的影響。本文通過分子標記法(BPCAs)、化學氧化法和燃燒差減法等三種土壤黑炭測定方法的比較,找到較好的黑炭測定方法,將其用于我國典型地帶性土壤黑炭的測定,進而得出最佳的生物質炭測定方法,用于研究秸稈還田方式對土壤有機碳組分及其含量的影響。主要結果有: 1)三種方法測定的土壤黑炭含量存在一定的差異,總體來看,改進的分子標記方法測定的結果比較高,平均值的偏差也比較小,而燃燒法測定的結果比較低,平均值偏差比較大,氧化還原方法測定值介于二者之間。分子標記法能穩(wěn)定且準確測定低溫(300℃、500℃)制備的生物質炭含量,更適合測定低溫下生成的生物質炭。 2)氧化還原法測定的我國20個典型地帶性土壤黑炭含量為2.3-37.9g/kg,平均為16.4g/kg,變異系數為68.3%,與有機碳含量的平均百分比達到了85.4%,遠超出土壤黑炭的含量范圍,變異程度遠大于BPCAs法。不同地區(qū)土壤黑炭平均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內蒙古多倫內蒙古錫林浩特黑龍江海倫海南三亞湖南長沙浙江衢州北京湖北武漢。 3)秸稈還田和炭化還田都能提高土壤微團聚體含量,而且都顯著地提高了各級團聚體黑炭含量、有機碳含量和各級團聚體有機碳占總有機碳的比例,尤其是施用生物質炭的土壤,提高的幅度更大。不同的秸稈還田處理對各粒級團聚體中輕組和重組影響不大,而炭化還田顯著增加了各粒級團聚體中輕組的重量,隨著生物質炭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大團聚體中輕組的含量隨之增加,人為加入生物質炭含量和土壤大團聚體中輕組的質量呈顯著正相關。此外,秸稈還田和炭化還田對不同粒級團聚體中重組和輕組的分子結構也有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土壤 秸稈還田 生物質炭 有機碳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S153.6
【目錄】: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第一章 緒論9-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9
  • 1.2 黑炭的概念及含義9-10
  • 1.3 土壤黑炭研究方法10-12
  • 1.3.1 分子標記法10
  • 1.3.2 化學氧化熱解結合法10
  • 1.3.3 顯微鏡法10-11
  • 1.3.4 核磁方法11
  • 1.3.5 紅外光譜法11
  • 1.3.6 燃燒差減法11
  • 1.3.7 各種方法的比較11-12
  • 1.4 秸稈還田12-13
  • 1.4.1 秸稈產生量及其利用狀況12-13
  • 1.4.2 秸稈還田方式及其優(yōu)缺點比較13
  • 1.5 土壤有機碳組分13-16
  • 1.5.1 土壤有機碳組分概述13-14
  • 1.5.2 土壤團聚體有機碳分組方法14
  • 1.5.3 土壤有機碳顆粒大小分組法14-15
  • 1.5.4 土壤有機碳密度梯度離心分組方法15-16
  • 1.6 研究不足與亟待解決的問題16
  • 1.7 研究目標16
  • 1.8 研究內容16-17
  • 1.9 技術路線17-18
  • 第二章 土壤黑炭含量測定方法的比較18-24
  • 2.1 前言18
  • 2.2 材料與方法18-20
  • 2.2.1 土壤18
  • 2.2.2 生物質炭制備18-19
  • 2.2.3 生物質炭土壤制備19
  • 2.2.4 土壤黑炭測定方法19-20
  • 2.2.5 數據統(tǒng)計分析20
  • 2.3. 結果分析與討論20-23
  • 2.3.1 燃燒法測定土壤黑炭20-21
  • 2.3.2 三種方法測定土壤黑炭的含量和回收率21-22
  • 2.3.3 土壤有機碳測定22-23
  • 2.4 結論23-24
  • 第三章 我國典型地帶性土壤黑炭含量24-31
  • 3.1 前言24
  • 3.2 材料與方法24-26
  • 3.2.1 土壤24-25
  • 3.2.2 土壤基本理化性質測定25
  • 3.2.3 分子標記法測定土壤黑炭25-26
  • 3.2.4 化學氧化法測定土壤黑炭26
  • 3.2.5 數據統(tǒng)計分析26
  • 3.3 結果分析與討論26-30
  • 3.3.1 土壤基礎性質26-27
  • 3.3.2 分子標記法和氧化還原法測定的土壤黑炭含量比較27-28
  • 3.3.3 土壤黑炭、總有機碳和土壤全氮的關系28-30
  • 3.4 結論30-31
  • 第四章 不同秸稈還田方式下土壤有機碳組分特征31-47
  • 4.1 前言31-32
  • 4.2 材料與方法32-34
  • 4.2.1 試驗地概況32
  • 4.2.2 試驗設計32-33
  • 4.2.3 土壤水穩(wěn)定性團聚體分離33
  • 4.2.4 土壤輕組和重組有機碳組分分離33
  • 4.2.5 土壤黑碳含量測定33-34
  • 4.2.6 其它土壤性質測定34
  • 4.2.7 統(tǒng)計分析34
  • 4.3 結果與討論34-46
  • 4.3.1 水穩(wěn)定性團聚體34-35
  • 4.3.2 不同水穩(wěn)定性團聚體有機碳含量35-36
  • 4.3.3 不同水穩(wěn)定性團聚體黑碳含量36-38
  • 4.3.4 不同水穩(wěn)定性團聚體輕組和重組組分38-39
  • 4.3.5 不同水穩(wěn)定性團聚體輕組和重組FTIR39-41
  • 4.3.6 不同水穩(wěn)定性團聚體輕組和重組熱質聯機分析41-46
  • 4.4 結論46-47
  • 4.4.1 秸稈還田對土壤水穩(wěn)定性團聚體分布及有機碳的影響46
  • 4.4.2 炭化還田對土壤水穩(wěn)定性團聚體分布及有機碳的影響46-47
  • 第五章 研究結論、創(chuàng)新點和展望47-48
  • 5.1 研究結論47
  • 5.2 創(chuàng)新點47-48
  • 參考文獻48-53
  • 致謝5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學術論文文獻來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生物炭應用技術研究    陳溫福;張偉明;孟軍;徐正進;

城市化過程中黑碳的土壤記錄及其環(huán)境指示意義    何躍;張甘霖;楊金玲;阮心玲;趙玉國;龔子同;

秸稈還田對土壤質量影響研究進展    葉麗麗;王翠紅;彭新華;王麗慧;

子午嶺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團聚體有機碳含量的變化    趙世偉;蘇靜;吳金水;楊永輝;劉娜娜;

退化紅壤植被恢復中表層土壤微團聚體及其有機碳的分布變化    李戀卿,潘根興,張旭輝

黑碳在土壤有機碳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中的作用    張旭東,梁超,諸葛玉平,姜勇,解宏圖,何紅波,王晶

土地利用方式對紅壤和黃壤顆粒有機碳和碳黑積累的影響    張履勤;章明奎;

浙北平原農業(yè)土壤中黑碳分布特征的研究    戴婷;李艾芬;章明奎;

城市土壤有機碳和黑碳的含量特征與來源分析    何躍;張甘霖;

不同施肥處理對旱地紅壤團聚體中有機碳含量及其組分的影響    徐江兵;李成亮;何園球;王艷玲;劉曉利;

稻草還田對作物生長的影響及其生態(tài)學效應    劉開強;江立庚;周佳民;胡鈞銘;徐世宏;

土地利用方式對川西低山區(qū)土壤腐殖質組成以及結合形態(tài)的影響    李玉琴;夏建國;

不同種植方式下冬小麥土壤水分動態(tài)變化研究    郝蘭春;王焱;畢建杰;葉寶興;劉建棟;

土壤顆粒固碳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崔國賢;關松;

土壤有機碳的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蘆思佳;

土地利用變化對土壤團聚體有機碳的影響    陳志杰;廖翠華;黃仕鳳;

武漢市幾類典型功能區(qū)土壤有機碳含量分析    趙錦慧;李海燕;宮璽;杜文妹;胡榮芬;

黑碳不同添加量對土壤有機碳礦化的影響    李淑香;李芳芳;

基于多元統(tǒng)計分析的土壤-環(huán)境關系研究    董莉麗;

水稻秸稈全量還田模式下小麥高產增效創(chuàng)建示范    高云峰;

城市土壤及植被的碳儲量分析——以鄭州為例    黃黎;楊俊峰;吳明作;

中國土壤有機碳研究綜述    劉敏;

深圳郊野公園土壤理化性質及肥力評價    曾曙才;廖業(yè)佳;葉金盛;

土壤團聚體中有機質研究進展    竇森;關松;李凱;

施肥模式對雙季稻產量、養(yǎng)分吸收及經濟效益的影響    湯雷雷;萬開元;李祖章;陳防;

秸稈還田在鹽漬土改良中的研究進展與前景分析    吳從穩(wěn);陳小兵;金海珠;孫運朋;顏坤;張立華;

黑炭對農藥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以及生物有效性的影響研究    王萌萌;周啟星;

生物質炭輸入對土壤氮素流失及溫室氣體排放特性的影響    劉玉學

黃土高原地膜覆蓋栽培玉米的產量與土壤生態(tài)效應    海龍

開封城市土壤有機碳密度、組成及時空變化分析    孫艷麗

不同經營措施下果園土壤有機碳庫特性及固碳潛力研究    王義祥

長江三角洲沉積物和土壤重金屬生態(tài)地球化學研究    宋垠先

長期施肥條件下紅壤性水稻土有機質特征及其與土壤質量的關系    魯艷紅

川南坡地幾種退耕模式對土壤抗蝕性及有機質組分的影響    王景燕

城市不同植被類型土壤呼吸與微生物量碳研究    張鴿香

煤礦充填復墾區(qū)土壤肥力質量變化與地下水重金屬污染研究    黎煒

土壤動物活動對農田溫室氣體(CO_2、N_2O)排放的影響    羅天相

不同修復措施下侵蝕紅壤的團聚體穩(wěn)定性與肥力特點    楊瑩瑩

耕作方式對稻田土壤有機碳庫的影響    樂麗鑫

土壤質地與磷肥用量對新疆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響    戴婷婷

珠江源退化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恢復重建研究    王曉南

武夷山不同類型土壤有機碳含量及影響因素研究    盧茜

中亞熱帶山區(qū)土地利用變化對土壤理化性質和抗蝕性的影響    馬書國

不同節(jié)水灌溉方式及樹皮覆蓋對銀杏水分生理的影響    洪麗蕓

油茶林地覆蓋和間種對土壤理化性質及幼林生長的影響    王玉娟

不同土壤處理對西洋參連作障礙的影響    舒秀麗

水環(huán)境固相物質典型組分對有機氯農藥的吸附特征    周進亭

施肥與秸稈還田對太湖稻-油復種系統(tǒng)春季雜草群落特征的影響    黃愛軍;趙鋒;陳雪鳳;張莉;楊菲;張衛(wèi)建;

長期秸稈還田和有機肥施用對雙季稻田冬春季雜草群落的影響    李昌新;趙鋒;芮雯奕;黃欠如;余喜初;張衛(wèi)建;

秸稈覆蓋的作用與機理    李富寬,姜慧新

人為土壤有機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固定意義    張甘霖,何躍,龔子同

土壤黑碳的研究進展    邱敬;高人;楊玉盛;尹云鋒;馬紅亮;李又芳;

殘茬和秸稈覆蓋對黃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響    王育紅,姚宇卿,呂軍杰

土壤團聚體形成的研究進展    文倩,關欣

秸稈覆蓋與秸稈翻壓還田效果比較    李新舉,張志國

活性炭的制備及其應用進展    謝志剛,劉成倫

浸漬法改性活性炭脫硫(H_2S)研究    邱琳,寧平,任丙南

人類活動對錫林郭勒地區(qū)主要草原土壤有機碳分布的影響    王艷芬,陳佐忠

土壤碳蓄積量變化的影響因素研究現狀    王紹強,劉紀遠

荒漠化重建地區(qū)土壤有機碳動態(tài)研究    程淑蘭,歐陽華,牛海山,王琳,田玉強,張鋒

應用DNDC模型分析施肥與翻耕方式對土壤有機碳含量的長期影響    王立剛,邱建軍,馬永良,王迎春

有機物循環(huán)對紅壤稻田土壤有機碳和熱水可提取碳的影響    王開峰;王凱榮;彭娜;呂煥哲;謝小立;

阿爾泰山區(qū)土壤有機碳氧化穩(wěn)定性的初步比較分析    徐華君;

土地利用方式對川西低山區(qū)土壤腐殖質組成以及結合形態(tài)的影響    李玉琴;夏建國;

土地利用方式對高寒草甸土壤有機碳及其組分的影響    李月梅;曹廣民;徐仁海;

土壤有機質分組方法研究進展評述    毛艷玲;

土壤有機碳的水合熱測定法    安戰(zhàn)士

添加~(14)C標記的有機物質對喀斯特典型土壤有機碳積累與轉化的影響    胡樂寧;蘇以榮;何尋陽;李揚;王嬡華;吳金水;

不同種植年限對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有機碳和全氮的影響    常書娟;張英俊;

南方紅壤稻作系統(tǒng)與旱作系統(tǒng)土壤有機碳及其組分的特征差異    黃山;彭現憲;黃欠如;張衛(wèi)建;

土壤中鈣、鐵/鋁結合的有機碳變異規(guī)律性的初步研究    李世朋;

中國沙地土壤有機碳及其對氣候影響    馮起;劉蔚;

中國東北樣帶土壤有機碳對環(huán)境變化響應的研究    周莉;周廣勝;

區(qū)域土地利用方式對土壤有機碳的影響    邱海源;黃志偉;王憲;

溫度和土地利用變化對土壤有機碳礦化的影響    盧茜;唐英平;高人;尹云鋒;馬紅亮;

安徽省土壤有機碳空間差異及影響因素分析    許信旺;潘根興;

利用~(137)Cs示蹤技術與土壤化學物質研究滇池流域土壤侵蝕    張明禮;楊浩;高明;楊九東;

全球循環(huán)與土壤有機碳    步宣

人為因素影響土壤有機碳含量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珍素

人為因素影響土壤有機碳含量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珍素

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續(xù)積累有機碳    記者 齊芳 通訊員 廖瓊

施肥不當也會加速溫室效應    特約通訊員 胡必強

400歲森林能持續(xù)積累碳    記者 李大慶

2006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簡介    

耕作方式對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將有重要影響    記者 范建

科技英才 科技兒女多奇志 連創(chuàng)佳績報南粵    

化肥對農業(yè)生態(tài)影響到底如何?    記者 郭姜寧

中天山北坡土壤有機碳空間分布規(guī)律研究    徐華君

區(qū)域濕地和農田土壤有機碳變化研究    李典友

沼澤濕地墾殖前后土壤有機碳垂直分布及其穩(wěn)定性特征研究    霍莉莉

不同土地利用和起源農田土壤有機碳及其組分含量變化    邰繼承

遼寧省農田土壤有機碳動態(tài)變化及固碳潛力估算    劉慧嶼

下遼河平原耕地土壤有機碳時空變化及固碳潛力估算    宋丹

土壤有機碳和氮的分布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王淑平

不同經營措施下果園土壤有機碳庫特性及固碳潛力研究    王義祥

開封城市土壤有機碳密度、組成及時空變化分析    孫艷麗

我國不同區(qū)域典型鄉(xiāng)村景觀土壤碳氮磷的分布特征    焦加國

艾比湖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土壤碳庫研究    張雪妮

林地土壤有機碳遙感反演及空間分異研究    游浩辰

上海城市土壤有機碳、氮的空間變異結構與分布特征    許卓婭

烏魯木齊河流域土壤有機碳影響因素研究    謝光洪

艾比湖濕地土壤有機碳及其組分含量垂直分布研究    徐歡歡

武夷山不同類型土壤有機碳組分及動態(tài)研究    薛麗佳

海南省土壤有機碳時空變異    方圓

黃土丘陵區(qū)土壤有機碳氮空間分布與儲量研究    侯曉瑞

浙江省森林土壤有機碳空間變異及影響因子研究    葉玲燕

莽山土壤有機碳空間分布及其影響因子分析    肖毅峰